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历史中国,何以在诞生之初即成为一个“大国”?
Q
这个大国,在制度层面如何进行自我组织和自我完善?
Q
通过研究历史中国的宪制实践,我们能否揭示一般宪制可能或必须面对的困境,提出具有现实关怀的学理反思?
A
上述理论问题,正是北京大学法学院朱苏力教授(笔名苏力)积十余年之功,深入思索、追问并尝试解答的对象;作者的研究首先体现为一系列精彩纷呈的学术文章,其进一步成果,则是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18年1月初版、2024年3月推出修订版的学术专著——《大国宪制:历史中国的制度构成》。
一、“家·国·天下”的内容框架
“家·国·天下”的内容框架
一、“家·国·天下”的内容框架
“家·国·天下”的内容框架
大国宪制:历史中国的制度构成
The Consititution
of China
《大国宪制》一书的宗旨,是对前述大国之问的上下求索。如此宏大的话题,本书究竟是怎样展开呢?
大国宪制
The Constitution of China
首先,本书以《引论》及其附录,将广土众民而又并非通过征服建立的、作为“大国”的历史中国(也即古代中国),与西方历史上的城邦、帝国、封建国家、联邦国家进行了区分,解释了“何为大国”。
接下来的十一章正文及附在相应章节后的三篇附录,则聚焦于“为何大国”和“如何大国”,特别是“历史中国如何以宪制进行自我塑造”这个主要问题。就此,本书充分汲取本土知识资源,按照从“齐家”到“治国”及“平天下”的逻辑顺序,层层递进,深入剖析了历史中国在宗法封建、父子长幼、男女两性、兵制与军事工程、边政区划、度量衡标准、经济政策、文字语言标准、政治人才选拔、皇帝制度、国人与村民等诸多方面的构成要素,重述了历史中国的制度图景。
以上“家·国·天下”的逻辑层次,便是本书的主要内容框架。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引论和结语还包含了作者作为资深法理学者多年的思考心得,不仅申明了本书的旨趣,而且对于以历史为素材展开法社会学研究具有方法论上的参考意义,感兴趣的读者,请一定不要错过。
纵横驰骋的理论视野
大国宪制:历史中国的制度构成
The Consititution
of China
若把书比作一座建筑,那么内容框架提供的只是设计纲要;要真正把它造起来、让它立得住,须选好基址、打好地基,找好建材和工具,让合适的匠人恰如其分地发挥技艺,否则只是空中楼阁罢了。学术独著的作者乃身兼建筑设计师、调度员、匠人等身份于一体,书稿的完成度主要取决于作者的理论素养,特别是学术眼光、知识资源、研究方法甚至人生阅历。我想分历史学、政治学、法理学三部分来介绍
这样的研究理路,对于一般社会科学理论持相当程度的开放态度,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经济学的元素既出现在本书专论经济制度的章节,又出现在第四章对长城得失的分析中(第171页)。同时,这种研究格外强调关注行动中的规范,而非停留在文本意义上的法律,这就将历史中国一些并未形成制度文本、但在社会实践中至关重要且代代传承的做法纳入“宪制”范畴,进一步扩展了本书的学术视野。
以上三部分知识资源在本书中的展开,既各司其职又浑然一体。例如本书第六章《度量衡的宪制塑造力》,便综合使用了《史记》《汉书》等传世史料、《商君书》等思想史资料以及《睡虎地秦墓竹简》等出土材料,从政治需求的角度展开法理分析。之所以本章聚焦于度量衡而非货币,是因为前者才是传世史料中秦国政治家关注的重点;之所以强调“度量衡”中重要性的实际排序应该是“量衡度”,则是综合比较不同文献并对照历史实物、特别是传世及出土的度量衡三器的结果。作者的视线进而直指度量衡统一的政治功能:建立税收体制,确保其公平;助成俸禄制和监察考课制,支撑官僚制度;促进数目字管理的应用,由内而外规训周边族群······这既回归了秦汉以来大一统中国由国家主导的经济流通体制的一般情境,从而没有落入当代市场经济环境下、学者更多强调“国内统一大市场”之窠臼;又着眼上下、内外关系,从政治体的需要及其与制度功能的对应关系出发,推导出上述制度对历史中国大一统格局的实在意义。
