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三人行 | 王彦、潘家定、郜彦平

文摘   2024-11-18 11:26   北京  



作家三人行

中国散文网



王彦 潘家定 郜彦平

作 品 展 示


鞠躬天台山

山东省  王彦

  真不知偌大的中国版图上究竟有多少座天台山?

  四川邛崃有,浙江台州也有,陕西宝鸡还有……那些天台山或大或小,或为佛教、道教发祥地,各具自然和人文风韵。可是,它们有贵州平坝天台山那样独兀峻拔吗?它们有伍龙寺那样精巧隽美吗?

  我说的天台山位于贵州平坝县城12公里,东距贵阳市60公里,西临安顺市28公里,恰处于贵州省的中心位置。它并无高耸入云的伟岸身姿(垂直高度仅70米),也无阔大深幽的万千气象。之所以能够跻身名山之列,缘于在那山巅之上就势而建的伍龙寺!

  沿着青石古道上山,先来到一处平台,一棵枝叶茂密,树干苍劲的古银杏树默然伫立在平台中央相迎,据说已有五百多岁。从那儿仰视天台山,见山崖陡立,刀削斧砍一般,崖顶树隙间露出白色的寺宇飞檐;陡峭的崖壁上,一块块石板层层垒叠,由半山腰直至山顶。同往的县文管所梅所长介绍说:“那是为了使山顶的伍龙寺形成一个完整的围院,用这个办法抬升出一块面积,扩大建筑空间。那些层叠相扣、厚重齐整的石板是用‘干打垒’的方式夹固在山崖峭壁上的。”

  我就想,那时没有黏合的水泥,没有升降的机械,天台山的匠人们是怎样把那些沉重的石板抬升上去,又安顿得如此严丝合缝,稳稳托举了伍龙寺几百年呢?真是奇绝。

  继续沿古山道盘旋而上,来到一处石头铺墁的平台,约有百余平方米,山崖边竖立着石板护栏,靠山一侧矗立着一座石头山门,两侧刻有楹联“云从天出天然奇峰天生就,月照台前台中胜景台上观”。哦,这就是“中月台”!

  放眼望去,苍翠的丘陵山峦在脚下伏卧,山岚轻弥,暖阳漫洒,悠然似在天堂宫阙。忽然遐想:倘若是在夏夜,有一轮朗月挂在宝蓝色天宇上,临飒飒清风,沐蒙蒙银晖,把酒邀月,烹茶抚琴,该会频生万般惬意和幽思吧!

  踏进“中月台”的门槛,才真正领略到“山地石头建筑之绝唱”。伍龙寺的外围墙体均采用石块砌筑,除了玉皇阁屋顶用青瓦铺盖外,所有建筑都以薄石板做顶,从外面看去,寺庙与粗粝的山体融为一体,浑然天成,就像从山崖之巅自然长出了一群石头古堡!

  伍龙寺内多以木质材料建筑,从门窗廊檐到石墩殿柱的雕刻造型,都透露着江淮风格,细腻工整,协调端庄。我猜想,那些筑寺工匠大概来自苏皖赣,因为朱元璋“调北征南”时,曾从那一带调集军队来这里屯兵驻守,自然不乏屯建所需的能工巧匠。山下南侧至今依稀可见一条古驿道蜿蜒远去,那是入滇必经之路。几公里外就是颇具江南水乡风貌的名镇“天龙屯堡”,那里的居民就是六百年前从应天府来的屯守军旅的后裔。

  伍龙寺并非像一些山地古堡那样,削山为台,平地而建。而是巧借山势,依势筑屋,又充分利用山体走向设置房屋格局,最大程度拓展出空间,使弹丸之地的山顶变得开阔许多。

  伍龙寺是个四面合围的四合院式寺宇,主殿建在南面山体上,阶梯依山而建,进门的人自然会抬头仰看,压在雕刻精美石兽身上的殿柱虽不十分粗大,却衬托出主殿的轩昂气宇,顿显威仪肃穆;两侧配殿较主殿矮一些,但大小高矮、门窗檐角,毫无二致,协调对称,惟妙惟肖。可是我发现只有东配殿开着门售些供香佛书之类,而西配殿却门窗紧闭,悄无人迹;我走近前查看,见门上有锁,就去推那窗子,窗子吱呀开启,我惊讶了——窗子里面并无宽敞的屋室,而是矗立着一堵石墙,伸手可及!原来这不是一间完整的配殿,而是一面假壁!与主殿相对的屋宇也是在悬崖上向外探出许多建成一间完整的房子。

