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大井、嘉山师范、明光特曲和红旗饭店‖明光城市记忆

文摘   生活   2024-01-20 20:30   安徽  
 
城市记忆是城市人心中的地标和精神家园
城市发展越是快速
城市记忆就越让人魂牵梦萦
打捞城市记忆
留住并回味城市记忆
让城市文化在传承和创新中完美契合
这是发展之需
也是精神充盈和生活幸福之需

欢迎关注【登峰日记】
纸媒有意刊用,需征得作者同意
联系电话13955085678



梅大井、嘉山师范、明光特曲和红旗饭店

张登峰 / 文

01 挑水时光:梅大井、四眼井、靳郢井和老河

明光城1972年通的自来水。这之前,明光市民都是挑水吃,各家水缸、水舀、铁桶、扁担和井绳都是必备。挑水是重活,自然嫌路远,不用说都会选择就近挑水。久而久之,每片每家都有自己习惯的挑水井,“三井一河”就这样喊出名了。

“三井”之首是“梅大井”,吃这口井水的人最多,因为住这一带的人最多。火车站以东、以北,中心路中段、东段,还有南头菜市街一带,这一大片都在梅大井周围,差不多占到明光城的一半。

喜欢梅大井还因为梅大井是一个“福井”。说有一年瘟疫流行,朱元璋获悉“梅子能治瘟疫”,就给家乡明光捎来一筐梅子,考虑到一筐梅子数量有限,于是将梅子倒进井里,做成梅子汤,让全城人喝汤,就这样成功地救了明光人。出于感恩和纪念,明光人给这口井取名“梅大井”。

与梅大井齐名的是“四眼井”。一块石头四个眼,这是“四眼井”由来。人武部、东方红电影院和老市医院离“四眼井”不足500米,加上这一片也是闹市区,所以,每天早上井边打水人和淘米人络绎不绝。

酒厂一带吃的是“靳郢井”的水。离这口井不远处还有一口“鬼子井”,因为是鬼子用过的井,所以附近市民情愿舍近求远也要用“靳郢井”的水。

接下来就到了“一河”。说的是顺河街和三道码头这一带的“河下人”,因为住在池河边上,“近水”优势得天独厚,所以,这一带人不用辛苦打井水,而是直接享用甜丝丝的老河水。也是因为河下人“近水”,老河边的每天,到处都是捣衣声和说笑声,老河的烟火气就这样延续着弥漫着。

其他还有一些井,豆芽巷十几户磨豆腐人家用的“挑水井”,耐火厂区用来冷凉钢铁的“炼铁井”,还有市委老大院大柳树下的那口井,水质都很好,因为难以服务更多的人生活用水,所以没有“三井一河”名气大。

井不同,故事相同。相同在每口井的井口都被勒出深深的印痕,相同在每一个打水的清晨与傍晚井边共有的风景,提不动大桶还没长成的男孩女孩,用小铁桶打,往大桶倒;夏天井水变深,自家井绳够不着水面,站在井边等着“长井绳”过来借用;还有早上水多水清、下午水少水浑这些重要的生活发现,如今都成了苦涩与快乐交织的记忆。

渐渐有了水车卖水、市民买水的业态出现。5分钱一桶水,直接送进家门,帮了没有劳力人家的一个大忙。著名卖水人王师傅扎实卖水,硬是把几个嗷嗷待哺的读书孩童培养出来,传为佳话。

那是看一本小人书1分钱、买一根油条2分钱的年代,与其花5分钱买一桶水,不如到井边打不要钱的水,于是,挑水依然是更多人家的常态,直到自来水进家,挑水活儿才渐渐退出明光人的历史舞台。

02 跳出“农门”的学霸聚集地:嘉山师范

从津浦铁路线卞庄站下车,过了轨道向南,拾坡道而上,满眼尽是松林。山行600米,一幢红瓦顶两层小楼跃然眼前,上百间清一色红砖黑瓦房围绕着小楼,安静温暖。这就是嘉山师范。

1978年秋,这里迎来了首批学子;1980年,招生规模达到7个班,为历史之最;1989年,放飞了最后一批学子,嘉山师范完成了全部使命实现转型,累计培养公办教师上千人。

1000名学子,1000个学霸,全都选择了这里。以现在的眼光看,他们中的大多数一定可以拥有更高更辽阔的舞台。只是当年不是现在。几乎清一色农家子弟的他们,如果不是恰逢其时,他们的才华只能被埋没,他们会是农民、木匠或是裁缝,运气好的能当上民办教师。而当嘉山师范成为可能的时候,他们遇上了人生第一次选择,一边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穷困,一边是苦寻已久、已经到手的“公办教师铁饭碗”的巨大诱惑,所以,选嘉山师范成了最终的选择,也是更多想跳农门的人最终的选择。

