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走进我们的家乡:她们是明光的,也是中国的
1992年撤区并乡前,明光乡镇是30个,分分合合,变成现在的17个。17个也好,30个也好,都是我们魂牵梦萦的故乡。所有的故乡都是一本书。任何时候提起她们,总有一些人和事被我们瞬间想起然后脱口而出,总有一些醉人的话想被述说,哪怕是明光之外的异乡人,也能从中轻易感受到故乡一样的乡思。
01 城中之乡明光街道
明光街道是由招信镇演变而来,招信镇前身叫“明光镇”。陈广喜,龚荣刚,陈宜华,宋再华,葛明忠,王帮怀,凌以均,李新海,傅守乾,一组响亮的名字,每个人都在这里战斗过,如今提及,都是敬佩。
因为身处明光主城区,明光街道拥有与其他乡镇明显不同的职责定位。“保障用地”是最为重要的一点。明光城市建设走在全省前列,明光大项目纷至沓来,不断地需要用地和拆迁,明光街道做出的努力和贡献有目共睹。
永恒不变的常态化职责应该是“服务市民”。熟悉数百个小区,管好上千条小巷,对接小区人家的无数诉求,还有经济普查、疫情防控需要反复登万家门的毅力考验,都是明光街道的天职,更是见证堪称“小巷总理”的社区工作人员的每一天。
“村强产业旺”是明光街道的传统标签。曾经的花园村作为“明光第一村”,获得的荣誉够开一个展示馆;工农村的钟南食品厂、戴湾村的江淮米厂都是明光市乡镇企业的标牌;板桥村的辣椒、大葱、西红柿抢滩南京大市场,张湾村的“呼园萝卜”荣登水果中的极品宝座,深受每一个明光人喜爱。如今,呼园萝卜和蔬菜村的蔬菜不断壮大,卞庄红薯又当上后起之秀,畅销沪宁市场。
这几年,明光街道抓住明光创城的利好时机,修老街,修旧如旧,尽显徽派风格;修旧址,让名人故居和共同记忆绽放异彩;修古迹,让明光厚重历史成为文化亮点;修背街小巷,让老旧小区成为宁静的去处,乡愁看得见。加之15个公园的点缀和池河水的朝夕环绕,明光城精致秀美,又富有灵性,已经成为工作、学习、营商和常住生活的天堂。
02 采摘之乡明东街道
明东街道的前身是明东乡,是由原来的明东和魏岗两个乡合并而成。两个不大的乡却都是明光的近郊,在交通远不如现在的八、九十年代,能调到这里工作是不少远乡人的梦想。
明光城市东进与北扩,特别是产城新区大量用地,明东街道积极跟进,为承接大批外商落户明光做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明东街道的大量农民成建制变成了城市居民。
明东街道是优质稻麦生产地,农业特色一直坚挺。而更让人眼热的是它的千亩生态采摘园,李子最多,素有“皖东李子第一乡”美誉。与李子齐名的是草莓和葡萄,还有近年来红火起来的火龙果,各色水果轮番上阵,加上优越的城郊位置加持,明东街道采摘园已经是四季有果,成为游客打卡采摘的优选地。
神奇的抹山就在明东境内,想听更多美丽的抹山故事,山下任何一个明东人都能如数家珍。农历3月,“抹山庙会”是明东街道的一件大事,那期间,山上山下人潮如织,庙会经济成为广大明东农家生财之道。
最美还是明东人。魏岗村苌广保人在外,心在家,多次向家乡困难群体捐款献爱心;魏岗村骆泽海在外打拼发了财,带头回乡办企业,成为凤还巢的好典型;大纪村焦开芳,自主创业办公司,让留守妇女“唱主角”;更有明光市政协委员、唐郢村的李泽海,自己兴办千亩家庭农场,让曾经“吃闲饭”的一批留守老人进场“打工”,每人每年农场收入超万元,在明光传为佳话。
03 “五早之乡”明南街道
明南街道的前身叫横山乡。因为是原武警少将徐宽宥和文化名人辛秋水的家乡,因为大横山丹霞地貌、兴慈宝塔和朱元璋练兵场的联袂呈现,明南成了人杰地灵的地方,成为市内外游客的打卡热地。
