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三人行 | 仓林卿、丁振涛、孙庆林

文摘   文化   2024-11-22 11:26   北京  



作家三人行

中国散文网



仓林卿 丁振涛 孙庆林

作 品 展 示


爱满人间

江苏省  仓林卿

  寒潮来袭,气温骤降,我的老毛病心绞痛突然频频发作,且比以前严重,加上近来关于心脏病突发事件的传闻较多,所以老伴和子女们都很紧张,医生说要去大医院做心脏造影检查,我心里更加畏惧,甚至是谈影(造影)色变。老伴含着泪盯着我,孩子们不厌其烦地轮番催促我,知情的亲友也都打电话发微信关心我,家里的空气似乎由紧张上升到恐慌。亲友们的关心和孩子们的孝心汇聚成浓浓的爱心。在爱心力量的呵护驱动压力下,儿女和老伴陪同我专程前往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走进中山医院门诊大楼后,我被看病的人流惊呆了,从门诊大厅到楼上楼下各个诊室的候诊区,到处都是人山人海,坐我旁边的病友说比5A级景区的人还要多。我好奇地观察着人们的举止动态,人群中多数是家人陪护病人的,有年轻人搀扶老人的,也有用轮椅推着行走不便的病人的,也有大人抱着或背着小孩的,有时也听到救护车的呼叫声,看到救护床车推着病人进入急诊处,智能机上挂号、缴费、取单取片等都是年轻人帮助操作办理,需排队的都是年轻人替代排队,……满目皆是人与人相互关爱的风景,到处都溢透着人间大爱的温馨,彰显出神州大地无限美好的风光。我认真分析和思考这人流现象,终于明白,一个病人至少有1至2人甚至3人陪护,陪护的人群是人流的主流,想到此,我恍然大悟,这人群主流是人间真情的暖流,是人间大爱的主流,珍贵,纯朴,美好,高尚。

  我在预约就诊等候区耐心等待着,片刻间,叫到我的号,我拖着颤抖的脚步,在儿子女婿的陪同下进入心内科专家朱主任的诊室。他身穿白大褂,口戴大口罩,我看不清他的面目,但已感受到他的医德医爱医风之美,他温和热情地招呼我坐下,详细亲和地询问我的病情病况,我说对心脏放支架心存畏惧,他用笑声笑语对我说:做造影放支架已不是大难题,放心做,不紧张。朱专家对病患者关爱热情的态度,温柔暖心的言语,使我吊着的心慢慢平定下来。

  拿着朱主任开的住院单来到心内科住院处,我住29床,前一个病号刚刚出院,工作人员正在整理,那真是一流的认真,一流的讲究,从床上到地面,从床头床尾到床腿床架,每一根小支架都一寸不让,认真地进行打扫、擦洗、消毒,最后铺上干净整洁的枕被床单。我敬重,我点赞,用一丝不苟来称赞一点也不夸张,我敬佩地竖起大拇指,他笑嘻嘻地回我十个字:病人是上帝,服务是责任。在这期间,护士已为我办好了登记手续,跟我详细讲了住院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并在左手腕上戴上了一个手环,上面还有二维码。我不解其作用,又不好意思追问护士,心想就在住院过程中留意观察解谜吧。不一会儿,护士推着护士车叫我,“29床,是仓xx吗?请把左手伸出来”。随后在二维码上刷了一下,接着就给我做了心电图。傍晚时,护士给我送来晚餐前后的药片,仍然刷了一下手环上的二维码,并通知我明天早上空腹抽血检查。第二天清晨5时,护士准时把我叫醒,先刷二维码,然后一针见血地完成了抽血项目。早餐前护士又送来一片餐前药片和半片餐后药片,同样要刷二维码,哪怕是半片药片也毫不含糊。通过两三天观察,以我个人的思考和理解,手环和二维码应该是医院住院管理规范化的现代化措施和办法,是患者住院期间检查、化验、手术、用药、饮食、突发情况等的详细记录和管理,确保患者治疗数据不遗漏,不丢失,不出一丝差错,因此在我的心目中就称其是爱心手环和人间大爱密码。