  梅所长笑道:“这就是刚才在山下看到的那些石板叠砌起来的作用。西面如不建一间配殿,寺院就不完整,也不成体统,修得与东殿一样大又没有足够的地盘,于是就从下面山体抬升起来一块面积建成这样。”

  啊——天台山的匠人们呀,早已深谙“删繁就简”“和谐对称”这些美学原理,在这仄窄山巅造就了伍龙寺山石建筑的独特和绝妙!

  我以为,这山巅之上的石头建筑到此就“叹为观止”了。主人却又带我迂回到主殿东侧一道小门进去,原来那里还有一爿天地呢!

  进门后主人叫我回头往上看,在门廊上方有一条石道水槽,原来是用来汇集引导屋宇上的雨水流到院子西面一个放生池里,这既方便寺内人等进出活动,又可贮水防火用。上几层石级就是僧侣念经的经堂,平展宽敞,能着数十人一同诵经。还有观音殿、地戏陈列室,在这狭窄的山顶上居然为佛、道都铺展安顿下各自的空间,使它们共居一山。用心之细,技艺之巧,令人叹服!

  我见东南方向有一处小院,遂转身步入其中,原是一间“方丈室”,当年的住持就住在这里。地面铺着木板,下面就是贮存粮食的仓库,门前台阶下铺设了外圆内方形似古铜钱的下水道,把院子里的雨水引到别处去。忽然又发现在东墙茅草摇曳处隐现一扇半人高的小门,已用石板封闭。主人告曰:门外就是陡峭的山崖,设置这个小门是为了防备敌人袭击寺庙时脱身逃生之用。现在为了游人安全已封住了。我不由地叹服再三:“想得周到,想得周到!”

  设想几百年前兵荒马乱的年月,遇上蛮人兵匪袭扰,在这弹丸之地的山巅上是毫无回旋余地的,岂不绝路一条?有了这条幽僻险峻之道,至少还有一线生机。

  再度拾级而上,有藏经楼,小阁楼凌空架设在楼内顶棚上,既通风干燥,又避免虫蛀。从阁楼出来就抵达了伍龙寺最高点的观景台,约有二三十平方米的样子。站在这里向环视四方,就有了“头接天宇,脚踏浮云”之感。

  可这毕竟仍在人间,人在这山顶上要生活,要吃喝拉撒,该怎么办呢?我疑问道。主人用力跺了跺脚说:“喏,下面就是蓄水池。”我也用力跺了跺脚,嗡嗡的声响回荡起来——啊,脚下竟有一池碧水!那储量足够上百人受用了。数百年前山上还有汩汩山泉,一同滋润着伍龙寺里的人们。

  下了平台来到西侧下山的台阶前,主人让我回身去看——在北侧殿墙与石板护栏间显现一条廊台,廊台尽头护栏内竟有一处石头茅坑,护栏外是深幽的峡谷。主人说,这叫“飞厕”。哦?还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名称。在这里如厕,观赏着白云,俯瞰着远山,还无异味的袭扰,好不自在,好不逍遥!构建五龙寺的匠人们想得真是周到,还起了这样一个潇洒别致的名称。

  从后山下来,见一不大的院落,高大坚固的垣墙阻隔了外面的山道,墙头上有垛口,可瞭望守护,阻击敌人,显然具有军事防御功能。天台山虽小,却各项功能应有尽有。

  天台山伍龙寺在这狭仄的山崖绝壁上,依山随势,以人为本,巧构妙筑,竟拓展布置下大大小小四十余间建筑,将儒、释、道三教合筑共居,不仅构建了精美绝伦的山门殿堂楼阁院落,还巧妙辟出碾坊粮仓牛栏马厩茅房;既规划设置了通畅实用的排水蓄水防火系统,也居安思危巧设逃生机关;既满足了精神层面的宗教需求,又完备了进退有余的军事功能。真是构思精妙,独具匠心!

