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三人行
中国散文网
姜博文 张仁双 周千山
作 品 展 示
发绣独特的艺术魅力
江苏省 姜博文
小时候我最喜欢到姨奶奶家去玩,虽然老式的三间瓦房,却有一间专门用来绘画,别看她年纪大,但绘起画来行云流水,笔下生花。我长大后才知道她原在东台市工艺美术厂当发绣画师。企业改制下岗后就专门在家为绣娘们提供发绣画稿。
为探民间发绣独特的艺术魅力,春节过后,姨奶奶带我参观东台市天工发绣有限公司的生产现场,该厂区位于台城鼓楼西路,那天雪花纷飞,天寒地冻。但车间内却温暖如春,热火朝天。一排排绣娘坐在整齐的绷架前飞针走线,龙飞凤舞,娴熟地刺绣着各自的产品。有单面绣,也有双面绣。有绣富贵牡丹的,有绣仕女浣纱的,有绣梅兰菊竹的,更有几人一起绣的百鹤迎春等。这些发绣色彩斑斓,栩栩如生,品种繁多,琳琅满目。尤其是那百鹤图,有两张方桌大,双面绣,百鹤举止各异,有在天空自由翱翔的,有在地上展翅待飞的,有栖息枝头鸣叫的,有站立水中觅食的,有在母亲身旁嗷嗷待哺的。我仿佛置身在千姿百态的鹤群中,享受着大自然的美景,欣赏着百鹤的婀娜多姿,美不胜收。
突然,姨奶奶的话让我从发绣艺术的陶醉中惊醒。她微笑着向我介绍说:这就是“天工”公司的负责人,也是发绣非遗传承人之一的丁老板。并向他介绍了我们的来意。这位60多岁的慈祥大叔,带咱走进他的办公室,落座后,就如数家珍地向我介绍起东台发绣的前世今生。唐宋年间,东台西溪古镇的民间信女,剪下自己的辫发,绣成观音佛像,朝日焚香膜拜。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发绣作品不断改进和创新。坚持用少女长发的初心不变,在颜色上从单一的黑白灰黄向多元色发展,通过环保染发,最多颜色达86种;在题材上从宗教佛像向多元化发展,人物山水、飞禽走兽、亭台楼阁应有尽有;在针法上从单一的直针平针向多样化发展,集四大名绣针法之长,补古针法之短,运用平、滚、施、套、接、切、扣、虚、实等数十多种针法,形成独特的发绣工艺体系,一枝独秀地发展在东台大地上。1980年,东台市工艺美术厂的单面绣“清明上河图”长卷被国家博物馆馆藏。2016年东台市天工发绣有限公司的发绣“姑苏繁华图”取材于清代苏州城内的繁华场景,青砖碧瓦,小桥流水,街道商贾,遨游仕女,临窗书生,算命道士,农耕女织,全图绣有各不相同的三千多人,上万幢房屋,数百种小桥,好一派安居乐业,热闹非凡的繁华景色。图长16.8米,宽0.42米,20多名绣娘历时一年多精心刺绣,细心装裱。该发绣价值100多万元,被入选上海吉尼斯大全,同年被扬州大运河博物馆馆藏。“天工牌”发绣先后有50个品种在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举办的全国工艺品精品评比中荣获金奖。去年,“天工”企业被江苏省政府认定为老字号企业。全市发绣企业数百家,从业人员达到二千多人,成为东台的城市名片。
我不解地向丁老板问道:东台发绣独特的艺术魅力体现在哪儿?他笑着说:东台发绣之所以有她的独特魅力,一是她的原料独特,其他名绣用的丝线,该线色泽鲜艳,而发丝的色泽偏暗,绣的画面色彩宜人,柔和度和仿真度高于丝线。二是面料独特,全部选用塔天绸,经久耐用,高档大气。三是针法独特,最多针法达50多种,环环相扣,清新儒雅。四是工艺独特,其他绣品用的线在四至九股,绣的图案较粗。发绣却是千丝入画,针迹细腻。五是耐腐独特,发丝柔韧耐腐,几千年都不腐不烂。六是边框木质独特,选用上等红木、紫檀木等优质木材做边框,经久耐用,美观大方。七是文化底蕴独特,选用范仲淹、海春轩塔、七仙女、新四军东进等当地人文特色创作发绣新品。通过七个方面的独特文化和工艺,形成了东台发绣的独特艺术魅力,赢得市场青睐。
从“天工”公司出来,大雪已将城市银装素裹,我的思绪就像这漫天飞舞的雪花,思索万千。今天对发绣这门独特民间艺术的学习使我清醒地认识到,民间艺术的传承不仅是几个传承人的事,全社会都要增强传承意识,宣传传承,支持传承,代代相传,生生不息,艺术魅力才能永驻芳华。
