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人·齐心集团CTO于斌平:从CTO到CIO,数字化变革应全力拥抱AI
科技
科技
2024-03-11 12:14
辽宁
于斌平 齐心集团CTO
产业互联网领域、数字供应链领域技术专家,零售、电商、物流领域技术专家。多年千人以上技术团队带头人角色。
曾获深圳市政府颁发的“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颁发的“商业突出贡献者奖”,及昆明市政府颁发的“科学技术三等奖”。
曾获“IT商业价值”、“中国信息产业研究院”、“比特网”等机构颁发的“最具价值CTO奖”。
前国美零售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CTO,前国美控股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从零开始一手建立了支撑千亿GMV的国美互联网和国美零售的技术体系,主导建立了国美零售的产品、研发、大数据、云平台、AI智能平台,及业务中台、物流中台、服务中台等核心系统。
于斌平说,自己曾被高并发折磨得论年睡不好觉,可要论工作压力最大,还得是自己第一份儿工作。1999年,大四的于斌平到深圳开拓眼界,如同多年后南方土豆沉迷哈尔滨一般,这位在东北读书的西北人,被深圳温暖的气候、开放的气质深深吸引,索性就地找起了工作。之所以在招行、游戏公司等诸多offer中选择了远望软件,是出于90年代年轻人特有的随性:他最擅长的技术方向恰是彼时远望所需,“只是因为自己会做,完全没考虑哪个行业未来能发展更好。也是因为远望公司主攻零售行业,自己就在零售领域做了20年,想和年轻朋友说,第一份工作选择真的很重要”。千年之交,大陆IT产业生机盎然,以项目制安身立命的远望软件极擅跑马圈地,这也导致组织内部出现了巨大的管理人才缺口。身为名校高材生,于斌平不仅技术出色,还拥有同龄人罕见、组织内稀缺的项目管理经验,因此仅入职一年便被委以重任:担任某国企合作项目的团队leader。当年,与国企合作要求管理人“至少毕业三年以上”,相貌老成、气质沉稳的于斌平,带着三五行业老炮搁那一坐,还真就镇住了场子——明面上处变不惊,背后却是多次紧张到跑肚窜稀、张口语无伦次乃至彻底崩溃大发脾气,“那是我人生中最紧张的一段经历,之后无论经历过多么大的压力,都只是头疼为什么解决不了,再没有出现过那种生理层面的恐惧与不适”。国企项目的成功落地,于斌平快速成长为了能独当一面的骨干中坚,项目制特有的野蛮生长性,更是大大提升了他的成长上限,不久他便成为了新建事业部的老大,“自己赚钱自己给员工开工资,年景不好的时候还得用自己的钱垫上”。于斌平全程见证了远望“成也项目制、裂也项目制”,远望越强大,项目团队越完备、藩镇割据带来的打击也越为沉重,随着各事业部封疆大吏的实力增长、客户积累,陆续有骨干团队分裂而去,于斌平也开始慎重思考起自己的未来规划。他认真总结了这些年的工作所得:项目经验丰富;擅长理解客户需求;西北人的韧性与东北风格的豁达、抗压;在全能型项目经理之外,也没撂下技术手艺,系统架构、核心代码编写能力傍身……反复思忖,他廓清了自己的事业方向:“作为一个技术出身的项目经理,做项目越多越会忍不住思考,是否可以做一套大系统,帮助尽可能多的客户解决问题?”
