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通报和狂热的人

文摘   2024-06-28 12:00   四川  



苏州,今天出了通报,这也是我们第一次知道,这个挡住了凶徒的匕首,间接救下了一车日本孩子的女性,叫胡友平。


遗憾的是,她因为伤势过重,已经离世。24号事件发生,到26号她去世,中间也就是一天时间。


如果她还活着,我们也许能够从她后来的描述中,知道事件的更多信息和细节。


而现在,就只剩下一份官方的通报。通报里,这件事情也有来龙去脉,但语焉不详,你看不到胡友平的伟大,也感觉不到她的付出。只有口号式样的称赞,和一张标准的寸照。




当我想寻找一些更多的信息时候,我看到了一条名为《苏州将追授胡友平“见义勇为模范”称号,事发细节披露》的稿子。


说是细节,其实说是过程比较贴切。来自新华社的报道,也就是一千字的样子。





这里面,跟胡友平有关系的,也就只有前面三段。


按照描述,在这个事件中,一对日本母子先受伤,胡友平阻拦了犯罪嫌疑人并被刺伤倒地,接着被追刺。


车里还有谁,她的职业是什么,前后有多长时间,她身中几刀,致命伤是什么……这些内容,都随着她的离世隐去了。


而在后面的三段里,市民日商和当地官员都发了声,表达了三层意思:事件偶发,情绪稳定,未来美好。


这几乎是我看过的最冰冷的报道了。


没有细节,只有披露,披露了胡友平在这个叙事中,其实是最不重要的那个存在。


直到现在,我还没有看到过关于这件事情的一个详尽的报道。关于胡女士救人的过程,只是流传于社交媒体和微信群里。


这很容易理解。因为事情不仅仅是一个女性的见义勇为,还关涉了行凶的、救人的、被救的三方的身份。


中国与日本的关系,民族与身份的叙事,是这里面很纠结的点。很容易就会让人代入:是中国人无差别伤害了日本人,又是中国人挺身而出,保护了日本人。


这确实是极端个案,但其中透射的社会心理,却有着十足的群众基础。社交网络上,说凶手是英雄,为民除害,为历史报仇的大有人在。而下面点赞之众,也证明持有这种观点的,绝非一个人。


中日两国的纠葛,不必多说,这几年里,三不五时就有摩擦,从u型锁到扒掉女孩的和服再到谴责coser,类似的事件也总是层出不穷。而支持这些做法的声浪,也越来越高。


铁头在日本的刻字,迎来一阵叫好,而现在,终于有人抽刃向平民。如此的狂热,堪称恐怖。


也许正因如此,苏州当地选择了冷处理,不披露细节,也就规避了一些风险,少了一些网上的骂战和站队,而他们的主要目的,也只是想告诉外资,这里依然安全。


在这个叙事里,胡友平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是没有那么重要的。如果要渲染她的伟大,就一定要说出更多的残酷,也就有了更多的不安定因素,这是他们不愿意承受的。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我们应该爱具体的人,不要爱抽象的人。


每一个活泼的生命,都要比死板的概念更有意义。


遗憾的是,在具体的人和抽象的概念里,报道和通报,都选择了后者。


放到一般的见义勇为报道里,英雄的过往,他的品质,他的职业,都会说得明明白白。最后还要采访他的亲戚朋友。


胡友平牺牲了两次,一次是抗击暴徒的时候,一次是在大家想要更加了解她的时候。


这不该是一个英雄应有的待遇。


开膛手贝塔
入世而不世俗,温情而不凉薄,摒弃客观,全数主观。思考,表达,叙述,这个世界与时代,认真,不会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