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年纪的关系,最近我知道自己看到了一个场景,却是再也想不起来了这个场景具体在哪里了。记得我是走过了一段桥面,桥外侧有两根大型管道,外面裹着保温材料,这也许是东北地区特别是厂矿区域很常见的吧。
见到了那个裹着保温材料的管道勾起了我的小学生的回忆,也就是在海燕二小念书时,放学后会走过石油七厂俱乐部走下一个小山坡再穿过农田才会回到海茂村里,小山坡上就是会有架空的大型管道穿过,吸引我们这些小男孩的是管道接口处保温材料那里往往就是鸟窝,调皮的我们会沿着管线一直寻找每一个接口,爬上去找到鸟窝,掏窝抓鸟然后会聚在一起想办法烤鸟吃。这个在冬季呢比较容易,鸟儿都躲在其中,但是夏季呢,有时候会遇到蛇,是个讨厌的事儿,但也可以顺手也抓了。
现在想来这是多么多么地野蛮啊,但那个时候的青少年们却乐此不倦,每年每年都做。在更北一点的从海茂村通往五二三厂居民区的路旁山坡处,略缓的坡地上还能看到大孩子们张起来的大网,那会抓到更多的鸟儿。
那个我已经想不起来哪里见到的桥旁大型管道的场景在我脑海里盘桓了三四天了,时隐时现,等到我看着这一张老地图时突然就鲜明了起来。
日语汉字可以识别读解的是
海猫坨 干井子 大盐岛 樵树坊。
写着日语片假名更像是汉语拟音词的是 ロビンソン岬,老滨少海角?话说我还曾经从棉花岛坐渔船到了这个海面从五二三厂的海滩下的船。那时候这里的海边臭油子很多很多。
对应着现在的地理位置 海茂村 甘井子 盐岛 椒房 龙头山。
从盐岛到五二三厂,到海茂村的大致地形从地图上都能读到,大致对得上,但是到了当年的海燕二小,学校对面那个山顶是旧炮台的位置,感觉有些偏,不那么准确了。去看现在的百度地图也是有些偏了,那也许是国内地图常见的安全偏离措施吧。总之和小时候的位置感完全不一样了。
那座有炮台的小山顶因为不是回家顺路,也是会去玩但是不是那么频繁了。山顶上平平的,有三四处水泥炮台,山顶周围是碎石坡,坡下到林地间的一段是蛇最常出没的地段,再往下靠近山脚处有几段梯田,小学低年级时还时不时有学校摊派的课后作业,给梯田里带去自己家的鸡粪。
小时候的课后作业可是比着现在的孩子们的作业要丰富而且更好玩。得交打死的苍蝇,用火柴盒装去学校,火柴盒还可以装蛆,这蛆呢,外面的公厕墙外就可以挖到,要想积极点多交的话去海茂村的农田地头那里有积肥的地方,就是很快可以填满几个火柴盒了。老鼠尾巴的作业一般是寒暑假的大作业。还有蓖麻呢我忘了具体是怎么交的。
同龄的你们小时候都交过啥作业?市区内的小学校也是一样的课外作业吗?评论区里留言吧。
1904年1月日本海军军令部绘制的这一幅地图名字叫做 达利尼市全图,原图为沙俄制地图。
在从1899年到1910年之间吧,这么大的大连市区及周边区域的地图不多见,这张由日本转制的地图更显得珍贵了。地形地貌加上新的城市规划来自沙俄方面,地名呢则是日语汉字标注,具体到是不是沿用了中国原有的当时使用的汉字呢?我认为大部分是沿用了中国的汉字称呼,也有部分比如刚才的五二三厂海角为什么就不是呢?还有南关岭那里也是使用了日语片假名标注为 ナンガンリン停車場、发音上就是南关岭。这会是俄语发音吗?能写汉语发音的话为啥不直接用汉语呢?
慢慢解读吧,如果有当时的辅助资料或者说像是海猫坨后来的海茂村那里多少熟悉一点还可以对比着更快解读,但是更多的区域感觉上到处都是新的内容,透着很多的内容会颠覆过往的认识。
比如地图上标注了大片的远远超过了后来的小岗子东关街区域的“中国人市街”,第一,这改变了小岗子东关街区域的规划起始时间,意味着从1903年就存在不同于1899年的旧“达里尼”城区规划中的中国人区域,第二,这个区域的向西延展到了沙河口火车站一带,南北也更宽,这个规划区域的详规会是什么样的呢?资料在哪里?
这个沙俄时代的城市规划完整体现了当时的殖民地特别是工业殖民地的特色,在殖民者和当地人居住区域之间设置了大片的公园作为隔离带,从绿山脚下一直延伸到海边的公园地带分割了城市东西两片区域,这也是欧美诸多工业城市的区域特征,后来的一个社会表象就是市区东部多数住着富人,而西部则是劳动者,穷人。
这一个地图的截图区域大致就是以现在的周水子火车站为中心的周边区域,机场东侧的大水泡子从1903年时逐步缩小,最后的消失会在什么年代呢?我想住在大水,大连水泥厂一带的人们会记得。
那一段延伸向东的铁路支线,我最熟悉的地名就是周家屯,现在的大纺,大连纺织厂旁的周家街了。这个铁路支线还形成了一个三角形,而后来位于周水子火车站旁的大连第二十三中学的年度长跑比赛一二九长跑的线路也就是大致在这个三角形上了。
以后慢慢去请教各方老师,逐步读解这一份老地图吧。
附上昨天的文字关于大连海燕二小和大连第二十三中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