  贵州平坝天台山伍龙寺自1590年始建,至1936年,经数代工匠不断巧思妙构,才成就了这座独具特色、精美绝伦的“石头城堡”。数百年来该有多少或美好或凄婉的故事啊!

  下山的路上我问:“那些匠人来自哪里?都有谁啊?”无人答出。

  我想,伍龙寺的每一块石头每一处建筑都会有灵性、有记忆,它们永远记得天台山沧桑的历史和那些意气风发的匠人们!

  天台山的匠人们啊,我深深地向你们鞠躬、致敬!


一座山与一座城

安徽省  潘家定

  胶东烟台,海滨城市。

  这就是我对烟台的认识,抑或是烟台给我的留存。掐指算起来,我已三次来烟台。

  二十多年前,赴胶东考察学习,在烟台住了一晚,浮光掠影。六年前,参加在栖霞的一个文学创作学习班,回程在烟台坐高铁,惊鸿一瞥。这次又是一个文学创作学习班,地点在烟台,许是此生有缘,给了满满的补偿。

  只知道烟台有海,竟不知道烟台还有这么多的山,连绵不绝。虽不是壁立千仞,高耸入云,但也是层峦叠嶂,沟壑纵横。这对我来说,不啻是一次惊喜。

  尤其是海边的一座山,叫烟台山,与烟台市同名。这座山与烟台市是什么关系,是山因市得名,还是市因山得名?

  “不妨去烟台山看看,自然有答案!”主办方的接待人,对我的疑惑笑而不答。

  五月,烟台最好的季节。

  海风拂面,晴空万里,偶有白云飘过。沿着海岸,我们一行人走进烟台山,也叫烟台山公园。

  山不高,也不大,三面环海,位于烟台市的北端。

  一条笔直的林荫道,两侧树上的枝条在半空勾连成苍穹,地上浓荫密布。步入其中,蔚蓝色的大海和灼人的阳光悉数屏蔽,只有一种淡淡的清香,趁机侵入心脾,立马是一种透心凉的爽快和惬意。

  “好印象!”我心中一阵窃喜。

  步出林荫道,转过一个弯,我们去了“烟台开埠陈列馆”

  凭我有限的历史知识,知道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逼迫积贫积弱的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设了十四个通商口岸,烟台就是其中之一。

  陈列馆里,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控诉着西方列强凭借船坚炮利,肆意在烟台这块土地上蹂躏践踏,侵略掠夺。烟台,这座我国北方的重要天然良港,本已兴旺的商贸、航运,手工业和渔业,就此一步步陷入灾难的深渊。

  烟台开埠后,英国人任东海关税务司,把持了海关一切税收。

  1876年,屈辱的《烟台条约》在这里签订。1895年,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在这里换约。烟台,见证了中华民族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悲惨的历史。

  看完陈列馆的展出,我心口一阵堵塞和压抑。

  与“烟台开埠陈列馆”咫尺之遥是“胶东革命史陈列馆”

  跟随历史风云,我目睹了“辛亥举义”“星火燎原”“胜利凯歌”和“走向光明”四个阶段,胶东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奋起抗争,用生命和鲜血,在这块土地上谱写了一页页争取民族独立、自由和解放的辉煌篇章。

  一串串数字昭告,一组组群塑屹立。血与火的年代,胶东有50万青壮年参军,280余万民工支前,7.6万名革命烈士为国捐躯。7250名干部南下北上,16位共和国上将走出。2009年,在中央有关部门评出的“100位为新中国建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中,胶东籍或在胶东工作过、战斗过的人就占10位。