明南的“热”得益于大辛桥的修成。这之前,明南到市区的10公里“近道”被危桥隔断,村民进出只能从山路绕行。山路弯弯,“10公里近道”变成了22公里的远道;山道又狭窄,大一点的客车无法通行,明南成为唯一不通班车的乡,成为“离市区最近又最远的闭塞乡”。
明南人没有气馁,他们怀揣“尽快通车”的理想,把更多的希望建立在贫瘠易旱的土地上。从八十年代起,创造性地用“地膜覆盖”新方法种花生,花生在保温保湿条件下提前一周上市,又从早花生扩展到早玉米、早山芋、早蔬菜和早大豆,“一早”丰富到了“五早”,开创了易旱地区的先河,从省到县多层级观摩会在这里召开,明南成为“五早”作物的发源地。
明南的“第六早”是“地膜草莓”。寒冬腊月,明光人早早吃到明南坝西鲜红的草莓,明南被誉为“明光草莓第一乡”。此后,又发展到瓜蒌种植、甜叶菊和花卉育苗,坚持调整种植结构成为明南的传统和“招牌”。
大辛桥通了,明南成为明光“15分钟城市圈”,周末到明南看大横山喝羊头汤成了明光人的爱,明南人因势利导,年年举办“羊头汤品鉴会”“伏羊夜市推介会”“羊肉美食文化节”,明南也在一个个特色节庆中走出明南走向长三角。
04 高铁之乡明西街道
明西街道是由原来的洪庙和马岗两个乡合并而成。因为池河水长距离流经和滋润,两岸的后薛圩、洪庙圩成为明光的“名粮仓”。也是因为水的恩泽,一批明西英才脱颖而出,最高职务做到了省级。
明西街道蔡岗村距离市区仅有5公里,郊区优势由此可见。而更加亮眼的是,合新高铁明光西站就坐落在明西境内,104国道外加两条省道穿境而过,还有一处通江达海的大码头,明西的水陆优势堪称“明光第一”。
为承接高铁辐射,明西着力打造“高铁新区”。境内高品质的玄武岩、石英岩实现有序开发。盛唐花卉产业园、螃蟹湾现代农业产业园正“双园”齐飞,一路领跑,致富了群众,又成了市民休闲观光的打卡地。
明西的美食也准备好了。池河里的梅鱼,席上珍品,更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马岗卤鹅,原生态+味美,闻名遐迩,明光多家饭店每天必备。到明西品河鲜、吃老鹅成为上档次的“周末安排”,一直受到吃货们的青睐。
05 文明之乡张八岭镇
张八岭镇是由原来的嘉山集和张八岭两个乡合并而成,紧临滁州,明光的南大门。因为离南京不到50公里,所以,标志明光与南京成功合作的“江宁明光合作产业园”就建在这里,数十家企业成功入驻,全新的产业集群基本形成,这里已经成为明光融入南京都市圈进而融入长三角的排头兵、桥头堡和明光经济重要增长极。
得益于津沪铁路的百年影响,张八岭人历来崇尚跟着火车去经商,一心一意忙自己的事。可贵的务实精神让这里亮点频现。老街不乏历史积淀,新街让人赏心悦目,老街新街都是纵横有序、“横竖有样”。八岭湖景区,月芽湾生态园,AAA级柴郢村,一组景点竞相呈现,为明光旅游加色添彩。栽树还栽出了大名堂,数万亩朴树享誉中国南北,进而拥有中国朴树定价权,明光因此被誉为“中国朴树之乡”。
张八岭文化也是让人肃然起敬。农民国标舞长期风靡全镇,一群农民年年送舞进城,全省唯一,全国鲜见。山的深处,纯朴与文明在这里交融,移民文化日渐昌盛,老师出身的代表人物倪世和创业成功却生活俭朴,坚持做公益做慈善,耄耋之龄仍到处传道授业,公认的国学大师。
让人眼前一亮的还有这里的民间文化。除夕晚上必备几个饭菜“敬牛栏”,表达对辛劳一年的老牛的敬意;插秧首日燃放鞭炮,开秧长者扯开嗓子唱响《开秧山歌》,以“开秧门”的仪式祈愿一年风调雨顺;当最后一行秧插完的时候,“关秧门”仪式又要盛大开始,大家没大没小地互相追逐着泼水糊泥浆,全村男女“嬉闹”成团,辛劳在狂欢和笑声中一扫而光。
06 宜游之乡三界镇
