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溪:大家周末好。马上国庆就到了,大家一定都盼着小长假好松一口气吧。前几天采访北、上、广花友时,听到了一个特别“窒息”的消息:现在很多幼儿园小班的孩子,都超前学到小学1、2年级了…刚听到这个消息时,我倒抽了一口凉气,更难以想象这样被赶鸭子上架式培养起来的孩子,未来会是什么样子?我们的教育中,通过努力学习最终进入一个好大学,是一个非常“标准化”的育人模式,也是很多家庭给孩子设立的KPI。为人父母,都想孩子进入好学校,有更好的选择,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稍微落后”的那一个。
但,这样的竞跑什么时候才是终点?升入985大学算是解脱吗?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真实故事,这个故事来自花友@教画图的粟米 。
花友本人在全国排名前三十的985大学里当心理咨询师,见过非常多有心理障碍的孩子。她说:
就算进入985,孩子们也没有得到解脱。甚至最近这一年,因为“学习压力”推开心理咨询室大门的孩子越来越多。
这些经历,也让花友重新审视了对自己孩子的教育。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孩子未来生活在痛苦中?
本文由花友@教画图的粟米 发布于小花生写作计划;图片:花友女儿和同学在设计海报我是一所985高校的心理咨询师,同时也是2个孩子的妈妈。女儿糯米读高二,儿子可可二年级。糯米成长的这一路,我们从菜小升入重点初中,去年中考700分满分,糯米考了661分,排名大概在4300,无缘五大名校。但庆幸的是,我们最终去了排名第六的高中,入读了一年,孩子对新学校非常满意,一改在初中痛苦挣扎的状态,学得更有劲儿了。糯米越往前走,我越觉得兴趣、习惯和信心最重要。与这些要素相比,能力还在其次,成绩就更不值一提了。这份感受不只是我自己育儿过程中的心得,也来自于工作过程中和985名校学生的对话。我服务的这所高校是全国排名前30的985大学,孩子通过高考进入这样优秀的高校读书,是很多家庭的梦想。在这里读书的学士,就是在社会意义上非常“成功”的孩子。
但这一年以来,有越来越多因为学习而产生心理问题的孩子敲开了咨询室的大门。学习压力而产生焦虑,这样的问题在之前普遍存在于期末这个阶段,或者大四这个年级段。但这学期开始,刚刚开学那几天就有不少同学(非毕业年级)因为学习压力大来做心理咨询。和这么多带着困扰的孩子对话,我发现,如果生活中只有学习一件事,没有其他的兴趣爱好,这种孩子往往格外脆弱。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努力学习”好像成为了一个没有盼头的事情。如此辛苦地学,好像就是为了接下来更加辛苦…尤其是从高考内卷重灾区出来的孩子,这个问题尤其突出。这类孩子兴趣往往过于狭隘,常年只有一个唯一的标准去衡量自己——我的成绩是否足够好?
在这所985院校中,最不缺的就是优秀的学生。“同样一个分数,可能你要使出吃奶的劲儿才能拿到,但有的同学就是学得很轻松,玩儿着学跟你考一样的成绩。”这种强烈对比就会给孩子们带来巨大冲击。这些过去12年靠“好成绩”带来自信的孩子们,在这里连唯一的学习的优势都拿不到了。生活里只有成绩的孩子,就像考试里的“标准答案”,会天然觉得自己的人生有且只有一条。尽管进入了很好的大学,他们对于自己的未来规划也是“模式化”且单一的。到底自己适不适合,喜不喜欢,这种最重要的部分往往会被自己忽视。每当学不下去的时候,他的方式就是质疑自我:我是不是不行了;我觉得我可能没救了;我感觉自己一无是处没有未来…这样的孩子真的会特别狭隘地看待自己未来的成长,抗挫折能力也会非常弱。当学习成为自己的全部,如果不能再在学习上获得成就感、获得感的话,世界就崩塌了。同样是985的孩子,我曾经见过一位小学霸,他在刚刚结束的高考中考出了690分的优异成绩。更为难得的是,这个孩子非常平和,他不仅清楚自己只是过了一个小关卡,也有心仪的专业方向。
如果读到研究生结束学业,高考结束相当于完成了63%;如果读到博士,那么高考恰恰在50%的节点上。
风物长宜放眼量。
如果把学业的时间线拉长到19年或23、4年,会发现在这条路上走的最成功的,往往不是天资最好的,而是那个对学习保有热情的、坚持最久的。
而在学习上热情持续得最久的学生,一定不是只会埋头学的孩子。这些孩子的经历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也不断反思自己有没有给孩子喘息的空间,有没有给她培养起一个学习之外且不功利的爱好?回头看糯米的成长,很庆幸,靠不逼、不催式的练琴,我们做到了…
很多同期学小提琴的孩子早早在小学毕业前过了9级、10级,就放弃继续,专心开始搞学习,但我们一直在坚持。
糯米最初学琴的时候还不满7岁,是最缺乏耐心的时候,而小提琴偏偏又那么枯燥。因此,我给她制定的方案是每天练两次琴,每次15分钟。
这样设置不仅为了孩子更容易接受,还有一个原因是防备功课紧张的时候,至少保障练一个时段。
事实证明这样的安排的确很有必要,即便学期里那些顾头不顾脚的日子,也几乎没怎么中断过练琴。
每学期刚开学,一个班总有十二三个孩子一起学琴,而接近期末的时候往往只剩下不到一半。即便如此,每个孩子也参差不齐,有的明显跟不上进度。
