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睿妈“周更”来了。这是来塞班第四十七周的周更。这周是为期四周的夏令营的最后一周。四周时间就这么一晃而过了,而我们也即将开启暑假的第二阶段——回家。孩子们已经过了一年的夏天,回韩国继续过夏天。
上上周周更,有朋友留言,建议睿妈谈谈“归属感”的话题,这个话题也是睿妈一直关心的,所以就借这期的周更来整理一下我对“归属感”的理解。
有一个说法给我印象很深:人生要解决的两大问题是belonging和becoming。belonging是归属感,Becoming是持续成长。前者,是想弄清楚自己的身份认同,我到底是谁,属于什么群体,这是安全感的来源;后者,是想弄清楚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怎么努力才能达到,这是成就感的来源。这两者有一定的矛盾性,归属感强的人,持续成长的动力不足;持续成长的人,归属感不强。
(一)归属感是激发内在动机的要因
神经科学家吉姆·科恩提出过一个学说,叫做“社会基线模型”。这个理论说,在过去数万年间的演化历史中,人类的基因经历过各种各样的环境变化,而不管自然环境怎么变,只有一个因素是不变的,那就是我们人类是群居动物。我们一直生活在一个合作性的、紧密联系的群体之中。
人是社会性动物,需要与他人建立联系和互动,以满足自身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人们希望找到一个或多个群体,让自己得到感情上的归属和认同,获得相互的关心和照顾。归属感的满足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工作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归属感也可以称为“身份认同(identity)”。所谓身份认同,就是你认为你是个什么人,你想在别人面前以一个怎样的形象出现。人的身份认同决定了一个人的观念和言行。
自打婴儿能分辨出镜子中的人是自己而不是他人,人们就逐渐有了自我意识,从那以后人们便从未停止过探寻“我是谁”。而想要说清楚“我是谁”,则需要通过“我们是谁”来确认。
归属感是一个人内在动机的重要基石。
美国心理学家德西、瑞安的自我决定论提出,正如人体需要三种主要营养成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才能正常运转一样,从人的心理层面,促进外部动力向内在动力转化也有三个因素:归属感、自主感和胜任感。
归属感,也叫关系需求,指人感觉到自己与别人有关联,在意别人,也希望受到别人在意,体验到来自其他人的关爱、理解和支持。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无论结果如何,都能感受到爱、尊重和接纳。自主感让孩子觉得行为可以由自己决定,通俗点说是“自己选的路,含着泪也要走完”。胜任感让孩子觉得他能做到,当孩子攻克一个小的困难,就会重建信心,再去面对大的困难。
(二)归属感在青春期形成
人生的发展过程,是自我的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从青春期获得稳定的自我、到建立亲密关系时变成两个人、到更广泛的职业联系、到关心下一代甚至是更大的人类共同体,自我的范围在不断扩大。
这个发展的过程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从青春期开始的人生的前半段,是收集的阶段。我们收集了稳定的自我、亲密关系、职业认同和与之相伴的成就、声望、尊重。到了人生的后半阶段,我们开始进入了分发的阶段。我们开始把前半生收集的东西分发出去,去关心自我以外的他人,关心我们的下一代。
青春期一般是在15-25岁之间,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寻找和建立身份认同。
为什么寻找身份认同是青春期的最主要的发展任务呢?因为青春期是孩子和成人之间的过渡期,生理上,要面对陌生的、逐渐成熟的身体和强烈却羞于启齿的性欲;家庭关系上,一方面还依赖父母和家庭,另一方面,又开始尝试脱离家庭,为自己争取独立空间;社会上,一则开始参与社会,但对社会又一无所知。
