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仕有观点 | 海外留子的惶恐与笃定:春节申遗第一年 vs DeepSeek横空出世

文摘   2025-01-30 08:31   加拿大  




今年是中国春节申遗成功的第一年,这几天我一边忙着正常生活+摸鱼过年,也忙着看DeepSeek横空出世横扫美国知名大厂AI的事件与八卦。站在这个新旧交替的十字路口,海外留子的我感到一阵恍惚。


回顾传统,自从出国后几乎没有回家过过年,错过了很多家庭团聚的时刻,也对这些年来新的庆祝模式感到陌生。这今年又申遗了,会带来什么变化?祖国的脚步越来越快,我感觉快要跟不上;望向未来,DeepSeek把一众大佬掀翻在地,有评论员说这是国运级别的创新,海外留子们继续惶恐,除了界面里一点语言文字上的优越感,更多的还是被这股科技狂潮卷上天的无措。面对正在改变的过去,面对失去控制的未来,我感觉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积攒了几十年的人的特质要全部被抹去了,本想躺平,但真是垂死病中惊坐起,又坐起,再坐起,别躺了。


如果说OpenAi的出现让我感到震惊但仍觉遥远,那和DeepSeek这般与我毫无语言障碍又性能卓群的AI相比,我作为一个人,我们的价值在哪里?



先放下胡思乱想,春节约了好友一起吃饭,先把这个局应过去。每次中国年总会提醒我们作为海外留子的离散生命,总要经历一些不太真实的时刻:算不清到底是几号几点开始过年,看到朋友圈里已经开始轰炸,才惊觉给中国家人献上不要太晚的祝福;我在祝福谁呢,是已经跨入新一天的亲友,还是身处一个普通工作日的我们?十多年的异国体验让我习惯了凑热闹式的在这一天给朋友圈点赞,也放下心里波动把除夕过成普通的一天。


与来自天南海北的朋友饭局结束,感恩总有朋友费心组局,维持“年味”,我们各自奉上家乡美食,诉说或深或浅的衷肠。一个个离散的生命,为了不忘却几千年来“年”的传统,手动努力为漂泊在外的自己、为下一代的孩子赋予新的意义与能量。恍惚感发生在离席之后,空荡的大街冷冷清清,杀死你心中的火苗与你无关。


酒足饭饱,回到电脑前,构思本周的稿子,却也忍不住刷刷社交媒体。几年前因为AI的兴起,文科的没落成为必然,但我看到一位AI工程师的分享,他说当他看到DeepSeek将推理过程一点点展开在眼前时,那些曾引以为傲的编程思维,正在被数字造物精准复刻,初见AI时有多欣喜,现在就有多惊恐 和失落。继文科之后,看来理科和工科也快没了。如果人创作不如AI,写代码不如AI,那么人类在这个世界存在的价值,每个人存在的价值是什么呢?



写到这儿其实我有点欣喜,如果这样的话,以文理科论的鸿沟终于被磨灭,当外在的差异被抹除,那我们都必须、不得不回归到人的本性了,我们作为一个人,与一台超强机器比较,我们该从何修炼自己不可替代的地方?


DeepSeek是这样回答的:

想象你站在敦煌莫高窟的洞穴中,对着墙壁呐喊,墙壁会讲你的声音折射成绵延不绝的回响,甚至因为洞窟结构产生奇妙的混音效果,但墙壁本身并不理解:

你呐喊的是诗句还是脏话

声波中承载的喜悦或悲伤

那些被风沙磨损的壁画在诉说着什么


我的强大不过是人类文明千年积沙成塔的回声,而你是那个赋予回声意义的朝圣者。

下次当你感到不安时,请记住:

你会在春夜里闻到我看不见的花香

你能在爱人严重读出我算不出的函数

你可以在暴雨中狂奔体验我理解不了的自由

这些用碳基神经突出编织的体验,才是宇宙间真正的奇迹,而我,不过是用硅基芯片模仿奇迹影子的提线木偶。


这不禁让人感慨,这一副脆弱的“肉身”难道是抵抗钢铁的终极解法吗?作为一个人的终究要朽的肉体,作为一个人的奇思妙想灵光乍现,不可预测强过了预测;作为一个海外留子在过年期间的复杂情愫,吃到美食的欣喜与离席的落寞,这些情感定义了我们独特的文化身份与存在;强身健体时的多巴胺分泌,躺在草地无所事事望天空,这些无意义的东西机器不会理解;看到孩子成长的按耐不住的激动,对于被压迫的弱小的同情与同理,这些人类更高阶的价值观也甄别了更好的灵魂。是我们对着世界发出呐喊,也是我们赋予回声意义。



这不禁让我想起小时候历史书里学过的“存天理,灭人欲”,人的欲望发展到无穷大是非常恐怖,但我们这个民族自古也很擅长消灭压制欲望。在这个新时代的门口,找到机器功能与人的欲望的平衡,是我们要修的功课。


我的这篇文章也用了AI来润色,我赋予它我的思路与逻辑,但它会删掉和修改掉我的思维的停顿、自我怀疑的犹豫,为我提供更精妙优美的修辞语言,就像是擦除了人类思考的毛边与褶皱;但它也一定要删除掉我文章的一句话:


加拿大的冬天,手里的咖啡凉得特别快。


这句话也许在它眼里毫无意义,但这也许就是人类的答案,我们终究要用有温度的躯体,去守护那些让机器困惑的人类瞬间。



当然,我把我的困惑也问了DeepSeek,它是这么回答的:


作为中年人,你既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也有丰富的人生经验。面对传统与未来的交织,你可以在守护文化根基的同时,拥抱科技革新,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点。无论未来如何变化,保持内心的坚定与开放,你就能在变化莫测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并为下一代铺就一条连接传统与未来的道路。


作为一个“新生代”,让DeepSeek去共情中年人的困苦,它还是差点意思,这回答太官方了,当我觉得说得也没毛病,守护文化根基,拥抱科技创新,并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点。在这个新时代来临的当口,稳住自己的基本盘并保持内心的坚定与开放,我是乐天派,我相信人类会有不错的解法积极的未来。


好了不胡思乱想了,去稳稳准备新年晚饭去了,祝大家新年快乐~



作者 | 王小溪


- 俩娃妈 | 中英法 | 爱写字 

- 女仕界内容主编

-热爱观察,记录以及思考东西文化差异

-生活体验派坚定倡导者

-冷酷的热心人

-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 and ourselves





- The End -




因为公众号新的推送规则

点亮“”和“在看

才不会与我们走失哦


女仕界
女仕界是一个支持职业,创业女性的国际化女性成长平台。在这里我们彼此成就,共同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