有铁饭碗垫底,有“三尺讲坛”在不远处坐等,那只随身携带的旧木箱,那些一两粮票外加7分钱换一根油条被视为“奢侈”的一个个清晨,还有松涛阵阵中那么多的寂寞畅想,全都不在话下。直到登上拿到第一笔工资时,这一路随行的浪漫忧伤化作了当好老师的责任。

数据最有说服力。湖畔有一个乡1983年全部老师108名,公办教师6名,其中2人是辅导区校长和教导主任,另外4人是新分配的嘉山师范当年毕业生。这是一个缩影。此后30年,一批又一批师范生为农村教育步入正轨作出了功不可没的历史性奉献,也因此,他们中的一半以上当上了校长,很多走上了更高舞台,以中流砥柱的样子诠释了“学霸”该有的模样。

那一年,第一个“毕业30周年纪念日”到了,散落各地的嘉山师范人,他们要重走来时路。他们越过铁轨,爬上土坡,绕过水塔,走上那条走了很久走了无数次的小路,再一次站到了红瓦顶的小楼前,泪水不约而同地流下来。时过境迁,那台练唱的红木风琴和方正黑板都已不见踪影,但他们青春的初心还在,师者的仁心还在,他们相信,只要这片绿色的松林还在,他们就永远风华正茂,再来的时候一定还是少年。

03 排队买酒:明光特曲和明绿液

“大江南北走一走,好喝还是明光酒”,这是香飘全国几十年的一句经典“热词”,更是明光酒雄霸白酒市场的见证与写照。塑料盖“明光特曲”和长长细细磨砂瓶“明绿液”两款王牌白酒成为明光招牌性的“酒文化符号”。

最靓的风景是“排队”。排队买酒的货车排成长龙,从酒厂里排到酒厂外。排急了,直接找厂长、市长开后门批条子。同样排成长龙的还有送粮来的大货车。酒越畅销,“粮食酿造”的“酒魂”越是要坚持。这是阮宜圃、张承业这些老厂长放在心上紧抓手上的最重的一件事。

最有档次的招待还是“明光特曲”上桌子。打开有点“霉变”的酒盒子,拎出有点泛黄的特曲酒,什么都不用说,“最高级招待”5个字就由扑鼻香的限量版老陈酒说了出来。惊叹声不绝于耳,一口一杯“放雷子”的粗犷瞬间变成了慢慢细品。

最遗憾就是没能多收藏几箱明光特曲了。“排队买酒”“开后门买酒”,明明都是异常强烈的信号,愣是没想到多买几十箱收藏。人生没有后悔药,幸好新生代的明光酒品质不减当年,赶紧见样收藏几件,也是记取该藏未藏的教训了。

“大旗不倒,品牌不丢,骨干队伍不散”,这是明光酒最宝贵的文化传承,也是明光酒持续引领白酒市场的坚定保障。如今的明光酒正与古井贡酒强强联合,还有明龙酒、千里浓酒、女山湖酒、侯胡郢酒和三界酒紧紧跟上,酒乡明光一定会酒香永远。

04 烧麦与雅座  明绿园包子店

明绿园包子店位于百货大楼西侧,正对着跃进湖,与明光大戏院一路之隔。名字叫“明绿园”,应该是与明光酒厂盛产“明绿酒”有关,在计划年代,能这样开放的商业意识呈现,实属难得。

明绿园包子店其实是一家饭店,因为二楼和三楼是四方桌雅座,中午和晚上常有客人在这里划拳猜令吃大餐,但对更多的人而言,这里是包子店,图的是这里每天都有的丰盛早餐。所以,之前没进过饭店的人如果在二楼雅座吃包子,等于在这里把“雅座”和“烧麦”一次性体验了。

明绿园包子店生意特好。品种多是一个原因。与私人小吃相比,明绿园包子店既有包子,还有烧麦,还有油条和烧饼,还有油茶和豆浆。而私人小吃品种单一,要么就是单纯炸油条,或者就是蒸包子,没有选择的余地。

喜欢明绿园包子店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里的包子出炉速度快。私人包子用的是炉子烧柴,是老式蒸笼,热气顶不上去,一次性出炉的包子少,吃的人要久等。明绿园包子店设备好,炉子大,笼子粗,笼子堆到很多层,包子量大,到了就吃不用等。

