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来刷微博,看到一段从抖音搬运过来的视频,两个沈阳音乐学院的03级的毕业生,在直播间打PK的时候偶然相遇了,女的现在是北京某歌剧院的独唱演员,男的是个戴着墨镜拉二胡的主播,二十年前的同班同学,女的先把男的认出来了,通过聊一个共同的女同学,男的终于也把女的对上号了。
两个人唠一会儿嗑,各自展示了一下才艺,女同学唱了首《渴望》,男同学又把这首歌用二胡拉了一遍,拉的过程中强调了一些段落的强弱,后来女同学又根据男同学的指导,把《渴望》重新唱了一遍,该弱的时候弱,该强的时候强,效果有极大的提高,快把我唱哭了。
(截图来自微博)
于是我从微博追到抖音,把这两个人都关注上了,一个叫“嫄嫄全能唱将”,一个叫“二饼胡拉”,看他们连线了在东北某学校当老师的女同学,乐子挺多,可把一帮网友们开心坏了。
自媒体真是适合有才艺的外向型人来搞,一场直播自己也乐乐呵呵的,流量还高,打赏应该也不少。两个人又聊到了在东北有一次吃沟帮子熏鸡,一下把我的回忆勾起来了。
在北京的时候听过沟帮子熏鸡的大名,特意在淘宝上买过,好像是从盘锦那边寄过来的,那种烟熏的香味令人印象深刻,现在想起来都要掉口水。
《再见爱人》这一季结束了,我一度写了好几篇公号文章点评这个节目,获得了不少流量,后来实在看不下去了,麦琳买熏鸡那一段都没看就放弃了。不知道麦琳买的内蒙的熏鸡,跟沟帮子熏鸡的口味有啥差别。
这个节目到了最后时刻才放出来麦琳是被人抱养回家的信息,试图解释麦琳一系列奇怪行为的合理性,为了节目的收视率,使用这么下作的手段,玩弄观众于股掌之上,令人愤慨!幸亏我放弃得够早。
看中国的综艺节目,已经不如去抖音看看直播了,前面提到的音乐学院老同学直播间偶遇,比综艺好看多了,人民群众需要这种不伪装、不设计的娱乐体验,而且互动感还更强。
说回熏鸡,中国的四大名鸡里还有德州扒鸡,最近看陈存仁先生写的《银元时代生活史》,写得真好,他是一位民国时期的名医,写自己民国时期在上海的成长史,看到他结婚之后第一次从上海去北平,火车要走三天三夜,每到一个站,都有小贩兜售土产,很多只需要六个铜元到八个铜元,唯独到德州,有一种熏鸡,每只要卖到小洋二角,初时嫌贵,买了两只,没想到这熏鸡肉质既肥且嫩,简直是平生从未吃过的珍品。印象中跟两个朋友2007年去泰山,返程的时候也在德州火车站买过扒鸡,好像当时感觉也挺贵,好吃的东西哪有便宜的!民国时期德州火车站的熏鸡,应该跟21世纪德州火车站的德州扒鸡,口味是一样的吧?
后来还在乌鲁木齐到郑州的火车上吃过朋友赠送的椒麻鸡,当时刚结束完一轮封控,朋友也是热心,执意要给我买,那么大一份,在火车上吃吃停停,还邀请同一个车厢的陌生朋友一块吃,从乌鲁木齐吃到嘉峪关都没吃完,不过椒麻鸡不大适合坐火车的时候吃,汤汁有点多,吃完得收拾好久,没有烧鸡爽利。
老家在晋东南地区,离河南很近,所以道口烧鸡的店开得挺多,现在买一只道口烧鸡也得五六十,虽然吃起来有点咸,但是过一段时间,就想念那种咸香味。
美食的流传,据说都跟铁路有关系,四大名鸡中,唯独没尝过符离集烧鸡,据说这种烧鸡成名,也是因为津浦铁路经过符离镇,客流量大,把知名度传开了。
其实很多美食,都是因为交通阻塞,没有打开名气,还有的美食,是因为产量不足,在本地就被销售一空了。尤其是水果类产品,去年在省城太原,吃到一种太谷的壶瓶枣,口感不错,在晋东南地区就没见到过,可能是本地都不够卖,没必要卖到外地去。
结尾放一个偷吃道口烧鸡的小孩,美食里藏着人民群众的情感。
爱生活,爱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