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6【总第269期】目录
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以全面深化改革健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
韩喜平 杨璐维·5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价值超越与实践路径
王冠文·12
当代社会理论研究
西方社会结构真是以“团体格局”或“集团生活”为主吗?
谢立中·19
过度社会化的情感:情感社会学中“社会”的限度
田林楠·28
科技、伦理与秩序
人工智能与人的尊严的法理建构
郑玉双·37
人工智能伦理制度的跨学科建构:复杂适应系统的思路
李学尧·48
技术何以规制?
——技术规制的概念证成与意义探究
毛海栋·57
主题研讨
人文经济学
理解人文经济
陈立旭·66
精神富有:人文经济学研究的重要维度
代玉启·77
主题研讨
社会治理的经验研究与理论化尝试
规则的分辨率:一个社会行动的分析框架
吴肃然·88
精细化的限度:指标治理的基层运作
何钧力·97
技术智能化时代人的生存困境与可能出路
——基于马克思生命观的探讨
陈华兴 冯前兵·107
应对智能革命的中国方案
邱耕田 强竞丹·115
数字经济对城市能源消费结构转型的影响
——基于能源禀赋异质性与空间溢出效应检验
毛丰付 侯玉巧 高雨晨·125
新型生产关系如何驱动经济绿色发展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
程 娜 王愉涵·137
城市更新中原住居民的法律地位及权益实现机制
凌维慈·146
马克思对货币权力起源和本质的揭示
——基于《1857—1858经济学手稿》“货币章”的考察与反思
王新生 苗 雨·157
马克思劳动思想的人文意蕴
王国坛 郭宇潮·166
论德勒兹的被动创造
寇 洵·176
关雎之改
——《诗经》中的爱欲与礼法
陈明珠·183
审美想象的道德阻力
——当代英美美学中的“想象性抗拒”及其阐释
韩存远·191
风景与伦理的对话:风景伦理的话语构成
何锦秀·199
论曲律的实质
——以曲之文、乐关系变迁为中心
毋 丹·207
医学知识的跨国生产与流通
——以伍连德《肺鼠疫论》为中心
杨祥银 王 鑫·216
近代上海的海港检疫制度
胡 勇 胡颖群·228
1
以全面深化改革
健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
韩喜平 杨璐维
提要: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具有能动作用。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先进生产力质态,必然要求形成与其质态相适配的生产关系。新质生产力发展本身就蕴含着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的内在逻辑。全面深化改革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成功经验,也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创造重要条件,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有效途径。以全面深化改革健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确保新质生产力竞相迸发与充分涌流,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关键词:全面深化改革;新质生产力;新型生产关系
作者韩喜平,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璐维,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助理研究员。
2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
价值超越与实践路径
王冠文
提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体现了党对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准确把握与科学回应,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本质要求之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是对由资本逻辑主导的西方现代化道路的价值超越,致力于解决资本与生态的对抗性矛盾。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将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的生态化价值规律贯穿于现代化的理念、领域、体制、动力、目标之中,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统一。
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生态文明;资本
作者王冠文,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3
西方社会结构真是以
“团体格局”或“集团生活”为主吗?