母亲牵挂的“口信”
山西省 张仁双
清明节快到了,是父母的节日,其实不是因为清明儿才想起,而是因为清明更深地思念你们。别人写妈妈的文章是文学作品,可儿写过“姥姥家的山路”“追忆母亲的岁月人生”觉得不是,写的是亲情、是心灵的独白,是你们过往的真实,也是儿无尽的思念。
母亲生在解放前,基本属于文盲,勉强会写自己的名字,在那战火弥漫的年代,别说母亲读书,就连吃饱饭也是困难。当时,农村少有的私塾也随战火硝烟荡然无存,只求生存,何以谈读书,母亲的少年就无书可读,无学可上。
母亲行事干练,说话有理有据,如“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求人不如求己”等,从这些日常用语,就可看出母亲的为人以及是怎么教育子女的,而她的这些话也深深影响着我们。只可惜母亲没上过学,否则凭她的聪明一定会学有所成,并能走上一条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1972年12月,大哥应征参军入伍,到了新疆边防九团(中苏边境昭苏),那时和家人的往来是书信,刚到部队,远离故土家人,思念父母,不间断写信汇报在部队的学习、训练和生活,以免母亲惦念呐!
儿行千里母担忧,特殊的年代,母亲思念不已,收到大哥信后,只好找本家的全文兄代读代写,生产队时期不能缺勤,帮忙写信只能靠晚上,母亲说一句写一句,写完后再从头到尾念一遍让母亲听,年复又一年,一写一读就是15年。
母亲邮走信后,扳着指头数日子,怀着急切的心情等儿子的收复信,盼着邮递员来村投递,不失时机站在大门口远远遥望,看到范世明邮递员从石坡道走上来,快速走去询问,你来啦,有没有我儿子的信,有的话很自豪扬长而去,没有的话自然感觉茫然空荡。可以说,邮递员是母亲最受欢迎的人。不过,在那年代只有邮递员,能给母亲带来讯息,一封一封从边疆哨所跨越天山的来信,成为母亲时时刻刻牵挂的欣喜,范邮递员以自己的真诚服务和奉献赢得了母亲的爱戴和尊敬,山村的小王庄石坡道,续写了军民的故事与传奇。
儿子当兵,母亲会牵肠挂肚,记得大哥有一段时间未给家写信,家人十分惦念,放心不下。当时,中苏两国关系恶化,新疆边防的重点由南疆转移到北疆、苏联对中国新疆的安全威胁更为直接,挑起边境冲突,制造昭苏边境流血事件,中苏关系推向战争。为此,毛泽东向全军提出“要准备打仗”的指示。全军进入临战状态,大哥所在边防九团担负着边境的防卫作战任务。
回想我读高中周六回家时,母亲因想念大哥,常常一个人坐在家里偷偷抹泪,曾经和大哥当兵的战友回乡探亲,一并来家看望父母,母亲见到这位穿军装的,竟抱着放声大哭,边招待边说,我想念的我的儿子啊,此间,老乡战友只好转换话题,看着挂在墙上的军照说,阿姨,你儿子兴荣很优秀,刚刚成为预备党员,已任代理排长,然后,母亲指向墙上的中国地图说,孩子,你们部队到底在地图上的哪个位置,老乡战友详细指点告诉,后母亲才安心落意,临别时,母亲送到看不见才默默暗下目光……
过了一段,大哥回了信,亲爱的母亲,您和父亲不用对儿太牵挂,军人执行命令是天职,当兵不是为了安逸,而是为了维护祖国的安全。
1980年12月,我也如愿地参军到新疆部队,回首写第一封信的内容是,亲爱的父母,离开家乡当兵,是儿唯一的出路,也是我读高中时的追求,更是我对解放军的崇敬和信仰,既然选择了,就要鼓起勇气,扬帆起航,我会自强不息,向阳生长,请父母期待儿新的一番模样。
家人收到信后,母亲还是依旧找全文兄代写,母亲在回信中说,儿子你离开家快两个月了,你是12月2日离开的,你走时,父母亲没有送你到“公社”,也未参加“公社”欢送的新兵座谈会,母亲心里也有惭愧,主要是不想耽误集体劳作,望儿理解。不过,你走后,爸和妈时常也想念,现在好了,武装部干部来家说我是“双军属”母亲了,一时总有说不完的激动和高兴。