2004年,金蝶创始人徐少春宣布:“中间件+EAS”标志着中国管理软件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于斌平在金蝶任职期间所负责的,正是金蝶EAS产品整体架构。从远望到金蝶,这一步内蕴着太多不同:远望垂直于零售领域,金蝶EAS要囊括财务、供应链、制造、HR、分销等企业所有主要领域,必须学习财务、HR知识,提升总体架构能力;远望是项目制游击队,金蝶是大产品正规军;“以前没怎么顾虑过开发规范,需求文档规范、测试评审这些都不正规”,如今讲究过程管理、纪律底线……面对足以制造成吨焦虑感的变化,于斌平一一笑纳,白天走访客户采集需求,天黑后系统学习各专业领域知识,揣摩SAP、Oracle,直至三更半夜再心满意足归家去也,“身体累但过得开心,回家路上经常蹦起来、笑出声,觉得又有新收获”。基于超强的学习能力,于斌平最终搞定了EAS整体架构。
迈入21世纪,中国经济迅速腾飞,随着市场制度的逐渐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不断升级,连锁经营已成为企业规模扩张的主流形式之一,云南鸿翔一心堂,便是药品批发、零售连锁领域的先行者。于斌平与一心堂结缘于供职远望期间,彼时一心堂的门店数量仅有数十间。在于斌平跳槽金蝶的两年间,一心堂实现了爆炸式扩张,门店数量迅速增长至上百家,早已触达旧系统的能力边界,零售系统、POS系统、仓储物流系统全面濒临崩溃。排山倒海的重压之下,一心堂对于斌平的邀约也从“遇到点儿困难求助”快速升级至“十万火急求救”。毕竟是再续前缘,于斌平得以快速进入工作状态。与双方首次合作时最大不同的在于:当初要解决的问题相对稳定、对于未来变化预估不足;如今,不仅需要解决燃眉之急,还要留足未来发展的空间弹性。于是,他优先搞定了承压最大的零售、物流系统,随后便立刻携手SAP,上马ERP系统。挑战难度巨大:一方面,当年SAP在国内零售行业唯一的实施案例是物美,大卖场超市显然与连锁药店差异巨大;另一方面,一心堂发展实在太快,预计ERP上线之时,门店数量将摸到千店级门槛,即便放眼全球,SAP也罕有一次性上马近千门店的实施经验。科创人:与SAP的合作中,您印象最深刻的挑战是什么?于斌平:抽象一些说,首先是视角转换,以前是做乙方,如今做甲方,从理性到心态都需要调整;第二,以前做项目交付完就结束,如今要充分考虑以后,业务增长变化的扩展性、延展性、成长性要留足空间。至于具体细节就太多了,比如数据量特别大,做分布式还是集中式?门店的系统数据库搭在门店还是总部?门店促销策略不同,如何处理售价?有很多日后在互联网行业遇到的挑战,我有幸在早些时候就充分经历了。总之,合作多方都收获了很多成功经验,比如SAP之前的要求是一张销售订单必须对应一张财务凭证,而一心堂一天能有100多万订单,数据迅速爆表,最终采取了合并汇总订单的方法,减少数据量的同时保证销售金额准确。
帮助一心堂成功建设覆盖2000+门店的管理系统,证明了于斌平建设大规模管理系统的能力,他也因此被SAP引荐至国美,后者不仅拥有庞大的线下连锁经营实体,更是枕戈待旦誓破电商板块。于斌平谦称自己运气不错,总能站上时代的潮头。2010年前后,电商市场全面起势,各大平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技术挑战。入职即以SAP项目负责人的角色开展工作,完成SAP项目主体建设后,于斌平被抽调筹建电商公司。仅仅半年,于斌平便完成了国美电商上线所需的全部系统,商城系统采用了彼时全球最主流的Oracle + WebLogic+IBM 小型机方案,“回头看显然是一个比较笨的决定,但当时行业内大家也都在探索,大型系统别无选择,只有经历过才知道并发量的恐怖。也只有经历过艰难痛苦的迭代过程,才能收获蜕变后的成长喜悦”。于是,看似顺利的起步过后,便是遥遥无期的痛苦折磨,一大痛苦是分布式技术的探索尚未完成,不断陷入“抱着希望尝试——抱着失望推倒”的莫比乌斯困境;另一大痛苦来自永远要被业务追着打,“当年电商真的好做,一打广告就上量,可一上量就撑不住”。对微服务化架构的转型,于斌平形容为“从痛苦到蜕变”。