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未,突厥寇边。朝臣或请修古长城,发民乘堡障阅读答案及翻译--《资治通鉴》

文摘   2024-11-14 14:45   山东  

己未,突厥寇边。朝臣或请修古长城,发民乘堡障。上曰:“突厥灾异相仍,颉利不惧而修德,暴虐滋甚。骨肉相攻亡在朝夕朕方为公扫清沙漠安用劳民远修障塞乎!”突厥既亡,其部落或北附薛延陀,或西奔西域,其降唐者尚十万口,诏群臣议区处之宜。朝士多言:“北狄自古为中国患,今幸而破亡,宜悉徙之河南究、豫之间,分其种落,散居州县,教之耕织,可以化胡虏为农民,永空塞北之地。”夏州都督实静以为:“戎狄之性,有如禽兽,不可以刑法威,不可以仁义教,况彼首丘之情,未易忘也。置之中国,有损无益,恐一旦变生,犯我王略。莫若因其破亡之余,施以望外之恩,假之王侯之号,妻以宗室之女,分其土地,析其部落,使其权弱势分,易为羁制,可使常为藩臣,永保边塞。”温彦博以为:“徙于兖、豫之间,则乖违物性,非所以存养之也。请准汉光武故事,置降匈奴于塞下,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以实空虚之地,使为中国捍蔽,策之善者也。”魏征以为“突厥世为寇盗,百姓之仇也。今幸而破亡,陛下以其降附,不忍尽杀,宜纵之使还故土,不可留之中国。夫戎狄人面兽心,弱则请服,强则叛乱,固其常性。今降者众近十万,数年之后,蕃息倍多,必为腹心之疾,不可悔也。”彦博曰:“王者之于万物,天覆地载,靡有所遗。今突厥穷来归我,奈何弃之而不受乎!孔子曰:有教无类。若救其死亡,授以生业,教之礼义,数年之后,悉为吾民。选其酋长,入朝宿卫,畏威怀德,何后患之有!”上卒用彦博策。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犹宜将护,傥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节选自《资治通鉴》第一百九十三卷,有改动)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分。(3分)

骨肉相攻A亡B在朝夕C朕方为公D扫清E沙漠F安用劳民G远修H障塞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空,指使空旷,与《苏武传》中“空以身膏草野”的“空”意思不同。

B.首丘,原指狐狸在临死时头一定会朝着出生的山丘,文中指留恋故土。

C.靡,指无、没有,与《曹列论战》中“望其旗靡”的“靡”意思相同。

D.穷,闲窘,与《荆轲刺秦王》中“图穷而匕首见”的“穷”意思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突厥侵犯边境,朝臣建议太宗修复古长城,利用城堡巩固边防,太宗不以为意,表示要亲自荡平贼寇,以振国威。

B.很多大臣提议迁徙突厥降众到黄河以南的兖豫地区,打破种族部落限制,令其散居,再教以耕织,将其转化为农民。

C.窦静主张借突厥破亡之机,对其施以望外之恩,封侯联姻,分而治之,削弱其权势,令其永为藩臣,以保边塞安定。

D.太宗诏令群臣商议安置突厥降众的办法,窦静、魏征和温彦博皆不主张留其于中原,太宗最终采纳了温彦博的建议。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请准汉光武故事,置降匈奴于寒下,全其部落,顺其土俗。(4分)

(2)选其所长,人朝宿卫,畏威怀德,何后患之有!(4分)

14.文章结尾处太宗对侍臣所言,包含怎样的治国理政主张 请用三个短语加以概括。(3分)


参考答案

10.ACF(“骨肉”的谓语为“相攻”,句意完整,所以应在“攻”后面断开,即在A处断开;“在朝夕”是“亡”的状语,中间不应断开,应在“夕”后面断开,即在℃处断开;“为”的宾语为“公扫清沙漠”,中间都不应断开,应在“漠”后面断开,即在下处断开;“用”的宾语为“劳民远修障塞”,中间都不应断开。)

11.C(A.正确。空旷/白白地;句意:使塞北地区永远空旷无人。/白白地用身体给草地做肥料。B.正确。

意:现在突厥闲窘,前来归附我大唐。/地图全部打开,匕首就露了出来。)