在家时,你懂事听话,从不让妈操心,你寄回的照片我们收到了,全家人都看了,看你站在雪地中穿着军装大衣那英姿飒爽的样子,都说你变得更成熟了,儿子啊:万事开头难,说心里话,很感谢部队给你这样一个机会,加油吧,为你鼓掌。
世间的事都有一个因果关系,一个人的成长,尤其是思想信念总是受到家庭和周围环境的影响,部队这所大熔炉,给了我兄弟俩展示军采的机会,我虽没大哥军龄长,但我们都有个共同的成长点,就是思想上积极上进,作风上不怕吃苦受累,无论连队大小工作抢着做,勤奋学习等。大哥先后入党提干,我进修学转业技术,这些进步出于自身的努力外,归根部队的培养,母亲的教育,每当取得一次一次荣誉时,我们兄弟俩即刻给家里写信告诉母亲。
我母亲确实伟大,一生省吃俭用,不乱花钱,家养鸡下蛋后自己舍不得吃,积攒够一斤就卖,卖了的钱为儿子买信纸,邮票和信封,剩余用于购盐油酱醋。家里有啥困难,绝对不能让服役的儿子们清楚,她曾因患结核病住院,但每次的信中,老是说家里一切很好,不要惦记,再三叮嘱好好干,要给家争光。
母亲一封又一封的口信,十几年如一日,字里行间,传递着是母爱,虽看不见妈妈表情,但她炽热的爱,都跳动着儿子新的希望。
我是1984年光荣退伍,刚返家时我帮母亲整理旧物,发现小柜内存放多年的“宝贝”旧信件,轻轻翻着泛黄的旧信,读着大哥和那些似曾相识的文字,依然亲切,恍如隔世,我不禁怀念起写信,读信的岁月,瞬间,母亲珍藏了“古董”的旧信,忽然戳中了我心中的泪点……
母亲在世时告诉我,时代在变迁,儿子你要把旧信整理归类,这些全是你们在部队的人生阅历,妈未给你们留下物质财富,这一大堆“宝贝”旧信,作为母亲的一笔精神财富留下来吧。
现如今,几十年过去了,祖国的新疆也早已进入网络时代,通信条件也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可视电话、微信、微博也早已与内地同步,互联网把每个人的距离都拉得那么近,仿佛隔着屏幕就可以触摸到对方,电子媒介也让人们远离了那个书信传情的年代。
母亲的口信时代永远成为历史,但那段母亲口信的岁月,将永远留在我们兄弟心灵记忆之中。
又到刺莓成熟时
湖南省 周千山
四月的江南,小溪边、山坡上,一树树、一丛丛,一人高的带刺灌木,枝条上挂满了一串串手指粗的心型浆果。微风吹来,树枝摇曳,就像无数的红色小灯笼在随风飘荡。
这种比所有水果成熟早的野果,大家都叫它刺莓、树莓,也有人叫刺泡、四月泡。它的形状,像极了草莓,只是个头比草莓要小得多,而且都结在带刺的木本植株上。
虽然小,但味道却极具特色。相对于草莓来说,它甜得更加浓郁,不带一丝水味;酸得更加清纯,咽进喉咙后,酸爽仍在舌尖上回味。在田里劳作太久太累的人,找一条水沟洗去手脚上的泥浆,就近山脚下摘几棵刺莓囫囵吞下,燥热口渴顿消,人也立时变得神清气爽起来。
在草莓到处都有种植和售卖的当下,个头小、还难以采摘的刺莓已经越来越被冷落了,一些年轻人甚至已不知其为何物。但我却总是忘不了它。忘不了它一直陪伴着我的童年的刻骨铭心的酸甜,更忘不了小时候采摘刺莓时,那一次惊心动魄的经历。
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一天放学回家吃中饭,看到二姐腆着个大肚子与正在剁猪草的母亲聊天。母亲跟我说,你姐怀毛毛(怀孕)了,想吃点刺莓,你吃完饭去摘点回来吧。我也早就想吃刺莓了,加上二姐嫁得远,大半年没有回来,想吃点刺莓,我想实在是太容易不过的事。我三两口把饭吃完,起身便去找堂弟一起去摘刺莓。
堂弟比我小几个月,在学校比我低一个年级。平时经常跟在我身后,一起干活和玩耍,两人特别亲近也容易沟通。我俩并排走到小溪边,在溪水里洗过手脚便往对面的小山坡上爬。先找到一棵油桐树,摘下两片最大的叶子,再掐断两片芭茅叶,撕掉两边的叶片,只留下中间的主茎。然后把油桐叶对折过来,用芭茅叶主茎像缝衣服一样把叶子的边缘一针针缝起来,一个装刺莓的袋子便做好了。
看到堂弟打着赤脚,我想起隔壁生产队老张给我们讲过的防蛇方法。我要堂弟拿一根棍子,先拨动柴草,然后再去采摘刺莓。他也听过老张讲的这些知识,自然也是相信的。但摘了好一会都不见有蛇,我们便慢慢地放松了警惕,尤其是看见满树又红又大的刺莓时,我们便都忘记了拨动柴草,直接就跑过去采摘。