很多人每早必去明绿园包子店,图的是这里环境好,看着就卫生清爽,坐在里面有档次。最主要的是,包子店的师傅都是国营饭店调来的人,手艺好,服务好,原料好,包子里面肉量足,烧麦里面放的猪油、酱油和糖量多,真正是不贵划算好吃看得见。

明绿园包子店已经随着百货大楼的消失而远去,真希望有识之士能重新拾起这个牌子,参照明绿园的经验,办一家同款早餐店,不仅是对明光人乡愁的慰藉,只要舍得放好油放好肉,生意火爆也是可以想见的吧。

05 炒肉丝的记忆:明光红旗饭店

红旗饭店位于明光市中心路中段。选址选在这里,据说是经过一番考究的。如果以红旗饭店为圆心,以500米半径画圆,被圈在圆中的“大户”有,汪道涵故居,明光市人民医院,明光中学,东方红电影院,女士街,惠利商城商业街区,汽车站,等等。有这些“大户”围拢,红旗饭店的效益应该不愁。

确实是效益不愁,但很少是公款,那个年代请客多数是在家里,来亲戚了也是在家招待,最多是来不及的时候去饭店炒一碟肉丝。结婚办大事也是在家举行喜宴,用大油桶支一处炉灶,借一口大锅放在灶上,再借几张桌子和酒具碗筷,然后请来厨师做菜,几桌人就这样热热闹闹招待好了。

也是因为位置好,学生家长,病人家属,看电影男女,生意人,总有一些光顾红旗饭店,他们花钱不多,饭店的人气总是因为这样的人来人往保持着长年不衰。

记忆最深的是红旗饭店门口总有横七竖八半醉半躺的人,他们多半是进城卖草卖柴的壮汉,临近中午,草卖了,钱到手了,花几毛钱炒盘肉丝犒劳一下,半斤“泡冲子”下肚,很快就醉意朦胧,顺势倒在地上枕着扁担困一觉,醒了再往家赶,第二天再来。

红旗饭店的名厨叫孙同斌,因为技术好,明光第一招待所举行大型活动都要请他去做菜。还是因为技术好,红旗饭店挂上了“厨师培训学校”的牌子,部队炊事班每年都要派人来学习,持续了十几年。

一碟肉丝大份1元,中份0.8元,小份0.5元,炒猪肝会更便宜,但即便如此,很多人家那些年还是没舍得出这个钱,更多的是觉得不划算,与其花上块儿八毛炒那么一点肉丝,还不如花“7毛3”买一斤猪肉回来红烧,或者买更便宜的猪肝和猪头肉,一家人有滋有味吃个够。

感恩发展,炒一盘肉丝都要下一番决心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中心路老街修旧如旧,正在变成明光的“田字坊”,红旗饭店作为老街上的著名“景点”也因此完好保留,房顶上的马头墙还有长了多年的墙头草依然健在,像在述说太多的过往,又像是在展望更好的未来。(本期图片部分来源网上,部分来源松雨友情支持)

欢迎转发【登峰日记】原创文章
祝大家晚安


作者介绍


张登峰,安徽全椒人,现居明光。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资深媒体人,自由撰稿人,头条文章签约作者,【登峰日记】创始人兼主理人。

往期 · 推荐

01生产队的记忆 ‖ 登峰日记

02 小菜园的恩情 ‖ 乡村记忆

03娃多人家的好玩事 ‖ 乡村记忆

04 远去的土墙草屋 ‖ 登峰日记

05卖粮那天 ‖ 乡村记忆

06 割麦栽秧两头忙 ‖乡村记忆

07向麦田跪拜 ‖乡村记忆

08 村庄爱情:瘦堂哥与他的三个女人‖登峰日记

09 给每块田起一个名字 ‖乡村记忆

10 猪菜连着的小确幸 ‖乡村记忆

11 乡村记忆:看青人“拐子爹”

12 乡村爱情:闯深山物色媳妇  穷光棍自我救赎

13 近亲结婚:范家老三的爱与痛 ‖ 登峰日记

14棉花温暖的旧时光

15 村庄换亲:“手心手背”到底牺牲谁 ‖ 登峰日记

16乡村爱情:两姨哥让“妻” ‖ 登峰日记

17 渐行渐远农家肥 ‖ 登峰日记

18外婆家的炊烟 ‖ 登峰日记

19 回望村庄走空的过程

20农家门口的草堆 ‖ 乡村记忆





扫二维码|关注【登峰日记】

登峰日记
只管写是了,其他都交给时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