  家是人间大爱的基础和源泉,父母是家庭大爱的核心,父母在哪,家就在哪,爱就到哪。我们来到上海后,立马在上海形成了全家人强大的爱心磁场。在复旦大学读医学博士的外孙子闻讯即到,帮助跑上跑下,忙里忙外。接着,九个儿孙们都陆续从南京、苏州、盐城、阜宁等地赶来了,上海的侄儿侄媳忙中抽空,特地来医院看望慰问。居住外地的亲友几乎天天发微信打电话问候……我激动,我欣慰,我幸福,我沉浸在人间大爱的温馨甜蜜中,大爱的暖流在我浑身上下的血管中暖暖流淌。

  经过几天的术前常规检查、特项检查和药物调理,完成了造影手术前的所有准备,决定下星期一做造影手术。星期日下午,管床医生通知我和家属去进行术前谈话签字,此时,我儿子心想这可是和医生近接触、打招呼、尽心意的好机会,便悄悄地塞给她红包并请她转给主治医生红包,她都坚决谢绝并严肃耐心温柔亲和地说:“给我们医护送红包是对我们的不信任。用爱心为患者服务是我们的天职,请你们理解,安心治病,不要乱花钱”。朴实暖心的言语彰显出文明之邦医护人员的大爱风范,我和家人的感动、敬佩、尊重之情油然而生。

  星期一下午,医护人员把我推进手术室,移上手术台。此时,医生亲切地和我交流对话,问病情,谈手术,解疑虑,要我放松不紧张,一番暖心关爱的言语,使我的紧张情绪不知不觉地消失了。约二十分钟后,医生对我说经过详细检查,你的血管狭窄没有达到放支架的标准,不要放支架。我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主任,是真的吗?”“真的,祝福你!”我顿觉浑身舒畅,非常开心。

  回到病房,我舒爽悦心地躺在病床上,感慨多多,感悟多多,激情冲动自吟诗:锦绣神州山河美,人间大爱满正气。感恩锤镰掌大舵,东方龙腾赢盛世。回忆走进中山医院的所见所闻,回想人间大爱的桩桩件件,无论是从门诊到病房的现代化智能化管理,还是医护人员的医德医风,令人敬仰,令人难忘,总深深感到有一股人间真情、人间大爱的暖流在中山医院的上上下下盈盈溢淌,满脑子里思考着赞美着中山医院的人间大爱现象。正当我思绪盈怀之时,医生来和我商谈不放支架用药物治疗的方案,从饮食起居到养身保健,从药量药效到规范用药,从放松心态到注意事项,最后加重语气叮嘱说:不放支架,千万不可高枕无忧。叮嘱叮嘱又叮嘱,哪真诚而不放心的叮嘱里饱含着暖暖的祝福和美好的心愿,凸显出人间大爱的无比珍贵和无私奉献。

  出院那天,儿女们商定,不开轿车,改乘高铁回家,速度快,空间大,人舒爽,虽是改变一下交通工具的小事,却显现出儿女们孝心和爱心的周密和升华。午餐后,家在上海的侄儿开车把我们送到虹桥火车站。然后由小女儿陪护引领我们拿着身份证一刷,便顺利进入候车大厅,大厅里座无虚席,一个小青年连忙主动站起来给我让座,排队上车时,几个小姑娘和小伙子主动示意让我先行。我们拿着身份证在上车闸口二刷,快速顺利通过,志愿者热心地帮助推着行李箱,引导我们很快坐上了车。我感动,我感叹:人间大爱,华夏之美,无处不在。说话间,列车开动了,我激动的心潮随着车轮的滚动而澎湃,浓浓的人间大爱随着奔驰的列车而传递,洒向锦绣神州的四面八方。此时此刻,我情不自禁地想起经典歌曲《爱的奉献》中的歌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那春联,那乡亲,那村庄

江苏省  丁振涛

  春联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化形式,以简单易懂、对仗工整、短小精练的汉字组织成朗朗上口的吉祥话语而成,寄托了人们对天地人的信仰,也包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来年的期许。在自家门上贴上春联,也意味着新年的到来。

