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关注,了解更多抗癌知识
👇
肿瘤治疗后怎么知道是不是有效?
身体的哪些变化可能提示着癌症正在好转?
治疗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除了患者自身的感受之外,还是要依靠在医院相关的检查来确定。
今天让我们跟着吴阿姨,一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复查之旅,看看哪些指标变化提示着你的肿瘤正在“逐步痊愈”。
01
主观感受的改善
第一站,吴阿姨来到了主诊医生的门诊室,医生先是询问了吴阿姨的身体状况。
陈医生问道:“吃药到现在三个月了,阿姨现在感觉身体怎么样?”
吴阿姨:“比之前好多了!现在我是吃得下,睡得下,之前一些不舒服的症状也在慢慢的改善了,但是我还发现我最近长胖了不少呢。”
陈医生:“看来目前治疗的效果还是不错的,我记得三个月前我刚刚给你开这个药的时候,你一直喊这边疼,那边疼,吃不下饭睡不好。”
吴阿姨:“那陈医生,我这样子是代表治疗起效了吧?”
症状缓解,主观感受改善
病人的主观感受表现为好转,这是最直接的表现。例如,疼痛、咳嗽、腹胀等症状减轻或消失,精神状态得到改善,随之而来的是食欲和睡眠的改善,乏力感减轻或消失等。
吴阿姨就是自我感受到了生活质量的改善,例如之前困扰她的疼痛、咳嗽和腹胀等现象减轻了,甚至完全消失。精神状态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食欲增加,睡眠质量提高,乏力感也在逐渐消退。
体重增加或稳定
癌症是一种消耗性疾病。肿瘤在发展、扩散和转移的过程中,癌细胞会和正常的细胞争夺养分,此外,因为患者多数有食欲不佳的问题,这种恶性循环会逐渐耗费患者的体力,导致体重快速下降。
图片来源:摄图网
因此,治疗一旦起效,肿瘤得到控制,体重便会逐渐上升恢复或趋于稳定。
体力的逐步恢复,实际上是前两点的延伸。当患者症状出现好转,食欲增加,睡眠质量提高时,丢失的体重和体力自然而然会恢复。乏力感减轻,以前走一段路就感到疲惫不堪,现在可以走得更远;以前爬一层楼就气喘吁吁,现在可以爬两三层。
这些都表明病情正在好转!
02
体表病灶的消退
陈医生:“没错,自我感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但我们判断癌症是否被抑制, 不能只看这一项, 我记得之前你的锁骨上淋巴结有突起,让我看下现在的情况。”
吴阿姨:“对啊,之前压着还疼呢,现在也不怎么疼了。”
陈医生:“嗯,我看到这个突起明显缩小了一圈,这也是一个非常积极的现象!”
直接的查体,表面突起病灶的缩小
身体表面的变化是医生判断治疗效果的重要线索。
以肺癌为例,常见的转移部位是锁骨上淋巴结。对比治疗前后,如果医生通过简单的触诊感觉到这些淋巴结变小,那可能意味着治疗正在奏效,患者的病情有所好转。
肺癌引起的皮下转移结节虽然不是很常见,但在一些恶性较高的肺癌中确实会发生。通过直接观察和测量这些表浅的转移结节,医生也可以评估治疗的效果。如果在治疗后这些结节显著缩小或消失,那就是治疗有效的一个重要信号[1]。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身体表面的变化是评估治疗效果的一部分,但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情况,医生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指标一起考虑。综合多方面信息,有助于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状况和治疗效果。
陈医生:“自我主观感受的改善,体表病灶的消退,这都是非常积极的信号,但接下来的两项检查,才是我们临床上判断肿瘤治疗是否起效果的金标准,我给你开检查单,肿瘤标志物和CT检查, 检查好了报告拿到后来找我,我来帮你看哦。”
03
肿瘤标志物呈下降趋势
吴阿姨拿着陈医生开的检查,付完了费用,前往了抽血室。
半个小时之后,报告出来了,上面提示肿瘤标志物之一的癌胚抗原为 11.31ng/ml。
图片来源:觅健
虽然指标还未回到正常值之内,但相比3个月前80ng/ml的指数,这个下降可谓是为吴阿姨治疗有效提供了有一个有利的证据。
关于肿瘤标志物[2]
除了恶性肿瘤外,受检者伴有一些良性疾病(比如炎症)、发生正常生理变化、做了特殊医学检查、饮酒、服用某些药物、甚至是一些目前还无法解释的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肿瘤标志物升高。
例如,消化道肿瘤标志物CA724是一种糖类抗原,如果患者服用了灵芝等含有多糖物质的保健品,其血清CA724浓度便有可能会大幅升高,停药后即可降至正常。
不过,总体上来讲,除了癌症,其他多数情况下的肿瘤标志物升高,幅度并不会太大。
对于癌症患者来说,更需要重视的是肿瘤标志物的变化趋势!
