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令《答孙莘老见寄》阅读答案及解析--生无人愧宁非乐,死有天知岂待名

文摘   2024-11-14 15:46   山东  

答孙莘老见寄

王令

高门鞍马日光荣,势力纷纷起共争。

偶以不能聊自便,敢于兹世独求清。

生无人愧宁非乐,死有天知岂待名。

客食官居同是苟,何须称别异平生。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生动地刻画出奔走于权贵之门,并自以为荣的趋炎附势之徒的形象。

B. 颔联“偶”“聊”二字的委婉语气与“敢”“独”的坚决语气,形成鲜明对比。

C. 颈联“宁”“岂”两字不仅加强了反问语气,而且还凸显了诗人内心的茫然。

D. 这首酬答诗慷慨激昂而情致苍凉郁勃,充分显示了作者耿介孤高的人品。

16. 这首诗的中间两联表现出诗人的哪些人生态度?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5. C .“凸显了诗人内心的茫然”错误。颈联“生无人愧宁非乐,死有天知岂待名”中“宁”“岂”两字确实加强了反问语气,但表达的是诗人对问心无愧之乐的肯定以及对不追名逐利的坚 定态度,并非内心茫然。故选C。

16. ①颔联诗人说自己尽管自由受限,但仍敢于在谄媚、纷争四起的乱世中独求清名。表现了诗人不随波逐流,保持清高和独立的人生态度。

②颈联诗人写自己生而无愧,死有天命,不愿追名逐利,“宁”“岂”语气坚决,表达了诗人追求内心的安宁快乐与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解析

①“偶以不能聊自便”表明诗人可能因为某些原因而行动受到限制,不能随心所欲地去做一些事情,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抱怨或消极对待。这里的“不能”可以理解为外在环境的束 缚,比如高门势力的争斗等。

“敢于兹世独求清”则体现了诗人在这样一个充满势力纷争的世界中,勇敢地追求清高。“敢于”一词表现出诗人的坚定和勇气,在众人都追逐荣华富贵、参与势力争夺的时候,诗 人不随波逐流,而是坚守自己的原则,追求内心的清净和高洁。

结合全诗开头“高门鞍马日光荣,势力纷纷起共争”所描绘的高门贵族们为了权势荣耀而争斗的场景,颔联更加凸显了诗人与世俗不同的人生态度,他不被外在的虚荣和权力所诱 惑,保持着独立的人格和清高的品质。

②“生无人愧宁非乐”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一种价值观。他认为活着的时候只要做到问心无愧,就是一种快乐。“宁非乐”语气坚决,强调了诗人对这种内心安宁快乐的追求。这体 现了诗人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以正直、诚实的态度对待生活,不做亏心事,从而获得内心的满足和快乐。

“死有天知岂待名”则表明诗人对于死亡和名声的看法。他认为死后自有天意安排,不必刻意去追求名声。“岂待名”同样语气坚决,传达出诗人对追名逐利的不屑。在诗人看来, 名声是外在的东西,不应该成为人生的追求目标。他更关注的是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追求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颈联整体上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世俗价值观的超越。他不被生死和名利所束缚,而是以一种豁达、超脱的心态看待人生,追求内心的真正幸福和安宁。

简析

王令的《答孙莘老见寄》通过批判趋炎附势的世俗陋习,展现出诗人清高孤傲、不媚俗流的品格。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以及宁愿清贫自乐的坚定态度,同时字里行间也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语气慷慨激昂,情感饱满而深沉。

古诗文学习
古诗文学习,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古诗词名句,古诗鉴赏试题,文言文试题及翻译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