12.A(“太宗不以为意,表示要亲自荡平贼寇”错误。由原文“上曰:突厥灾异相仍,颉利不惧而修德,暴虐滋C“意思相同”错误。无、没有/倒下;句意:没有遗漏的。/望见他们的旗子倒下了。D.正确。困窘/尽;句甚。骨肉相攻,亡在朝夕,朕方为公扫清沙漠,安用劳民远修障寒乎!”可知,太宗并不是没有把朝臣的建议放在心上,而是有自己的看法。而且“亲自”于文无据。)

13.(1)请求依照汉光武帝时的旧例,将投降的匈奴人安置到塞外,保全他们的部落,顺应他们的风俗习惯。(准,依照;故事,旧例;降,投降的;全,保全。以上四点各1分)

(2)挑选他们中间的部落首领,入朝值宿宫禁,担任警卫,(他们)畏惧皇威感念皇恩,有什么后患!(“宿

卫”,值宿宫禁,担任警卫;“威”,皇威,威风;“怀”,感念,感激;“何后患之有”,宾语前置,有什么后患。以上四点各1分)

14.①谨慎行事/自我约束/慎始敬终;②居安思危/防患未然/安不忘虞;③从谏如流/从善如流/察纳雅言。(每个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已未(十六日),突厥兵侵犯边境。大臣中有人请求修复古代的长城,征发百姓利用城堡以巩固边防。太宗说:突厥天灾人祸不断,颉利可汗并不畏惧而修养品德,反而更加暴虐。骨肉相残,其灭亡时日不远了。我正要为你们扫清沙漠上的敌人,哪里用得着辛劳百姓到远方去修筑城堡要塞呢!”突厥灭亡后,其属下的部落有的向北归附薛延陀,有的向西投奔西域,投降唐朝的还有十万户,太宗下诏让群臣商议安置的办法。大臣们大都说:“北方狄人自古以来就是中原的祸患,现在很幸运他们已经败亡,应当全部迁徙到黄河以南的究、豫之间,分开各个种族部落,让他们分散居住在各州县,教他们耕种织布,将他们转化为农民,使塞北地区永远空旷无人。夏州都督实静认为:“戎狄的本性,如同禽兽一般,不能用刑罚法令使其威服,不能用仁义道德使其受教化,况且他们留恋故土的心情也不易忘却。将他们安置在中原一带,只有损害大唐而没有益处,恐怕一旦陡生变故,对大唐政权构成威胁。不如借着它将要灭亡的时机,施加意外的思宠,封他们王侯称号,将宗室之女嫁给他们,分割他们的土地,离析他们的部落,使其权势分化削弱,易于钳制,可让他们永为藩臣,使边塞永保平定。”温彦博认为:“将突厥人迁徙到究、豫之间,则违背其本性,这不是让他们生存的办法。请求依照汉光武帝时的旧例,将投降的匈奴人安置到寒外,保全他们的部落,顺应他们的风俗习惯,以充斥空旷之地,使其成为中原的屏障,这是较完善的策略。”魏征认为“突厥世代为寇盗,是老百姓的敌人。如今幸而灭亡,陛下因为他们投降归附,不忍心将他们全部杀掉,应当将他们放归故土,不能留在大唐境内。戎狄人面兽心,力量削弱就请求归服,强盛就重又叛乱,这本来是他们的本性。现在投降的将近十万人,几年之后,发展到儿倍之多,必是心腹大患,后悔都来不及。温彦博说:“君王对于天地万物,没有遗漏的。现在突厥困窘,前来归附我大唐,为什么抛弃而不予接受呢!孔子说:对于教育对象不应区分亲疏贵贱。如果拯救他们于将亡之际,教他们生产生活,教他们仁义礼教,几年之后,全都变成我大唐民众。挑选他们中间的部落首领,入朝值宿宫禁,担任警卫,(他们)畏惧皇成感念皇恩,有什么后患呢!”太宗最后采纳了温彦博的献策。太宗对亲近大臣说:“治理国家如同治病,病虽好了,还应该调养一段时间,倘若立即放纵自己,病会复发,那就不可救治了。如今中原幸得安定,四方顺服,实在是自古以来所少有,然而朕每日谨慎行事,惟恐不能持久,所以想多次听到你们的谏诤。”魏征说:“国家内外俱得安定,我并不觉得高兴,只是高兴陛下能够居安思危。”

古诗文学习
古诗文学习,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古诗词名句,古诗鉴赏试题,文言文试题及翻译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