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三人行
中国散文网
刘文俊 张业炎 康火南
作 品 展 示
春满桃花潭
陕西省 刘文俊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仙的一首诗,不仅让泾县掾吏汪伦名扬千古,也让江南小镇——桃花潭镇家喻户晓,成为皖南名胜。
西安也有一座桃花潭,位于浐河下游,毗邻世博园。说它是“潭”,其实并不贴切。依照常识理解,“潭”是一种深水池。在密林山涧,一挂瀑水急泻而下,跌入谷底。谷底深处,一臼清水深碧如黛,清新灵秀,这是“潭”。在大地原野,一条大河蜿蜒曲折,奔流不息,转弯处,水流加速,侵蚀升强,一池河水深不见底,这也是“潭”。但是,西安桃花潭的“潭”却不是这样,它是浐河旁边一处凹地,河水入灌,形成水面,说它是池或者是湖,可能更合适一些。
西安的桃花潭,虽不及江南的桃花潭名头响亮,但也是环境幽雅,深受游客市民欢迎的。你看,桃花潭内,小桥流水,基岸曲曲,波光粼粼,鸟语啾啾。特别是春暖花开的季节,桃花岛上桃花开,暗香涌动香气来,此时的桃花潭名副其实,更有了桃花潭的韵味。
过去的桃花潭可不是这样。据网友说,昔日的桃花潭是“一个自然形成的杂草丛生的水塘,因其周边遍布野桃树,每到春日桃花盛开之际,的确是一处云蒸霞蔚之处,故名为“桃花潭”。但它的周边多是垃圾掩埋场,并有排污口几处,环境脏乱,蚊蝇肆虐,水中鱼鳖不得活,连水鸟都不愿停留片刻,更别说吸引游人了”。
后来,西安市将此处作为“八水润长安”浐河综合治理的亮点工程,进行整治修缮,形成桃花潭公园。并划分了春花、夏荷、秋林等不同植物的种植区,一年四季,景色各异,美不胜收。
我来桃花潭,正值三月。这个时节的桃花潭,岸柳新绿,枝叶低垂,微风吹过,随风飘舞,婀娜娉婷。桃花正在盛开,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红色、玫红色、粉红色、白色的桃花,姹紫嫣红,争芳斗艳,分外妖娆。这个季节的桃花潭是桃花潭最美的季节。
我背着行囊,漫步于公园的林荫小道上,眼前林幽径曲,碧波荡漾,绿树、青草、鲜花、碧水、蓝天、飞禽,浑然天成,和谐中彰显韵律,安宁中透出祥和。微风飘过,阵阵桃花芳香,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
我被这景色吸引了,于是便移步岸边的长椅,安然落座,愉悦地欣赏着如诗似画的景致,心情格外舒畅。
可能是时间尚早的缘故,游人不多。三三两两的游客从面前慢过,虽然是陌生的面孔,但有时也会目光对视,相互微笑,点头示意,偶尔也会与陌生的游客攀谈几句,相互问候。不期而遇的相逢,擦肩而过的微笑、简简单单的交流,让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善意,心底升起丝丝的幸福与快乐。
我静静地欣赏着这一切,感受着春天的气息,享受着春天的美好。生活的烦恼、工作的疲惫,荡然无存,烟消云散,只觉得心情松闲,无忧无虑,轻松自在。
我曾经看到,有人(网上盛传是苏东坡)把人世间的乐事归纳为十六件:清溪浅水行舟,微雨竹窗夜话,暑至临流濯足,雨后登楼看山,柳荫堤畔闲行,花坞尊前微笑,隔江山寺闻钟,月下东邻吹箫,晨兴半炷茗香,午倦一方藤枕,开翁勿逢陶谢,接客不着衣冠,乞得名花盛开,飞来家禽自语,客至汲泉烹茶,抚琴听者知音。半天的时光,我在桃花潭就享受到了“清溪浅水行舟”“柳荫堤畔闲行”“花坞尊前微笑”等多件乐事,真是幸运,真够快乐。
