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先生的教育理念很一致,我们都认为:见识比学识重要,快乐比成才重要,健康比成功重要。所以,在我们两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有期待,有投入,但没那么看重结果。
自从哥哥表现出对科技感兴趣之后,我们用了大半年时间,一家子游历了MIT、哈佛、斯坦福、UC伯克利、华盛顿、多伦多大学、麦吉尔、UBC等北美注重科技与工程的学校,以及微软、亚马逊、谷歌、苹果等科技大厂,也去了计算机博物馆......这些地方,哥哥表现出比较大的热情,妹妹跟着一起凑热闹,也长了一些见识。
这些地方,肯定不如游乐场好玩,能让孩子们坚持下去,乐意投入热情,也不是一件容易得事情。
首先,需要和孩子们讲清楚,咱们为什么要去做这样一件事情。记得去西雅图的路上,哥哥问爸爸“我们去微软看什么啊?”爸爸说“不用特意看什么,你去了之后,什么感兴趣,就看点什么。”哥哥再问“你是希望以后我去微软工作吗?”爸爸说“那倒不一定。未来你想去哪里工作,还是你自个说了算。但是,无论你找什么工作,爸爸希望你对好的企业有一个直观的感受。你可以不用非去追求Top级别的公司,但是爸爸希望你心中对Top级别的公司有个概念。不执念于最好的,但是咱们要知道好的标准是什么。同样的,带你们去名校也是一样。你能把名校作为目标,爸爸妈妈自然很支持,但如果不想,也没关系,看看名校什么样,未来选择学校,也有个概念。”所以,在一天的行程之后,我总是喜欢抛一个问题给孩子们“今儿看了XX地方,你们觉得最有趣的地方在哪里?”孩子们一定会有一堆的答案和感受分享出来。好的标准,真实的体验和感受,是会无形中留在孩子们的血脉中。
其次,要提前做一些攻略。孩子们如果有兴趣,他们也会在网上去查询一些。例如去美国Sunnyville之前,哥哥就查了哪里的主要企业和产业,也发现了世界上第一个大型游戏机就产生于此。
也可以让孩子们安排行程,有时候,可能他们的行程看起来很不友好,但没关系,都是体验嘛。例如哥哥安排我们在旧金山去走了一个省级公园,冬季去哪里,很是荒凉,但是尊重他的选择,能让孩子更有参与感。
最重要的是,游名校和大厂,建筑物和校园风情,各个特色,但自个看的话,很快就会比较无聊。所以,提前网上预约Guide Tour是非常有必要的。名校几乎都十分注重优秀本科生的招募,所以,他们很乐意潜在的优秀学生去参访他们的学校。这类参访,通常都由学招生办管理,具体落实由Club或者学生社团主导。这些“学校的大使”们都是学生的本科生,他们经过很系统的训练,不但能把学校的人文地貌、历史发展、有趣轶事、重要学科、科研力量等等讲得很透彻,而且还会结合自己的经历和周围同学的在校生活进行现身说法地分享,同时,可以随时提问和解答。
如果能考虑到他们学校的大型活动,例如狂欢节、校庆等活动,就更好啦,氛围感拉满,体验会更好一些。我们这次去斯坦福,就赶上了学生狂欢节,看了学霸们的表演,邀请去参加他们的活动,菲菲要画了脸,会让整个学校有趣得多。
再次,在整个参访中,要提醒孩子们的参与度。在这样的活动中,我对孩子们有三个要求:1.跟在大哥哥或者大姐姐身边,走在离他/她最近的位置;2.每人至少问她/他两个问题;3.妈妈如果没有听明白的地方,妈妈问道,要解释给妈妈听。
要求简单,孩子们容易做到。但也会累,因为一个半小时的脚程,对他们来说,还是有些挑战。需要时不时鼓励一下,甚至用一会儿去哪里吃点美食来刺激一下。
到大厂参观,就需要注意他们的Visit Center 开放时间,因为哪里有他们最新产品和科技的体验,在开放时间去,会比较有参与度一些。一些公司也有讲解服务,约了一个Group的讲解,会比较容易让你快速地掌握主要资讯,也会给孩子们一个正式拜访的感觉。
最后,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注重体验和感受。参访结束后,不用急于离开,在他们的学生或者员工餐厅吃一顿饭。孩子们可以感受到哪里的氛围,也可以在味蕾上留下更美好的体验。也可以在礼品部逛一逛,有合适的东西,买一点纪念。
我和孩子们研讨过他们去过地方的真实体验,无一例外,都会提到美食、体验的游戏、有趣的对话。这些也会留在他们的记忆中,在不久的将来,成为记忆深处珍珠般的存在。
所谓人的眼界和见识,可能就是在这样一次一次地体验中被打开的。也愿孩子们在一次次地体验中,探索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到底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自己。
作者|王丽霞
- 多年世界500强企业管理经验,婚姻与家庭教育研究者。
- Erickson教练课程受训者
- 自媒体“家庭教养故事集”运营者,专栏作家
- 擅长亲密关系、亲子养育的辅导与咨询。
- The End -
因为公众号新的推送规则
点亮“赞”和“在看”
才不会与我们走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