恶性肿瘤引起的肿瘤标志物升高,多数是持续的,也就是说,如果多次复查肿瘤标志物,结果呈现持续升高,就要特别重视了。
肿瘤标志物上升说明什么?
肿瘤标志物上升不一定意味着癌症加重或转移了。
如上所述,只有在肿瘤标志物水平持续升高,并且缺乏临床症状改善的情况下,才可能表明治疗失败、耐药等状况。
实际上,由于细胞裂解的关系,肿瘤标志物水平可能在有效治疗后升高。
肿瘤标志物下降说明什么?
通常在成功的治疗如肿瘤完全切除或是其他有效治疗之后,肿瘤标志物会呈现明显下降。
图片来源:摄图网
具体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①无效:肿瘤标志物浓度与治疗前相比下降<50%
②改善:肿瘤标志物浓度与治疗前相比下降>50%
③有效:肿瘤标志物浓度与治疗前相比下降>90%
④显效:肿瘤标志物浓度下降至临界值以下
04
影像报告提示病灶的缩小
吴阿姨来到了放射科,准备拍CT,等了一段时间后,吴阿姨拿着自己的两份报告再次回到了陈医生的办公室。
吴阿姨:“陈医生,你看我这个报告是怎么样啊?”
虽然吴阿姨自从个人主观感受改善后,一直都是带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治疗,但到了通过影像结果判断的时候,她不禁还是露出了点紧张。
陈医生仔细的阅读了报告后:“非常好,吴阿姨,CT上的表现非常好,肿瘤较之前明显缩小了,之前肿瘤压迫的支气管已经恢复通畅了,肺部炎症也消退了。”
图片来源:觅健
病灶大小变化对于患者疗效的意义
影像学检查是评估肺癌病情是否好转的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检查方式。主要的影像学检查包括CT、磁共振和PET-CT等。
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的影像,医生可以直观地看到病灶是否有所改善。因此,对于肺癌患者,一般在治疗2-3周期后,都需要进行增强CT检查,以评估治疗效果,指导后续的治疗方案。如果前后对比病灶出现了消失或缩小,那就意味着病情正在好转。
肿瘤评估目前采用的是RECIST评价方法,也是国际公认的新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3]。
医生会通过测量肺部、脑部等可测量病灶的直径来评估治疗效果。首先,记录所有病灶的直径总和,在治疗后再次测量,得到新的总和。通过比较前后两次的总和,医生可以判断疾病的进展情况。
如最近一次总和比上一次增长超过20%,则称之为疾病进展。举例来说,如果最近一次的病灶总和是12公分,而上一次是10公分,就表示疾病控制不好,有进展(pd)。
医生认为控制得很好的情况是最近一次病灶总和缩小超过30%。例如,最近一次的病灶总和是7公分以下,而上一次是10公分,说明疾病部分得到部分了缓解(pr),也就是控制得很好。
如果肿瘤在一定大小后治疗后复查没有增大20%也没有缩小30%,即保持相对稳定(sd),就被认为是一个还可以的状态。
对于不可测量病灶,它是一个辅助的诊断标准。例如,患者整体病灶相对稳定,但胸水一直不可控,可以评估为不可测量病灶的疾病进展,需要考虑其他治疗方案。
对未来的期待 吴阿姨兴奋的问道:“我这些报告都还可以,那是不是代表治疗起效了?”
