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三十万阅读量的文章给我带来的生理反应和现金收益

文摘   2025-01-24 11:30   山西  

昨晚睡觉的时候,我媳妇碰了一下我的脚,我的双脚温热。她说:刚发的这一篇文章流量不怎么样吧?我说,是的。她说,怪不得脚这么暖和。

我们俩笑了起来,想起来前一天晚上十点,临睡觉的时候,傍晚发布的这篇文章你能管得了你媳妇重要场合戴什么帽子吗?阅读量突然开始暴涨,我们俩都兴奋了,我的脑门开始冒汗,血气上涌,与此同时,双脚一片冰凉,我媳妇说从来没出现过这种情况。是啊,从来都是她的脚比我的脚凉,流量还能带来这样的生理反应呢?而且怎么捂也捂不热,一晚上都是冰冰凉。

咱一个农村孩子,哪见过这样的阵仗,这可真是,脑门热汗刷刷下,泼天流量滚滚来。太刺激了,根本把握不住!

一直到凌晨一点多,涨势才逐渐慢下来,刚要睡,美国那边的网友开始留言了,一看这局面,可能是在美国的华人同胞们边吃午饭边刷手机呢。地球真的不太大,小小农民的文章也跨过了太平洋。

一直到凌晨两点多,阅读量停留在四万,不再涨了,我在床上感叹,黑夜怎么如此漫长?太阳啊,快出来吧,赶紧天亮吧,不然这热度凉下去可咋整?

到了早上八点,阅读量依然没有起色。我想大概就这样了,破十万有点难了。流量主收益175元,关注人数增加了七百多,可以了,要啥捷安特自行车,175元也能买辆二手飞鸽!

吃完早饭去公园散步,还跟写公众号的朋友聊了聊各自的情况,我们还是坚定了上次达成的共识,想让关注度上来,还是要写出好东西才行,要给用户提供价值,不管是实用价值还是情绪价值。只要好文章积累得足够多,关注人数就能实现指数级增长。

从公园返回的时候,路边的大货车在卖蒜苔,中午打算吃豆角焖面,于是我去超市买豆角。我觉得我现在写公众号的状态,就像卖蒜苔的大货车司机,属于游商,蔬菜品种单一,顾客不太多,整天得为销量发愁,菜卖得不好,就得换个地方,全靠运气;不像小区楼下的超市,客户群体基本稳定,每天进多少蔬菜水果,心里都有数,但愿早日从游商变成坐商,不靠系统推流也能获得稳定的阅读量。

买完菜出来,那篇文章的阅读量又开始猛涨,大家是不是上班上到十一点半,就打开手机摸鱼等午饭了?

回到家我根本无心做饭,还好媳妇回来帮着拌了拌凉菜,我负责炒了炒豆角,肉丝是前天就炒好的,焖面是我妈提前帮我们蒸熟冷冻在冰箱里的。

我在餐厅密切关注着评论区,最少有二十几条评论违规被系统自动删除,很多敏感的留言我也赶紧进行了屏蔽。一个中午的时间,阅读量顺利突破十万加,并且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最终在下午六点,阅读量突破了三十万。关注人数也翻了一番,我想起一句话:孤篇盖全唐,这话太狂,阿弥陀佛。不能这么想,写公众号跟吃馒头一样,不能因为这个馒头让你吃饱了,就否认之前的馒头的作用,要感恩所有的馒头。

人在事上练,这一回面对泼天流量,心态没有调整好,头热脚冷,惊慌失措,且得练呢!

总结一下这篇文章目前的收入,两天产生的流量主收益为:1617元,打赏收入为100元,其中50元是一个影视行业前辈打赏的;另外50元为陌生网友打赏,七个陌生网友打赏完,只有一个人加了关注,谢谢你们!两项收入合计1717元。

这一篇文章的收益有点接近于当年做现场会议速记一天半的报酬,但是目前我已经不具备现场速记的能力,所以不能拿速记收入来作参考。

还是换一个我能驾驭的工种,这有点像我掰了整整一亩地的玉米。1717斤,一块钱一斤,算是高产。而且手不疼,腰不酸,脸也没被玉米叶子划伤,这活儿能干!

希望来年风调雨顺,多收几亩玉米!


张彦青
思想自由,行动自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