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然尘世的珍宝》是黎戈的第九本书。在这个时代,持续地写散文,以文为生,并且像她那样试图“构建一种散文化的生活”,需要一颗不为外物转移的静定的心,我自问做不到,因此真心佩服她。
读完这本书,我意识到,佩服两个字还是太轻了。每个人被命运之手推到他或她的生活轨迹上,人能掌控的唯有自己的心境。从旁观者的角度看,黎戈的生活并不容易。她和母亲、女儿三代女性相依为命,作为女儿和妈妈,她有许多的牵挂和操劳,同时她还是写作者,要在操持家庭的大小事之外挤出阅读和创作的时间,难得的是,她没有视那些为家人的劳作为“任务”,仍然兴致勃勃地在其中咀嚼和回味每一口甘甜,她对生活的热爱没有时下充斥在社交媒体的矫揉、高昂,是细微又悄然的。
有哪些事物让她感到愉快呢?女儿皮皮陪她去看她爱的莫兰迪,尽管皮皮不怎么欣赏那种过于安静的色调。她和皮皮互赠小小的礼物,一块糖,自制的八音盒,体育馆小卖部的贴纸,旅行遇见的小玩具。在绘画老师分享的照片里寻找外出写生的皮皮的每个细节。送皮皮上学后,骑车路上远远瞥见的水鸟,如中国画的一幕。接皮皮回家,路上的一口烤红薯。和妈妈闲聊。吃妈妈做的饭菜。收拾房间,重整秩序。第一辑“和你在一起”中,黎戈分享了母女三代的日常,其间不时流露身为家长的疲倦。正如她在后记中提到,“母职这无法反驳的天命,它的重量落实在具体生活中,被分解成沙砾的那种颗粒感”。生活就是日复一日擦拭沙砾,让日子洁净,而明天,又会有新的沙落满四周。
黎戈说皮皮是高敏感型人,但表现在外,是一种沉静内敛。她自己又何尝不是呢?皮皮的校服上有一滴墨水,清洗无效,黎戈便用同色绣线刺绣掩盖,衣服上多了一滴泪。孩子出门后,她忍不住感慨,“我又回归了一个人的完整,真是太幸福了”。这种幸福与她和家人相处的浓密时光并不相悖。人需要独处,也需要在独处中完善自身。她近乎贪婪地阅读,梳理苏轼与他的侍妾朝云的关系,打破那些传说或附会的浓情幻想,还原出一个被历史掩埋的女子。她不断提到丰子恺、托芙·扬松,对这些画家生平的追读,显然不光因为皮皮学画,更因为同为创作者,她试图走进他们的生命深处,与创造力的溪流并行一小段。第二辑“精神风景”,便是黎戈种种探寻的记录。
第三辑“寸步”记录了过去几年的点滴,借用她的原话,是巨大阴影之下,微隙里的光。她写莲,写小区的流浪猫与邻居,写爱用的保温杯,写公交车上听到的有趣对话。她说自己不爱做饭,日常糊弄,却会在“草头嫩时,炖好一锅河蚌汤,撒一把上去添香”。
“每个瞬间,在初见心动的时候活一次,想起的时候再活一次,成诗之后,活无数次。”黎戈分享她的生活,让那些飞扬或沉重的日常有了诗的韵味,透出她对万事万物的爱意。阅读的时候,细微间涌起万千心绪,掩上书页,回归自身,仿佛也平添了几分体味幸福的勇气。
作者:默音
图片:网络图
编辑:沈毓烨
约稿编辑:郭影
责任编辑:华心怡
栏目主编:朱 光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