三界镇一直是一个独立建制的镇。宁洛高速在这里留有一个出入口,津沪铁路几乎每趟列车都曾在这里停靠,元末开始在这里设立“三界市”,民国政府1932年在这里设置“嘉山县”,所有这些都说明,三界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地方。
三界出名人。清朝封疆大吏吴棠是这里的代表人物。他因为一心为国为民,又喜遇高人王茂荫的举荐,最终由一个知县成长为深得慈禧太后和几任皇帝共同偏爱的重臣。吴棠的几位后人也令人敬佩。中国玉米之父吴绍骙,黄埔精英、“淞沪会战”抗日名将吴继光,都是与吴棠同宗同族的三界人。
作为“名人故里”,一代又一代三界人自觉着文化传承,把更多精彩写在三界大地上。他们打造三界小镇,提练出“军旅特色”,成为滁州江淮分水岭风景道上一抹亮色,别具一格。他们种花生好看好吃,曾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赞誉,荣获周总理亲自签署和颁发的国务院奖状。他们种有机白茶,品质超过一些有名的白茶,销路极广。他们种水果,也是兼顾各类消费群体,1000亩蓝莓、上万亩桃子和枣子,更是激活了这里的山村一日游,让游人如织。
出过知县的三界如今又出了当代的“陈知县”和“金知县”。这么好的地方自然离不开歌的表达。巧的是,三界是著名歌手祖海的家乡,三界人真应该在这里喊话祖海,请她为美丽的三界谱写并唱出一首好听的歌,赞美三界,赞美明光。
07 “甜蜜之乡”管店镇
提到管店镇,明光人的第一反应应该是凤凰。因为管店境内的“凤凰墩”曾经有大量的凤凰栖息,凤凰不登无宝之地,所以,“凤凰墩”连同管店一起被视作“宝地”。
当年,省重点中专合肥林校选择“下放”地点时,省直属单位管店林业总场和一个有名的大油库多方选址时,还有关乎明光学生前途和命运的嘉山县初级中学选择落户地点时,都把目光投向了管店。如果说凤凰让这里“宝气”尽显,那这些重点单位的友情加盟,就更让这里成为一个荣光之地了。
管店没有辜负这份“高看”。突出表现在嘉山县初级中学的一路成长中,因为成绩突出,1966年升格为高级中学,初高中同时招生同时办学,更名为“管店中学”。办学50年,管店中学“迎来送往”,成为上万人寻求希望、追逐梦想的地方。著名数学家李嘉禹,当过县长、市长和省委常委的郑少三,上市公司的创始人倪世和,还有数以千计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都是管店中学的优秀学子。
管店“宝地”还体现在让人眼热的资源上。已探明的黄金储量至少3吨,黄金戒指一个不过几克,3吨黄金相当于多少个“几克”?这里还有上千万方花岗岩和上千万吨黄沙储量,都是装饰和建筑中的宝贝,都是我们子孙后代无尽的财富。
值得感恩的是管店农人。他们一年培育超过全国8成、30亿棵甜叶菊幼苗,换来1.5亿元销售收入,让明光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甜菊之都”,更重要的是,为血糖高的人群提供可以放心食用的甜菊糖。这是甜了自己,更甜了更多人的甜蜜事业,管店“甜蜜之乡”当之无愧了。
08 “红色之乡”自来桥镇
自来桥镇是由原来的涝口和自来桥两个乡合并而成。全镇有耕地8万亩,有山场10万亩,唯一一个“山比田多”、山多地少的镇。凭着山的优势,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1940年就建在这里,首任县长汪道涵和刘少奇、谭震林、方毅、徐海东、罗炳辉等共产党人都在这里留下战斗的足迹,从这里走出去的军官近百个,红色自来桥也因此跻身安徽省20个红色旅游古镇之列。