  鲜血浸红的热土,英雄辈出的胶东。

  如果说烟台开埠陈列馆是一部辛酸史、屈辱史,胶东革命史陈列馆则是一部英雄史、胜利史。

  随着人流,我拾级而上。见到了十分景仰的“百年冰心”老人,慈祥、和蔼。这是一尊半身汉白玉冰心塑像。

  “冰心纪念馆”白墙红瓦,草青树绿。砖木结构,带有外廊。馆名为赵朴初先生所题。

  冰心,我国二十世纪杰出的、享誉世界的文学大师,我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人。

  1900年,冰心出生在福建长乐一个海军军官家庭。父亲谢葆璋是一位具有爱国思想的北洋水师军官。母亲出身书香门第,能诗善文,是冰心的启蒙老师。

  1903年,谢葆璋受命到山东烟台创办海军军官学校并任校长,幼小的冰心随父母来到烟台。在烟台海边,度过了8年的童年时光,大海自然成了冰心童年的摇篮。

  1917年、1935年,冰心又两次来烟台。

  因烟台缘故,“大海、母爱、童真”等自然成为她笔下的写作主题。在《烟台的海》中她深情地写道:“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那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可以说,烟台的这片海与山,影响了她一生的文学创作。

  “一提起烟台,我的回忆和感想就从四面八方涌来……”

  烟台,是先生的人生经历之始,文学生涯之终。

  眼前的这栋小楼,依稀晃动着冰心童年玩耍的身影;山上山下,清晰地印着冰心徜徉的足迹。

  峭壁穿空,一亭屹立,先头排浪呼啸而至,激起一朵朵洁白的浪花,紧跟着的排浪更是蓄足力量,再次扑向峭壁,又是无数朵洁白的浪花飞溅。

  这就是“惹浪亭”,一个极具想象力的名字。

  从冰心纪念馆出来,我特意转到“惹浪亭”,久久伫立,遐想万端,努力寻找曾经见过冰心老人的浪花,一遍遍聆听冰心老人曾经听过的浪涛声。想把自己的一颗热爱文学的心,尽量与大师靠得近一点,再近一点……

  继续登山,一路上人流如织,不少是胸前飘着红领巾的少年儿童,一脸的灿烂。

  英国领事馆旧址、丹麦领事馆旧址等一一擦肩而过。

  烟台山山巅快到了,一座巍峨的纪念碑,与烟台山著名的灯塔比肩而立。碑的正面,“民族英雄垂名千古”八个大字鲜艳夺目,遒劲有力。细看碑记,知1945年8月25日,我党领导的八路军经七昼夜的浴血奋战,解放了烟台。特在山巅建碑纪念。

  路上我遇到的那批红领巾,排成一排,向先烈们敬献鲜花。缄口不语,神情严肃。

  和红领巾们一道祭拜过先烈,我从灯塔内电梯登上11层的瞭望台,蔚蓝色的大海深远辽阔,一览无余,波光像金子一样闪烁耀眼,偶有海燕在海面上翱翔。山下的港湾,则是一片繁忙:一艘艘远洋巨轮穿梭进出,塔吊的钢铁巨臂,忙着搬运、堆放数不清的集装箱。而不远的礁石滩上,有三三两两拿着小桶、铁钩的人,捡海蜇、挖蛤蜊和捉小虾小蟹。正在赶海呢!

  目光转回来,烟台市区历历在目,高楼林立,鳞次栉比。条条大道宽阔平坦,车流不绝。这颗胶东半岛上的璀璨明珠,历经岁月风雨的洗礼,愈加清新秀丽。

  从烟台山公园回来,又见到主办方的接待人,她意味深长地问了一句:“找到答案了吗?”

  “谢谢您,找到了,找到了,我说给您听听!”

  下山时,我们参观了狼烟墩台,也称“烽火台”。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当地军民为防倭寇侵扰,在北山建烽火台,发现敌情,昼则升烟,夜则举火。简称烟台。

  北山因故改称烟台山,山下的城池也因此得名。由此可知,先有烟台山,后有烟台市。

  “我说的对吗?”我问她。

  “对,对,您终于知晓了!”她满脸的兴奋,连夸我。

  一座山浓缩了一座城市600多年的沧桑历史,成了这座城市的象征和名片。它依偎着大海,讲述着这座城市的故事,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厚重,昭示着这座城市的未来。

  我还在久久思索山与城的关系……


俺们的娘

河北省  郜彦平

  公元1932年5月18日娘生于井陉县一个书香门第。据说娘的祖父是清朝拔贡,官至山东巡抚。我的姥爷也就是娘的父亲是北京大学毕业,任教于北京河北师范学院。娘的三个弟弟也都是名牌大学毕业,曾分别任井陉县政协副主席和县中医院院长,首都钢铁厂总工程师,山西省农业厅厅长。