  每年的腊月二十四以后,我们村子里就充满了过年的气氛,扫房、祭灶、赶集、采购年货、贴上春联,每家每户都是在忙忙碌碌中度过的。尤其是在二十八、九,稍有钱的家庭,都会去供销社购买几副对联,挂在门上;那些钱不富裕的人家,就会用红纸剪出对联大小的纸张,找村里字写得好的人书写。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战,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人民群众欢天喜地庆解放,创作出“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全靠毛主席”“九天日月开新运,万国笙歌醉太平”等春联。那时,村里的翻身农民喜气洋洋,铭记着党的恩情,过年都喜欢在家门上贴对红彤彤的春联。我记事的时候,国家已经艰难地度过了三年困难时期,经济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农民们喜气洋洋,过年都喜欢在家门上贴对红彤彤的春联。当时我们家贴的春联是:“全心全意巩固建设成果,克勤克俭发展农业生产”,横批是“万众一心”;村里很多农户贴的春联是:“祖国繁荣山河似锦,东风浩荡大地皆春”,横批是“欢庆新春”。村里的郑大伯字写得好,乡亲们都是请他帮助写春联。那时候春节,除在家门上贴春联外,家中凡是重要的地方也要贴春联。“灶王爷”、“土地爷”、“天地爷”神位边、墙面上、大门口都贴上了春联。春联的红色,照得房屋、村落一片火红,千家万户都沉浸在红色组成的春联中,似乎全村的人们都在欢呼雀跃……

  “文革”期间,春联形式和内容也随之变化:门框漆成红色,黄漆写字,内容则是毛主席诗句,一用几年,所以1967年到1969年,我家大门的春联都是“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上世纪70年代初,我在县城名校读初中,父亲就将每年贴春联的任务交给我,由我出句子,然后请人写。1970年的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这颗卫星上天,就好似太阳鸟拥有巨大的翅膀,越过天穹,腾飞于白云之上,朝向更远的远方。当年,我在县城,白天围在收音机旁收听这激动人心的消息,晚上跟随着喜笑颜开的人群仰望天空,看宁静的夜晚驶过卫星的轨迹。回到村里,我兴奋地向村民们讲着这些见闻,当我说到卫星“东方红乐曲响彻云霄,万众欢呼时”,大伙把我举了起来,抛向空中,我的心也仿佛伴随着第一颗人造卫星飞向太空。“中华儿女奋向前,天下人人尽笑颜”的句子很自然地跳入我的脑海,我又想到了横批“万象更新”就是这一年我家的春联了,这一春联被村里的乡邻们竞相模仿。

  时光流逝到1979年,和煦的微风,吹绿了神州大地。祖国大地翻卷着改革开放的春潮,犹如长江之水滚滚而来。这时候,我不仅担负为家里选春联的重任,还应村里十几户邻居之邀,为他们选春联。人民的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在民富年丰、颂党恩国庆的繁荣盛世,人们创作出“瑞雪片片兆丰年家家恭喜致富,蜡梅点点报新春人人庆贺安康”等大量赞美新时代的妙联佳作。这时候我为乡邻们想得最多的春联多是“世纪春光辉大地,江山国色舞神龙”一类的春联等。

  是啊,历史如同一条活的江河,在静静流动着的每一块田野、每一条街巷,每一栋房屋,每一块砖石中,我都能寻找到历史的踪迹。如果说农民的名字是上一代的人生理想,是上一辈人给后代制定的人生最高纲领,那么,他们贴出的春联就是一篇篇家政社论。当我们看到一家家庭院掩映在葡萄园里,一幢幢高楼坐落在巨大的画屏中,兀自突现眼前的就像人间天堂般,这是美,是幸福和安详。

  这年秋天,我回到村里,仿佛看到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彩蝶飞舞,鸟儿歌唱,花朵随风摇曳。丰收的果实硕大无比,土地的恩赐、汗水的结晶写在一群富裕起来的庭院主人的脸上,他们选择一些带着泥土气息的原生态的春联,我们能看到社会的发展,能感受到农民心态的变化,能听到农民朋友人生理想的宣言。