群山环绕,没能捆住自来桥人的手脚。作为老区,自来桥人也没有倚“老”卖“老”。围绕“种什么最好”,自来桥先后完成了大葱、冬瓜、山药在内的7次探索,靠着“山芋城堡”让山芋安然越冬,最终将种植重点定位在山芋上,直接让鲜食山芋遍布长三角,山芋粉和山芋粉丝倍受欢迎,“山芋大镇”成了自来桥的招牌和标签。
自来桥人的“生意头脑”得益于他们一直都有的开拓力。翻过南面山,就是滁州和南京,带着葛根粉和鸡鸭鹅跑南京,再把南京人不爱吃的大块肥肉带到明光卖,这是自来桥人最初的“闯荡”,挣到了钱,也开阔了视野。明光这几年大力推行村居环境改善,自来桥人积极响应,率先推倒旱厕,开展“厕所革命”,“古韵何郢”“秋韵笪子郢”“福地三里庙”这些美丽村庄接二连三呈现出来,不仅是明光第一个实现“旱厕清零”的镇,还是建成示范点最多的镇。
自来桥有一座建于北宋的跨涧石桥,桥墩无奇,奇在巨型石头建成的桥面,它从哪里来,是怎么严丝合缝架到桥墩上的,不得而知。县志说,“山洪暴发时,一块巨型石块急流而下,行至桥墩之上,戛然而止,成为桥面”。这是“自来桥”的由来,只因为是一个传说,不信也罢,但这个传说让人想到了至今是谜的金字塔,所以,来自来桥看看吧,他们已经准备好了品牌美食锅塌山芋粉、驴肉粉丝和他们最得意的驴板肠。
09 “稀土之乡”涧溪镇
涧溪镇是由原来的官山、鲁山、白沙王和涧溪四个乡合并而成,人口和面积都名列明光前茅。涧溪四面环山,山与山围拢,围成了众多塘坝和水库,最大的分水岭水库与环山绕行的70公里干渠实现自流灌溉,润泽下游的万顷良田。出于对水的感恩,“涧溪”两个字全都带上了“水”。
水多鱼就多,纵横溪涧成为鱼的天堂),涧溪人(列队)下河罩鱼,水退时男女老少跳到河里尽情捕鱼,成为几代涧溪人的幸福记忆。水多了也会涝,“荷叶地”更是存不住水,涧溪老街1972年大水中成为“孤岛”,涧溪、石岩、团结、新庄几个村年年防汛庄稼难收,成为老百姓的痛点。
为保涧溪安澜,涧溪人大手笔谋划,一边重新选址,重建新街,一边举全镇之力开挖“涧溪河”,多余的水借道涧溪河,绕开集镇,绕开村庄,流淌到七里湖流进了淮河。涧溪人至今还常常忆起挖河的领头人党委书记杨兆文。
让涧溪人铭记在心的还有老干部李荣昌。他退休不褪色,开山种树,成为明光“老愚公”;还有自己养鸡,帮助农户跟着养鸡共同致富的程国才;常年为五保老人义务理发为困难群众献爱心的薛彩霞;用“循环养殖”新思路养猪养羊养鱼养鸭,成为白沙王第一个“万元户”的滕少兰,成为那个时代的楷模,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涧溪人的“涧溪精神”。
撤区并乡前,涧溪是区委区公所所在地,干部思路宽,群众的见识广。他们因地制宜种绿豆,把绿豆打造成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他们种芝麻,芝麻变成了出油率最高的品牌;他们做美食,“涧溪豆饼”名闻明光内外;他们种艾草,生产各种“艾产品”,开创了万亩艾草基地和艾草产业园,做出了类似于“蕲春艾”的新业绩。
涧溪最大的手笔当然还是投身“凹土”开发大产业。巨大矿藏,世界稀有,涧溪正一心一意乘着好政策,靠着凹土产业园的威力,责无旁贷地往前冲,财政收入率先在全市突破亿元大关,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强镇。
10 和美之乡石坝镇
石坝镇是由原来的津里、包集、三关和石坝4个乡合并而成。津里水多,著名的七里湖就在这里;三关山多,市域最高峰老嘉山就矗立在这里;而石坝和包集向来以土地平坦肥沃著称。4个乡合到一起,山水互补,加上距离市区二十分钟车程,石坝镇的资源与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和”是石坝的显著特征。区位优越,农特产品丰富,成就了这里繁华的集市,做生意的人十之五六。做生意自然强调“和气生财”,这是石坝之“和”的最初动因。
