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5周年,其中第三条是“缔约双方将本着睦邻友好的精神,按照平等互利和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为进一步发展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和文化关系,促进两国人民的往来而努力”。
“和平友好”,本来应该是值得两国人民纪念和记忆的关键词,“促进两国人民的往来”,本来也应该是近邻国家正常的现象。但是,在经过20年的全球化背景下,中日两国经济关系密切发展之后,现在中日两国人民的往来却不如人意。
前不久,曾两次去中国,无论是从东京去北京,还是去广州,我们所乘坐的飞机都是只有一个通道的小飞机,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日本人去中国的人数不多。而从上海返回东京的飞机虽然是两个通道的中型飞机,但是,中间的座位空空荡荡,从中国来日本的团体旅游几乎没有,令人感到可惜可叹。
由此可见,在2023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5周年之际,日本政府和媒体都没有努力促进两国人民的往来。究其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笔者在此也没必要多费笔墨,只是觉得作为近邻,十分可惜。
中国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世界遗产的数量居世界第二位,北京、上海、深圳的城市街景都十分很有魅力,上海外滩的夜景,从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和上海金茂大厦俯瞰的景色都是世界一流的。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美食世界一流,各地的名菜各具特色。无论在高档餐厅还是普通餐馆,日本学生们都众口称赞。最重要的是中国的物价相对便宜,这和美国和日本相比,仍然魅力十足。
再看日本,日本同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京都、奈良以及镰仓的寺院,保存了唐宋时代中国佛教文化的特色,东京不但城市景观漂亮,而且治安良好,服务周到。而且,日本的四季景观各具特色,春天樱花盛开,夏天盛行祭典和烟花大会,秋天满山红叶,冬天则有雪景和温泉。
日本的饮食也有特色,日本的传统饮食,近年因其细腻丰富的口味及赏心悦目的外观而闻名海外。2013年,历史悠久丰富的“和食”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无形文化遗产。
和食最大的特点是食材的时令感。和食的烹饪会选择时令食材或与例行庆典相称的食材。和食以“三菜一汤”(一道汤品、三道菜品)为基础,合理搭配米饭、汤品、肉类或海鲜,以及蔬菜,组成营养均衡的健康饮食。
夏季,街头巷尾还有清凉爽口的刨冰,章鱼丸子等小吃甜点的小摊。除了拉面和蔬菜以外,鳗鱼、香鱼、鲍鱼等对身体有益的鱼类也达到旺季,还有在酷暑的傍晚,在小酒馆畅饮啤酒和下酒菜毛豆,这些都构成了日本饮食的特色。
相互具有旅游资源和美食,还有良好的治安环境,最重要的是中日两国是近邻,用一句大家熟悉的表述来说,是“一衣带水”的近邻。
那么,“一衣带水”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这个词,一般人可能以为是“一衣×带水”,其实,正确的是“一×衣带水”。查阅“衣带水”的意思,《广汉和辞典》(诸桥辙次等著,大修馆书店)的解释是“如同衣带一般细水长流的河流”。由此可知,这个词形容相距很近,一水相隔。
“一衣带水”最早见于《南史·陈后主纪》中关于隋文帝的记载,其中讲道:“隋文帝谓僕射高颍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耶。”
其背景是隋文帝杨坚看到长江南岸陈朝的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便发动了跨江灭陈的战争,完成了大一统,成功结束纷乱近400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
与“一衣带水”词义相同的是“一苇带水”,明治时期的《朝日新闻》(1888年1月6日)的“上海通信”中,就曾经写道:“日清两国,自隋唐以来交往连绵不断,以地理来讲,一苇带水;以关系来说,唇齿相依;以人种来讲,同种;以文字来说,同文……。”
以前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尽管当时也有各种摩擦,但是一提起中日关系,我们习惯地使用“中日友好,一衣带水”这句话,两国的政治家在相互访问时致辞中使用,两国的传媒在报道中使用,两国的企业家在贸易中使用,两国的普通百姓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但是,在两国的交往之中,“中日友好,一衣带水”这个表述发生了变化。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的GDP逐渐接近日本的水平,2000年之后,中日关系经历了所谓“政冷经热”的时代,尤其是在日本政府对钓鱼岛进行所谓“国有化”之后,中日关系更是转入“政冷经冷”的时代。
两国的民族主义日益高涨,在此背景下,“中日友好”这个惯用语逐渐消失了。
除去政治因素,其实近邻之间,存在着很多尚未引入注意的误解。比如,同样在菜馆,客人想要一杯水时,在日本,店员会拿来一杯冰水,而在中国,店员会送来一杯热水。同样在饭店点饺子,在日本,店员端上来的是一盘煎饺,而在中国,一般则是水饺。
在中国,即使是像上海那样的大城市,在人行道上行驶的电动摩托车会毫不犹豫地连续鸣笛,这时电动车鸣笛目的是让别人给你让路,还是提醒前面的人你要从他身边经过,要注意安全?
这种情况在中国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似乎没有人在意,而日本人遇到这种情况则十分反感。他们觉得,电动摩托车在人行道上行驶本身就违反交通规则,而且鸣笛更不礼貌。在日本,按喇叭让人给你让道,一般你按多了会激起别人的反感,有可能还会激化矛盾。
中国人和日本人都注重礼尚往来,旅行时都会给朋友带回礼物。中国人比较重面子,送礼时注重礼物的价钱,爱送重礼。
日本人因为有还礼的习惯,还礼时要按照接受的礼物一半的价钱,买礼物送还给对方。因此,日本人一般不送重礼,以免让对方感到为难。
日本人旅行之后,也经常买一些巧克力或者钥匙链之类的小礼品送给周围的同事或者朋友,而且,巧克力也不是每个人一盒,而是买一大盒,每个人分一块。这样,在礼尚往来中,中国人经常会认为日本人小气,容易产生误会。
中国和日本,所谓“一衣带水”,不但近在咫尺,而且文化似乎相近,在国际化的大潮中,中国人和日本人交往更是十分频繁,因此,要真正了解对方的文化才能避免发生误会,首先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开始。
作者简介:
栾殿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化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通过了解日本社会生活中的文化及其成因,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日本人和日本社会,把握住日本文化的脉搏,进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交流。
主要研究方向是中日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论,清末留日学生生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