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效内卷,正在搞死中国BIM

文摘   科技   2024-10-09 08:50   北京  

“BIM公司越来越难做了。”

BIM十年,现在唱衰的声音不绝于耳,大家都在说这个行业的红利期已经彻底结束了。

即便在众人言难的时候,还是有许多BIM创业者披上荣光上阵。BIM已经度过了粗放的野蛮生长阶段,未来越来越需要有思考、有深度的BIM。

我们深信:优秀的BIM公司永远会有红利。

一、BIM现状分析



Ⅰ、竞争环境激烈,BIM咨询单价收费越来越低。每平米建模费用低至1元以下,全过程BIM咨询费用单价低至3元-6元/平米,项目中标实际报价大都是3-5元/平米左右。
Ⅱ、BIM人员流动性大,知识与能力培养缺失,很难沉淀下技术经验。

Ⅲ、苟延残喘,生不如死。具体表现为:

1)  没有项目,没有收款,无法支持公司生存;

2)  拿了项目,利润极低,劳动到最后无价值;

3)  回款拖延,活活拖死,苟延残喘生不如死;

4)  为了生存,啥活都干,赚钱姿态极其丑陋。

Ⅳ、市场需求、企业技术实力、人才配位,这三者远远不到位。

总包、设计方忽悠业主,BIM咨询公司忽悠总包,先拿到BIM项目再说,最终就是在BIM应用过程中并没有解决多少工程需求,导致大家对BIM失去信心,不再信任,市场越做越窄。

总结BIM公司现状卷死自己,饿死同行。

二、风险因素



Ⅰ、应收账款存在回款风险

经过测算,BIM公司人均年产值大约为25-30万。以一年新签500万合同,至年底回款到达到50%已属难得的“回款及时”。但履约500万-800万BIM合同至少需要20-25名BIM工程师,加上总部财务、行政、管理人员,公司规模将达到30人左右。

所以,现在BIM公司生存最大的痛点及难点是:新签合同增加了,就要扩张BIM人员数量,但回款却不见好转。垫资越来越多,加速了公司现金断流的风险。

Ⅱ、行业竞争加剧及成本费用上升的风险
房地产在萎缩,大基建也接近尾声。现在的开工项目越来越少,BIM蛋糕就这么大,但市场上却存在多股BIM势力在抢食BIM市场份额 。
1) 设计院的BIM科室开始推向市场外部创收,抢食BIM份额(如华东院、中国建筑标准设计院、中机国际、CCDI等)。
2) 央国企施工单位的BIM中心也开始体系外创收。(如中建一局、二局等的BIM科室也推向市场化)。
3) BIM软件开发商(如广联达、鲁班等借推销软件平台之际,也抢食BIM咨询业务市场)。
4) BIM咨询公司。以5人至10人规模的BIM咨询公司,近几年如雨后春笋到处都是。竞争激烈的结果就是恶性竞争,低价抢标。每家企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导致报价越来越低,而人员的成本却在不断上升,压缩了公司的利润,生存环境越来越艰难。
Ⅲ、人才流失及知识更新不及时风险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人员流失太快。BIM公司所有的项目经验、技术沉淀更多的是在BIM员工的大脑中,如果核心BIM人员一旦流失,所有的技术沉淀又回归为零。再加上现在BIM概念炒作更新迭代太快,软件、平台、BIM应用点等都需要不断更新迎合市场胃口,否则宣传BIM时就没有亮点,打动不了客户。
Ⅳ、BIM公司营收模式太集中、太单一的风险
BIM公司的业务来源主要就是来自老板,或是傍上了某一条关系线(施工总包、设计院),如果遇到对方管理人员变动,关系链断裂,势必影响业务来源。
Ⅴ、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建筑行业是一个受经济周期波动影响很明显的一个行业,BIM作为产业链中的一环同样影响也不小。项目停工、工程烂尾时有发生,BIM公司前期投入就打了水漂。还有就是总包付款拖延,导致BIM公司资金链断裂无法正常运营。

在这个现金为王的时代,企业的现金流每一分钱都显得弥足珍贵。

三、BIM公司生存发展建议



Ⅰ、制定BIM人员计划及适合调整人员配置

BIM公司的利润直接创造主要来自于一线BIM工程师的履约。总部人员除去必要的财务、行政人事(合并成一人)、高级管理人员(兼市场工作和业务管理工作),其余人员均为冗员,为管理成本。其中高级管理人员的责权第一是保证业务来源,第二是业务管理,且人数不宜过多,2-3名足够。以一家30人的BIM公司为例,建议总部人员应小于5人最多不超过5人,其余25人均为一线作战人员。

Ⅱ、加强内部企业文化建设

21世纪最珍贵的是人才。打造一个人文环境很好,员工愿意同企业共进退的企业文化,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企业文化,集结一群有朝气、有闯劲、有野心的聪明人一起做事。
Ⅲ、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管理是手段,但目的是激发狼性。有奖就要有罚,大功就要有大奖,大错就要有大罚。奖励兑现要及时,公司制度小事上可留有弹性管理的余地,原则上大是大非的大事情必须有唯一标准,且不能朝令夕改,一天三变。管理最终要达到人性化,恩威并施,让员工惧公司,又要爱公司。惧是因为有制度的约束,爱是因为在公司能得到最大的利益。

Ⅳ、建立企业与个人双赢的薪酬体系

BIM公司的管理支出95%以上就是人员工资。要对薪酬体系进行改革的目的,就是降低公司在管理过程中每个月的成本支出,放缓现金流的支出。采用低薪酬+重奖励的薪酬体系。

一家30人左右的BIM公司,一个月管理费用(工资成本)原支出为50万,我们可以通过业务承包奖、全民营销奖等方式,保证员工的整体年收益不降甚至还要增加的情况下,可以将承包奖定高一些,如果承包的BIM项目有进度款回收,及时发放承包兑现奖,这样就降低了企业在运行过程中每个月的管理成本支出,资金流安全了,企业才能更好、更远、更安全的生存和发展下去。

这样算下来,有可能企业运行过程中每个月管理成本(工资成本)降为了30万,这样既放缓了公司现金流的支出,又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体现了多劳多得,只要努力就能多挣钱的原则。

Ⅴ、加快业务转型
BIM公司也需要进行自我革命,自我调节与市场的频道。要及时了解市场的需求,从“目标、定位、人才、学习、服务”五个方面进行转型升级。
1) 确立BIM咨询公司的发展目标和实施计划。
2) 切合市场和自身情况进行精准定位,做“最适合的”远比“最先进的”重要。
3) 根据目标和定位进行人力资源招聘、培养和潜力挖掘,BIM非一日一时之功。
4) 跨专业、交叉式学习;持续学习;建筑学科、IT学科、管理学科等综合应用。
5) 为企业、项目做好每一次服务,积累知识和经验。完美的“服务意识”提升企业品牌价值。
总结:衡量BIM公司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是否实现“减员增效”
版权声明:内容系指尖上的BIM原创,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指尖上的BIM」编辑版本转载、摘抄,转载请注明出处。

END -

【指尖上的BIM】:致力于BIM技术咨询、机电深化设计、机电装配式施工等新技术的普及及应用,旨在建筑行业工程领域掀起一场新的指尖上的技术革命

指尖上的BIM
致力于BIM技术咨询、机电深化设计、机电装配式施工等新技术的普及及应用,旨在建筑行业工程领域掀起一场新的指尖上的技术革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