  人杰地灵、鸾翔凤集的风景,富丽堂皇、美轮美奂的诗意,优美绝伦、歌声回荡的故乡,构成了完全迷人的依依不舍、逐宕失返的魅力。在这种氛围下,人们更容易产生一种自由的欲望。我把自己的灵魂寄托于自然之中,体会一切事物的美丽,探索生命的神秘,获得灵魂上的快乐与升华,寻找出对联的灵感。国家的日渐强盛,高峡出平湖、港澳回归的喜悦和期盼统一的热望,催生了“泽惠四面八方沃土,造福千秋万代子孙”“凭栏望海盼陆台联袂,把盏思亲贺港澳回归”等庆贺三峡大坝建成和表现中华民族盼望祖国统一的春联。新世纪的到来,祖国前进的步伐一日千里,载人航天、成功举办奥运、文学和医学两个领域分别获得诺贝尔奖、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建成空间实验室、运用量子技术、月球探测、天问一号,新中国成立70周年普天同庆、全国人民抗击疫情,百年党庆,更生成了“党心、民心、万众一心,科学发展春风起;国运、家运、宏图大运,社会和谐旭日升”“火树银花醉良宵莺舞歌动地;国泰民安逢盛世牛气冲天”等春联。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吹响了“中国号”破浪前行的号角。生活的甜美在心头,幸福的欢笑在脸上。一副春联,就是一首时代的赞歌,两句联语,绘出一幅美轮美奂的画图。伟大祖国的繁荣,祖国强盛的轨迹为春联的繁荣创新提供了沃土。

  年,年年过,春联,也是年年贴,不仅贴春联,现在每家每户还挂起了红灯笼,映衬出乡亲们的生活也是红红火火。没错,从读书识字不多找人写春联,到买现成的春联,由此可以直观地看出,一个昔日文化人少的村庄的变化,生活条件改善,生活节奏变快,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这固然是令人可喜的。

  今天,很少有人再手写春联了,乡邻们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搬迁进了新建的小区,住上了套间,不用再帮他们想春联的内容了。

  多少年过去了,我现在很少再回那片生我养我的故土过春节,可是对那片故土的思念却与日俱增。记不清多少次在梦中回放在故乡的乡邻们的大门上观赏家家户户春联的字体和内容的画面,常常在激动和兴奋中惊醒。岁月嬗变,腾飞的故乡,在小康路上奔跑,父老乡亲的生活已经越来越好。


云中仙境扎尕那

甘肃省  孙庆林

  盛林邀霍宝霞主任、小郭及我去迭部扎尕那景区采风。清早6时20分我们就上路了。过临夏市从土门关就进入了甘南境,一路直接撒到有东方小瑞士之称的郎木寺。秋日的郎木寺在蓝天白云下显得宁静庄严,我们选取不同角度把美丽的郎木寺小镇和寺院摄入了镜头。这也是我们第三次来郎木寺了,大家在镇上用过午餐,然后经若尔盖红星镇向迭部进发。当我们的车子开进益洼沟的时候,壮美的景色时时映入我们的眼帘,明显地告示我们已经进入扎尕那国家地质公园风景区了。

  扎尕那风景区有悠久的民俗风情和旖旎的草原风光,山势奇峻,景色优美。根据景区地质的群体特征和造型,命名了98处景点。益洼沟是我们进入扎尕那的首个景区,也是从若尔盖红星镇或者从迭部方向进入扎尕那的唯一通道,从这里可以通向卓尼县,自古是南北商队必经之路。益洼沟以典型地质剖面和峡谷地貌、峰丛地貌为主,峡谷间溪流蜿蜒,水声淙淙;峡谷两侧嶙峋的山峰陡峭峻拔,有些山峰从山根到山巅青松亭亭玉立,笔直入云;还有刀削斧劈似的峭壁山体重重叠叠,熠熠生辉;两侧山体连接起来的一道道风马旗,就像绚丽的织锦在半空中迎风飞扬。山峰、小溪、经幡、蓝天白云和远处山脚下的村庄,组成了一幅美如仙境的山水图画,简直让人陶醉的不能自拔。

  扎尕那行政村隶属于迭部县益洼乡,是著名的藏族村寨,藏族同胞民风淳朴,热情好客。我们走进扎尕那,藏族同胞主动地向我们问好。扎尕那自古以来,村民的生息就是以农耕、放牧为主,自给自足,过着一幅桃花源式的生活。现在,扎尕那村积极创建新农村发展模式,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宗旨下开发旅游,村里的酒店、民宿、餐厅也陆续多了起来。我们于17时20分到达迭部县扎尕那,住进扎尕那19号生态农家院,以前霍主任来扎尕那就住在这里。我们放下行包之后就到村落的山腰上拍摄扎尕那风光。