石坝之“和”得以光大缘于石坝干部薪火传承的“民本情怀”。大包干伊始,党委书记张乃斌率先在这里进行杂交稻制种和试种,水稻效益当年翻番,满怀丰收喜悦的农民兄弟们用“真心听话”来表达对张书记的感激,“和”的氛围一天天浓厚。
石坝之“和”成就了一批有精神高度的石坝人。因为“和”,干群真情互动,政绩纷至沓来,一批干部得以重用,成长出一位市长、一位市人大主任,还有一位市政协主席,在“正职”避籍的年代,这样的“绝无仅有”再一次印证了“团结出干部”,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偶然寓于必然的道理。
石坝人注重传承,在传承中成为更好的石坝。如今的石坝,一批名优特农产品涌现,水蜜桃有名,薄壳山核桃有名,艾草有名,“刘传运小磨麻油”和“朱麻子小磨麻油”更是有名,还有津里渡口边上流传着的朱元璋和他外公杨王太多的故事,都在等着更多的人更多的商机向石坝涌来。。
11 宜居之乡苏巷镇
苏巷镇是由原来的大郢和苏巷两个乡合并而成,是明光“半小时城市圈”的一个重镇。古焦城遗址和商周陈堆遗址彰显着这里的历史底蕴,汪道涵和他的夫人戴锡可,还有老省长胡坦,他们或出生在这里,或战斗在这里,成就了苏巷鲜明的“红色印记”。
抹山的一半在苏巷境内,“抹山寨农耕亲子游园”“抹山乐采摘园”“蝴蝶谷”“万亩焦城圩风情”,都是苏巷人精心打造的特色景点,它们与卧龙抹山、跃龙冈和尿布滩浑然一体,形成魅力四射的“抹山小О型旅游圈”,成为市民周末假日的好去处。
“陆郢模式”是苏巷村庄建设上的得意之笔。几位老人带头,唤醒一批老人的内生动力,陆郢在镇村引领支持下变成了一幅人见人爱的“乡村油画”,“陆郢模式”在明光全域推广,新华社智库收进了明光经验,全国专题会议推广了明光做法。
苏巷产业园是苏巷另一个大手笔。因为有“苏巷园”做配套,它的近邻明光化工园才有了寸土寸金的基础,这是苏巷为腾飞中的明光工业做出的贡献。
南北方文化融合,焦城湖水的长期孕育,留下了太多与朱元璋、乾隆、孟良、焦赞、程咬金关联的美丽传说,也给我们呈现了自成体系别具一格的苏巷“地方话”,更给我们奉献了窦忠如这样的文坛高人。
1973年出生在苏巷大郢的窦忠如,现供职于全国政协机关。《梁思诚传》《王国维传》《王世襄传》《罗哲文传》《大匠踪迹—中国近现代经典建筑掠影》《寻找辉煌—红军团历史寻访记》《北京清王府》《纷纭庐山》《迷失—周口店》《守望—紫禁城》《追忆—明清皇陵》《悲欢—颐和园》《中国名匾》,都是窦忠如的精彩呈现。姑且不说这是他等身著作中的一部分,光是这些重量级选题和选题背后所必需的历史高度就足以让人震撼了。
12 水产之乡女山湖镇
女山湖镇是由原来的邵岗和女山湖两个乡合并而成。镇域水占6成,盛产鱼虾螃蟹,水产总量位列“全国百强”,被誉为“中国螃蟹之乡”,著名品牌“女山湖牌大闸蟹”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女山湖镇历史底蕴深厚。汉武帝时期在此设县,一直为天堑重地,商旅要津。元末明初黄河夺淮,古镇一半沉入水里,为千年不干的女山湖水覆盖;一半留在“岛上”,历经千年风雨,仍有嘉佑院、火神庙、古戏台、招信寺在绽放异彩,与近在咫尺的美丽女山相映成辉相得益彰。
女山湖水养女山湖人。老省长胡坦出生在这里,又从这里走向革命,成为明光人的骄傲。厦门大学纪能文、杨木喜两位教授堪称这里的佼佼者,也为很多明光人熟知。还有连续出自这里的“文理状元”和一批金榜题名的后起之秀,都让人相信这里是人才辈出的地方。