谢立中
提要:费孝通和梁漱溟两位先生曾经分别以不同词汇表述了一个内涵高度一致的观点,即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结构是以“差序格局”或“伦理关系”类型为主,西方社会则是以“团体格局”或“集团生活”为主的。但大量来自人类学和文献的事例表明,情况并非如此简单。无论是在传统或现代西方社会中,“差序格局”在人际关系中实际上也都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结构形态。因此,西方社会结构并非单纯只是以“团体格局”或“集团生活”形态为主的。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的西方社会中,“差序格局”都是其社会结构的一种基本形态,只不过现代西方社会存在的“差序格局”与中西传统社会亲属关系里存在的“差序格局”之间有着一些特定区别而已。
关键词:西方社会结构;团体格局;集团生活;差序格局;自我中心网
作者谢立中,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 授。
4
过度社会化的情感:
情感社会学中“社会”的限度
田林楠
提要:相较于与生物学有着紧密联系的实证主义路径,倾向于将情感视为社会文化规范管理下个体解释性成就的建构主义,逐渐成为情感社会学的主导路径。但这种过度社会化的视角未能充分考虑情感的多维性,从而限制了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本文旨在分析被建构主义情感社会学所误解和忽略的理论资源,并提出三个主要论点:首先,情感社会学并非仅限于建构主义路径,被视为建构主义合法性来源的涂尔干,实际上为探索情感的其他维度提供了可能性;其次,社会学有潜力与非建构主义理论进行整合,埃利亚斯强调要在生物性和社会性关联中理解情感;最后,尽管目前尚无能够有效整合不同领域知识的综合理论,但心理建构主义为情感的生物生理特征与社会文化特征的融合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框架。
关键词:情感;情动理论;过度社会化;心理建构主义
作者田林楠,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
5
人工智能与人的尊严的法理建构
郑玉双
提要:人工智能科技对法律价值世界的冲击和重塑呈现为诸多面向,其中人的尊严是对人工智能进行价值评估的关键要素。然而,由于尊严价值的抽象模糊以及人工智能科技所引发的价值分歧和伦理危机,人工智能和人的尊严在法理上存在三种理论解释模式。基于人工智能科技的计算式革命及其社会意义,在智能社会对人的尊严进行阐释和定位的关键维度是人性和人格的可计算性及其对社会价值网络的计算式改造,因此应该支持一种新型的建构性尊严观。在计算与价值互嵌的智能时代,捍卫人的尊严是构筑和维续智能社会的浓厚价值共识,这一共识通过维护数字伦理、培育数字人格、捍卫数字人权而得以实现。
关键词:人工智能;人的尊严;数字人格;数字人权;数字伦理
作者郑玉双,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6
人工智能伦理制度的跨学科建构:
复杂适应系统的思路
李学尧
提要:如何让人工智能伦理从道德原则走向实践,是全球社会各界的关注重点。对此,伦理学、法学、经济学、公共管理学以及社会学都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工具。其中,原则主义是人工智能伦理领域的主导性方法论,它具有灵活性等优势,但也存在基于完全理性假设等一系列问题。通过融合进化心理学、社会技术系统理论、行为法经济学,构建“复杂适应系统伦理学”,可提供具有动态适应性、技术支持性,实现多层次和多主体参与、跨学科理论有效整合的理论框架。法哲学内部,包括卢曼系统论法学关于法律原则的已有讨论也可以为科技伦理研究和制度建构所借鉴。
关键词:原则主义;复杂适应系统;进化心理学;行为法经济学;社会技术系统理论
作者李学尧,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法律与认知智能实验室主任。
7
技术何以规制?
——技术规制的概念证成与意义探究
毛海栋
提要:技术不仅是法律规制的对象,也可用作规制手段,构成与法律并列的规制模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系列概念被用来描述和分析通过技术进行规制的现象。其中,由“技术”和“规制”两个核心要素构成的“技术规制”最具概括性。技术本身具有独特的规制机制,对人类产生着广泛的规制效应。不同于法律的“内化”规制机制,技术的设计者将意图以脚本形式铭写到技术物中,通过“物化”的方式对行为进行规制。技术被行使权力的公共或私人部门用于法律上的规制目的时,便构成法律意义上的技术规制。技术规制这一统合性概念有助于通过整体性视角系统研究技术规制模式的基本原理,丰富多元规制理论,回应具体领域技术规制的挑战。同时,通过深入探讨技术规制与法治的关系,能够为数字技术的法治化和法治的数字化提供理论支持,进而完善数字法治。
关键词:技术规制;代码即法律;代码作为法律;多元规制;数字法治
作者毛海栋,法学博士,厦门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
8
理解人文经济
陈立旭
