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人x金蝶
CIO成就计划特辑
Special Edition of CIO Achievement Program
孙杰 北京鸿雪科技 CTO
孙杰,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信息主管(CIO)分会专家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专家成员,北京鸿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TO,原昆仑数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数字化能力中心技术总监、数字化转型专家、云计算专家;《云原生基础架构》译者,《企业私有云建设指南》作者,《油气行业数字化转型》编者,阿里云MVP,腾讯云TVP,2019年度数字化转型专家奖项获得者,数字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专家组成员,《2019中国数字企业白皮书》主要编者之一。
“我不想年复一年的原地踏步,闯败了大不了再回来。”
01
进京赶考的孙老师
运维岗走出的技术大V
孙杰,江湖人称孙老师,这一尊称的来源有二:其一,孙杰是IT技术圈著名高产大V,其个人技术分享类文章在博客年代缔造了千万阅读量奇观;其二,他曾经真的是一位计算机老师。
2001年,孙杰成为了新疆大学计算机专业讲师,一做就是5年。随着教学经验的逐渐累积,孙杰愈发感受到了内心的矛盾与渴求:课堂教学致力于确保知识的精确性与系统性,而计算机技术却是发展日新月异的应用型技术,即便他努力从《电脑报》《计算机世界》这些经典媒体中获取养分,但传统媒体信息载量毕竟有限,课堂也无法弥补脱离一线实践、脱离技术前沿的缺憾。
面对心中的不甘,孙杰从最初的压抑期望、劝服自己,逐渐转向正面接纳内心渴求。最终,不顾家人至亲的反对,他毅然踏上3000多公里的旅程,进京寻梦。
至于选择北京的理由,“北京是一线大城市,更能锻炼自己,既然要做梦就让梦想更大些”。
起步阶段如预期般艰辛,即便孙杰已经做了足够的心理建设、充分接受从备受尊敬的老师到平平无奇打工人的转变,但工作选择面之窄还是让他这个曾经的大学老师小有吃惊,缺乏IT企业实战经验、更遑论大厂镀金经验的他最终只得到了一份运维岗位的工作。
2008年前后,运维无疑是IT技术鄙视链的底层,谁要公开说“运维岗技术含量不高”难免招骂,可平均工资摊开了看,运维岗必是IT领域薪资结构的地板,直到近些年,类似“运维当自强”的文章标题也并不罕见。
在运维岗打拼多年的孙杰对此也不讳言,“尤其是自己把物理服务器扛到机架上的时候,感觉自己就是个蓝领工人”,可对当年的孙杰而言,任何能够接触IT一线实战的机会都无比宝贵,数据中心为什么会有一排排的机架?散热的标准是多少?如何实现负载均衡?为什么高可用集群服务器不能放在同一列机架……白天积累问题,夜晚啃书学习,并且还将自己实战中遇到的大小案例记成笔记,分享在51 CTO的技术博客上。
精读书目的数量往往可以作为衡量勤奋程度的指标,但在孙杰这里,输出的文章数量更为直观:最多的一年间,他发表了340篇博客,内容涵盖运维岗位的方方面面,既有硬核技术答疑,也有走心的运维人成长心得,“输入+输出的闭环构建起来后,明显能够感受到思维与认知的飞速成长,很多知识只有在不断输出的环节才能够思考得更清晰、更透彻,所以我一直建议有技术追求的朋友一定要养成输出和分享的习惯”。
高强度的倾囊分享不仅加速了孙杰的成长,还为孙杰带来了与努力匹配的知名度与从业机会,来自国内顶级IT、互联网峰会的邀约不断。
科创人:从相对底层的岗位成长起来,您认为最需要具备哪些精神属性?
孙杰:相信相信的力量,相信事情总有解决的方法,在看不到希望的时候还能坚定走下去。
科创人:那么在您刚到北京的那些年,您经历过哪些印象深刻、锻炼心理的考验?