最让女山湖人自信的还是他们的湖鲜和他们的“食文化”。女山湖“全鱼宴”“全蟹宴”“全虾宴”,女山湖“十二鲜”,都是“天花板级”的精彩湖鲜,成就了太多的“鱼鲜馆”,更是让天下游客念念不忘。从文旅推动发展的层面看,女山湖镇已经准备好了。相信此后的每年每天,这里会从古镇、女山、湖水和湖鲜中多出更多像“淄博烧烤”一样的文化体验和亲水娱乐来。
13 人才之乡桥头镇
桥头镇是由原来的司巷和桥头两个乡合并而成。在“要想富,先修路”的八、九十年代,距离城区15公里的区位加上104国道穿境而过,让桥头喜获发展先机,“路边饭店”开始活跃,米面加工异军突起,知名乡镇企业“桥头米厂”和因此获得破格“转干”的时任厂长岳德仁成为让人眼热的“旗帜”。
桥头是有名的“粮仓”。境内的司巷与当年的石坝共同承担明光水稻制种任务,直到今天,团山丁水库下游的司巷、农科、钟池和涧陈4个村还拥有“制种村”这个共同的别名。成就桥头“粮仓”还有两个“圩子”的贡献,一个是万亩宝龙圩,另一个是金桥湾农耕体验园所在的卞湾圩,因为保粮要紧,在历次防汛抗旱中这俩圩都是明光确保的重点。
桥头的最大亮点在于桥头多名人。有早期为中国原子能建设做出重要贡献的老部长陈一民,有中央党校薛泽洲、安徽省委党校陈爱军、山东省委宣传部申维龙这样一批“文化名人”,还有李新海、林乃如、李善奎、王道庆、李长治、王家平、王道怀、李久业这些长期驰骋农村一线的“地方名将”,更有数百上千名在全国多个领域辛勤耕耘的桥头英才。
桥头出人,在于尊师重教是这里的美德。有花园湖畔大名鼎鼎的司巷中学为证。从七十年代恢复中高考开始,以“学风最盛”著称的司巷中学成全了数百名农家子弟跳出了“农门”,转成了梦想已久的“非农户口”,吃上了几代人都引以为豪的“商品粮”,当上了想都不敢想的“国家干部”,司巷中学成为独领风骚的“英雄学校”和“传奇学校”,没有之一。
如今的桥头,近在咫尺的合新高铁明光西站,通往徐州的明徐高速司巷出入口,都在将桥头的交通优势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区位、交通与人才三相叠加,桥头镇绿色食品产业园正生机勃勃,一个农业强镇已展现在眼前。
14 创新之乡古沛镇
古沛镇是由原来的高王和古沛两个乡合并而成,处于五河、凤阳和明光“三县交界”,每当2、4、7、9逢集日,周边三县村民涌来赶集,集贸十分繁荣,“古沛大集”成为古沛人集体记忆。
抗美援朝击落美军飞机最多的特等功臣蒋道平,代表权威和公信力的国家流行病防治专家、“抗疫”专家组组长梁万年,都生于古沛,是古沛人倍感骄傲的两位重量级人物。
古沛“重量级”人物还有更多。高王境内就曾成长出王耀东、董铨和陈世林三位县长,还产生过一批让人津津乐道的“大局局长”,包括监察局长、农委主任、劳动局长、农业局长、外贸局长和科技局长。古沛干部最初成长得益于“新四军淮北公学”的就近培养,而更多人的有所作为一定是自身努力和传承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为传承,因为一任接着一任干,“农业创新”成为古沛的王牌亮点。“无籽西瓜”从古沛源起,颠覆了大众对西瓜的认知。日本小南瓜,迷迭香、芦蒿、富硒水稻、富硒山芋、富硒花生紧随其后。“挖塘造田”是古沛又一个王牌亮点。“耿王丰”三个村位居电站末梢,饱受干旱困扰,古沛人决定挖塘,用塘泥垫厚瘦田,然后家家泵提塘水,实现旱田保收。
“土地托管”是古沛镇最大的创新。他们对传统的“耕地流转模式”实施改革,按照“种田大户”给“田主人”有偿种田新模式,“田主人”们把耕地托付给“种田大户”,在保证双方协定的产量前提下,“种田大户”收取“田主人”支付的种田费用。“土地托管”让农业社会化服务有了新出路,让产量提高、农药残留减少和种田成本降低成为现实,引起了国家层面和主流媒体的关注,一同被关注的还有这项改革的创始人和这些技术的推广者,他叫赵子津,一位扎根农村的快乐农技人。
