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速录机写文章以来,每次开机都感觉像是在开会,看着小红灯一闪一闪的,忍不住开始在心里计费,一个小时了啊,一个字还没写,200块钱没了。
到现在自己欠自己好几千。
最近一周公众号流量不行,单篇阅读量破百都费劲,前一阵势头好的时候,信心满满,跟我媳妇说,你看着吧,很快就能开通流量主。现在也不敢得瑟了,就差二三十个关注,迟迟无法实现,急也没用,慢慢写吧,松弛感很重要。
平台是不是在我们家装监控了?要刻意压一压我的傲气。
昨天在微博看到两张图,挺逗,是一个摄影师给特朗普拍照,三个苹果箱,摄影师坐一个,特朗普坐一个踩一个,一盏灯,看着跟黑心小作坊一样。
(图片来自互联网)
但是拍出来的照片却极富张力。这个摄影师真是艺高人胆大,这也说明越是给领导服务,越要有松弛感。摄影这种事,重要的不是镜头,而是镜头后面的头。
(图片来自互联网)
《庄子》外篇·田子方里有这么一段,宋元君要画图,画师们都毕恭毕敬地濡笔调墨,有一个画师来晚了,还特别没礼貌,画画前解开衣服盘腿坐着,宋元君听说之后说:他才是真正的画师!
宋元君还没看那个画师的作品,就知道他的画是真画,就是因为这个画师是松弛的,这样的人才能创作出有自由精神的画作。
(《庄子今注今译》第584页 陈鼓应 注译 中华书局)
人在陷入焦虑的时候,很难保持松弛感。
很多次我指导孩子写作业,怎么也教不会,就总想抽自己,这个时候非常需要跳脱出当时的情境,让自己松弛下来,学不会就学不会吧,没什么大不了的。
曾仕强就讲他小时候写作业特别慢,他妈妈很厉害,每次到点必须让他关灯睡觉,写不完也不许再写了,理由是要保证充足的睡眠。结果第二天上学,老师批评了他一顿,几次之后,他写作业就越来越快了。
曾老的妈妈是有大智慧的人,当然现在我们家长不可能这么松弛,因为孩子写完作业需要有家长签字,你不可能让孩子不写完就睡觉去。
(截图来自新浪微博:凤凰周刊)
马伯庸有一回跟余华聊天的时候,余华发现他的手机壳上写的字是:别跟孩子生气。看起来著名作家跟我们有一样的困惑。
马伯庸昨天在新浪微博发布了自己的2024年书单,10本书,我一本都没看过,甚至有9本都没听说过,只有一本《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听说过,还没来得及看。
这就是差距,有差距就有差距吧,至少认识到了差距,就是进步。
今天早上,孩子起床以后磨磨蹭蹭的,快迟到了还在沙发上吃零食,往常我可能会暴跳如雷,今天一下松弛起来,在窗前写写毛笔字,提醒他自己注意时间,其他小朋友都在幼儿园开始吃早饭了,去晚了得饿着。
松弛感这个词入选了《咬文嚼字》发布的“2024年十大流行语”,今年奥运会上,我们见识到了00后们的松弛感,潘展乐、郑钦文,无论是在赛场上还是赛后接受采访,都足够松弛和淡定。
可能运气也偏爱有松弛感的人吧。
要永远保持松弛感,就这。
包饺子去了,前天的饺子馅儿没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