成果简介
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中,传统上使用昂贵的金或银金属作为背电极以实现高效性能。然而,碳纳米管(CNT)电极凭借其优异的电导率、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逐渐成为具有潜力的背电极材料。尽管如此,CNT电极的孔隙率引发了人们对基于CNT的PSCs在光电转换效率(PCE)和稳定性方面的担忧。韩国化学技术研究所(KRICT) Nam Joong Jeon团队在EcoMat发表题为“PTAA-infiltrated thin-walled carbon nanotube electrode with hidden encapsulation for perovskite solar cells”的研究论文,作者采用聚(三芳胺)(PTAA)渗透和背电极隐藏封装的方法,以解决薄壁碳纳米管(TWCNT)电极孔隙率的问题,从而实现高效且高稳定性的器件。低分子量的PTAA能够有效渗透到TWCNT电极中,减少孔隙率,并改善TWCNT层与钙钛矿层之间的界面接触。此外,作者还设计了一种新颖的封装结构,有效防止TWCNT电极暴露在空气和水分中,显著提高了器件的长期稳定性。基于这些策略,采用TWCNT背电极的PSCs实现了19.5%的最佳PCE,并展现出优异的长期稳定性:在AM 1.5G光照下,经过225小时的最大功率点跟踪后,器件保持了96%的初始PCE;在85°C/85%相对湿度环境下,经过916小时后,器件保持了74%的初始PCE。
图文详情
图1 (A) 薄壁碳纳米管(TWCNT)制备工艺示意图。(B) 薄膜电阻的箱线图,(C) 功函数的箱线图,(D) TWCNT在未渗透PTAA、渗透低分子量PTAA(L-PTAA)、高分子量PTAA(H-PTAA)以及掺氟氧化锡情况下的表面功函数图像(5 μm × 5 μm)。
图2 (A) 基于薄壁碳纳米管(TWCNT)背电极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示意图,(B) 未渗透PTAA、渗透低分子量PTAA(L-PTAA)和高分子量PTAA(H-PTAA)的横截面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红色虚线表示L-PTAA的位置。
图3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中分离的薄壁碳纳米管(TWCNT)背电极底面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A, D) 未渗透PTAA,(B, E) 渗透低分子量PTAA(L-PTAA),(C, F) 渗透高分子量PTAA(H-PTAA)。
图4 (A) 基于薄壁碳纳米管(TWCNT)背电极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在未渗透PTAA、渗透低分子量PTAA(L-PTAA)和高分子量PTAA(H-PTAA)条件下的J-V特性。(B) 其他典型CNT背电极PSC的光电转换效率(PCE)曲线。(C) VOC和(D) JSC随光强的变化关系。(E) 相应PSC的瞬态光电压和(F) 瞬态光电流衰减曲线。
图5 (A) 采用时间相关单光子计数法测量的时间分辨光致发光。(B) 稳态光致发光发射光谱。(C) 在接近开路电压(VOC)的偏压下,暗态条件下通过电化学阻抗谱测量获得的Nyquist图。(D) 基于薄壁碳纳米管(TWCNT)背电极的空穴单独器件的对数I-V曲线,包括未渗透PTAA和渗透(E) 低分子量PTAA(L-PTAA)以及(F) 高分子量PTAA(H-PTAA)的情况。
图6 (A) 传统和(B) 带隐藏封装的薄壁碳纳米管(TWCNT)背电极示意图。(C)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的照片,以及(D) 经过100小时和(E) 200小时85°C/85%相对湿度的湿热测试后的照片。红色方框部分是带有隐藏封装的TWCNT背电极PSC的图像。
图7 (A) 在85°C/85%相对湿度湿热条件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的归一化衰减曲线。(B) 在85°C/85%相对湿热测试后去除渗透低分子量PTAA(L-PTAA)的薄壁碳纳米管(TWCNT)背电极后的X射线衍射图。(C) 该器件的吸收光谱。(D) 在1个太阳LED光照下最大功率点跟踪条件下,带有隐藏封装的L-PTAA渗透PSC的运行稳定性。
小结
总的来说,通过引入L-PTAA渗透涂层和背电极隐藏封装设计成功制备得到基于TWCNT背电极的高效且稳定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L-PTAA能够更有效地渗透到TWCNT电极内部,从而缓解了由TWCNT一维结构引起的表面接触问题。基于TWCNT背电极的PSCs实现了最高光电转换效率(PCE)19.5%,这一成果归因于良好的能级匹配及通过L-PTAA渗透策略改善了钙钛矿层与TWCNT表面之间的接触。此外,作者设计了带有隐藏封装的TWCNT背电极,防止水分和氧气通过暴露的电极孔隙渗透。结合L-PTAA渗透涂层工艺的新封装策略,显著提高了器件在85°C/85%相对湿度环境下的潮湿稳定性;在916小时的测试后,初始PCE保持了74%。此外,器件在1太阳LED照明下,经过225小时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操作后,PCE仍保持96%的初始值。本工作通过L-PTAA渗透和TWCNT背电极隐藏封装的优化策略,为基于CNT电极的低成本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文章信息
Eun Chong Chae, You-Hyun Seo, Bong Joo Kang,* Jin Ho Oh, Yeonsu Jung, Jinho Jang, Taehoon Kim, Yong-Ryun Jo, Dong Jun Kim, Taek-Soo Kim, Sang Hyuk Im, Sae Jin Sung, Seong Sik Shin,* Soonil Hong,* Nam Joong Jeon,* PTAA-infiltrated thin-walled carbon nanotube electrode with hidden encapsulation for perovskite solar cells, EcoMat. 2024;6:e12495.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eom2.12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