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E SHU JIANG
NO.185
2024/11/04
好书新书,隔日一会!
获取更多新书推荐请关注“書將”。
关注
点赞
分享
【原作名】Patterns of Culture
【作者】[美]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
【译者】黄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文化传媒分社
作者简介
About the Author
译审,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现就职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艺术研究所,近年出版的译著有《神圣的欢爱:性、神话与女性肉体的政治学》、《剑桥俄国戏剧史》、《酒神归来:特佐普罗斯方法》、《多金和圣彼得堡小剧院:演出是怎样炼成的》、《邂逅康铎》与《罗伯特·威尔逊:方法与作品》等。
内容梗概
Summary of Contents
本书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的代表作,也可以说是20世纪西方有关文化问题讨论中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作者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为读者提供了对文化,尤其是对异族文化的新认识和新理解。在这本佳作中,作者比较了三个社会——祖尼人社会、夸扣特尔人社会、多布人社会,揭示了这三个族群的行为差异。这项开创性研究表明,每种人类文化都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特征。本尼迪克特还在研究中考察了文化与个人的关系。这本大胆直言的著作深入探究了何以为人这个问题,书中表现出的对人类的爱,很值得我们借鉴。目前,该书已被译成十多种文字,有着广泛影响。果勒认为,可以“以此书出版的年代,作为国民性的科学研究诞生之年”。
“文化模式”这一概念,有各种不同的用途和意思。不同的文化人类学家对文化模式的理解也不同。本尼迪克特认为,文化模式是相对于个体行为来说的。她认为,人类行为的方式有无穷的可能。但是一个部族、一种文化在这样无穷的可能性里,只能选择其中的一些,而这种选择有自身的社会价值趋向。选择的行为方式,包括对待人之生死、青春期、婚姻的方式,以至在经济、政治、社会交往等领域的各种规矩、习俗,并通过形式化的方式,演化成制度、礼仪,从而形成一个部落或部族的文化模式。
本书共分八章。第一章开宗明义,讲述了习俗。作者提出了人之本性,是由文化,即习俗塑造的,而不是生物学遗传的天性,以此有力地反驳了那种“纯化种族”的欺人之谈。第二章主要涉及由选择带来的文化多样性。作者认为,一个社会或者部落,面对无数人类行为的可能性,选择是必不可免的。而正是这不同的选择,形成了诸文化的差异。而这些差异正是文化、社会选择的结果。第三章论述了一种文化在选择了自身的行为模式、社会价值、目标取向之后又是如何整合成一种模式的。作者提出要把不同行为领域中的习俗或制度联系起来看,反对分离的个别研究。第四至六章,作者分别以三种不同的文化为例,分析了不同模式在各个行为领域里表现出来的不同价值取向和塑造的不同行为类型。第七章分析了社会在文化整合中所起的作用,社会的本质是通过评价而使个体的行为趋于同化,协调各种冲突因素,从而整合出文化形貌。第八章提出,应对那些不适应的个体取一种宽容的态度,这样,一种文化才能不断吸收新的东西,保持其生命力。
总之,这是一本从事文化研究的绝佳引路书,指出文化对人类生活的塑造作用,也是开展文化研究的必读书目。
目录
Table of contents
婚俗
名家推荐
Expert recommendation
——玛格丽特·米德
——路易斯·兰菲尔(已故美国人类学学会会长)
精彩摘编
Highlights Compilation
读者评介
Reader's review
——Ja
——S君啊
关注并星标,永远不失联!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微信公众号平台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您不想错过“学术匠”的文章,请将我们设为"星标",这样每次最新文章才会第一时间推送到您的订阅列表里。方法:先点击页面左上角蓝色“学术匠”进入主页,再点主页右上角"...",然后选择"设为星标"。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2024-11-01
2024-10-30
2024-10-28
2024-10-26
2024-10-24
2024-10-22
2024-10-20
2024-10-18
2024-10-16
2024-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