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绿色呼吸锻炼操
临床研究证实,术前加强患者的呼吸功能锻炼,术后密切监测呼吸功能及生活质量对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有积极的影响。同时,肺癌患者的呼吸功能锻炼,应该贯穿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提升肺部的活力,避免严重呼吸困难的产生。
运动锻炼这么多,到底该怎么做?别着急,科普君请教了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陈波医生,为大家带来这套简单实用的绿色呼吸锻炼操。漫画讲解清楚明了,肺癌患者居家运动必备,快快用起来吧!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目前造成呼吸困难的生理机制尚不清楚,但对于肺癌患者来说,呼吸困难一旦出现对患者的治疗及生活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如在术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患者都会处在呼吸功能低下的状态,不能进行有效的深呼吸和咳嗽排痰,还很可能出现肺不张、肺部感染和呼吸衰竭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人如果不能正常地呼吸,如同鱼离开了水。
因此呼吸功能锻炼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在治疗期间的肺部功能,还可以提前预防,减少呼吸困难的产生。
02
术前运动可降低
48%的并发症风险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在《英国运动医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说,术前锻炼可有效降低肺癌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不运动的患者相比,参加锻炼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风险降低48%,住院时间也缩短了近3天。
手术前通过运动锻炼,改善肺通气功能,从而提高手术耐受性;同时,通过锻炼还能提高患者的心肺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缓解肺癌带来的胸闷、气短等症状。
所有患者,包括患者家属明确了这一点之后,要做的就是两项。
学会深呼吸法
深呼吸法的练习很简单,关键是坚持。深呼吸锻炼最好在手术前一周就开始,可以让患者分别坐位练习胸式深呼吸和平卧位练习腹式深呼吸,每天做2-3次,每次10-20分钟左右。在这个过程中,患者还可以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加肺活量。
学习有效的咳嗽方法
作为主要呼气肌的腹壁肌群的肌力增进,有助于增加呼吸潮气量,加强咳嗽排痰的效果。在无明显不适的状况下,训练10-20min/次,6-8次/天。5次深呼吸后休息1次,如此循环往复,手术前训练2次/天。通过有效咳嗽,可以预防手术之后的肺不张、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手术前的锻炼可以直接锻炼,也可以借助肺功能扩充器。肺功能扩充器上能显示每次的吸气量,锻炼效果更可见,所以就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目标,患者也更有动力。
03
术后呼吸功能锻炼提高肺活力
肺癌切除手术时间长、创伤大,肺间质常发生水肿。肺泡萎缩还会导致分泌物积存,对肺部通气和换气功能都会产生严重影响,引发不同程度的肺部并发症,比如肺炎、肺不张等。通过呼吸功能锻炼,使呼吸肌群力量逐渐加强,保障有效通气,提高肺活力。
这个过程要分两个阶段,一般而言,手术后72小时有一些规定动作必须做好做到位。包括充分镇痛、放松肌肉、辅助呼吸、协助排痰等。具体如何操作,可以参考下面的操作。
充分镇痛、放松肌肉
手术后的患者因为伤口疼痛,全身肌肉会保持紧张状态从而限制了呼吸功能,呼吸往往比较快比较浅,这时候首先要应用镇痛药物充分镇痛,可采取使用复合低剂量阿片类药物的患者自控静脉镇痛联合非甾体类消炎药的镇痛模式。另外要让患者处在一个舒服的姿势下,通过按摩消除肌肉紧张,使呼吸保持适当的频率(22~28次/min)和幅度。
辅助呼吸、做好气道管理
尽早拔除气管插管,充分镇痛,做好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紧张焦虑情绪,保证患者有效睡眠。
随着手术后患者的呼气动作,用手适当压迫胸廓,这样可以增强患者的吸气量和气流速度,还能促使支气管内分泌物的移动,胸廓也不至于因为太久不运动而僵硬。如果家属不知道操作的方法和力度,可以请病房的护士或者护工帮助指导患者呼吸。
协助患者排痰
手术注射的麻醉药物会抑制咳嗽反射,术后患者因为疼痛无法有效咳嗽,一些长期吸烟或者气道功能差的患者就会有呼吸道潴留物,痰液较多,这时候就需要协助排痰。
怎么操作呢?如漫画中第七步,叩击咳痰法所示:让患者坐着,操作者站在床边,手掌呈杯状,叩打与有痰部位相应的胸壁,并同时鼓励患者咳嗽,并用双手掌按压手术那侧的胸廓,吸气时双手放松,咳嗽时双手加压,以保护伤口,减少胸壁震动引起的切口疼痛。
同时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合理使用黏液溶解剂促进痰液充分排出,必要时使用吸痰器或纤支镜吸出痰液,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早期运动训练
手术后的早期活动可预防坠积性肺炎和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手术麻醉效果退去之后,就可以开始协助患者活动了。一般术后第一天,在生命体征平稳状况下,即可鼓励患者床上活动四肢。2-3天患者可以坐在床边,身体条件允许情况下,在床边站立或者走动。
近期倒天气较冷,可以在室内学习这套内容哦!
如果文章对您有帮助,请点赞分享给更多患者朋友,一起助力迈向康复之路。
肺癌
相关好文
《3种鱼被列入肿瘤“催化剂”名单!这些食物的“坑”,希望大家别踩》
参考来源
内容制作
温馨提示:本文中所涉及的信息旨在传递医药前沿信息和研究进展,不涉及诊疗方案推荐,临床上请遵从医生或其他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意见与指导。
封面图片:摄图网
责任编辑:觅健科普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