  娘是什么学历?有一次爹跟我们说,你娘是中学生呢!娘说,别听你爹瞎说,我可不是中学毕业。但娘肯定上过高小,我小时见过她的高小课本。国语课本里有一首描写小人国的诗至今记忆犹新:小人国里样样小,说给你听不要笑。只要买到两尺布,可做衣服四五套……

  我和哥哥读小学时娘经常辅导我们学习。那时小学学写毛笔字,娘一笔一画地教我们写。她的字端庄秀丽,撇捺点横都很规范,看得出是下过功夫的。娘要我们肯于吃苦,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她说晋朝有个王玄之,用了一车墨子两车纸也没学会他爹大书法家王羲之一个点。

  那时爹在县城医院工作,回来看到她辅导我们学习,十分高兴地说:“好好培养你这俩小子,等他们上了大学到城市工作,你跟老大住两天,跟老二住两天,就不用住在这山坡坡上了。”娘笑着说:“俺可没那大福气,到了那时人又老又丑,谁也不待见了。麻野雀,尾巴长,娶上媳妇忘了娘,把娘背到山沟里,把媳妇背到炕头上。仨烧饼,俩麻糖,媳妇媳妇你尝尝。”娘问我们将来把她背到哪里。我说:“娘,我又不是麻野雀,我大了也不娶媳妇,永远跟着您!”娘说:“别说这没出息的话,你长大了要离开爹娘出去干大事,不能像家雀窝在屋檐下。过年过节能回来看看你爹你娘,俺们就高兴得不行!记住爹娘的话,好男儿志在四方。”

  有一次娘疑疑惑惑地说,现在年轻人怎么都迷着出去工作,我年轻时给我介绍很多次工作,我一点儿也不愿意出去。娘为什么说这话?是不是后悔没出去?我低下头想象着娘当干部的形象:一身蓝制服,白皙的面容,骑着崭新的自行车叮铃铃飞过去……我为娘抱不平,我觉得俺们的娘应该参加工作,到大千世界去一展风流,去建功立业。在解放初能有娘那点文化的人毕竟不是很多。后来听大舅说,姥爷在北京工作时,曾要娘留在北京复习功课考学,娘不愿留在北京又回到了老家。

  可是我想错了,娘不是后悔。娘无怨无悔,她一生心无旁骛地在厨房、田间和缝纫机旁忙碌着,筹划着。为了这个家,为了她的儿女们耗尽了自己的全部心血和汗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娘就是那为儿女们的温暖吐丝到死的春蚕,就是那为了照亮儿女们前行的道路而燃尽自己的蜡烛。

  “娘,你看我的鞋!”我掰着裂开口的鞋让娘看。娘说:“明天早晨就穿上新的了。”我说:“我不信,您才剪出鞋样呢。”“不信你就看呗。”第二天睁开眼,一对新鞋放在了炕头,是娘一晚上没合眼做的。娘听到响声拿着一把剪子进了屋,说:“来,剪剪脚指甲。你那脚指甲像把刀子,再结实的鞋也得让你剜个大窟窿。”娘把我的脚揽到怀里,小心翼翼地沿着脚指头把脚指甲剪成半圆形,还用她的手在上面磨了磨。“六一”儿童节全公社进行小学体操赛,学校要求统一穿白衬衫蓝裤子。我说:“娘,不是“六一”才穿,是明天穿,明天预演。”娘说:“啊!又成明天啦?明天就明天呗!”于是缝纫机噔噔地响了一晚上,第二天一睁眼,两套新衣服就放在我和哥哥枕头边。

  1962年国家经济困难,爹下放回家了。我们家分了十来亩自留地,不论耕还是种,都是爹扶犁或耧,娘驾辕,我和哥在两边拉。夏天,烈日暴晒,热气蒸腾,娘总是躬着背拼命拉,豆大的汗珠从额上啪答啪答掉下来,她不擦也不说累。我知道娘这样用力为的是让我和哥少用点力,她走慢了我们就得使劲拉——娘常担心我们干重活长不高个儿。中午回来,我们可以休息一下,但是娘还得做饭,吃完饭刷了锅又该下地了。就是一台机器烧烫了也得停一下吧,可是娘,这血肉之身就是永不停息、永不停息地向前奔跑。是什么精神支持着娘鼓舞着娘,除了母爱还能有什么?母爱大如天,母爱深似海。

