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八点半,让媳妇儿带着孩子去睡觉,我赶紧打开罗振宇的跨年演讲,还支起了录音笔,打开了速录机,记了好多东西。看了两个多小时,听到“古代皇帝夏天没空调,晚上没电灯,连抽水马桶都没用上,更别说手机、互联网、人工智能,跟咱们一生的幸福总量根本没法比。”这一段,实在是太困了,索性关电脑、关速录机、关录音笔,手机调成睡眠模式放书房,回卧室睡觉去了!
睡了两个多小时,被烟花爆竹吵醒,媳妇起来到阳台看了看烟花,说,应该是十二点了,2025年了,说完又回床上睡觉了,我连时间都没看。
早上五点起床,坐在马桶上打开手机,得到的公众号里公布了罗振宇2025年“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全文稿,而且附上了全套PPT。
这是一个公开透明的世界,昨天用速录机记的稿子已经失去了打开的意义。录音笔里的文件显然也不会再打开,经过他们公司确认过的演讲稿,图文并茂,排版精致,读起来效率更高。你想做的事,他们早已经想到了,由他们来做,肯定比你做得更专业。因为演讲稿是他们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打磨出来的,一个速记员,不可能在几个小时之内记出比他们更完美的稿子。
这有点像他在演讲中提到的观点:与其被别人取代,不如自己取代自己。他们在公司内部成立了一个组织叫“AI蓝军”,蓝军司令快刀青衣上任以后说了句丧心病狂的话:“反正现在公司的业务早晚会被AI颠覆掉,那我们自己把这家公司干倒闭吧。”
他们团队开发出一款软件叫“Get笔记”,可以自己看视频直播,自己记录,然后生成报告。
以前只知道人要有睡后收入,现在的说法是睡后学习,你睡着了,人工智能还在帮你学习。这是我近期第二次听到“Get笔记”这款APP,决定下载下来试用一下。
看完后半段演讲的文字稿,收获还是不少,不过脑子感觉有点乱,这几天看他们公众号公开的每年的写稿过程,好多人封闭在一起写稿子,感觉这个流程越来越像春晚,希望这个跨年演讲不会越搞越像春晚一样平庸。
我很少在别人的公众号文章下面留言,开始写公众号之后才改变了这个习惯,于是我在这篇文章下面留了个言,留完言发现,未精选,仅作者可见。不过仅仅四十五分钟后,留言就通过人工审核了,这个团队的人太敬业了,估计晚上睡眠时间不足五小时。
(留言截图)
我喜欢的一个公众号“九边”,因为留言区有人违规,最近发的文章都没法留言了,纯粹是劣币驱逐良币,几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有时候评论区里的高人很多,精彩的评论区价值甚至超过文章本身。
我的公众号目前流量不大,我一般都是系统自动精选留言,有些文章实在是恶意留言太多,才不得不选择人工精选。
我不是得到的用户,暂时也不想成为得到的用户,我一直认为,只要你想学东西,不付费也能学到。当然,经济条件允许的话,还是应该给知识付费,那样学起来效率更高。
罗振宇拼命在焦虑怎么样顺利达成二十年跨年演讲的事,为了防止意外,他还专门做了未来十年跨年演讲的开场语,装在一个信封里,现场交给了自己的合伙人脱不花。一旦自己有意外,到时候可以抽出对应年份的开场语找人念一下。真是大可不必,地球离开谁不转?巴菲特股东会开了几十年,都是两个睿智老人撑场面,去年芒格去世了,股东会不也照样开吗?犯不上这么焦虑。
前几天有一篇文章里,我曾经说过想听一听罗振宇的跨年演讲,看看到底未来能有什么好消息。结果有人评论说,罗胖啊,呵呵。
我觉得现在的人太容易固步自封了,讨厌一个人,就彻底屏蔽这个人的所有消息。何必如此偏激?再讨厌的人,身上也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何况罗振宇的公司,有一大堆的能人。
找精神食粮,我觉得也跟吃东西一样,要“什么都吃,适可而止”,对一切都可以接受,对一切都保持怀疑,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所以我们应该避免狭隘,要做一块海绵,静静地吸收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罗振宇观察到的那个窗帘公司,只租瓷砖店或者家具店的一面墙,把窗帘全部挂上,产品特点和单价写得清清楚楚,不打折不抹零,去掉了租金成本和人工成本,营业额逆势上涨,其实本质上还是走了降本增效不雇人那一套。
还有饭店给小孩发气球,本质上还是降本增效搞连锁,让夫妻店搞不下去。
所以说当下的好消息可能是有钱人的好消息,普通人会更难。
不过普通人应该学一学罗振宇戒烟、健身、整牙、植发,把身体搞好才是正理,AI时代,一切都在迅猛变化,以前可能是一年一个样,未来可能一天一个样。说不定哪一天,真的就有好消息,我们要让自己尽量健康一些,等着更远的未来的好消息。
刚要发表文章,打开微信,罗振宇又在三亚开始了“新年十日谈”的第一场直播,聪明人都这么拼命,普通人还是努力一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