提要:关于人文经济和人文经济学研究对象,不同学者往往聚焦于其中的某一个维度,或文化产业的维度,或人文(文化)附加值的维度,或人文(人本)主义的维度,或人文精神(文化)动力的维度,等等。然而,在现实中,人文经济或人文(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作用、相互融合,存在多个维度,既包含人文(文化)的经济化维度、经济的人文(文化)化维度,也包含经济发展的人文(文化)动力维度、经济发展的人文(人本)取向维度。与此相应,研究人文经济,确定人文经济学研究对象,也必须着眼于系统性、整体性。只有从多个维度、多个层面、多层含义出发,才能更完整理解人文经济和人文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关键词:人文;文化;经济;人文经济
作者陈立旭,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教授。
9
精神富有:人文经济学研究的重要维度
代玉启
提要:人文经济学强调通过统筹把握人文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实现人文与经济共生共荣。精神富有是人文经济学研究的重要维度,发展人文经济是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经济思想,共同指向了个体精神富有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一联系在中国共产党对精神富有的百年探索中得到具象表达。新时代人文经济学运行中的精神富有以超越物化逻辑、实现“人文回归经济”、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面向,并在不同地区的经济实践中得到了具体体现,形成了多样化的人文经济实践模式。未来应以回归“人本身”为价值意蕴、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为重要方向、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保障,不断推动精神富有视域下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创新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赢得精神主动和历史主动。
关键词:精神富有;人文经济;人文经济学
作者代玉启,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
10
规则的分辨率:一个社会行动的分析框架
吴肃然
提要:有关城市社区治理的研究在过去20年经历了抗争政治和治理现代化两个研究阶段,与这两种理论视角不同,本研究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考察了一个城市小区的业主大会选举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规则的分辨率”这一分析框架。此框架一方面更细致地展现了城市社区治理事务中的社会行动的逻辑,另一方面在经验研究层次上响应了社会学理论在规则/制度的客观性、清晰性和有效性等问题上的立场。本文认为,社会学家应积极开展这类理论化尝试,以此提升社会学解释的概括力和拓展性。
关键词:城市社区治理;知识社会学;社会行动;社会规则
作者吴肃然,哈尔滨工程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11
精细化的限度:指标治理的基层运作
何钧力
提要:中国的国家治理模式正在发生转型,在基层治理领域的主要表现之一是国家借助精细的技术手段加大对基层社会各项事务的治理力度。通过一个华北乡镇政府实施“千分制”的案例,本研究发现在国家治理转型的背景下,基层政府对村庄的指标治理正在强化,呈现精细化的趋势。然而在实践中,基层政府通过调整指标数值、弹性赋分、降低指标可视性等模糊化运作来获得“精准”的考核结果。这表明,基层指标治理并不完全是一个精细、机械地打分、算分,最后汇总公示的行政过程,而是表现出一定的模糊性和策略性。基层政府运作于“精细—模糊”之间,其实质是应对指标的组织失配问题的结果。“千分制”的案例说明,精细的治理制度与基层治理组织的运转逻辑存在冲突,精细的治理制度在基层的运作存在一定的限度。
关键词:指标治理;精细化趋势;模糊化运作;组织失配
作者何钧力,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编辑。
12
技术智能化时代人的生存困境与可能出路
——基于马克思生命观的探讨
陈华兴 冯前兵
提要:人工智能作为人类智能的技术载体,是人的生命实践活动的成果,其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时代后果。它促进了人和社会的发展,但同时也孕生出自身的对立面,对人类生命的自然、社会、精神属性造成了技术遮蔽。马克思的生命观是对处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之中的人的整体性生命存在的深刻反思,它强调人类现实生活世界中生命的整体性意义,帮助人们抵御生命意义的虚无主义倾向,启示人们在技术日益智能化的时代中寻求一种更为全面和深刻的生命理解与实践方式,为构建“以人为本、人机协同”的发展新进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人工智能;马克思生命观;人机协同
