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化太极回归传统练法→07-01、揽雀尾掤势,手臂逐节往前拱

健康   2025-01-10 11:05   浙江  

07-01、揽雀尾掤势,手臂逐节往前拱

    过渡动作: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抱球,重心从左七右三后移到左三右七之后。然后扣左脚→胸廓紧跟着往右转,心尖从正对左转45度转到正对正前方。从最后一个倒卷肱转换到左揽雀尾,不要推左掌,还是处于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抱球姿势。然后重心从左三右七后移到左零右十,稳稳当当地坐在右大腿根上。左脚后跟轻轻点地,左前脚掌微微抬起。重心后移的同时,胸廓从心尖从正对正前方往右转到心尖正对右转45度方向,两臂夹着大球,两手抱着小球上下转换,变成右手在上左手在下。重心后移,胸廓右转、心尖正对方向从正前方到右转45度,两手抱球上下转换,这3个动作同时同步运动。

    传统太极拳整体劲运动模式,一条腿踩在地上,另一条腿单腿移动的时候,是以盆骨主动运动为主,带动下肢运动。胸廓跟随盆骨同时同步运动。注意力和运动幅度70%在下盘,30%在上盘。两足都踩在地上没有移动的时候,是以胸廓主动运动为主,带动上肢运动。盆骨和胸廓同时同步运动。注意力和运动幅度70%在上盘,30%在下盘。

    以左脚在前右脚在后的前后步为例子,弓步:上半身重量分布是左七右三。平步,两腿平均分摊上半身重量,就是平步,上半身重量分布是左五右五。坐步:上半身重量分布是左三右七。揽雀尾掤、捋、挤、按,两足踩在地上基本都没有移动,因此是以上盘的运动为主。

    独立步:上半身重量全部落在一条腿(支撑腿)上,另一条腿(移动腿)在提腿悬空、落脚点地或滑步的过程中,没有承担丝毫上半身重量。(分别演示独立步往右、往前、往后)


    掤势,重心落在左零右十,稳稳当当地坐在右大腿根上,心尖正对右转45度方向,跟右脚尖→右脚后跟连线方向平行,两手抱球,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右膀和右髋关节为轴不动,盆骨和胸廓就像两个球,两个球沿着水平面绕着右膀右髋关节往右转,左膀和左髋关节略右转、同时略下压,右腿同时同步后坐下沉,左脚后跟同时同步往前滑步。两手掌往中间合拢,同时抱着大球往里抽紧,从掌心上下相对,一直到两手腕上下相对。合拢和抽紧一起做,两手腕距离慢慢靠拢到1厘米以内,几乎就贴到了。

    掤势以上盘胸廓沿着水平面往右或往左旋转运动为主,后坐滑步的时候,胸廓从心尖正对右转45度与右脚尖→右脚后跟连线正对方向平行,往右微微转到心尖正对右脚尖方向(略大于右转45度)。从正面看,胸口和后心窝连线在人体中线,右脚尖和右脚后跟连线在人体右侧,所以上述两个角度有略微的区别。胸廓右转到临界点,如果再往右转,右膝关节外侧就感受到压力很大、很别扭,这就是右转的临界点。然后重心从左零右十前移到左五右五,左膀还是往右合住、往下压住。重心再从左五右五前移到左七右三,右脚略蹬,胸廓和盆骨左侧左转上拔。心尖从正对右转45度,往左转到右转22.5度,也就是往左转到左右两个足底夹角的中间角度。同时左臂往左前上方掤出。

3D太极
汤鸿鑫3D太极:通过运动分析,从传统太极当中筛选低风险高成效的基础功法,制作成形象直观易懂的3D太极教材,结合线上线下一体化互动教学模式,为大众提供高质量的太极健康咨询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