在摘第二袋的时候,堂弟突然大叫一声:哎哟,有刺扎了我的脚。我朝他的方向看过去,他似乎也看见了,便大叫一声:是蛇!只见一条麻灰色的小蛇不紧不慢地朝着稠密的草丛钻了进去。我跑过去一看,堂弟用手紧紧捏住的那只脚的脚后跟,一个很小的红眼有血渗出。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好在老张早就教会了我们被蛇咬的急救方法。我把系裤子的布带解开抽了出来,紧紧捆扎住堂弟伤口上方的小腿,然后扶着他到小溪里清洗伤口。伤口太小,水冲不进去,我便找了一块瓷片用石头砸碎。选取锐利的尖角,把伤口划开一点,再用溪水反复冲洗,直到伤口洗得发白了,我才背着他往老张家跑。
老张家不远,不到十分钟就到了。快到老张家时,我就扯着喉咙大声叫喊:老张,老张,有人被蛇咬了!正在屋后山上挖土的老张,三步并作两步赶了下来。他一边查看伤口,一边问我们蛇的样子。听完我们的描述,他跺着脚说,你们真是胆大,这种蛇是蝮蛇,会要命的,好在你们还懂得及时处理。
老张把捆在堂弟小腿上的布带解开一会又捆上。在伤口周围反复挤压,又用口在伤口上使劲地吸了又吐,吐了又吸。然后到山上采下一把草药,又从家里拿出一把已经晒干了的草药,放进一个石臼里一起捣碎,敷在堂弟的伤口,用一块干净的棉布包上,再用布带捆紧。做完这一切后,他告诉我们:回家以后,三四个小时再把伤口上面的布带解开,让血液流动,明天下午再过来看一次。
回到家里,我们便把这些情况老老实实地告诉了自己的父母。母亲立即从家里拿了八个鸡蛋,要我给老张送去。她说堂弟家没有养鸡,拿不出鸡蛋,老张平时给人治疗疖子毒疮、蛇咬蜂蜇,从不收钱,给几个鸡蛋他倒会收下。送过去以后,老张的妻子果然收了下来。
第二天,我陪堂弟又去了老张家。老张用清水把先天敷的药冲洗干净,仔细地查看了伤口,又捣了一些草药敷上包好后说,关系不大了,明天再敷一天,后天下午就可以拆掉带子。果然,拆了带子,堂弟便什么事都没有了,又蹦蹦跳跳,生龙活虎起来。
从那以后,每次放学路过老张家门口,我都会往他家的方向张望。老张个子矮小,脸上身上都是黑黑的。周围不少人都受过他的帮助和恩惠,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他的名字,大家都叫他老张,他也总是满脸堆笑地答应着。
听父亲和年长的人说,老张很小的时候就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去当兵。解放战争时,从战场上逃了出来。国民党统治的地区不敢去,老家又不能回,他便像无根的浮萍一样到处流浪。流浪到我们老家时,看到是偏僻的山区,他才停留下来。因为为人热心谦让,又懂得治疗跌打损伤、蛇咬毒疮,大家便都愿意接济他。不久,他又在一个寡妇家做了上门女婿,便正式安了家。
这些年,我每次回老家,都要去老张家的老房子转转。老张两口子已去世多年,他们生下的一个女儿也早已到县城安了家。土砖砌成的房子,风吹雨打,杂草丛生。村子里得到过老张救治和帮助的人,也都陆陆续续的老去。而且现在村子里的人,有个什么三病两痛的,想到的都是去县医院接受正规治疗,谁也不会再想起那时候的老张,就像山上的刺莓,土头土脑的。老张作为那个时期的一种代表,已经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记忆。
始建于 2006 |总编辑 邵建国 官方网址:www.cnprose.com
办公电话 010-68688898
邮箱 swzj8868@sina.com
不想错过美文更新,请赶紧加⭐星标⭐吧!
|版权说明|
|部分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所有,若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