作者陈华兴,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名誉院长、二级教授;冯前兵,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13
应对智能革命的中国方案
邱耕田 强竞丹
提要: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的横空出世正在加速推进人类社会迈入由新一代智能技术引领的智能革命时代。作为人类历史上继蒸汽革命、电气革命、信息革命之后的第四次科技革命,智能革命能够为人类发展提供巨大助力是直观可感、毋庸置疑的;但同时作为一项并未完全成熟的新兴技术,新一代智能技术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及其与其他智能技术的会聚正在以极强的颠覆性重塑着人类生产生活各领域的基本样态,而破解这一过程出现的治理难题将成为引导智能革命持续稳健发展所要完成的首要任务。在这场人与科技新的较量中,中国始终秉持积极务实的发展理念,高度重视人工智能领域前沿创新工作,已在顶层设计层面针对当前智能革命呈现出的加速推进趋势做出了系统性规划,并尝试着通过扎实而具体的努力进一步引导智能革命能够以更为人性化、科学化、可持续化的方式向前发展,中国应对智能革命挑战的智慧与经验为国际社会攻克智能治理难题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智能革命;顶层设计;中国方案
作者邱耕田,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强竞丹,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14
数字经济对城市能源消费结构转型的影响
——基于能源禀赋异质性与空间溢出效应检验
毛丰付 侯玉巧 高雨晨
提要:城市能源消费结构转型是应对气候变化、构建清洁低碳的现代城市能源体系的关键,数字经济则为结构转型提供了动力。本文基于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系统考察了数字经济对城市能源消费结构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探究了不同能源禀赋城市的异质性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促进了城市能源消费结构转型,并且在低化石能源禀赋城市中促进作用会更加明显;数字经济不仅能够显著促进本地区城市能源消费结构转型,且对周边城市产生正向溢出效应。机制分析结果显示,产业转型升级、公众行为驱动是数字经济促进城市能源消费结构转型的主要路径,而绿色金融深化机制路径尚待畅通。
关键词:数字经济;城市能源消费结构转型;能源禀赋;溢出效应
作者毛丰付,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侯玉巧(通讯作者),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高雨晨,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15
新型生产关系如何驱动经济绿色发展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
程 娜 王愉涵
提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而新型生产关系是以适应绿色生产力发展为本质要求、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首要特征、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技术条件、以绿色制度创新为运动载体的全面升级的生产关系。新型生产关系的绿色制度创新需强调问题导向,需围绕绿色发展的终极目标,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将国际、国内两个维度,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法律、制度、道德三方面内容纳入逻辑分析框架。“绿色化”新型生产关系的形成应从前提性、基础性的制度安排入手,通过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构建生态环境法律完善机制、低碳经济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绿色经济发展现代化治理机制、绿色低碳发展国际合作创新机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绿色低碳发展机制,进而反作用于绿色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新型生产关系;新质生产力;绿色发展
作者程娜,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基地(上海大学)研究员,上海大学智能哲学与文化研究院研究员;王愉涵,上海大学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助理。