当一个人获得了身份认同之后,他就对“我是谁?”这个问题有了一个相对确定的答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参与成人社会,否则就一直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
(三)从国家、家庭、同辈中获得归属感
想要内心稳定并且充满希望,单靠个人是很难做到的,需要从属于某种信念或某种文化团体,这种归属感可以带给人稳定、积极的体验。
先来说民族、国家,以我自己的经验来说,我从来没有对自己的国家、民族的归属产生过混乱。当然,我在青春期的时候也曾经多次问过自己“我是谁?”的问题,我也想过我为什么没有出生在美国或者欧洲等发达国家,但后来觉得我生成中国人也蛮好的,中国竟然有那么多的世界第一。
对于民族我也有过疑问,因为在中国,汉族太普遍了,我曾想我为什么不是“白族”或是“傣族”?但在我到韩国以后我才第一次意识到作为“汉族”的优势。
当时韩国的外国人、留学生还不多,当我说我是中国人时,紧接着被问的问题就是,是不是“汉族”,当我说“是”的时候,就可以觉察到对方脸上认可的表情。
我想应该是因为当时在韩国的中国人以朝鲜族居多,所以汉族显得很金贵,更何况韩国学生觉得能和汉族老师学汉语,那一定是更地道了。
还有一个经历,让我更看清了我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汉族人和朝鲜族在底层心理上的差别。
当时,我们学院有一位朝鲜族老师,她嫁给了韩国人,她为了向婆家证明自己能胜任儿媳妇这个角色,事事都想做到完美。那时她公公生病住院,她没少往医院跑,大家都觉得她要量力而行,但是她说她要努力做到比韩国儿媳妇更好,让公公婆婆说不出来一个“不”字。
后来我当了韩国人的儿媳妇,我发现我对要做个完美儿媳妇方面没有任何追求,别说我不想像那个朝鲜族老师一样要做的比韩国人更好了,我对韩国人婆媳关系“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做法也很不屑。
后来我把此归结为,因为我是中国人,骨子里没有韩国婆媳文化的“压力”,所以在婆媳关系方面,我也完全不想向韩国媳妇看齐,爱谁是谁,我行我素。
再说家庭,家庭提供了人最需要的归属感。如果没有家,人就会变成一颗流星,不知道飘往何处,不知道存在的意义在哪里。
我们对家的归属感,依靠的是我们与家人之间深刻的情感联结。因为这种情感联结,我们会自愿接受家人影响,并且调整自己的行为来适应他们。另一方面,人又有独立自主的需要。我们希望自由,希望能够独立思考,希望独立选择自己的生活。
在家庭里,归属和自主的矛盾构成了一种永恒的张力。如果能处理好,家人之间既能相互支持,又有一定的边界,家庭就能够支持每个人的自我发展。如果处理不好,这对矛盾就会演变成爱恨情仇的拉扯和纠缠。
强化家庭归属感的方法之一是多讲家族故事。一个人对家族历史越了解,越能够更好地应对挑战。家庭故事具体的讲法是,先讲艰难困苦的经历,再讲家人们互相帮助,最后克服困难的经历。
这种有起有落的讲故事的方式,会让人更有自信,觉得困难并不可怕,因为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们背后有强大的家人支持,他们最终可以克服困难。
这时候,会产生一种“代际(几代人之间)自我意识”,几代人的自我意识放到一起,整个家族产生了共鸣。有了代际自我意识的人,除了拥有他自己的信息、记忆,还拥有这个家族的记忆,其内心就更强大了。
最后说同辈群体,朱迪斯·哈里斯在《教养的迷思》中用众多的证据证明,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影响力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大,真正具有影响力的是孩子在家庭之外的同辈群体。
孩子和同辈群体的互动包括“同化”和“分化”两种。
同化就是从众,孩子希望和同伴保持一致,以获得接纳。通过同化,孩子完成了社会化的过程。比如,进入学霸圈的普通孩子也慢慢成了学霸;进入崇尚暴力,嘲笑书呆子为乐的群体,孩子就真的往学渣靠拢了。
