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干细胞疗法在骨关节炎治疗领域展现出了显著成效,特别是在促进软骨再生、增强关节功能以及减轻炎症反应等方面表现尤为突出,成为骨关节炎康复研究的重要方向。
2024年见证了多项关键性研究的发布和临床试验的深入推进,这些进展为骨关节炎患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治疗希望。随着2024年的即将落幕,让我们一起回顾这一年里干细胞治疗骨关节炎所取得的最新临床进展,全面了解这一领域的前沿动态。
骨关节炎常被称为“不死的癌症”,困扰着大部分中老年人,尤其在60岁以上人群中非常常见,占比达50%,7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飙升至80%,甚至有一半致残的概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据估计,中国约有近亿人受骨关节炎困扰,其中膝关节骨关节炎最为常见。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预计未来几十年内患病率将进一步上升。
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在遭受骨关节炎的困扰,尤其是运动员、体力劳动者,长期的劳损、创伤,让关节边缘和软骨反应性增生,极易造成骨关节炎。
除了退行性病变、外伤、过度劳累等因素,体重过重、不正确的走路姿势、长时间下蹲、受凉等也是造成骨关节炎的病因。
而比起骨关节炎的痛苦,治愈难更是患者“头疼”的重点,临床上通常只能缓解症状,对根治骨关节炎却毫无办法,随着干细胞生物工程研究应用的深入探索,通过干细胞来修复与逆转骨关节炎,越来越被认为是一种极具前景的治疗方式。
接下来我将带您全面了解2024年干细胞治疗骨关节炎的最新研究进展:
2024年1月11日,意大利都灵大学骨科和创伤科诊所在期刊《骨科和创伤外科档案》上发表了一篇关于《自体微碎片脂肪组织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在4年随访中显示对68%的患者有效》的临床研究成果。
研究表明,脂肪组织来源的干细胞具有高可塑性、易于采集和快速给药的特点,是早期膝骨关节炎 (OA) 治疗的一种有趣的治疗选择。
本研究聚焦于评估微碎片自体脂肪组织(MFAT)注射疗法在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中的中期效果与安全性,随访期长达4年。
作为一项前瞻性临床试验,本研究纳入了46位确诊患有症状性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患者,这些患者此前尝试的保守治疗方法均未能取得满意效果。
随访期间未报告重大并发症,Lysholm膝关节评分从基线值的61.7±13.8显著增加至4年时的79.5±16.9。(见图1)
WOMAC评分从基线值的66.5±14.7增加至4年时的82.8±15.7,VAS疼痛评分从基线值的6.3±1.5显著降低至4年时的3.5±2.6。(见图1)
12个月时ROM从118.4±2.6显著改善至122.5±2.5,但4年后没有改善。(见图1)
年龄、软骨缺损严重程度、BMI、伴随手术和注射MFAT的干细胞数量与结果没有显示出任何显著相关性。
在本次临床试验中,脂肪组织输注未与任何不良事件相关,例如软骨毒性、过敏或术后植入物排斥。
综上所述,MFAT关节内注射是一种安全的手术,在长达4年的随访中,68%的早期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中取得了积极的改善。这些发现表明,MFAT可以成为早期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微创治疗方法,并在中期评估中具有持久的益处。
2024年2月1日,IRM - 再生医学研究所在国际期刊《Scientific Reports 》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关节内注射骨髓抽吸浓缩物(间充质干细胞)治疗KL III 级和IV级膝关节骨关节炎:37个膝关节4年结果》的临床案例。
这项前瞻性研究的目的是调查骨髓抽吸浓缩物(间充质干细胞)BMAC注射对严重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中期结果。总共测量了37名参与者的 WOMAC、IKDC、SF 36和步行距离。
从第一年开始,IKDC和WOMAC有所改善,从第二年开始到中期随访有显著改善:
IKDC从56±12(范围34-81)显著增加到73±13
WOMAC从40±23显著下降到18±18。
从第一次到最后一次随访,37个膝盖中有35个的IKDC和 WOMAC评分有所改善。无需植入任何假体。
总之,这是第一项对37名骨关节炎膝盖注射BMAC的研究,经过4年的随访,IKDC和WOMAC评分显着改善,成功率达到95%,步行距离显着改善。
2024年2月16日,洛斯安第斯大学诊所特拉皮亚细胞中心在行业期刊《干细胞转化医学》上发表了一篇关于《一项I期剂量递增临床试验,评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膝关节骨关节炎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临床研究案例。
本次剂量递增I期临床试验设计包括3个连续队列40名患者:低剂量组(2×106细胞)、中剂量组(20×106细胞)和高剂量组(80×106细胞)。
研究表明,所有剂量都是安全的,没有报告严重不良事件。
根据WOMAC总体结果,与基线相比,接受所有剂量治疗的患者在3个月和6个月后疼痛和功能均有显著改善。
然而,与高剂量相比,接受中剂量和低剂量治疗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高。
因此,我们的数据表明,关节内注射不同剂量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既安全又有效。
2024年6月,由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疼痛病学分会牵头组织国内相关学科专家,发布了一篇《中国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24版)》订本指南。