陈医生肯定地回答道:“是的,根据你目前的症状改善,体表病灶的消退,以及肿瘤标志物和CT检查的结果,可以判断治疗是非常有效的。”
吴阿姨激动地说:“那太好了,陈医生,听到这个消息我真的太高兴了。”
图片来源:摄图网
陈医生提醒道:“那当然值得高兴,吴阿姨,但治疗还没有结束,我们还需要继续保持治疗,并定期进行复查,以确保病情持续好转!”
吴阿姨坚定地回到道:“好的,陈医生,我会继续配合治疗的,争取下次复查的时候瘤子全部消失!”
写在最后
癌症的治疗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从主观感受的改善,到体表病灶的消退,再到肿瘤标志物的下降,以及影像报告的改善,每一个环节都是治疗效果的体现。
然而,症状的改善这并不意味着治疗的结束,我们必须保持警惕,定期进行复查,以确保病情持续好转。
癌症的战斗是艰难的,但要知道,身体的每一个变化背后,都是生命在顽强抗争。保持科学的态度,积极的心态,坚定的决心,去迎接每一个挑战,去期待每一个明天。
肺癌
相关好文
《一场「意外」让他全身肿瘤消失,副作用真的是揭示晚期肺癌治疗效果的“密码”吗?》
《降低肺癌死亡风险的“最佳组合”,让癌细胞落荒而逃的饮食搭配来了》
参考文献
内容制作
封面图片:摄图网 责任编辑:觅健小李
点击下方关注,了解更多抗癌知识 👇
01
主观感受的改善
第一站,吴阿姨来到了主诊医生的门诊室,医生先是询问了吴阿姨的身体状况。
陈医生问道:“吃药到现在三个月了,阿姨现在感觉身体怎么样?”
吴阿姨:“比之前好多了!现在我是吃得下,睡得下,之前一些不舒服的症状也在慢慢的改善了,但是我还发现我最近长胖了不少呢。”
陈医生:“看来目前治疗的效果还是不错的,我记得三个月前我刚刚给你开这个药的时候,你一直喊这边疼,那边疼,吃不下饭睡不好。”
吴阿姨:“那陈医生,我这样子是代表治疗起效了吧?”
症状缓解,主观感受改善
病人的主观感受表现为好转,这是最直接的表现。例如,疼痛、咳嗽、腹胀等症状减轻或消失,精神状态得到改善,随之而来的是食欲和睡眠的改善,乏力感减轻或消失等。
吴阿姨就是自我感受到了生活质量的改善,例如之前困扰她的疼痛、咳嗽和腹胀等现象减轻了,甚至完全消失。精神状态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食欲增加,睡眠质量提高,乏力感也在逐渐消退。
体重增加或稳定
癌症是一种消耗性疾病。肿瘤在发展、扩散和转移的过程中,癌细胞会和正常的细胞争夺养分,此外,因为患者多数有食欲不佳的问题,这种恶性循环会逐渐耗费患者的体力,导致体重快速下降。
图片来源:摄图网
因此,治疗一旦起效,肿瘤得到控制,体重便会逐渐上升恢复或趋于稳定。
体力的逐步恢复,实际上是前两点的延伸。当患者症状出现好转,食欲增加,睡眠质量提高时,丢失的体重和体力自然而然会恢复。乏力感减轻,以前走一段路就感到疲惫不堪,现在可以走得更远;以前爬一层楼就气喘吁吁,现在可以爬两三层。
这些都表明病情正在好转!
02
体表病灶的消退
陈医生:“没错,自我感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但我们判断癌症是否被抑制, 不能只看这一项, 我记得之前你的锁骨上淋巴结有突起,让我看下现在的情况。”
吴阿姨:“对啊,之前压着还疼呢,现在也不怎么疼了。”
陈医生:“嗯,我看到这个突起明显缩小了一圈,这也是一个非常积极的现象!”