他和团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摸索,从使用Oracle数据库的单体架构,到采用前后端分离+多集群微服务+MySQL的分布式数据库架构。这段经历虽然充满挑战,但也让他走在了技术的前沿,成为淘沙巨浪下的幸运儿。系统稳定性逐步提升,源源不断的新业务探索随之而来,从最初的电器销售,到百货、酒水、服装,再到票务和金融服务……并发量从最初的万级UV捉襟见肘,到后来的千万级UV闲庭信步。科创人:在国美工作期间,除了高并发这类技术难题,还有哪些课题让您觉得收获了宝贵经验?于斌平:当时凡客诚品的打法对我们冲击特别大,举一个例子,凡客允许“客户收到快递时,不满意当场退款”,不是退货,是直接实现退款。业务高层决定跟进,可我怎么研究都不通啊,快递员把钱眯了怎么办?快递员和顾客的说法有差异怎么办?最终通过与支付宝、银联的共创合作得以完美实现。经历过这样的过程,会发现思路开阔了许多,在一个正确、高价值的目标引领下,人是真的可以打破纸面的不可能,找到解决高难问题的方法。这个案例只是很多细节过程中的一个点。更具有价值的是,在持续的发展过程中,顺势完成了大数据平台、云平台、技术中台、业务中台、物流与服务中台、营销中台以及后来的AI平台的建设,顺带还做了金融平台和IOT平台。这些平台和中台的建设过程及结果,不仅仅对个人,对公司、对整个零售行业都有非常里程碑式的意义。
2016年下半年,国美零售开始了大规模的内部整合,其本质是基于“家.服务”战略,把传统的线下业务全部线上化。原先独立运作的国美在线,需要与线下业务和组织实现融合,“这是我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负责技术,跨界到负责公司整体战略布局调整的实施”。于斌平:当时有些别的原因,但主要是我主动请缨(笑),大家相信我,也许是因为我搞定了很多大项目,对各条业务线了解得比较清楚,与线下业务线有多年合作经验,同时大融合这件事,要求你必须要对线下、线上系统的底层架构和业务架构有充分了解。但也许有别的考虑比如投石问路(笑)。科创人:这类涉及整体结构大调整的变革想必困难重重,这个过程中您认为最难的事情是什么?于斌平:坦率讲,技术架构和流程调整根本不是问题,包括融合后如何不影响客户体验甚至体验更好,我们都有比较完美的解决方案。最难的,说白了是变革触及了各方利益,需要不断地沟通协调,包括与各个业务线的沟通、配合,与公司决策层的沟通讨论,大家都知道,国美的组织和业务还是比较庞大的。整个过程持续了差不多半年到一年,从大结构上说,先将线上五家公司合并完成,之后整合线上与线下;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首先是系统合并,之后是业务流程合并,组织人员随着业务流程变化对应调整。客户在门店看完产品,选择用APP在线上下单,业绩如何能够准确划归提供服务的门店?门店业务员的提成计算如何调整?同样的货,顾客在线上买了,是从门店配送还是从仓库配送?还有最难的,维修。传统场景下,维修工人不仅行程难管理,收费更难被监控,配件收费、临时加价几乎固化成了维修工的个人收入模式,怎么管?最终我们参考了滴滴接单的模式,流程和价格全部线上化透明化,为正向激励提供技术保障,进而透明化维修工人的行程、透明化维修价格。一个十几万人大集团的整体大调整,大到公司整体战略小到具体场景的变革挑战,难上加难。科创人:在您看来,最终顺利完成如此大规模、高难度的战略架构调整,需要具备哪些核心能力?于斌平:首先是发心,系统和组织的变革必然涉及利益调整,过程中需要不断挑战变革自身的价值取向,所有眼睛都盯着你,看是不是真的“一切为了公司发展着想”,但凡有一点不该有的想法都躲不过去,所以价值观其实是很重要的。与发心配套的能力是战斗的意志力,这二者必须结合相辅相成才有意义。其次,当然是深入了解业务,我最幸运的就是同时拥有多年线下门店与线上电商的服务经验,在融合过程中少走了很多弯路。第三就是基于充分论证、充分思考的方案和沟通能力,合并掉的每一个APP,背后都是上千万用户,这些用户不仅有价值,还有已经付出的成本。你必须要说服高层,合并掉如此体量的APP,什么样的方案才是利大于弊的。最后,其实就是技术的功底了,这是基本功,说得再好实现不了也没有用。2018年,国美零售战略架构调整宣告成功,长出一口气的于斌平将注意力投向了大洋彼岸,在西雅图亚马逊,他为成熟的AI应用、尤其是无人店案例深深震撼,考察回国后立刻启动AI及无人店体系的研发。