这一指南结合了我国疼痛医学和传统医学的诊疗经验,提出“依据骨关节炎的临床分期指导治疗”,并对“骨关节炎阶梯化治疗”等级进行优化,以期为骨关节炎的诊疗提出最新的规范化方案,实现“防治慢性疼痛疾病,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的目标。
其中,在骨关节炎阶梯化治疗的方案中,干细胞技术被推荐。指南提出,在早期或轻度阶段,以修复性治疗为主,如软骨修复性药物、关节注射(药物)、软骨修复术(富血小板血浆、干细胞)等。
同时,指南中对间充质干细胞关节腔内注射进行了阐述:
间充质干细胞通过直接组织生长、分化为特定软骨细胞和促进组织修复等来治疗膝骨关节炎,并通过抗炎和免疫调节、旁分泌为关节修复创造了最佳环境。
多项临床试验显示,关节内间充质干细胞注射可减少关节内炎症细胞、促进关节软骨生长并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疼痛和功能。目前的证据表明间充质干细胞是治疗轻度至中度膝骨关节炎的潜在方法。
2024年6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牵头在期刊《实用骨科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脂肪源性血管基质组分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案例。
本研究选取自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诊治的骨关节炎患者44例,随机分组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组(关节腔注射UC-MSCs)和自体脂肪来源血管基质组分(SVF)组(关节腔注射SVF)。
40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1个月,平均(14.9±5.2)个月。4例失访,UC-MSCs组1例,SVF组3例。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患者注射后WOMAC评分、Lysholm评分及VAS评分均优于SVF组。
两组随访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研究结论表明,两种制剂用于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均有效。UC-MSCs的疗效优于自体脂肪来源SVF,但注射后不良反应(发热、肿胀)发生率较自体脂肪来源SVF要高一点。
2024年7月26日,墨尔本干细胞研究中心牵头在国际期刊《骨关节炎和软骨开放》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同种异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制剂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I/IIa期随机对照试验。
这是一项单中心、双盲、剂量递增、随机对照试验。40名患有中度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患者随机接受单次关节内注射MAG200(剂量组:10、20、50、100×106细胞)或安慰剂。
MAG200队列报告的反应者比例高于安慰剂组,并且疼痛症状有临床和统计学显著改善,所有KOOS分量表均有临床相关改善。(图2)
MAG200显示出优于安慰剂的可重复治疗效果,这对于10×106剂量组的疼痛具有临床相关性,对于20×106和100×106剂量组的功能具有临床相关性。
在MAG200 10、20和100 × 106剂量组中,观察到疾病改善趋势,膝关节软骨总体积有所改善,而安慰剂组中骨关节炎有轻微改善。
治疗耐受性良好,未发生与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
图2:定量图像MRI分析
综上所述,在MAG200 10、20和100 × 106剂量组中,观察到疾病改善趋势,膝关节软骨总体积有所改善,而安慰剂组中骨关节炎进展不显著。
多向分化能力:干细胞具有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的能力,包括软骨细胞、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等。这种特性使得它们能够直接参与受损组织的修复与再生。
抗炎作用:干细胞可以分泌多种生物活性分子,如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这些物质有助于调节局部炎症反应,减轻炎症对关节结构的破坏。
免疫调节功能:干细胞拥有免疫调节属性,可以通过影响免疫系统的细胞来减少过度的免疫反应,从而保护关节免受进一步损伤。
促进组织修复:干细胞及其分泌的因子能够刺激周围细胞增殖,促进新血管形成(血管生成),并增强机体自身的修复机制。
低排斥风险:使用自体干细胞(即患者自身的干细胞)进行治疗时,由于是自身来源,因此大大降低了免疫排斥的风险。
微创治疗:干细胞治疗通常采用注射的方式,相较于传统的手术疗法,它是一种更为微创的方法,减少了患者的创伤和恢复时间。
个性化医疗: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定制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也增加了治疗的安全性。
延缓疾病进展:干细胞治疗有望减慢或阻止骨关节炎疾病的进程,提供一种长期管理策略,而不仅仅是缓解症状。
2024年的干细胞治疗骨关节炎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应用,再到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评估,每一环节都在不断进步和完善。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尽管前景光明,但要实现广泛应用仍需克服诸多挑战,比如标准化生产流程的确立、成本效益比的优化等问题。相信随着科研人员不懈努力和技术革新,干细胞疗法必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治疗骨关节炎的重要选择之一。
免责声明: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