乐事很常见,快乐很简单。只要我们放低欲望,放慢脚步,用爱去感受生活的每一个瞬间,用善去对待相逢的每一个人,乐事何止十六种,六十种、六百种都不止,每一刻都是人间乐事,每一天都会春意浓浓。
再现采莲船
湖北省 张业炎
今年大年初一早,我吃了早饭,将孩子们走亲访友诸事安排好了后,觉得无事可干,就去附近江夏花园转悠转悠,想呼吸一下大自然的新鲜空气。刚到花园不久,就听到一阵紧促的锣鼓声向这边响了过来。啊,原来是一只民间采莲船表演队,它们来这里是来向市民拜年表演的。
哎,说起来是多年没有看到采莲船了。自我从事医疗工作以来,但凡是节假日就没有很好休息过,不是轮值就是顶班。现在到了退休年龄,本应该在家很好享受节假日休息的,可遇到新冠肺炎这杆子事,一连几个春节都禁锢在家不能出门,真是把人憋坏了。可不,现在好了,疫情总算过去,人们都能欢欢喜喜地享受春节这个传统节日,有钱无钱欢欢喜喜过个年,这也是人生一大福气啊。今天当我在这里再次看到采莲船的身影,就回想起当年我们儿时过年追随采莲船游走村串巷的情景来。
六十年代初,农村文化生活是极端匮乏的。好在生产大队还有一只文艺宣传队,每年春节都会来各村慰问演出,其中一个必演的节目就是采莲船表演。记得当年每年初一的一大早,我们这些农家孩子吃过早饭,穿上节日的盛装,拜过族人长辈后,就静心地候在村头,等待着宣传队的到来。“咚、咚、呛……”“来了,宣传队来了。”只见一群穿着华丽服饰的人敲锣打鼓来到村子里,他们绕村一周后,就在村前一片开阔的场地上停了下来,随着一阵鞭炮声响起,表演开始了“采莲船嘞哟哟,两头尖嘞呀嗬嘿,来到了贵村呀喂子哟,贺新年嘞嗬嘿。哟哟,呀嗬嘿,来到了贵村呀喂子哟,贺新年嘞嗬嘿……”“咚、咚、呛,咚、咚、呛……”一阵锣鼓声,一阵吆喝声。再看那位走船姑娘,她在幔帘悬挂的船身内笑容满面地提着船身,随着节奏的锣鼓声,迈着莲花小步一圈圈绕场欢走。撑船的大姐手执一根彩色竹竿,随着船身位置的绕走变动,不停地转动身子,左撑撑,右撑撑。每走一圈后,船身渐渐停了下来,在原地小步进退,此时撑船人一边扶手摇船,一边即兴地唱了起来。记得当年唱的都是一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及国泰民安一类的贺年词。当然农村人战天斗地的英雄事迹也是演唱的内容,更为可笑的是那位船后摆艄的“老丑”了,他化妆怪异,腰里别着一个酒葫芦,手里拿着一把破扇子,紧跟船身的尾部,随着船身左右摆动蹦来跳去的,不时地还面对观众作一副怪相,把在场的大人小孩逗得阵阵欢笑起来。宣传队演完一个村里又进入另外一个村子,我们这些孩子也追随而去,有时一连跟跑数个村子也不觉得累,童年的春节是多么的快乐和幸福啊!
说到采莲船的表演,就不得不说农家人采莲之事。采莲本是江南人民的一种农耕文化。每年夏秋时节,莲子熟了,在碧水绿荫的荷海里,荷花风舞,芳香扑面,漂亮的姑娘,年轻的小伙们在荷花丛中撑篙进出,时隐时现,一阵歌声一番情,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千百年来,很多文学大家将采莲作为一种文化内涵写入诗歌散文中。民间采莲船表演也是由此演绎而来,它像老北京人的京都大鼓、东北的二人转及陕北人们的秧歌舞一样深受人们喜爱,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我们应该加以保护和传承,绝不能让它失传。
蜜柚花香
福建省 康火南
世有百花香,人有千层恋,但,这却是让我一生抹不去的蜜柚花香啊,就像一首抒情诗的诗眼!
