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仕界访谈 | Jennifer Zhang:国内法律人加拿大重走律师路,她又做到了行业顶尖

文摘   2024-12-06 08:30   加拿大  



Jennifer Zhang是加拿大Franchise(译作:特许经营或连锁加盟)领域的法律专家,她是多伦多金融中心Bay街上精专此领域的唯一华裔女律师,也是业内黄金标杆CFE (Certified Franchise Executive)认证的获得者,放眼整个加拿大法律界这是独一份的存在。在普罗大众的视角里,律师这个职业稳定体面又多金,在一代亚裔移民家庭的愿望清单上,律师从来都是最为推崇的子女职业之一,当然它的难入程度也劝退无数追梦人。和过去的时代相比,少了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加拿大越来越多的华裔年轻人攻坚克难走进了法律行业。但Jennifer的故事最大的不同在于,她是在国内完成了基础法律教育的学习,三十岁出头抛掉了国内积攒的一切移民加拿大;在几乎没有前人经验的参考与照拂下,她在异国他乡把这座山峰又“孤单地”攀了一遍。你可以说她天赋异禀,或者说她运气甚佳,在这条少有人走的路的背后,透露出的不仅仅是Jennifer的职业追求,更彰显了她渴望进步、追求极致多元体验的人生追求,以及“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催生出的难能可贵的社会责任感。





01.

虽是学霸,但法律只是懵懂选择

选择商业,寻得匹配才华的热爱


Jennifer是80后,她从小就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学业优异,拿奖无数。她笑称小时候的自己就是中国教育下典型的乖乖女,脑子里只有学习,对于未来是怎样没有过概念。当年高考时以第一名的成绩被保送大学,在面临专业选择时,除了外公解放前曾做过法官这段久远的历史,家里其他人没一个从事法律行业的。在父母朴素的意识里,他们认为中国发展越来越快,未来一定会需要非常多的法律人才,而且当年法律专业的分数也是最高的。Jennifer听从了父母的建议,她作为法律人的人生齿轮就此开始缓缓转动。


对于Jennifer来说,学习似乎从来都不是难事。但随着她的本科和研究生学业的推进,她对行业的了解越来越全面,同时对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也愈发清晰。她认识到自己的个性里有害怕冲突的一面,于是毕业后她没有像大多数同窗那样选择法院或者律所,她对商业萌生了兴趣,选择进入了一家公司,成为了一名合同和商业谈判相关的法律人士。在这里,她终于找到了与她的才华相匹配的热爱,原来不似法律=对抗性的刻板印象,在商业世界里法律可以帮助企业达成双赢,而如何更好地运作企业也需要很多法律思维,而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正是Jennifer擅长和喜欢的领域。当年的她与很多国际知名的律所和大律师合作,在基础设施投资交易、项目融资和并购等方面积攒了很丰富的经验。在日常工作中,用英文读法律和起草法律对她来说并不陌生,这也为她后来来到加拿大重走律师之路买下了伏笔,打下了基础。






02.

为寻求改变,抛下国内一切

来到加拿大,轻装追寻自我


坦诚地说,当年的Jennifer在国内其实干得如鱼得水,她服务的都是大型国企央企,项目规模动辄好几个亿。她在别人眼中也是妥妥的成功人士形象,光鲜亮丽的律师精英,世界各地全球飞行,但她为什么能“舍得”放下这一切优渥的条件,而选择了去到一个未知异国的法学院重新读书求学这条窄路呢?这在旁人看来实在是太让人讶异、甚至是太不划算的一个行为了。


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现在的Jennifer回看那段经历,她带着款款笑意说道,我就是想寻求一些人生的改变和成长吧。当时的工作完全在Jennifer的舒适区,但对于事业手到擒来的同时,一眼望到头的职业路径也让她感到迷茫和失落,她觉得自己似乎是那只温水里的青蛙。因工作性质原因,当年她参与的主要都是大项目,而项目之大可能三四年不一定有结果。这样的工作一般需要多个团队协同,而这个进程中每个人是一个螺丝钉。大国外交、地缘政治、商业博弈等,最后这件事能否干成不取决于任何一个人。Jennifer回忆说,付出了那么多努力,从我的角度当然希望项目能做成啊,因为事情常常因为不可控的原因而流产,这让人觉得非常没有成就感。