但是孩子同时也在分化,尤其是到了青春期,孩子会在群体里寻找自己的定位,无论是领导者、追随者还是其他。童年时期在群体中地位,会大大影响孩子长大后的人格发展。这与身高、美丑、体力、智力以及在群体中的时间等都有关系。在分化过程中,孩子逐渐了解自己和别人的差异,发展自己的人格。
青春期的孩子要经历人生第一次“被分类”(Sorting)。孩子们会因为外表、性格、家庭条件、学习成绩、体育表现,被逐渐分成不同的阶层,贴上隐形的标签,获得不同的社交权力。
比如说,东亚国家注重成绩,成绩好的是“好学生”,不好的就是“差生”;长得好看的,会被叫“班花”、“校草”等。而在美国,男生是橄榄球队队员,女生是啦啦队队员的,会获得更多好感。
被分类,是一个相当痛苦的社会化过程,会带来很多潜在的情感上和心理上的伤害,这也是青春期孩子敏感、负面情绪多的重要原因。
这时家长能做的不是直接出手帮孩子解决问题,而是倾听、抚慰,鼓励孩子向学校里的成人(比如老师)寻求支持和帮助。
首先,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比如改善孩子的外表,让他看起来正常并且具有吸引力。但注意不要让孩子过于与众不同,比如取一个特别怪异的名字等。再比如在专业的尝试中,孩子逐渐发现了自己的某些才能,并获得了信心。
其次,帮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给孩子选择适合的学校、社区,不要频繁搬家。帮他找到一个好的,能欣赏他,并能被他视为榜样的老师,一群价值观相似、能够包容他做自我探索的同伴。
在这里要说一下,孩子们转变一个环境就要花很多时间去调整自己的归属感。比如我家娃从韩国来到塞班,虽然有助于她们学习英语,但融入同伴圈子比学一门语言难多了。得培养和其他同学一样的生活方式和爱好——看一样的书,玩一样的游戏,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饭。而且,还需要较长的时间去培养固定的友情圈子。小学三、四年级还好,年级越高,融入要花的时间就越多。
老师对未成年的影响不可低估:第一,老师可以影响群体的行为规范,比如成员的态度和适当的行为。只要影响多数人就可以有此效果。 第二,老师决定群体的界限,也就是我们是谁,他们是谁。这种区分会强化群体内部的凝聚力,而且通过锚定一个对手,有助于激发群体成员的潜力。 第三,老师会明确某一个群体的自我印象,这种自我印象其实就是刻板印象。刻板印象虽然有其负面影响,但如果能用积极的刻板印象激励一个群体,就能通过自我暗示,鼓舞团队的士气。
(四)要改变行为,先改变身份认同
一个人获得身份认同的标志,就是为自我负责,学会容纳矛盾。获得了稳定的身份认同以后,就不会那么过度地关注自我,那么在乎别人的评价,也就逐渐克服了青春期的自我中心,以成人的姿态去建立新的关系,迎接更多的挑战和精彩。
身份认同是行动的终极驱动。这个原理也有负面作用,“我就是这样的人”,这句话封死了人们的宿命。
习惯研究专家詹姆斯·克利尔在《掌控习惯》一书中提出了“要改变行为,先改变身份认同”的观点。比如,给自己建立一个健身者的身份认同。我不是一个每天非得逼着自己去锻炼的胖子,我是一个健身者:我跟那些胖子能一样吗?我这么酷的人就是天天健身的。
由此克利尔提出,养成好习惯的最好办法是两步:第一,选定一个新身份,看看你想成为什么人;第二,用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成就来向自己证明你就是这样的人。这是一个互相促进的正反馈过程。
身份认同是一个强大的工具。我们不能让这个工具过于死板,成为一种枷锁,而是要多去拓展更多可能的身份,与更多人产生联结,做身份的主人而不是奴隶。
今天的内容写完了。谢谢你的阅读。你对今天的内容有什么想法呢?欢迎留言交流。
本来至少在周三要发的周更,拖到了周五下午才发。我们乘周三凌晨的飞机回到了韩国,一方面休息不够集中力受影响很难专注写周更,另一方面,一回来就有好多事情要做,没有在塞班的规律生活。请大家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