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慧书教授:月骨缺血性坏死的诊断和治疗

健康   2024-11-02 21:01   上海  

点击关注优医迈,分享到朋友圈,和朋友们一起加U!



月骨缺血性坏死,又称为Kienbock's病或月骨无菌性坏死、月骨骨坏死、月骨软化。Kienbock's病的病理生理机制是多因素的,但月骨的血供发生障碍是最常见的原因,最终导致骨坏死。Kienbock's病通常为进展性,如果不及时治疗,3~5年内会导致月骨塌陷、关节破坏。



一、病因


准确的病因尚不明确。有研究报道,Kienbock's病与尺骨负变异有关,尺骨负变异导致作用于月骨的剪切力、应力增加,促进了Kienbock's病的进展。急性创伤或反复的微创伤作用于月骨,可能导致神经血管损伤(随后发生血管舒缩反应)、血管直接破裂、韧带断裂或直接骨折,使月骨的血供中断,最终发生缺血坏死;其余尚存活的区域发生过度灌注、血管扩张,引起区域性骨量减少。骨坏死和区域性骨量减少可以导致病理性骨折、月骨塌陷,最终发生腕骨不稳定、腕中关节和桡腕关节的关节畸形以及退行性骨性关节炎改变。


二、临床表现


Kienbock's病最常见于20~40岁,男性多见,单侧多见,以优势腕为主,但有时也可为双侧发生。症状没有特异性,最常见的症状是位于腕背侧中央部的疼痛以及月骨周围压痛,关节乏力、握力减弱,运动受限且伴有疼痛,尤其是背伸运动时。滑膜炎或滑膜增生可能导致关节背侧肿胀呈弥漫性,少数患者合并有腕管综合征,也是由关节滑膜增生所致。关节疼痛与坏死程度不平行,可先于平片异常出现。


三、分类和分级


关于月骨缺血坏死的分期,最常用的是Lichtman分类,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作用,这种分类方法是根据月骨形态、密度/信号改变,将月骨缺血坏死分成4期:


Ⅰ期:患者有Kienbock's病的临床症状,X线检查阴性,MRI检查显示信号异常。


X线或CT表现为月骨形态和密度正常,CT有时可发现细微的线状骨折,MRI显示月骨形态正常、骨髓水肿。骨扫描可能有助于诊断,但无法鉴别骨折、骨软骨损伤、软骨下硬化等退行性改变。


Ⅱ期:月骨密度增高或硬化,没有塌陷。


X线或CT显示月骨形态正常、骨质硬化、密度增高,MRI显示月骨形态存在、T1WI可见低信号、T2WI信号多样,主要位于桡侧。


Ⅲ期:月骨冠状面从远端向近端塌陷,矢状面变长。


ⅢA期,X线或CT显示月骨塌陷、桡舟角<60°,MRI显示月骨塌陷、T1WI低信号、T2WI信号多样。


ⅢB期,X线或CT显示月骨塌陷、桡舟角>60°、舟骨半脱位,MRI显示月骨塌陷、T1WI低信号、T2WI信号多样。


此外,文献中还有ⅢC期,即X线或CT显示月骨塌陷、月骨发生冠状面骨折(慢性),MRI显示月骨塌陷、T1WI低信号、T2WI信号多样,月骨冠状面骨折(慢性)。


Ⅳ期:在Ⅲ期的基础上合并关节炎。


X线或CT显示月骨塌陷、桡腕关节或腕中关节退行性关节炎改变,MRI显示月骨塌陷、桡腕关节或腕中关节退行性关节炎改变、T1WI低信号、T2WI信号多样。


此外,文献中也有根据放射学表现将Kienbock's病分为4期:


Ⅰ期:月骨内线状或压缩骨折,但月骨的密度及高度正常。


Ⅱ期:月骨密度轻度增高,高度轻度减低,尤其是在近端桡侧面。


Ⅲ期:月骨中度到重度塌陷,头状骨向近侧移位。


Ⅳ期:继发骨性关节炎改变。


四、影像学表现


……

五、治疗


……

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查看。


扫描二维码解锁

文章完整内容






袁 慧 书

袁慧书,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放射科主任,疼痛科副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骨关节学组组长,北京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长期从事影像医学一线临床、科研、教学与管理工作,擅长骨关节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CT介入、人工智能。






喜欢文章内容,请用“”和“在看”鼓励小U吧!


内容来源于人卫知识数字服务体系、人卫inside知识库,其观点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胤迈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授权共同提供。

优医迈
2019.12.31 优医迈全新上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