这是触发Jennifer离开的外因,究其内因,是因为她想改变;而敢于改变的内因,在于她的底层自信。她笑着说,最差也不至于活不下去吧。有的人可能觉得三十多岁带着孩子 出国,还要学习和考试,哪儿有那么多精力啊。但留在原地就没有任何可能性,而你努力打拼一把,说不定能开拓一个新世界,最差也不过卷铺盖回去嘛。



我试问她对加拿大生活的感受,是否和当年做出出国决定时设想的类似。Jennifer笑着说,总体还是很满意的!加拿大是个移民社会,在这里大家较少苛求你的出身,大众也有终身学习的理念。整体大环境对女性友好,在大家的观念里,你是一个三十多岁带娃妈妈坐在法学院课堂里,没有人会觉得奇怪;如果你回炉再造换工作,只要你有能力和意愿去做事,也不会有人“故意”不要你或“多嘴”评判你。而Jennifer因为住在市中心,她说自己每天面对的环境更加多元化,什么样的人都有可能出现在你的身边,但不会有人先入为主给你定位成某样的人,也不会自动过滤掉你的可能性。当背着书包在电梯里和不同的人打招呼,别人就以为自己是一个学生,那一刻真是让人感觉自由。





03.

三大关系同时挑战:与自己,与旁人,与世界

亚裔女性优势虽微弱但不容小觑


宽松的社会环境固然免去了一些外部阻力,但Jennifer想要的可远远不止于此,她还要继续追寻自己的律师事业。挑战是必然的,一切都要从最初始的步骤开始,Jennifer回忆说,上学学习考试这是最基本的。我们华人要考的话,比如和印度同学相比,因为各自国家实施的法系不同,我们要求考过的门数都不一样,他们考5门,我们得考9门。这些硬的条件自不必说,咬着牙一点点攻克就好,更挑战的是软的部分。大家在不一样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亚裔人士的性格特点不太适应北美社会。一些司空见惯的社交方式,比如为了争取一个实习机会,你要去找别人喝咖啡聊天、要学着给陌生人打电话或写邮件社交,要请完全不认识的人当自己的mentor。。。这对于内向社恐的人来说甚至比硬性条件还要难。但Jennifer能够公允平静地看待这个问题,她说,你选择来到这里,就要重新去学习人家的游戏规则,确实是很大的挑战,但这也是移民生活的一部分。


过了自己的学业和内心那一关,重新调整与别人的社交关系也带来不小的挑战。Jennifer回忆当年刚毕业时,要和刚从法学院出来的年轻气盛的学生们竞争实习机会;疫情中一切都停摆,根本没有机会拓展业务,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自己;虽说以前在国内有不少经验,但来到加拿大面对更多元化的客户背景,学习是永远不能停下来的。。。但好在Jennifer说她本就不喜欢重复相似的事情,这些挑战让她很享受。


一个不得不提的外部挑战,那就是作为少数族裔&女性,在法律界那简直是不折不扣的“弱势群体”。Jennifer经常去美国开会,会场里她是绝对的少数派,放眼望去想找相对年轻的亚裔女性,堪比海里寻针。行业主导主要是年长的白人男性,大家寒暄开场的聊天内容大致是:你孙子怎么样啦,你家的弟弟和我妹妹认识等等,人家的资源都是多少辈的积淀带来的,而Jennifer笑称自己就像一个“外人”,面对这些隐性的歧视和边缘化,想要融入只能一点点慢慢来。



现在的Jennifer描述起这些往事都是淡淡的语气,好像那些惊涛暗涌都不足为奇,难道真是如她谦虚所说的运气好吗?我好奇她怎么看待那些不公,以及亚裔女性像她这样的境遇该如何跨越困难走向成功。Jennifer思考后缓缓回答说:我个人的性格在亚裔女性里都是偏内向的,但我认为亚裔女性有一种温柔坚韧的力量。就如同老子所说牙齿和舌头的关系。虽然我们看上去软,不似别的族裔那么激进,但我们心里有一股韧性,而且我们也很勤劳。对于想要做的事,我们一开始声音不高不吵不闹,但最终是一步步积累坚持下来的,才取得成绩的,这种温柔的力量和坚持也是亚洲人的长处。


