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塑造英雄人物的可贵尝试——评电视剧《上甘岭》中的段显峰

文摘   2024-11-06 11:35   上海  

电视剧《上甘岭》开启了知识分子与军队指战员之间双向互动、互相成就的过程,令英雄人物身上有了另一面性格。

正在热播的电视剧《上甘岭》,因其与电影《上甘岭》选取同一题材而容易误解为重复经典,但随着剧情的展开,这种望题生义的先见被证明是要不得的;人们很快就被令人耳目一新的描写吸引了,一时又被批评是颠覆经典,其实是以固有观念看待电视剧《上甘岭》的艺术创新。事实上,这类军事题材的影视剧创作中,电视剧《上甘岭》写出了全新的艺术境界。

电视剧《上甘岭》主要写了两类人物,一是我国军事史上的真人真事,上至领袖毛泽东,中有志愿军司令员、三兵团首长和15军军长秦基伟,下到连队指战员和英雄邱少云、黄继光,基本上按照历史事实和历史人物的真实事迹写的,在全景式的描写下,笔墨集中在八连这个英雄连队身上,可以说是继承了电影《上甘岭》的革命英雄主义的抒写传统,同时扩大了现实主义走向多样的创作方法之路,既有基于真实史料的典型人物塑造,又有按照纪录片风格的历史场景再现,如邱少云、黄继光。这些人物的塑造均有可圈可点之处,但这部电视剧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第二类人物,即依托于真实史料和历史可能性、充分调动艺术想象力和思想洞见力的主角段显峰的艺术塑造。

段显峰原是南京军事学院的一名助教,在给我军高级将领上课讲授二战美军经典战例诺曼底登陆时,他的丰博知识和精湛分析得到了秦基伟军长的欣赏,问他上没上过战场,段显峰如实回答没有,又趁机提出入朝参战的请求。由此,一场军事知识和战场经验之间的相辅相成开始了。

按照以往的创作理念,这是一个典型的军中知识分子成长的故事,是知识分子经受战火考验,即所谓从“纸上谈兵”到上战场带兵打仗的人物成长主题,但电视剧《上甘岭》打破了这个禁锢,它开启了知识分子与军队指战员之间双向互动、互相成就的过程,并且更突出段显峰带来的军事上的新变化,由此英雄人物身上有了明显的新性格,突破了原有的军事题材创作中的某些成规和禁区。

如果说,段显峰在兵团司令部调他去当参谋时,缠着秦军长要求去前线连队参战还是在精神层面上塑造人物,因而还没有显示出这个人物性格上的新要素,那么,当他来到八连担任副连长后,随着上甘岭战斗的打响,他的新型英雄人物的性格特征便逐渐显示出来。

段显峰奉命带领全连上597.9高地支援,在通过敌军火力封锁区时,前面的五连连长只观察到敌人炮火有五分钟的停射时间,带队冲了上去,而段显峰则凭借着丰富的军事知识,注意到敌军炮火发射量不足,怀疑其有阴谋,果断下令停止前进。但即使后来的情况证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指导员胡满仓还是质疑他的决定,强调如果不按时到达阵地坑道,那么他的做法不仅不能完成任务,而且还让前面死去的战士白白牺牲。

这是军中知识分子的新性格与从实战中锻炼出来的基层指挥员不怕死的英勇性格之间的第一次冲撞,战场事实证明段显峰的新性格取得了全连无一伤亡地准时到达坑道的胜利,而五连则以伤亡三分之二的代价只带上来三十几位战士,这使胡满仓对段显峰刮目相看,在后来的战斗中全力支持他的新指挥方法。但这并不意味着段显峰的新性格毫无缺陷,只是给军队带来单向的改进力量。10月23日大反攻失利之后,他被血腥的战斗结果震惊到失态,胡满仓并没简单地认为段显峰是怕死,而是判断他得了战场应激性创伤症,由于工作得法很快使他清醒过来,重新担负起一号坑道的军事指挥工作,而段显峰也在这次失态中找到了自己缺少实战经验、与英雄连队的传统战斗精神之间的差距。