直接的查体,表面突起病灶的缩小
身体表面的变化是医生判断治疗效果的重要线索。
以肺癌为例,常见的转移部位是锁骨上淋巴结。对比治疗前后,如果医生通过简单的触诊感觉到这些淋巴结变小,那可能意味着治疗正在奏效,患者的病情有所好转。
肺癌引起的皮下转移结节虽然不是很常见,但在一些恶性较高的肺癌中确实会发生。通过直接观察和测量这些表浅的转移结节,医生也可以评估治疗的效果。如果在治疗后这些结节显著缩小或消失,那就是治疗有效的一个重要信号[1]。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身体表面的变化是评估治疗效果的一部分,但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情况,医生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指标一起考虑。综合多方面信息,有助于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状况和治疗效果。
陈医生:“自我主观感受的改善,体表病灶的消退,这都是非常积极的信号,但接下来的两项检查,才是我们临床上判断肿瘤治疗是否起效果的金标准,我给你开检查单,肿瘤标志物和CT检查, 检查好了报告拿到后来找我,我来帮你看哦。”
03
肿瘤标志物呈下降趋势
吴阿姨拿着陈医生开的检查,付完了费用,前往了抽血室。
半个小时之后,报告出来了,上面提示肿瘤标志物之一的癌胚抗原为 11.31ng/ml。
图片来源:觅健
虽然指标还未回到正常值之内,但相比3个月前80ng/ml的指数,这个下降可谓是为吴阿姨治疗有效提供了有一个有利的证据。
关于肿瘤标志物[2]
除了恶性肿瘤外,受检者伴有一些良性疾病(比如炎症)、发生正常生理变化、做了特殊医学检查、饮酒、服用某些药物、甚至是一些目前还无法解释的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肿瘤标志物升高。
例如,消化道肿瘤标志物CA724是一种糖类抗原,如果患者服用了灵芝等含有多糖物质的保健品,其血清CA724浓度便有可能会大幅升高,停药后即可降至正常。
不过,总体上来讲,除了癌症,其他多数情况下的肿瘤标志物升高,幅度并不会太大。
对于癌症患者来说,更需要重视的是肿瘤标志物的变化趋势!
恶性肿瘤引起的肿瘤标志物升高,多数是持续的,也就是说,如果多次复查肿瘤标志物,结果呈现持续升高,就要特别重视了。
肿瘤标志物上升说明什么?
肿瘤标志物上升不一定意味着癌症加重或转移了。
如上所述,只有在肿瘤标志物水平持续升高,并且缺乏临床症状改善的情况下,才可能表明治疗失败、耐药等状况。
实际上,由于细胞裂解的关系,肿瘤标志物水平可能在有效治疗后升高。
肿瘤标志物下降说明什么?
通常在成功的治疗如肿瘤完全切除或是其他有效治疗之后,肿瘤标志物会呈现明显下降。
图片来源:摄图网
具体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①无效:肿瘤标志物浓度与治疗前相比下降<50%
②改善:肿瘤标志物浓度与治疗前相比下降>50%
③有效:肿瘤标志物浓度与治疗前相比下降>90%
④显效:肿瘤标志物浓度下降至临界值以下
04
影像报告提示病灶的缩小
吴阿姨来到了放射科,准备拍CT,等了一段时间后,吴阿姨拿着自己的两份报告再次回到了陈医生的办公室。
吴阿姨:“陈医生,你看我这个报告是怎么样啊?”