老师一问之下才知道,孩子一周只能练两三次琴,也难怪拉得磕磕绊绊了。
女儿9岁,看展
有一次,或许因为糯米练得还不错,老师笑眯眯地问我:“孩子平常怎么练琴啊?”我便如实汇报说:“每天把三周前学的曲子练1遍;上上周学的练2遍;上周学的练3遍;本周新学的练4遍。”
讲的时候我还蛮自信的:一首新曲子连续练一个月之后,基本就熟练掌握了。
没想到老师听了却大吃一惊,告诉我不能这么练琴,得让孩子逐句练习,如果碰到生疏的地方,或者练习的重点,就得一口气练十遍、几十遍,直到练好了才行。
当时有没有脸红,已经记不得了。事后我琢磨过老师传授的法子,最终决定还是得按土办法来——我既听不出来孩子哪儿练得不好,更无从知道哪个地方需要多练几遍。
糯米小时候练琴时,弟弟笑呵呵地当观众
这个简单粗暴的练琴方案我们一直坚持了四年,直到糯米可以自己制定练习方案。差不多同一阶段,她才改为每天只练一次,每次练习半小时。
而我们每天半小时的练琴,一直坚持到了现在。只在初三这年短暂地停过1年。
初中的时候,糯米在学习上屡屡受挫但没被击垮,小提琴带来的功劳也是不可忽视的。
可能得益于练琴这件事没有给孩子带来压力,进入初中后,糯米一直把练琴当成为数不多的能“喘口气”的时间。
初二结束升初三的暑假,我们也在上小提琴课;甚至糯米小提琴9级的考试也是在那个暑假完成的。
风雪无阻的练琴路
在我的观念里,兴趣爱好不是功利的考级,而是通过细水流长的热爱和坚持,塑造自己的信心。
不把孩子的兴趣爱好看得那么功利,不为了早早要达到目标而牺牲亲子关系、消磨孩子真正的热爱,这才是最好的一条路。
在练琴这条路上,我一直很清醒地知道,未来糯米并非一定要吃这口饭,他也没有特别出众的天赋。
爱好之所以是爱好,就是在这件事上她可以永葆热情,永远愿意主动拿起琴,那目的就达到了。
无论音乐也好、美术也好,说到底本质上都是增强了孩子感受生活中美的能力,那个能力本身对孩子来说就是特别的滋养。能让她眼里的世界变得立体且细腻起来。
将心比心地想,作为成年人,长大后进入社会会遇到很多无法预见的困难,现实的意外和挫折我们一辈子会反反复复碰到很多次,如果这些低谷中,孩子可以在音乐中寻求到一点慰藉,多么好啊。
尤其是现在在高中的学习中,糯米除了学习,在学校乐团里也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感。刚进高中时,糯米选择参加乐团,一进去就被封为“首席小提琴”,很是开心;第二学期没选乐团,尝试了其他的社团;今年开学,她毫不犹豫地回了乐团。离开半学期再回去,她出现时很多同学都在喊:首席来了。这些认同给了糯米带来了莫大的归属感,推着她在高中这个大集体里成长地越来越出色。这些孩子学习能力特别强,也非常优秀。高考进了985大学,但上了大学后并没有“解脱”,反而更加痛苦。他们中的一些人热爱着一些文科专业,比如法律,比如历史,比如新闻…但高中选科时,因为父母的强势介入和社会的大环境,最终选择了理科,大学的专业选择也因此而变得功利——哪个就业前景好?哪个未来薪资高?但这批孩子真正进入大学后,大部分的人内心是痛苦且焦灼的。当内心的向往和正在进行的现实完全背道而驰,孩子们是没有能力自己去消化的。《小欢喜》剧照
这也是我们的社会和教育面临的一个问题: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好像不允许孩子“绕远”或者“停滞”,也不允许他们自己去探索。每个人的成长都成了一个标准化的模式:必须成绩好,成绩好才能进好初中、好高中;进了好高中才能进好大学,毕业找好工作…在这种标准化的教育下,孩子很难有空间和时间去探索自己和这个世界。我们在给孩子做规划时,孩子是不是真的对这条路线有热情?感兴趣?
糯米的画,灵感来自于学日语的APP
糯米是新高考的第二届学生,今年开学升高二时,我们也面临着同样的选择——选擅长的文科,还是更有前景的理科?
高考新规则是“3+1+2”,“1”是物理和历史二选一;“2”是政治、地理、化学和生物四选二。最后这两门采取“赋分制”,简单粗暴地讲,就是根据名次来重新计分。
糯米很明显偏文科。倘若同样优秀,文科会很轻松,而理科则需要严阵以待。
我倾向于让她选文(历史方向),而糯米和爸爸都不赞成。
爸爸的理由是,文科的好学校、好专业太少了,竞争一点也不比理科弱;从学习的难易程度上看,理科提分更容易。
糯米则是因为想学心理学,而许多大学都要求选“物理”才能报心理学专业。
在专业方向上,或许是我影响了她。不过我倒也赞成:心理学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恐怕还是少数难以被AI取代的专业。
我们就“选科”这个问题展开了很严肃的讨论和分析。
我主张让糯米学她擅长的东西,不要因为未来不确定的“好就业”“好选专业”进一步逼自己。没有什么是必须去扛的,在长项上走得更远,至少对身心是一致的,未来或许可以走得更远。
同时也搜索了许多国内的知名高校,有很多所大学心理学都是接受文科生的,这个消息给糯米打下了强有力的强心剂。
我们最后选择不妥协,坚持做自己擅长且喜欢的的事,毅然选择了“历史”方向。
即便未来充满不确定,在现在的环境来看,我们的选择可能也不符合社会主流的做法。
但我想,只要这样的选择是孩子喜欢的、充满热爱的,未来不管再难,她一定会充满力量不怕挫折。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