如果说,段显峰与胡满仓之间是同级干部之间的互动和互相成就,那么,他与炮兵副指挥高风亮之间的互动和互相成就就是在友军不同级别的干部之间进行的,由于段显峰担任过军部参谋,其行为虽有偏离我军条例之嫌疑,但亦有其合理性,更何况他丰富而全面的知识使他能与高风亮进行有效沟通,不仅在繁重的坑道作战间隙帮助他翻译出美军的大炮使用手册,解决了他无法充分发挥缴获的美军大炮威力的难处,而且提出步炮协同作战的新方案,赢得了高风亮的信任与配合。可惜,在第一次实战中出现了误伤我军战士的情况,使段显峰深刻认识到自己对连队战士了解不够、训练不够,从而后来在消灭敌人、保住坑道的战斗中发挥了步炮协同作战的优势,完成了互相成就的战斗力的提升。

应该说,电视剧《上甘岭》塑造新型英雄人物成功与否的关键一笔是段显峰在军长秦基伟向下级指挥员征求10月23日大反攻的意见时,不顾战友劝阻向军长如实报告前线连队的实际伤亡和装备缺乏情况,提出目前条件下不具备发起反攻的意见。这无疑是触碰了军事题材创作的一大禁区,处理不好很可能前功尽弃,塑造新型英雄人物的尝试也将会以失败而告终。

传统的军事题材创作在处理这类矛盾和冲突时,无外乎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哪怕上级命令有瑕疵,作为军人亦要克服困难去完成任务。一是将在外上令有所不受,为战胜敌人、不死板地执行上级命令,写尽军人为国家利益忍辱负重、取得胜利之艰难。但是,电视剧《上甘岭》并没有选取上述两原则中的如何一个,而是独辟蹊径地塑造了段显峰的新性格:以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提出不同看法。

指导员曾劝他,难道军长不知道下面的情况?你又何必提意见?但他从军事科学的角度研判当前战况,认识到目前大反攻不具备充分的条件,既然军长向下属征求大反攻的意见,他就应该把自己看到的情况和想到的意见如实向上级反映。这个行为就跳出了上述两个原则,体现了丰富的知识和科学的态度造就的英雄人物的新性格,同时又生动地体现了我军作风。

当秦军长从大局出发下达了大反攻的命令,段显峰立刻就积极行动起来,带领战士侦察敌人阵地,并以自己丰富的军事知识,敏锐地察觉到遗漏了敌人的一个火力点,从而为大反攻拔除了危险的暗桩。这一笔描写似乎回到了第一条原则,其实是塑造新型英雄人物的螺旋形上升,在服从命令的前提下依然有丰富军事知识的加持,因而能更好地完成任务。大反攻没有取得完全胜利,虽然沉重打击了敌人,但也影响了我军士气,他却没有纠结于事实证明他的意见正确与否,反而深刻反省自己,若把时间全部放到战备工作上而不去写意见书,也许就能击败敌人夺回阵地,实现了新型英雄人物的再次螺旋式上升。

如果说,提出推迟大反攻的意见是与军部在战略上的分歧,那么,段显峰以弹药库为代价消灭了闯进来的装备夜视仪和防弹衣的美军精锐,就是在战术上与军部的反攻部署发生了分歧,如何塑造新型英雄人物遇到了严峻的考验。剧情的发展如预料那样段显峰被军长关了禁闭,但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逃跑,原因是段显峰依靠丰富的军事知识判断,提高我军炮火命中率将是取得战役胜利的关键,而这就需要有极强数学计算能力的人在前线为炮兵修正弹着点,他认为自己是唯一的合适人选,而在这紧急时刻只有擅自跑回阵地才能充当这个炮火观察员的重任。

在被追来的秦军长抓住之后,段显峰的一段真诚告白感动军长,使他如愿以偿地回到前线,并为全军的战役胜利贡献了新要素的力量。

电视剧《上甘岭》实现了塑造新型英雄人物的可贵尝试,在军事题材创作的艺术长廊上留下了文学艺术高原上可期待的高峰效应。

作者:邹 平

图片:网络图

编辑:钱 卫

责任编辑:吴南瑶

栏目主编:朱 光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


新民艺评高不冷 低有格

《新民晚报》的新民艺评,是上海首创力推青年文艺家和评论家的平台,同时兼具艺术导赏与普及的社会责任。

新民艺评
新民晚报出品,让艺术评论高不冷,低有格。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