虽然吴阿姨自从个人主观感受改善后,一直都是带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治疗,但到了通过影像结果判断的时候,她不禁还是露出了点紧张。
陈医生仔细的阅读了报告后:“非常好,吴阿姨,CT上的表现非常好,肿瘤较之前明显缩小了,之前肿瘤压迫的支气管已经恢复通畅了,肺部炎症也消退了。”
图片来源:觅健
病灶大小变化对于患者疗效的意义
影像学检查是评估肺癌病情是否好转的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检查方式。主要的影像学检查包括CT、磁共振和PET-CT等。
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的影像,医生可以直观地看到病灶是否有所改善。因此,对于肺癌患者,一般在治疗2-3周期后,都需要进行增强CT检查,以评估治疗效果,指导后续的治疗方案。如果前后对比病灶出现了消失或缩小,那就意味着病情正在好转。
肿瘤评估目前采用的是RECIST评价方法,也是国际公认的新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3]。
医生会通过测量肺部、脑部等可测量病灶的直径来评估治疗效果。首先,记录所有病灶的直径总和,在治疗后再次测量,得到新的总和。通过比较前后两次的总和,医生可以判断疾病的进展情况。
如最近一次总和比上一次增长超过20%,则称之为疾病进展。举例来说,如果最近一次的病灶总和是12公分,而上一次是10公分,就表示疾病控制不好,有进展(pd)。
医生认为控制得很好的情况是最近一次病灶总和缩小超过30%。例如,最近一次的病灶总和是7公分以下,而上一次是10公分,说明疾病部分得到部分了缓解(pr),也就是控制得很好。
如果肿瘤在一定大小后治疗后复查没有增大20%也没有缩小30%,即保持相对稳定(sd),就被认为是一个还可以的状态。
对于不可测量病灶,它是一个辅助的诊断标准。例如,患者整体病灶相对稳定,但胸水一直不可控,可以评估为不可测量病灶的疾病进展,需要考虑其他治疗方案。
对未来的期待 吴阿姨兴奋的问道:“我这些报告都还可以,那是不是代表治疗起效了?”
陈医生肯定地回答道:“是的,根据你目前的症状改善,体表病灶的消退,以及肿瘤标志物和CT检查的结果,可以判断治疗是非常有效的。”
吴阿姨激动地说:“那太好了,陈医生,听到这个消息我真的太高兴了。”
图片来源:摄图网
陈医生提醒道:“那当然值得高兴,吴阿姨,但治疗还没有结束,我们还需要继续保持治疗,并定期进行复查,以确保病情持续好转!”
吴阿姨坚定地回到道:“好的,陈医生,我会继续配合治疗的,争取下次复查的时候瘤子全部消失!”
写在最后
癌症的治疗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从主观感受的改善,到体表病灶的消退,再到肿瘤标志物的下降,以及影像报告的改善,每一个环节都是治疗效果的体现。
然而,症状的改善这并不意味着治疗的结束,我们必须保持警惕,定期进行复查,以确保病情持续好转。
癌症的战斗是艰难的,但要知道,身体的每一个变化背后,都是生命在顽强抗争。保持科学的态度,积极的心态,坚定的决心,去迎接每一个挑战,去期待每一个明天。
肺癌
相关好文
《一场「意外」让他全身肿瘤消失,副作用真的是揭示晚期肺癌治疗效果的“密码”吗?》
《降低肺癌死亡风险的“最佳组合”,让癌细胞落荒而逃的饮食搭配来了》
参考文献
内容制作
封面图片:摄图网 责任编辑:觅健小李
点击下方关注,了解更多抗癌知识 👇
吴阿姨兴奋的问道:“我这些报告都还可以,那是不是代表治疗起效了?”
陈医生肯定地回答道:“是的,根据你目前的症状改善,体表病灶的消退,以及肿瘤标志物和CT检查的结果,可以判断治疗是非常有效的。”
吴阿姨激动地说:“那太好了,陈医生,听到这个消息我真的太高兴了。”
图片来源:摄图网
陈医生提醒道:“那当然值得高兴,吴阿姨,但治疗还没有结束,我们还需要继续保持治疗,并定期进行复查,以确保病情持续好转!”
吴阿姨坚定地回到道:“好的,陈医生,我会继续配合治疗的,争取下次复查的时候瘤子全部消失!”
癌症的治疗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从主观感受的改善,到体表病灶的消退,再到肿瘤标志物的下降,以及影像报告的改善,每一个环节都是治疗效果的体现。
然而,症状的改善这并不意味着治疗的结束,我们必须保持警惕,定期进行复查,以确保病情持续好转。
癌症的战斗是艰难的,但要知道,身体的每一个变化背后,都是生命在顽强抗争。保持科学的态度,积极的心态,坚定的决心,去迎接每一个挑战,去期待每一个明天。
肺癌
相关好文
《一场「意外」让他全身肿瘤消失,副作用真的是揭示晚期肺癌治疗效果的“密码”吗?》
《降低肺癌死亡风险的“最佳组合”,让癌细胞落荒而逃的饮食搭配来了》
参考文献
内容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