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至11月9日,北京人艺受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之邀,大规模赴沪驻演。昨晚,《茶馆》首演。等看这一次的《茶馆》,我等了整整25年,正好就是梁冠华、杨立新和濮存昕,挑梁《茶馆》中的主角王利发、秦二爷和常四爷的25年。25年前,他们分别从中国现代话剧界里程碑一样的人物于是之、蓝天野、郑榕手里稳稳接住了中国话剧史上最经典的作品《茶馆》的接力棒。到今年,这部话剧已经上演了66年,成了北京人艺的第一块金字招牌,也无疑是中国话剧经典中的经典。
“一部《茶馆》,半部中国话剧发展史”。这一句话,不仅体现了《茶馆》这部戏的重要性,更点出了话剧对时代、对历史的记录性。又是戊戌年,《北京法源寺》的时代背景,里面的人物也相互呼应。故事一开头,就从谭嗣同被斩首说起,顿时,维新派、保皇派、各色旗人、办实业的资本家、清宫里的太监,算卦的、讨饭的、卖儿卖女的穷困人家都济济一堂,聚在这个叫“裕泰”的茶馆。《法源寺》的寺庙高堂,谈国事、说维新、求未来,《茶馆》的百姓,莫谈国事、保平安、求活着。
当然《茶馆》创作在先,它是老舍1956年的作品,排演于1958年,而《北京法源寺》是李敖1999年的创作,相差了四十多年。不知道《茶馆》是不是也启发过李敖,毕竟这《茶馆》的单一设定和三教九流的穿梭,颇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悲剧,历史的悲剧,尤其是《茶馆》横跨了戊戌变法、军阀混战和新中国成立前夕,最黑暗和压抑的时期,但是也正因为那个特殊时代的黑暗,反倒衬托出不同底层人物的人性闪光点,当然同时也能深刻体会到历史的沉重和个体的无奈。
剧本是一戏之本,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为剧本中除了极具戏剧冲突的人物关系和故事,还要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剧中的每个人物都鲜活地代表了他们所处的时代和社会阶层,无论是精明的茶馆掌柜王利发、有理想的民族资本家秦仲义,还是豪爽的八旗子弟常四爷,他们的命运都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时代的残酷。
老舍的文学创作深受其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的影响,幽默、朴实、细腻。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入微的观察,让他可以在三言两语间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他还特别善于用北京白话来塑造人物,使其作品具有浓郁的“京味”,甚至还有老一辈做人的礼数。比如:
“在街面上混饭吃,人缘儿顶要紧。我按着父亲遗留下的老办法,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的喜欢,就不会出大岔子!——王利发”
“月亮最精神的时候是圆而未圆,满而未满的时候。熟了可还没熟透,有生气,有生机,要求缺不能求圆。小到一个家,大到朝廷,七灾八难的都得经过,什么时候都不能求圆满。——庞太监”
这样的话语不会再有,那样的时代不会再来,如果不是在老舍的作品中,我们真的很难再感受这样的文字和故事,再一窥那些消失了的旧人、情怀和礼数。就好像四百多年后,我们依旧热爱莎士比亚,每天依然有不同版本的莎士比亚作品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上演。伦敦的莎士比亚环球剧院紧靠泰特当代美术馆,接待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旅人。何时我们可以有一个老舍剧场,真正纪念这位杰出的剧作家,让他书写的经典可以更好地流传,必然会是对我们当下美好生活的一种慰藉。
有了好戏,还得演得好,才能流传千里。念戏剧学院时,就看过老版本的《茶馆》,后来也因为追看于是之先生的戏,得以看他演的最后一部话剧《糖葫芦》,那时他的声带已经受损,只能靠肢体和微表情演戏。他首演扮演王利发时正当壮年,更多展示王掌柜的年轻精干和能说会道。梁冠华虽已年纪不轻,但昨晚跨越三个阶段,五十年的演出,“身体会演戏”说的就是他了吧。尤其是暮年的王掌柜,爷爷味十足,打小瞌睡、耳背、身体不灵活、腰带缠钱等小细节都特别打动人。
早年于是之三人在茶馆给自己出殡、撒纸钱的表演本身就是教科书的段落,昨晚梁冠华、濮存昕和杨立新三位老师的演出更是在保留了老一辈的表演特点下,加入很足的身体细节,把一个个垂垂老者演绎得活灵活现。王掌柜走了两步就瘫坐在凳子上,常四爷上两三级台阶都要手扶柱子,他早年可是打过洋人的磊磊落落的武旗人。我眼中有泪,感觉他们就是把自己生命的某个部分的光环都留在了这样的舞台上,他们是用自己的生命在塑造角色,创作出了这样的经典。
这里面还有让人过目不忘的松二爷。松二爷是剧中一位懒惰、怕事、游手好闲、不愿自力更生,最终饿死的旗人,在老版中是黄宗洛演的,现在是饰演那个让人害怕的安嘉和的冯远征演的。他身材瘦削,穿长袍马褂,哆哆嗦嗦地颤抖作揖,行礼的样子,真的就是一个满族遗老,爱鸟,宁愿自己不吃,也要给心爱的小黄鸟吃。真的是在黄老先生的基础上,又加入了自己的特色。一个小配角却在舞台上熠熠发光,这就是经典的力量,在这里没有配角,每个人都是主角,小丁宝、刘麻子、二德子等等。
经典已经塑造,留给我们的是怎么传承和超越?真正的经典不怕改编,不怕创新,期待着有更多基于经典的再创作,就好像100个人眼中就有100个哈姆雷特,就好像刚刚在伦敦剧院上演的《俄狄浦斯》是绝对的颠覆版本一样,不同的演绎和不同的解读反倒能够让《茶馆》这部中国话剧的经典得到最好的传承。
作者:黄丽珈
图片:北京人艺 提供
编辑:钱 卫
责任编辑:吴南瑶
栏目主编:朱 光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