曾记得,那是20世纪80年代末,我从市直机关调到老区贫困平和县政府任职,分管农村农业和扶贫工作。刚上任一段时间除会议和重要的事务要处理外,见缝插针地深入基层调研,摸索寻找脱贫致富的路子和方法。
阳春三月一个周日,初升的太阳暖烘烘,我没有回家,徒步走进小溪镇的西林村附近,空气中弥漫着柚子花香,浓淡相宜,不见其花,先闻一股花香,令人心旷神怡。
西林村地处城中村,靠山面街,农舍虽没有很好的规划,但不乏古色古香,房前屋后和道路两旁,粗壮的琯溪蜜柚既显得历尽沧桑,又显得生机盎然。2月中下旬到4月初便是琯溪蜜柚花期。农户主人老张在柚树下摆了一张石桌子,数人围坐在那里泡茶聊天家长里短,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日子过得滋润,有情有调。我跟乡亲们一一打过招呼后,情不自禁地探寻花香来自哪里?或隐或现于柚子树叶之间的柚子花,如满天星辰般绽放,把独特的芬芳填满了院子的空间。移步树下拉近枝条细细端详,柚花成簇地生长在枝条顶端,苞蕾成子弹型,绽放后的花瓣绽开至反卷,使得鲜黄的花粉与雌蕊分外凸出,甚是独特。明代诗人陶益赞美柚子花的诗句:“杮叶书余日未斜,东风犹自恋窗纱。闲来隐几添慵困,满眼清香柚子花。”是啊,柚子花不仅像橘花,与木本植物玉兰花,无论是大小还是色泽,都有几分相似,洁白如玉,芬芳袭人。仔细观察又能发现,柚子花又有些别具一格:雪小球一般的柚子花骨朵一旦解开了它那素雅的胸襟,便把姿色与芳香一并呈现给世界,卷曲着向外张开的花瓣嫩嫩地白,如金色皇冠一般的花蕊柔柔地黄,一闪一闪,如闪烁的烛光流光溢彩。
主人说:“蜜柚香气浓郁,堪称柚子中极品。”这是真的吗?难怪清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学者施鸿葆在所著《闽杂记》一书中称琯溪蜜柚为福建三大名果之一:“闽果著称荔枝外,唯福橘、蜜萝柑,窃以为福橘之次当推平和抛(当时琯溪蜜柚称为抛)……荔枝为美人,福橘为名士,若平和抛,则侠客也,香味绝胜……”可见,琯溪蜜柚早在清朝就享有盛誉。乾隆年间,它被列为朝廷贡品,俗称“皇帝柚”是也。
我能工作生活在琯溪蜜柚主产区,与蜜柚花香相伴是缘分。“曾经沧海难为水”,自西林村特殊的芳香摄入体内,融入血液,每个细胞都充满了蜜柚的味道,挥之不去。那年全县三级扩干会议,大会发出脱贫攻关总动员,记得我说过:物华天宝,物竞天择,蜜柚花的清香给人一种恬淡的意境和美感,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独特魅力。但愿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这一至宝,在大家手中放扬光大,一举摘掉平和的贫困帽,让“柚花香满园,柚果闯天下。”
众志成城,大家一起努力,这年秋天,小溪镇联光村的改革开放先走一步,几百户人家同心协力,撸起袖子,唤醒沉睡的万亩荒山,坚持“山上造林戴帽,山腰种柚穿衣,山下栽竹穿鞋的立体开发”。紧接着蜜柚园的管理、病虫害的防治都需要果农们步步跟上,迫切要求普及蜜柚栽培技术知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一旦广大农民发动起来,就需要政府加强对果农的技术指导。要想当好老师,自己先当好学生,掌握蜜柚栽培技术。那些日子我穿梭于果园,请教老农,拜访专家和技术人员。在黄东来、黄育宗等农艺师的支持下,夜以继日花了半年多时间,编写了《琯溪蜜柚栽培》一书,严丝密缝,深入浅出,到了果农的手里看得懂、用得上,后来还获得省《十佳科普图书》奖。