15 英雄之乡潘村镇
潘村镇是由原来的紫阳、太平和潘村三个乡合并而成,总人口8万人,居明光第一。人最多,名人也多,县处级人士就超过了100位。曾经担任滁县地委委员、政法委书记徐其绵,滁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吴绍明,滁州市粮食局局长陈广喜,明光市副市长陈宜华和王邦怀,明光市人大副主任高启华,明光市政协副主席华文登,都是明光人熟知的潘村人。
一切美好都缘于奋斗,潘村人的美好缘于潘村人的奋斗。因为奋斗,他们1983年就因为集市交易的繁荣上了央视,那是一档新闻纪录片,主题是《春风从这里吹起》。还是因为奋斗,潘村太平区域上世纪七十年代就成为“明光第一个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地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专门播报了这条新闻,那是牛拉肩扛、板车都没有普及的年代,这里的拖拉机就进入到田间地头和寻常农家,平原的优势尽显。
潘村人的美好更缘于潘村人的顽强。因为是淮河行蓄洪区,每遇水灾,这里都是明光市防汛重点,都是全市干群和人民子弟兵共同奔赴的战场。为保淮河安澜,居住低洼处的数万潘村人被迫撤离,乡村小道上拖家带眷的撤离群众链接成了一道道长龙,他们一步三回头,眼睁睁看着长着庄稼的良田让洪水淹没,任由家里的物品遭受威胁。可他们是坚强的,他们会在洪水退去第一时间返回家园补种自救。“1991”“2003”“2007”“2020”,这是4次刻骨铭心的抗洪防汛年,也是潘村人集体呈现“舍小家顾大家”精神的见证。
大水无情,水也滋养了潘村,让钱西村的钱永言成为大湖面养蟹第一人和引领者,钱永言也因此当选两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劳动模范。只是养蟹的过程伴随着太多的风险和危险,风险指的是难以防范的水灾,危险指的是海上采购蟹苗中的数次历险。
一次是意外地赶上了演习中的水下潜艇突然跃出水面,激起海浪5米之高,快艇险些被冲翻。一次是途中遇到长达50分钟的强台风侵袭,强烈颠簸中的剧烈呕吐,让钱永言出现两次休克。还有一次竟然在海上走错方向,幸好及时纠偏,否则,快艇势必开向东海深处,后果不堪设想。可即便最终走对了路,快艇靠岸时汽油也几乎耗尽。这是潘村人的勇敢,也是潘村人能够创造美好生活的又一个根源。
16 淮畔之乡柳巷镇
柳巷镇是由原来的浮山和柳巷两个乡合并而成。淮河流入明光的首站就是浮山,柳巷依淮河而建,淮河美景尽收柳巷人眼底,柳巷也因此整建制成了淮河岸边的“景观镇”。
柳巷的文明因淮河而生。因为淮河,柳巷最先拥有了水运,柳巷水运社最先通了电。水电效应的双重叠加,柳巷人最先感知到了外面的文明,几乎是一夜之间,柳巷人成为潮流的引领者。柳巷的女人最先穿上了裙子和袜子,柳巷在北方乡镇中第一个盖上了楼,老书记周德芹背着粪箕去拾粪登上了当年《人民日报》第一版,柳巷“民兵训练法”登上了《东海民兵》和《人民前线》两个大刊,民兵王喜龙还应邀出席全国民兵工作代表大会,荣获军委奖励的56式半自动步枪一支。