《道德经》里记载了这样一段对话:老子问弟子:“你身上什么东西最硬?什么东西最软?”弟子脱口而出:“牙齿最硬,舌头最软。”老子说:“牙齿最硬吧?可到了我这个年纪,牙齿全都掉光了。舌头最软吧?但是它却始终得以保存。这个故事透露出软硬强弱的关系都是相对的。


Jennifer今年以主讲人的身份参加了行业大会Canadian Franchise Association的Law Day活动,之前的年份主要是做圆桌主持人,今年她升格了!她分享的话题除她外还有两个嘉宾,一位白人男性和一位白人女性。这次分享非常成功,不光参会者评价很高,好多朋友会后专程向她表示祝贺,组织方也亲自发邮件表彰,这是非常难得的!回想过去那些被排挤的经历,白人律师当你不存在,你的声音不能被传递,那种感觉真的太憋屈太难受了。这次作为一个主讲人得到来自官方和大众的充分肯定,Jennifer认为这是一个阶段性的成就,是她持续努力耕耘专业的彰显。



我们也聊到转行的话题,毕竟很多朋友来到加拿大,亦或是之前的工作厌倦了,亦或想重新追寻新生活,转行是屡见不鲜的,像Jennifer这样迎难而上的是少见的。我笑着问她在最困难的时候有没有动过这个心思,Jennifer说确实很多朋友劝过她走轻松的路。做法律本身就是少数派,本地人走这条路都是凤毛麟角,更别说半路出家。当受到打击时,很多时候也怀疑自己是不是选错路了,但Jennifer从小练就的品格告诉自己还是要坚持。如果说Jennifer在旁人眼中已是天赋过人之人,但这么多年下来,Jennifer自己认定的最有价值的天赋,是坚毅Grit。正如“一万小时定律”所讲,只有坚持才能走向成功。而且法律的解读很多时候不是那么非黑即白,它是软性的,怎么理解或是怎么才能更好地引导帮助客户,这都倚仗于从业者技术与眼界的拿捏,而这些软性技能要长期修炼才能习得。这真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哪怕每天只取得一小点进步,回头看也能积攒很大的成绩。




04.

做好本职领域,只为更好地帮助华裔社群


谈到Franchise这个领域,或者大家更熟悉的叫它“连锁加盟”或“特许经营”,这个商业模式一直很火最近更火。一方面是长久以来,不少移民朋友想寻求一个好的生意,在异国他乡谋一份稳定的营生;另一方面近期国内大批企业出海,他们也在寻找和对接新的市场。不少人干这个赚到了钱,但因此亏本套牢的也不在少数。说起连锁加盟,大家多少都有些感性的认识,但落实到法律层面很多朋友是陌生的。尤其在北美,当你套用国内的模式,踩坑很难避免。


去年Jennifer给加拿大最大银行RBC的华人企业主客户做了关于连锁加盟的法律讲座,引起了巨大反响,大家纷纷表示 “原来还能这样”或是“原来不能这样”。会后很多朋友不愿离去,向Jennifer表达了感激之情或是合作意愿。Jennifer一方面很有成就感,作为Bay街上精专此领域的唯一华裔女律师,她了解这方面的法律,也熟稔整个商业运作模式,她的才能可以实打实地帮助到有需求的华人朋友;另一方面她也倍受激励,学习的脚步不能停下啊,这样才能继续更好地帮助客户。



Jennifer感慨到,在她的工作过程中,她观察到很多朋友习惯性地套入中国模式,或者用自己的感性思维做事,因此吃了不少亏。但作为一名本地执业律师,Jennifer可以从根本上指导客户,在前期更好地与客户沟通他们的商业需求,可以更完善地设计机制,比如在起草协议时就把有可能发生的状况都写进去,避免未来暴雷,帮助客户更高效地实现商业增长。Jennifer也会把她的所思所想写成科普文章,以便信息传达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对于未来的打算,Jennifer现在虽已达到行业顶尖,但她表示自己的学习永远不能停步。商业太宽广了,做商业方方面面要考虑的问题永无止境。从行业上来说是连锁加盟,但法律覆盖的领域还有很多需要去学习,比如商业竞争、买卖并购、国际事务等。要专注自己的领域,但眼界又不能止于这个领域,Jennifer意味深长地说,想象一下现在法律领域的那些大拿,他们二三十年前在做什么?三十年期这个Franchise Act法案甚至都还没出台!法律也在不停进步,不能说我们进入了这个行业,就指着靠这个法案吃一辈子,我们也要随着市场的变化和立法的发展要主动地学习成长。