16
城市更新中原住居民的法律地位
及权益实现机制
凌维慈
提要:城市空间不仅具有物理空间所承载的财产价值,而且具有作为所有居民共同生活的社会空间价值。我国以存量更新为内容的可持续城市更新法律制度一方面应对物业权利人的财产权予以尊重,另一方面还应对更新区域内原住居民的生活环境权益和客观的历史文化进行保护。在现行城市更新法规中存在原住居民程序性地位低、实体性权利规划赋权不足等问题,应通过明确提前参与的时点、具体化参与制度、加强专家的咨询机制、法定化实体权利、增加城市更新项目分配的公平要素等方式来予以改善。
关键词:城市更新;原住居民;物业权利人;生活环境权益
作者凌维慈,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7
马克思对货币权力起源和本质的揭示
——基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货币章”的考察与反思
王新生 苗 雨
提要:在马克思看来,货币是一种权力关系。根据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货币章中的讨论,在资本主义社会,货币是在商品交换中表现出来的因个体对社会生产的依赖,而反过来支配人的力量。就其本质而言,货币权力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在流通过程中具体运作的社会权力,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社会性、历史性表达,是资本抽象统治普遍展开的前提基础,是霸权主义实现强权政治的重要工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货币权力的稳固性提供基础,但同时也决定了它必然包含着深刻的内在矛盾,具有脆弱性。随着货币权力的扩张,这一矛盾也将最终因与自身的外壳不相容而解体。马克思指明了反抗这种权力、获得人的解放的可能,解放实现的途径是共产主义,主体是无产阶级。
关键词:货币权力;历史唯物主义;社会权力;《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
作者王新生,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南开大学原副校长,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苗雨,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18
马克思劳动思想的人文意蕴
王国坛 郭宇潮
提要:受人文经济学命题的启发,本文试图探索马克思的思想中所包含的人文意蕴。人文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历史上曾有过多种表现形式,如人文主义、人道主义、人本主义等,它们的局限性在于都是以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来理解人、理解历史。而马克思则是在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基础上形成了科学的劳动思想,不仅认为只有在劳动基础上才能合理地阐释人的发展规律和历史发展规律,而且认为人的问题主要聚焦在劳动身上,所以人的解放的实质与核心在于劳动解放。从劳动出发所理解的历史趋势必然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所以只有诉诸劳动才能理解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中所包含的人文意蕴;只有在劳动基础上才能真正揭露资产阶级价值观的虚假性;并且只有从一般劳动观点出发才能科学阐释共产主义的价值观。这些观点对人文经济学的思考或许带来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人文主义;一般劳动;共产主义;人文经济学
作者王国坛,辽宁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宇潮,辽宁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
19
论德勒兹的被动创造
寇 洵
提要:德勒兹认为一切创造活动都基于理念,而概念创造问题具体体现了其创造观。本文将结合理念、概念及观念三者的关联探讨德勒兹的被动创造思想。概念必须被创造,而这要求创造者从“有一个理念”之简单直观出发综合概念的自行创造与被创造。理念既提供少许规定性筛选出一个平面,又服从于差异并发挥戏剧化作用;观念从一个视点出发包含整个平面;概念作为个体观念在此平面运作,又以无限速度将之含纳于己。创造即通过视点表现整个世界,这种创造便是生命主义的被动创造,它强调视点给出主体而非主体具有视点,强调创造者通过表现和承纳进行创造。由此,德勒兹能够回应对其哲学缺乏行动性的批评,并提供一种既抵抗混沌又抵抗定见的创造方法论。
关键词:概念;理念;观念;被动创造;表现
作者寇洵,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20
关雎之改
——《诗经》中的爱欲与礼法
陈明珠