柳巷的文明催生了文化的自觉,继而催生一批让人惊艳的“文化名人”。早期的代表人物是丁坝村黎田,当上了滁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中期的代表人物有3个,一个是桃溪村徐国宝,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主任;一个是小街村邓传淮,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还有一个是腰陈村陈鸿海,合肥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近期的代表人物是两个状元,一个是镇干部徐江平的儿子、柳巷村的徐新路,另一个是中学校长张正亮的儿子、里涧村的张雪健。
柳巷的文明还体现为柳巷人的包容。面对顺水而来的逃难人,柳巷留下了他们,给饭吃,给田种,柳巷的人均耕地也因此减少到区区的1亩2,为全市最少。于是,柳巷人掀起了柳编和苇编,编出大巴斗、小巴斗、大扁、小扁、箩筐、簸箕、猫窝、狗窝和花篮,远销长江两岸。与这同时,一批柳巷青年率先进军大城市拼闯,成为最早一批打工一族。令人欣慰的是,柳巷在外当上董事长和总经理的企业家居全市乡镇首位。
淮畔柳巷,当然少不了自信满满的淮畔旅游。登上浮山小长城,感受中国南北分界线的奇妙,体验浮山堰的沧桑和那些争王称霸年代以水代兵的过往;而漫步在淮河岸边的“十里银杏古道”上,看银杏古树,听淮水声,任由古朴与浪漫不断切换,则又是另一番心境。只是无论看多少景,留下多少心思,柳巷的著名小吃“烤蝉蛹”以及他们的王牌美食“豆品四兄弟”那是一定要吃,也一定要带的。
17 勤劳之乡泊岗乡
泊岗乡位于明光最北端,少将蔡平就出生在这里。因淮河故道和淮河新河两端合围,泊岗成了四面环水的“岛乡”,进出来回都只能靠轮渡,渡口成了每天都很热闹的风景。
面积小,资源少,泊岗人从苦干实干中找优势,养成了勤劳好品质。因为勤劳,家前屋后全都栽上了银杏树,只要有空地的地方就会有银杏树,泊岗因此斩获“安徽银杏第一乡”美誉;因为勤劳,“一年一熟”和“一年两熟”在泊岗变成了罕见的“一年四熟”,高复种带来了高效益,耕地变成了泊岗人的“摇钱树”;还是因为勤劳,泊岗人到处购买农家肥,每年几千万斤有机红萝卜远销滁州和明光,动静最大的一年卖到了合肥和南京。
有了勤劳好品质,泊岗人打工打出新气象。泊北村第一波打工人直闯南京烤上了羊肉串,最终带动400多同村村民进驻南京,“泊岗烤民”活跃在南京大街小巷,人人发财,不少人完成了从谋生到创业的转型,引发媒体关注,此后,《南京有个明光市泊北二村》见诸报端,被传颂至今。
倍受传颂的又一个泊岗人叫朱泽建。他经历一轮又一轮打工潮,面对打工人子女上学难,勇敢地在南京办起了第一所农民工子弟学校,此后他复制经验,连续办了十几所同样性质的私立学校,成为南京市易德教育集团的董事长。更可贵的是,事业做大,他不忘回报家乡,投资兴办安徽宗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专心致力领先长三角的雪里蕻和红萝卜深加工,直接推动雪里蕻成为泊岗乡又一个全新的大产业。
勤劳的人更自信。泊岗人已经把重心转到了农旅结合上,随着渡口休闲步道、露营烧烤基地、亲子游乐场和“桃花坞”采摘园建成开放,随着泊岗环岛半程马拉松比赛和环岛自行车比赛常态化举行,随着“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相互推动相得益彰,“岛乡”的优势一定会充分显现。
作者介绍
张登峰,乡愁作家,安徽全椒人,微信公众号【登峰日记】主理人。一直在公务员战线挥洒激情,拥有明光市多个岗位履职经历。长期关注基层和乡土,坚持书写烟火人生,文字干净优美,直抵人心。新著《文字的力量》第二印持续热销中。
往期 · 推荐
14棉花温暖的旧时光
19 回望村庄走空的过程
扫二维码|关注【登峰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