  扎尕那,藏语意为“石匣子”。扎尕那的确像一座完整的石城,它四面环山,正北是巍峨恢宏的光盖山;东峰似金字塔山托起的利剑(也像子弹头型),峭壁凌空,挺拔入云;南面两座石峰突兀而起,相峙而成石门,而整个扎尕那村就坐落在这座石城中。扎尕那的四个村由东向西依坡就势分布在山脚的台地上,拉桑寺的大殿金顶在蓝天下熠熠生辉。今日已近傍晚,天色特别蓝,白云在扎尕那几座高耸的山头上徘徊。扎尕那山属于迭山山系,光盖山有迭山之脊之称。东、北两面群山都属石灰岩山,山石裸露,白骨峥嵘,山势嶙峋,奇峻无比。山脚下呈梯次的村庄静谧得悄无声息,只有缕缕炊烟袅袅浮浮,整个扎尕那显得宁静和谐而神奇,美丽极了。盛林他们三位不停地变换角度抓紧拍摄,我是一边观山景一边览民居。这里的民居与康巴地区的民居不同,大都是以二层楼房为主的藏式踏板房,房顶为三角式斜坡载石棉瓦。每家院子里都搭有晾晒青稞麦的高大木架杆以及摆放整齐的柴垛,原来的老房子都以木质结构为主,现在都是以砖混结构为主,或者是砖混与木质相结合的结构,村落民居伴随着梯田依坡就势,从低到高颇有层次感。有的田园还扎有面积很大的篱笆,里面排着成排的麦格子架杆,成捆的青稞麦子在霞光下映得金红,俨然成为农家一景。

  晚上7时30分返回驻地,霍主任和小郭下厨煮好西红柿鸡蛋挂面,就着兰州带来的大饼、腊肉,吃得津津有味。

  第二天清晨6时起床,拍摄扎尕那云海。我先是在自己住的楼阁上向窗外拍摄扎尕那的清晨。这个农家院处于扎尕那村的上坡部,窗外视觉良好,能看到村子的大部分院落和扎尕那的西、北部山峰。天刚开始放亮时还有些昏暗,过了一阵儿,村落呈现一片淡红的微光,眼前的民居像披上了一层薄薄的红色婚纱,由低向高鳞次栉比的民居从而笼罩在初起的黎明当中。

  当我们走上村头西部的山腰时,东部山村和拉桑寺被一大片雾霭笼罩,从东南至正北所有的山头都在云雾缥缈间,尤其东部金字塔形山体托起的子弹头山峰傲然耸立在云雾之上,偶尔还有七彩珠光闪烁其中。过了一阵儿,村庄的雾气慢慢升起,上半部峰群还掩映在云雾中,东部山脚的村庄和拉桑寺都已清晰可见,炊烟缕缕显出一派生机。北面光盖山山峰的一大半也露出真容,我们所站立的山坡下的村落一下子沐浴在阳光之下,光彩灿然,与前面半山腰的云雾相衬托,扎尕那的清晨绚丽无比,真是一处人间仙境。这时正好有一大群鹁鸽从东面飞来,掠过村落上空,更加激活了扎尕那的勃勃生机,正在观景的我赶紧用手机把这美丽飞翔的一幕拍摄下来,而它的背景正是阳光映红的光盖山和扎尕那的绿色庄园。