历史经纬,理论纵横;修齐治平,家国天下。可以说,本书兼具理论洞察、历史溯源和现实关怀,既融汇了法理学、政治学和历史学知识资源与研究进路,又将纵向的动态观察与横向的跨空间对比结合起来,分析的层次则始终坚持在社科理论而非历史考证的层次,从而使本书不仅宏观地揭示出历史中国数千年传承、具有强大活力的原因,还阐释了历史中国对人类制度文明做出的独有贡献。
面向大众的真诚表达
大国宪制:历史中国的制度构成
The Consititution
of China
上文侧重于从学术性的角度介绍本书,这是否意味着,本书只是一部面向专业研究者的著作呢?答案是否定的。本书恰恰兼具“面向大众”的特质。试看出自第二章(第112页)的如下语句:
在我看来,制度往往因经典而被言说,却很少因经典而发生,更不大可能仅因经典而延续。这是马克思开创,并为尼采、霍姆斯和福柯等拓展的知识考古和谱系学阐明并一再强调的。从经典文本回到农耕中国的社会历史语境中,才能理解本来由村落社区压力保证执行的习惯法“子孝”,为何在后代王朝会变成一种宣示性法律义务;也才能理解,为什么儒家的首要教诲“父慈”却一直停留为没有牙齿的社会规范。
“言说”“发生”“延续”,皆非专业术语,却庖丁解牛般地将制度与经典文献之关系的不同侧面拆分开来,便于大众理解;知识考古学与谱系学的学术史,寥寥数笔便勾勒出来,感兴趣的读者自可进一步查询,若不求甚解,亦不影响下文的理解;用来指称“子孝”的“习惯法”和“宣示性法律义务”当然带有术语意味,而下文“没有牙齿的社会规范”这一譬喻不仅解释了“父慈”,也互文地回扣了“子孝”的问题。再如第五章(第201页)分析分封制时说:
但真的,“没有一种制度可能建立在爱之上”。······周公的天才制度设计,“礼治”意识形态,架不住时光啃噬,架不住利益对血缘的侵蚀。
侵蚀、啃噬,依赖血缘关系的制度在漫长时间与代际之下被动与孱弱,跃然纸上;引用虽只一句、十四字,却极为生动地将个中道理提点出来。
当然,作者也有必须处理术语问题的时候,但这样的地方也总能给出恰当的呈现。例如《引论》中作者详述本书使用“宪制”一词的理据,同时为说明“共识或定义”“注定流变”(第29页)的道理举出若干词例,而所举词例之语义流变,都是当代互联网语境下普通中文读者一望便知的。这样的类比,大大降低了读者理解相关问题的门槛。不强求说服,而是携读者思考、给读者以启发,这是作者的目的,且看作者在第十一章(第461至462页)谦逊而真诚的自白:
但上述分析也没打算让读者接受或信服······智识讨论最多只能说服没有利害关系的人,不可能战胜利益或偏好。留给我的选项其实有限。只是,如果上文的梳理能令思想开放的读者觉得有点道理······我也就满意了。
直击要害的语句,生动传神的修辞,避免铺陈的术语,干脆利落的引用,作者的文风保证了本书的可读性。生动鲜活的例子,不拘一格的用语,真诚讲述的态度,让普通读者对本书涉及的理论问题少一点“望而却步”,多一点亲切入耳,和作者一起思考、探索。
这样一种读者友好的写作态度,在本书修订改版的过程里,自始至终得到坚持。修订版较之初版,版面字数约增三万,进一步完善了观点表达、核订了史实和资料,期待给读者更多智识收获。
写在最后
在本文的最后,让我们从书回归人,从作者侧面对本书的特点进行一个小结。三十年来,法社会学的研究思路,法经济学的知识资源,独到且犀利的视角,通俗而不失精彩的修辞,为苏力的作品打上了鲜明的个人烙印,《大国宪制(修订版)》正是这一学术写作序列的最新成果。
作为中外知名的资深学者,作者拥有广阔的学术视野,这保证了本书内容的丰富性;坚持一以贯之的论证思路与宗旨,保证了本书内容的体系性与逻辑性;语言风格尤其独树一帜,保证了全书的可读性。
修订版稿件加工过程中,有的页面初、复审只改一两处,而作者又自行修改达二十余处,真正将对读者负责的态度贯穿始终。作为修订版的责编、同时也是最早的读者之一,我从本书中获益匪浅;也许读者还是不会认同本书的若干结论,但我由衷希望大家都能享受阅读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