冬季,下乡到山格镇新陂村,看到乌石山几百亩山头的半拉子工程,一概红壤劣质地,我建议建成琯溪蜜柚科技示范园,当时村干部极力反对,说:“这片不毛之地狗拉屎不臭,种花生光长藤不结荚,想种蜜柚白日做梦,万一不成功,难免惹来一身骚呢。”“拿好地作示范意义不大,劣质地种成功了更有说服力。”我和有关部门还是坚持下来,采用“大穴、大苗、大肥”,实现第二年挂果,第三年见效。成功了,百多亩的村果场有一笔可观的村财收入,“空壳村”也脱壳翻身。还为全县现场培训技术员和专业户。
曾记得,1990年农历七月半是闽南农村普度节,广东潮汕一带农村做节习俗要用柚子作供品。当时柚子产区涌动一股早采琯溪蜜柚卖得好价钱的暗流,这比柚子成熟期提前了一两个月,如果让这股歪风盛行,平和果农就要自折手骨,杀鸡取蛋,后果不堪设想。政府得到此信息组织农业、工商、市场管理等部门,立即赶到福建与广东省交界的检查站,拦下两车还没成熟的琯溪蜜柚,县质检站工程师卢大姐顺手抓起一颗果皮青绿的柚子,贴近鼻子闻了闻,说:“一股青涩苦味的柚子,那有啥琯溪蜜柚的芬芳清香啊!果农抹了良心赚了钱,琯溪蜜柚的声誉不就毁了吗?饭碗砸在自个的手上值吗?”几位果农羞愧地低下头,嗫嚅地说:“我们也知道还不成熟,但有人买价还高啊。”我深深地意识到摆在政府面前有两件事急切要做:一是尽快申请《琯溪蜜柚的质量标准》及早由权威部门颁布实施;二是上北京进东北,开拓琯溪蜜柚销售市场,建立稳定的销售网络和渠道。
离开平和30多年了,悠悠蜜柚花香无时无刻萦绕心头。平和荒山绿了,村庄美了,人的精神也大变样,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群众焕发了无限的力量,一声春雷破茧成蝶,琯溪蜜柚终成脱贫果,农民走上致富路。春暖花开时节,到处嗡嗡嘤嘤的,蜂飞蝶舞,蜜柚花开一簇簇,一片片,满山遍野,静静地传递着沁人的芬芳。金秋十月,就像变魔术,香气四溢的蜜柚花变成了一粒粒金黄色的蜜柚,成为平和百姓的致富果。当你走进霞寨镇高寨村柚海,小溪镇联光村观音山联片柚园,慕名而来的游客在果园里流连忘返,红男绿女小儿嬉戏,就像一幅鲜明和谐的山水画。
不忘初衷。在建设科技示范园区时,我与老农吴木生结下深厚友谊,每年蜜柚成熟时,他都要挑上几颗最佳个蜜柚让我品尝。好中选优,我选中皮色最艳、香味最浓的放置书房内,满室芬芳。放在卧室还有助于睡眠,连作梦都会念念不忘柚子花香的日子,舒舒坦坦,一觉睡到大天光。
就像一首诗的诗眼。人们常说“梅花香自苦寒来”,其实,蜜柚又何尝不是。甚至蜜柚花的香来得更加艰难,更加不易,它是平和几十万人的血汗和梦想浇灌,历经人间烟火和风霜雨雪,虽不与梅花争奇、和桃李斗艳,却佳果走遍天下,实实在在,誉满九州,就像一首脱贫致富的叙事诗,有板有眼,铿锵悦耳,诗意盎然。
始建于 2006 |总编辑 邵建国
官方网址:www.cnprose.com
办公电话 010-68688898
邮箱 swzj8868@sina.com
不想错过美文更新,请赶紧加⭐星标⭐吧!
|版权说明|
|部分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所有,若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