  又过了一阵儿,扎尕那上空的云雾突然散得无影无踪,东部的几座山头红彤彤的显现在人们的眼前,大家拍了几张照片之后,立乎云淡天清,朝阳高照了。半山坡上有一座小学,这时学生们三五成群纷纷向学校走来,霍主任把上次来扎尕那拍的照片分发给孩子们,无论男孩女孩看到自己的照片都非常高兴,互相争着看着跑向学校。我们从山坡上走下来,又在村子里拍摄了一会儿梯田、民居和村民。这时公路上走来一个青年女子,绿衣褐裙红腰围,红腰围上又扎一束饰玉石镶银宽腰带,瓜子脸,高鼻梁,眼如丹凤,眉毛修长,两颧白里透红,面容姣好,身姿袅娜,完全可称得上是一名藏族美女。霍主任说:“正要找她,她就来了。”走到跟前,女子见了我们很腼腆,越发显得妩媚。霍主任把上次给她拍摄的照片送给她,她灿然笑起来,整齐洁白的牙齿令我惊奇,不由自言自语:“真想不到,牙齿能保护的这么好!”霍主任跟她商量权且当一次我们的模特,她欣然同意。她依托于蓝天白云、峰峦梯田和栅栏民居,亭亭玉立,嫣嫣而笑,生动地展示了藏族女子的天然之美,令我们称赞不已。当她带着丰收的喜悦站在麦格子架杆前双手捋动麦穗时,那展示农活的自然之美又跃入画屏,大方得体,毫无矫揉造作之感。之后,霍主任还要到她的家里看一看,我们一起跟了去。她家在村子公路边上,她姐姐出来和大家见面并和妹妹一起观看上次拍的照片。她姐姐身材苗条,黑黑的长发,俊俏的瓜子脸更白一些,面带笑容,穿一身黑藏袍,也系红腰围,上面扣着饰银的窄腰带,亭亭玉立,多了几分窈窕。姊妹两个站在一处欣赏照片,真可称是一对名副其实的藏胞姊妹花。

  告别扎尕那的时候,在村前益洼沟口,看见一辆河南省来的旅游大巴和一辆重庆来的小轿车停了下来,人们涌下车来兴匆匆地拍照,面对扎尕那的美景喊着唱着跳着,兴奋的不一而足。扎尕那自从2007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列为全国十大“非著名山峰”中的第四位以来,慕名来访的游人络绎不绝,它将会成为热爱大自然的人们和所有观光者的胜地。

  这使我想起第一次来到扎尕那的日子,2011年7月14日,在扎尕那村口,看到村庄开阔,山势嵯峨,景色极好,我就和廖总编、肖科长下车拍照,正好碰到解放军武警部队的一辆越野车停了下来。一位首长告诉我们:“沿着这条公路爬上山再向山里走,山势更加险峻奇伟,风景也更加壮丽,但是路况不好,很难走。”首长是回卓尼县的,他车上的两个青年军人拍了几张照片就和我们道别陪着首长上路了。我们让司机小陈向山顶上开去,结果过了村旁公路后,越向上开越难走,小陈的车是帕萨特,底盘低,不敢马虎,勉强开到大半山垭口的扎尕那地质公园石碑处,大家决定再不能往前走了,遂在此处观赏扎尕那。在这里瞭望扎尕那,四周的群山低矮了许多,错落的几处村庄也渺小地静卧在山洼中,群峰掩映于天光云影之间,北山峰丛峥嵘,东峰一柱擎天,南部峰峦叠翠,非常壮观。待到夕阳西下,西山脚下铺出了大半个阴影罩住了一部分村庄,我们才离开扎尕那到迭部县宿营,因而没有看到部队首长描述的壮丽山景,十分遗憾。这次和盛林、霍主任、小郭也是四个人,本想道路可能已经修好,这次一定要进山好好看看。谁承想山道依旧,更加难行,而且盛林的爱驹是中华骏捷,底盘更低,在山路上稍不注意就刮擦,不但上不了山,连第一次来时的高度都相差甚远,因此我们断了进山的念头,只在达日观景台拍摄了扎尕那四周的壮美山景。

  今天返程的时候,我们在碌曲境内的尕海岸边小憩。尕海是甘肃省著名的高原湖泊,更是甘南草原上一颗美丽晶莹的明珠。这里湖水澄澈,草原青翠,天光云影,水鸟竞翔,五色经幡光辉夺目,旖旎风光广阔无限,给人一种自然宁静涤荡心灵的感觉。

  两天的扎尕那之旅也就在这种轻松愉悦的心态中结束了,而云中仙境扎尕那的神奇魅力却永远留在了游人们的心中。








      

 始建于 2006 总编辑 邵建国 官方网址:www.cnprose.com

办公电话 010-68688898

邮箱 swzj8868@sina.com



不想错过美文更新,请赶紧加星标吧!

版权说明

|部分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所有,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华散文网
中国散文网是经国家工信部注册登记的专门从事文学创作和交流的专业机构,始建于2006年。是一家以文学团体、诗人作家为主要服务对象,集文化资讯、佳作交流、名家推广、文学比赛、编辑出版等于一体的大型文学网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