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当天及第二天,东方艺术中心的舞台上可谓是热气腾腾,锣鼓喧天——13位来自日本太鼓乐团“鼓童”的鼓者,展示了日本鼓乐的力量和情感。太鼓,又称和太鼓(Wadaiko),是日本传统打击乐器的总称,在日本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古代日本人用它来驱魔,也用它来迎神。太鼓表演者在演奏时会穿着特定的服饰,仪式感满满。
日本太鼓的起源已不可考,但普遍认为最早起源于中国。在汉字文化中,“鼓”字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说文解字》考,“鼓”是形声字,其中左半边是声旁,而“攴”是形旁,表示手持鼓槌击鼓的动作。在古代,鼓不仅是乐器,也是礼器,象征着秩序、权威、激励和仪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太鼓在日本的发展也与日本历史文化紧密相连,从古代神社和寺庙仪式到战国时代的军事信号,再到江户时代的民间娱乐,太鼓一直是日本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鼓童”(Kodo)则是一个以太鼓为中心的传统音乐艺能团体,他们致力于探索太鼓的无限可能,并将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带向现代。“鼓童”的名字既有“心跳”之意,也指“鼓的孩子”,体现了他们以赤子之心擂鼓,追求鼓艺术的质朴本源的愿望。“鼓童”的表演以其独特的节奏和震撼人心的视听效果而著称。当前,他们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数千场演出。
第一次看“鼓童”的演出是在20多年前的伦敦,第一次在舞台上看到只戴头巾,身着Foundorsi(日本传统的兜裆布)的鼓者,手持鼓槌在舞台中心高架的大鼓前全神贯注地以全身肌肉敲打鼓面的感受太奇妙了。精瘦又有力量的肌肉在灯光照射下,因为汗水熠熠发光。第一次看到鼓者的身体和男性的肌肉力量感体现得如此淋漓尽致。乐曲不怎么有旋律起伏,反倒是不断敲击的节奏自有韵律,能量满溢,甚至可以溢出整个舞台。和前晚在上海舞台上的表现对比,“鼓童”在伦敦的演出更着重展现太鼓的日本文化特质,有不少日本民族曲调,并且融入仪式、生命的感性和适合英国观众的喜剧元素。上海舞台上的表演,则是由深爱昆曲文化浸染、曾经拜师梅葆玖的日本歌舞伎大师坂东玉三郎全新复排,起名为《打男》。时髦的白色窄身裤,赤裸上身,有一种适合中国舞台的摩登感,在音乐性上,加入了叮叮咚咚的马林巴,更轻松、愉悦。
坂东玉三郎与“鼓童”的合作始于2000年,是日本传统戏剧和日本传统音乐融合的典范。《打男》是坂东玉三郎为“鼓童”执导的代表作之一,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和创作灵感,为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提供了新思路。通过这种跨界合作,坂东玉三郎和“鼓童”共同创造了一种融合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独特艺术风格,鼓者加强了戏剧演出,以乐器的声音和细小动作完成了演出者之间的对话,甚至发出的吼叫都带着更多的内心叙事和人物性格。可能这也和坂东玉三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有关。他曾挑战用中文演出中国传统戏剧昆曲《牡丹亭》,赢得了很多中国观众的心。他的这种创新精神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鼓童”的表演者和导演一样,都以一种近乎于修行者的方式进行严格的训练乃至融入日常生活,如长跑、舞蹈、日本茶道、陶艺和砍柴耕种等,以此来挖掘音乐潜力和保持心灵纯净。这与舞台上的强烈节奏感以及令人震撼的视听效果形成强烈对比。在舞台表演的间隙,等待出场的时候,都可以看到他们以修行的姿态跪坐,一脸虔诚和肃然,正与舞台演出的张扬相得益彰。
“鼓童”曾为张艺谋的电影《英雄》配乐,在声音上展示了2000多年前战国时代苍凉沙场。这也让人不得不提张艺谋导演的第一条广告片,1993年在春节联欢晚会上播出的万宝路贺岁广告片《长城鼓舞》,用红黄绸缎将整座嘉峪关团团围起,用陕北民间的安塞腰鼓,在陌陌黄沙上打出千军万马、锦旗簇拥的震撼,展现了中国鼓的特色和宏伟气势。
中国鼓的历史更为悠久,其使用贯穿了整个中国的历史,从古代的战鼓到现代的舞台,中国鼓的韵律一直是中国音乐不可或缺的元素,它种类繁多,常见的有大鼓、小鼓、腰鼓、堂鼓等,形状和大小各异。中国鼓通常由木材制成,鼓面则多用牛皮或羊皮等动物皮革制作。太鼓的演奏强调的是力量和精神的展现,表演者在演奏时常常结合舞蹈动作,具有很高的观赏性。而中国鼓的演奏则技巧更丰富,强调力度、速度和节奏的变化。演奏者可以通过不同的击打方法来表现不同的音乐情感。太鼓的音色通常更为低沉、雄厚,适合产生强烈的节奏感和共鸣。中国鼓的音色则更为多样,不同种类的鼓有不同的音色特点,从高亢到低沉都有。除了刚刚提到的安塞腰鼓,还有兰州太平鼓、开封盘鼓、广西铜鼓、战鼓、书鼓等等。
即使在欧洲,鼓也不仅是一种乐器,它还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寓意。它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青铜时代,最早的鼓类乐器出现在古代文明中,如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在东非,皇家 kettledrums(一种鼓)不仅象征着国王的权力和地位,还为他提供超自然的保护,也展现了一种自由自在的感受。到了云南大理,则会发现每一条商业小街都有人在教或者练习非洲鼓,可能也是代表着轻松自然的状态吧。
在《打男》的舞台上,我们看到的是一种虔诚的礼仪,一种超越语言的舞台艺术和跨越时空的当代再现。经典可以不断调整、融合,因为民族根基是深厚的,是不可动摇的,更现代或者当代的艺术再加工可以让更多的年轻观众喜欢,但前提条件还是民族艺术的自信。
作者:黄丽珈
图片:Takashi Okamoto
编辑:小 开
责任编辑:李 纬
栏目主编:朱 光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