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同时,Jennifer也没忽视自己承担的社会责任,那就是要在加拿大法律领域发出华人应有的声音!她犹记得自己当年实习时给立法写memo,她觉得荣幸极了,因为那个时刻是一名中国人参与了加拿大的立法进程!华人很少关注这样的事件,更别提参与,加拿大政界法律界亦非常缺少华人的声音。Jennifer说现在自己虽力量微薄,但她至少可以把相关法律事件的意义和产生的影响反馈到华人社区。细化到对商业社会的影响,什么合规什么不合规、哪里未来有新机会等,这对大家的生活与商业选择的影响不可谓不大。这件事任重道远,Jennifer决意以弱肩担大义,她要去做那个执灯人。



Jennifer现在和女儿生活在一起,女儿也是个小学霸,已经被认证进入了学校的天才班,但Jennifer笑着说女儿和她很不一样。Jennifer说自己从小很单纯,主要关注的是how things work,对于妈妈给的“锻造”没什么“反抗”;但女儿比她天然更洞察人性,有自己的小想法,也“不顺从”更多。这都是天性使然吧,Jennifer不会给女儿施加什么压力。比如她管自己的这趟加国之旅称为“中年叛逆”,她笑称这是自己的人生觉醒。笑背后带来的思考是,Jennifer说道,咱们中国人觉醒好像都比较晚,因为我们小时候没有经历挖掘天性的过程。大家干啥你干啥,你最多就是努力比别人干得好点儿,但这是你真正想要的吗?你所做的是有意义的吗?待我长大重新思考了一遍后,我再看我的人生以及周围人的人生,我觉得没有必要去逼孩子做任何事。如同当年父母看到的世界vs我经历的世界,他们认定的律师的好和我的感受是两码事,那么我们对未来的可能性又知道多少呢?所以我对孩子就是“放养”吧,相信她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路。



工作之余,Jennifer最喜欢的放松方式是跳舞。在尝试了多个舞种后,她今年选择了芭蕾。我惊讶于芭蕾不是童子功嘛,但Jennifer兴致勃勃地给我介绍,很多年长的人都在学,还跳得很不错呢!Jennifer说芭蕾的好处多多,比如它其实比其他舞种更耗体力,锻炼身体、消耗卡路里之余还能愉悦身心、调整体态,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而且跳芭蕾的环境一般都很优美,钢琴现场伴奏,女孩们举手投足优雅徐徐舞动,有时赶上傍晚夕阳顺着落地窗撒下来,那一刻的美好似乎可以中和所有工作的辛劳。她的描述可真让人心动,所有伏案工作的女孩们,请都去试试芭蕾吧。



这就是Jennifer的故事,她凭着执着的理想和坚韧的毅力,走通了一代移民来到加拿大的法律之路。她也用自己的例子证明了,在这条少有人走的路上也能开出绚烂的花朵。而她在丰富了自己的人生体验的同时,也用她的专业和能力回馈了这片社区,让土壤更肥沃,让更多的种子受到滋养。我有理由相信,Jennifer找到了更通透的自我,未来她的职业生涯会更加顺遂;我们有理由相信,加拿大华裔社区人们的生活会因为这些探路人和执灯人的存在而更加美好!


如果你对Franchise/Retail领域有任何法律方面的疑问,可以联系Jennifer Zhang


LinkedIn:https://www.linkedin.com/in/jenniferjiahuizhang/




作者 | 王小溪


- 俩娃妈 | 中英法 | 爱写字 

- 女仕界内容主编

-热爱观察。记录以及思考东西文化差异

-生活体验派坚定倡导者

-冷酷的热心人

-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 and ourselves





- The End -




因为公众号新的推送规则

点亮“”和“在看

才不会与我们走失哦


女仕界
女仕界是一个支持职业,创业女性的国际化女性成长平台。在这里我们彼此成就,共同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