科创人:我们曾经采访过苏宁无人店的技术负责人,说实话这项业务的最终普及遇到了问题,您认为……于斌平:实际应用价值不大(断然),它只是节省了一个收银员,但牺牲掉了体验感、服务感。自助结账大家愿意接受,但门店内的服务人员能提供的很多服务,都不该被省略。但这件事在技术上价值很大,一个无人店几乎涉及到了当下所有的AI主流技术,如人脸识别与体态识别、货品自动识别、商品推荐与好友推荐、销量预测与补货等,同时也涉及到了跟硬件及业务中台的集成等等。所以我个人也始终很感谢国美这个平台,能不断有一些投入和机会做技术上和其他方面的大胆尝试,也能不断让人成长。
2021年底,于斌平决定彻底告别服务了20余年的To C板块,挑战To B服务:加入上市企业齐心集团。于斌平介绍了齐心集团的主营业务:始创于1991年,专注政企采购服务30余年,于2009年在深圳A股上市,是中国B2B办公物资服务和SaaS云视频的龙头企业,服务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于斌平:主要被齐心的数字化转型理念所吸引。数字化转型是齐心集团的核心战略,这也是整个国家的战略,客户在转型、友商也在转型,这是一个顺应大势的新机遇。数字化变革必须要有对外赋能的能力,学习空间大、可发挥的价值空间大。科创人:之前与一家大型企业CIO交流时,对方提出过“因为对集中采购平台的ROI计算不清因此迟迟没有实施相关项目”,在齐心看来,数字化采购平台的数字化能力对于客户究竟能创造多大价值?于斌平:数字化采购平台,对客户的价值是非常明显的。首先是集采优势降低了客户采购成本,同时,智能化的数字化采购平台,又提升了客户的采购效率。比如一站式全品类采购平台,一站式履约服务平台,背后是系统自动匹配需求、自动优化供应链、自动优化仓网结构、自动优化履约配送服务环节等能力的支撑。再举个具体的例子,比如客户询价,企业的采购需求往往不是几个、几十个SKU,而是几千起步、三五万很常见,传统询价、比价方式需要消耗大量人力手工去完成,具体量化的话,一次采购询价可能需要五六人的小组工作1~2周的时间,而在集中采购平台上,通过智能化方法可能只需要几个小时就能搞定。对于商品提供方,数字化采购平台能够大幅优化报价效率、提升成单概率,并且自动生成配送策略、提供自动对账等数字化能力,同样能节省大量人力,不但提升了客户效率,还节省了整个供应链的成本。未来,数字化采购平台还要提升一些能力,例如:客户个性化需求的自动适配,通过人工智能与大模型的大力应用,来改善商品匹配度、优化商品展示及提升结算效率、提升内部办公效率等,进一步强化询价、订单处理、配送履约及结算环节,等等。科创人:谈到AI,您认为AI对于数字化转型将产生怎样的影响?于斌平:显而易见的几点:AI会很快成为基础设施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将彻底重塑人机交互模式。对于数字化转型的影响,首先将体现在大模型技术提升对客户的服务效率,打破传统服务模式的能力边界,比如我们已经计划通过大模型技术对客服系统进行智能化改造,通过自然语言自动处理客诉和咨询问题,并在用户操作流程中应用AI,简化流程、进一步降低客户使用门槛。理想情况下,我们将很快可以基于AI,建立传统方法无法建立的商品标准库、提供更快捷的共享服务等等。于斌平: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在于为客户和企业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随着以大模型和AIGC为标志的AI 2.0时代的降临,乃至AGI时代的若隐若现,我们已经站在由AI驱动的第四次技术革命的风口浪尖。在这样的背景下,全面拥抱AI,利用其提升生产力,并为客户和企业提供卓越的价值服务,无疑是组织和个人顺应时代潮流、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To B ABM 合作】15712993172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