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代的历史上有多少令人难忘的政治家?明治维新时期有很多著名的政治家,翻开历史书,可以随处找到,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但是,战后,留名清史的大政治家则不多。
有人说刚刚举办国葬的前总理安倍晋三应该算大政治家,岸田内阁因为他是日本在位时间最长的政治家,而且死于非命,决定为安倍举办国葬。相比之下,战后只有一位政治人物,1967年,前首相吉田茂曾获此荣誉。
但是,与吉田茂相比,安倍并没有得到日本国民的广泛支持,国葬之前,数千名抗议者走上街头、签署请愿书反对国葬,公众的哀悼情绪也已经消退。而且,据一些媒体民意调查显示,超过60%的公众反对国葬。
国葬当天,许多民众在国会前举行抗议活动,他们反对为安倍举行国葬,抗议他在任职期间带领日本军事化。
他在2014年强行通过法案,“重新解释”日本战后的和平宪法,允许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这就意味着日本战后,首次能与美国一起在海外采取军事行动。而且,安倍还致力于修改日本的和平宪法。
与此同时,也有很多民众在附近献花,对于安倍在光天化日之下遭到枪杀表示哀悼。
由此可见,安倍晋三是一个充满争议的政治家!
那么,如何评价政治家呢?记得2019年看到过一条不太引入注目的新闻,日本经济产业省召开了一个题目为“汽车新时代战略会议”,日本国内所有的著名汽车制造商都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作出一项长期战略规划,决定将在2050年向世界100%提供新能源汽车,其中包括油电混合动力的(HV)汽车。其中,每台汽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平均减少80%,达到世界环保最高水平。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日本需要降低全固态电池的成本,还要降低新能源汽车的燃料电池心脏部的零件成本,同时还要改进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引擎的热转换效率。
关于新能源汽车,英国和法国已经宣布在2040年之前停止销售汽油和柴油能源的汽车。中国更是在这个领域弯道超车,处于领先地位。
客观地说,日本此次宣布的长期战略计划虽然比英法两国的目标推迟了10年,但是,能推出2050年的长期战略,已经属于十分罕见。
2050年距现在还有接近30年,对于日本的大多数政治家来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时期,甭说30年,即使是10年后,很多议员都不知道自己是否会当选国会议员,是否还是职业政治家,而且,现在的很多政治家并不认为自己的寿命能活到2050年。
因此,日本的政治家不习惯于为国家制定长远规划。这一点和中国的大政治家们完全不同,1984年,在谈判香港回归时,邓小平曾经提出主权移交后,香港保持现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变,这就是著名的“一国两制”的方针。
中国人有悠久的历史观。近代经过鸦片战争之后,人们在屈辱之中度过了100年才将外国殖民者全部赶出了中国。
1842年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1860年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南部,1898年拓展香港界址专条租借新界才出现99年之说。99年,在当时的概念当中有“永久”的含义。在100多年的漫长岁月中,中国人等到了主权移交。
从实现“四个现代化”,到改革开放,翻两番,直到现在的“一带一路”,中国的政治家总能提出一个宏大的长远目标。
因此,对于历史,中国人和日本人具有不同的时间感觉。中国的政治家提出50年甚至更长的长远目标和规划时,老百姓并不感到惊奇,而在日本则十分罕见,政治评论家们会群起批评和嘲笑这种遥不可及的目标。
战后,日本鲜有留下历史记忆的大政治家,至今人们仍然津津乐道的大概只有田中角荣。田中的学历只是小学毕业,和众多的高学历出身的政治家相比,他在起跑线上就处于不利地位,但是,他在政治生涯中提出了著名的政治纲领“列岛改造论”,核心是政策性的公共投资,修建道路,普及城市化。
在此政策之下,新干线穿过了本州中央的山脉,开到了新潟县,而且,人口稀少的山村也铺上了柏油公路。虽然传媒批评田中搞金权政治,但是,在家乡人民的心中,他是给家乡带来幸福的政治家。在新潟,人们修建了田中的铜像,纪念他对家乡做出的贡献。
田中以其卓越的领导才华问鼎总理之后,形成了自民党内的田中派,鼎盛时期国会议员多达143人,秘书超过1000人。自民党当年的重要人物:如二阶堂进、金丸信、竹下登、羽田孜、桥本龙太郎、小渕惠三、小泽一郎、后藤田正晴、野中广务等,都曾受到过他的栽培。
尽管他因经济政策失败,担任总理的时间仅短短两年,尽管他因受贿被起诉并有多种绯闻,但是他开创了一个时代,至今仍然被认为是“战后60年间对日本的发展贡献最大的人物”。
同时,他还以大政治家的胆魄,在1972年9月访华,与周恩来总理签署了中日联合声明,从此,中日两国迎来了和平友好时代。反观战后其他政治家,几乎找不到能和田中比肩的人物。
著名的评论家大前研一在《东洋经济》杂志上发表评论,批评当今的日本政治家眼光短浅,只看到自己的选区(每个选区平均35万选民),平时的主要政治活动都集中在如何为自己的选区带来各种行政补贴,实现自己的竞选纲领,赢得选民的支持,为下一次当选铺路。这样便很难出现具有雄才大略,谈论天下国家,埋头解决外交、军事、经济等长期课题的大政治家。
其实,曾任伦敦经济学院经济学教授的森岛通夫早就在《日本为什么将会衰落?》(岩波书店,1999)中指出日本缺少大政治家的问题。
在书中,森岛形象地将日本的经济比喻为一条装着小马达的机帆船,战后依靠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两次“东风”才能高速发展,而一旦失去了“东风”,日本经济只能靠本身的小马达缓慢前进,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缺乏能呼风和掌舵的大政治家,被称为“失去的20年”的日本经济就是此种状态。
因此,他在该书中从金融、产业、教育以及精神和人口等各方面分析,预言日本社会将在2050年衰落。
所谓“衰落”并不意味着贫困,日本从江户时代一直到现在,除了战败后的几年,经济上始终没有处于贫困,即使是泡沫经济破裂,金融系统几乎处于崩溃的90年代,日本人的生活并没有陷入贫困。
衰落是指政治处于停滞,国家失去方向,国民失去信心。日本曾经几次经历了这种危机,第一次是幕府末期,第二次是战败,第三次是泡沫经济破裂。但是,每一次,日本社会都能迅速渡过难关,这就是日本的奇迹。
现在,日本社会仍然面临许多长期的课题,比如:少子高龄化、高额的财政赤字和国家债务、朝鲜的核武和导弹的威胁等。但是,这些都是需要紧急解决的课题。不过,面对这些问题,日本没有出现能够解决现实问题的政治家。
所谓“安倍经济学”的“三只箭”(实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政府公共投资,提振民间投资)没能解决,岸田总理提出的“新资本主义”刚一提出,就被经济学家批评为缺乏新意。
相比之下,日本有优秀的公务员集团管理国家,无论谁执政,政治即使停滞,国家机器照常运转,百姓生活依然安定。
所以,日本社会也没有呼唤大政治家登场的社会氛围,借用大前研一的比喻,日本社会现在达到了“无人驾驶等级4”的水平,也就是说驾驶人(政治家)一般不必介入控制,汽车就可以按照高速公路中以及平顺的车流与标准化的路标和提示线,自己执行包含转弯、换车道与加速等工作。
今后,无论是在亚洲,还是在世界,日本的影响力有可能继续衰退,如果老百姓安于“经济一流、政治三流”,只要不出现紧急课题,日本仍然很难出现大政治家。
专辑 |不能错过的日本打卡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