提要:《关雎》中既呈现了强烈的爱欲状态,也具有明确的礼乐象征。诗经风教的基本关切在于“色”与“礼”的关系。古代经学化和现代文学性的阐释显得各执一端。古代经学中礼法的现成化与现代文学中爱欲的浪漫化以各自方式掩盖或降低了《关雎》中爱欲与礼法的紧张。马王堆帛书《五行篇》、上博楚简《孔子诗论》等出土文献中,《关雎》中“色”与“礼”的关系重新被问题化。本文试在古今之变的视野中,联系《诗经》阐释史与出土文献相关材料,重新梳理并探讨《关雎》中爱欲与礼法的关系问题。
关键词:《诗经》;《关雎》;爱欲;礼法;出土文献
作者陈明珠,哲学博士,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化所研究员。
21
审美想象的道德阻力
——当代英美美学中的“想象性抗拒”及其阐释
韩存远
提要:“想象性抗拒”是当代英美美学的理论新创。它指涉一个极富现实意味的“跨界”问题,即文学艺术等虚构性语境下,审美想象缘何因伦理道德方面的阻力而被迫中断。晚近三十余年的论证首先明确了“想象性抗拒”的两重触发条件和些许话语变异,并向前追踪其理论谱系。进而,理论家们基于大量审美经验,着力探赜“想象性抗拒”的深层发生机制并形成两项基本结论,其一是认知局限,其二是情感排斥。这两项结论后续遭到“语境说”的频繁冲击,“想象性抗拒”阐释理路的多元化倾向也随之明晰。但鉴于“语境说”的内在抵牾,以及“想象性抗拒”自身的充沛价值,相关释疑工作仍应持续挺进。
关键词:“想象性抗拒”;审美想象;文艺伦理;“伦理转向”
作者韩存远,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22
风景与伦理的对话:风景伦理的话语构成
何锦秀
提要:在文学研究中,风景伦理主要从伦理视角切入,采用跨学科方法,观照文本中风景的美学再现、政治运作和诗学表达等问题。根据内涵向度的不同,风景伦理的话语构成主要包括空间秩序、政治伦理、生态正义与叙述伦理四个范畴。风景伦理的逻辑基点在于为风景进行空间定位,其空间秩序在空间测绘中主要表现为空间本体的美学秩序与空间实践中的权力秩序。风景伦理的指涉内涵主要体现为风景的政治伦理、生态正义和叙述伦理三个方面。其中,政治伦理立足于风景的局外人视角,挖掘风景所负载的人伦表征;生态正义立足于风景的局内人视角,探究风景所涵纳的人地关系;叙述伦理则立足于风景的间性视角,聚焦风景叙述策略与伦理之间的互动。由此,在物质层、象征层、本体层、叙事层上,风景伦理的话语向度既互为渗透关联又彼此差异区隔,展现出在理论范式与话语模式上文学风景与伦理意识彼此对话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关键词:文学风景;风景伦理;空间秩序;政治伦理;生态正义;叙述伦理
作者何锦秀,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23
论曲律的实质
——以曲之文、乐关系变迁为中心
毋 丹
提要:中国戏曲就本质而言是一种舞台表演艺术,但其所独有的特质就在于对文乐关系的极度关注与强调。“曲”既可视为一种声腔音乐,亦可视为一种文体。文人参与戏曲创作之后,曲的格调与地位得以提高,文字的格式也更趋规范,曲律逐渐形成,在宫调、字音、句式上都有具体而严格的规定。在格律的约束下,创作难度提高,失律的现象屡见不鲜。为保证曲中文与乐的协和,音乐以灵活的方式与曲辞相就。在这一过程中,曲律则逐渐与音乐远离,成为文体上的规范,让曲形成了区别与诗词的形式上的独特美。
关键词:曲律;宫调;曲腔;板眼
作者毋丹,文学博士,浙江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24
医学知识的跨国生产与流通
——以伍连德《肺鼠疫论》为中心
杨祥银 王 鑫
提要:《肺鼠疫论》的撰写、出版与影响反映出医学知识跨国生产、传播与流通的动态发展过程。肺鼠疫知识的生产是地方环境与西方医学知识互动的产物,也是跨国医学合作的成果。在出版过程中,伍连德与国联建立起广泛的医学交流网络。借助该网络,伍连德搜集到大量肺鼠疫研究资料,使《肺鼠疫论》成为反映全球鼠疫研究情况的综合性专著。该著于1926年出版后,不仅对旱獭毛皮贸易、鼠疫防治与疫源地问题产生深刻影响,也促进了各地研究者的交流对话。伍连德在吸收反馈信息后,进一步更新并完善了肺鼠疫知识。这一跨文化互动展现出不同医学主体在知识传播与流通中的积极作用。除了交流合作,网络中也存在推拉、停顿与分歧,显示出知识流通的复杂性和差异性。
关键词:伍连德;肺鼠疫;医学知识
作者杨祥银,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鑫,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
25
近代上海的海港检疫制度
胡 勇 胡颖群
提要:鸦片战争后,上海被迫开港,传染病随海港运输传入中国,促使上海首创海港检疫制度。但海港检疫权却长期被外人操纵,由此造成了主权丧失等诸多危害。为此,一些有远见的国人展开了不懈斗争,最终于1930年收回了海港检疫的自主权。海港检疫权收回之后,上海建立了自主性海港检疫制度,包括机构及职责的确立和相关法规体系的完善,为全国海港检疫的普遍设置提供了样本,推动了中国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近代化进程。
关键词:传染病;近代上海;海港检疫制度;公共卫生事业
作者胡勇,西北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胡颖群,景德镇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