  1978年我上大学后身体瘦,爹就让我买个煤油炉子,说走时带点儿挂面,饿了就自己做点儿吃。娘知道我爱吃油炸糕,除了给我带挂面香油,还带好多炸黏豆包和炸糕。每年春节假我都是正月十六返校,正月十五下午,村子里人有的在聊天,有的在娱乐。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娘就带着弟妹们去碾糕米了,然后又蒸又炸,直忙到半夜。那狭窄的碾道里流淌的不是娘的汗水,镌刻的也不是娘的足印,而是她的血,是她对儿子深深的爱。

  1981年2月2日爹走了,十几口人的大家庭重担就沉重地落在娘的肩上。“五一”回家,见娘的面貌变老了,昔日的满头乌发已成霜白,曾经顾盼生辉的一双大眼睛充满了忧愁。邻居们说娘经常去爹的坟上哭,可是娘没有倒下去。她说,我不能倒,我有九个儿女,我必须帮他们成家立业,他们是我的希望!我的未来!我的任务!娘仍然一如既往地忙碌在田地里、碾坊里、厨房里……

  我毕业后被分在石家庄工作,也成家有了孩子。每次春节回家,娘总是把被褥拆洗得干干净净,铺上崭新的炕单,炉火烧得旺旺的。晚上她还会去我们屋里摸摸炕的温度,生怕冻着我们。

  那几年我小弟弟在离家七华里的化肥厂上班,上夜班回家都在凌晨一、二点。他回不来,娘睡不着觉,还常去村口等。长期的焦虑使娘得了高血压。弟妹们都很着急,轮番劝慰她。娘,小弟已经是个小伙子了,您不用为他担心,该睡就睡,该吃就吃。娘,三更半夜你去村口等他,出点儿事怎么办?您得为您的安全想想。娘当时答应得好好的,可过后落实不了。还是我弟弟回不来睡不着觉,还是到村口去等。江山好改,个性难移,娘就是这样的个性,从来不想自己,就是不会想自己。在她博大的胸怀里,在她读过的诗书辞海里从来没有“我”这个字,只有她的孩子们。

  2007年10月1日,娘因脑溢血离开了我们。娘走后,我不能听别人喊娘,一听到别人喊娘就会想起俺们那饱经风霜、大爱无疆的娘,就会泪流满面悲痛欲绝。我也吃过山珍海味,但不论吃什么也觉得不如娘做的饭好吃,多么殷勤热情的招待也不如和娘在一起温暖舒心,多么豪华的环境也不如俺们的山村土院。历尽艰辛思跪乳,每逢节日我都会想起俺们的爹娘,想起娘推着硕大的碾轱辘在碾房里轱碌轱碌碾米碾面,想起娘在厨房里烹炸煎炒。娘一个名门后裔大家闺秀放弃优渥条件,在这个偏僻小山村奉献了青春年华,使常人难于理解。她好像就是为我们而来到这茫茫人世的,一生为了我们操心费血,为我们受尽了千般苦难。现在孩子们都富了,娘有条件享享福了,可她却走了。她老人家走得那么匆忙,那么安静,没来得及跟我说一句话。悠悠苍天,情何以堪!情何以堪!!情何以堪啊!!!四海承平,万民融融,我多么想用轮椅推着您在花团锦簇林荫夹道的公园里散步,一起回味我们充满酸甜苦辣的岁月。多么想为您洗洗脚,梳梳头,端一碗水,多么想喊一声娘……

  娘——您听见了吗!








      

 始建于 2006 总编辑 邵建国 官方网址:www.cnprose.com

办公电话 010-68688898

邮箱 swzj8868@sina.com



不想错过美文更新,请赶紧加星标吧!

版权说明

|部分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所有,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华散文网
中国散文网是经国家工信部注册登记的专门从事文学创作和交流的专业机构,始建于2006年。是一家以文学团体、诗人作家为主要服务对象,集文化资讯、佳作交流、名家推广、文学比赛、编辑出版等于一体的大型文学网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