孙杰:非常多,运维中时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和难题,很多时候感觉自己快陷入绝境了,但静下心来思考问题又能出现伟大的转机。解决这些问题往往同时需要扎实的技术功底、缜密的思考能力还有足够的耐心。我印象比较深的一个案例是在神州数码工作期间,AIX小机数据库意外宕机,排障的时候发现数据丢失了283条。当时很多人认为是网络不稳定导致的数据意外丢失,而我认为一定是遗漏了某个细节,于是静下心来思考了几分钟,心里突然有点怀疑,会不会是两个小机的时间不一致啊,最终排查发现了一处时区设定错误,成功追回了数据。
我将这个案例分享到了博客里,得到了很多运维朋友的赞赏,大家都能感受到这种问题发生时的压力、几乎注定发生的甩锅,其实沉下心来,相信自己的判断、相信日志和技术不会说谎,冷静沉着,问题面前不要轻易的说放弃,一定能找到正确答案。
02
拥抱云计算,进化为云技术专家
2012年,孙杰离开神州数码,加入清华同方旗下子公司并以架构师身份常驻北京移动——依旧是运维。之所以做出这样的职业选择,是因为此时的孙杰已经坚信云计算必是大势所趋,因此希望尽早进入云计算场景、力争转型成为一名云计算技术专家。
在北京移动工作两年之后,小有所成的孙杰迎来了事业人生最宝贵的机遇:中石油云平台招贤纳士,孙杰凭借扎实的技术功底,成为中油瑞飞云计算架构师。
科创人:您当年是何时接触到云计算理念,又为何如此坚信它代表着未来?
孙杰:2012年的一个大会上听到了相关分享,当时还只是一个概念、虚拟机之类的,我自己也玩过虚拟机,但这东西对于企业究竟能创造什么价值?听完那次分享之后,非常认可“通过IAAS管理平台,用户可以获得灵活、可扩展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以满足各种业务需求。通过云管平台分发,能够更高效、更节约的使用资源,保障用户可以获得可靠、高效的云服务”等等新兴的云计算理念,还有诸如“热迁移”这种当年听着很神奇、一想就知道很有用的场景价值,也是从那时开始下定决心学习相关知识,并且要找一份云计算相关的工作。
被派驻移动之后,跟随华为云的团队一起在广州南方基地工作了一段时间,完整经历了系统虚拟化上云、部署的全过程,奠定了非常扎实的云计算技术基础。
科创人:回顾您的职业生涯,您总能做出相当出色的职业方向选择,加入中石油系统是出于怎样的考量?当时是有怎样的契机?
孙杰:平台够大,这么大的基础设施,还有这么多业务系统上云供你去操练,去成长!而工作岗位又恰恰是云计算相关的IT建设,各个方面都符合我的预期规划。
中石油的云计算建设,集团领导非常重视,中油瑞飞(后更名为昆仑数智)在2013年承建中石油云平台。我当时一共经历了5轮面试,印象最深的是,第四轮面试时有一个问题答不上来,短暂纠结后在“马虎过去”和“如实相告”中选择了后者,毕竟如此重要的工作岗位,还是有啥说啥、坦诚自己的能力。本以为这事黄了,结果还是给了第五轮面试的机会,这一轮对方最关注的是技术之外的能力,我过往的博客写作、大会演讲、技术分享都成为了加分项。云计算架构师这个岗位的竞争非常激烈,大概是五六十人中选一,所以我一直忠告做技术的朋友,要注重写作能力、输出能力的培养,这是一种能够帮助你快速成长、更能帮你争取到更多机会的特质能力。
科创人:在中石油这样的大型国企组织内工作,与以往的工作有什么不同的体验?
孙杰:中石油是一个非常庞大复杂的组织,这也决定了它的平台建设、技术升级、数字化变革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勘探类的、钻井类的、炼油类的、管道类的、储运类的……各种不同的业务,既复杂且数据量也不一样,前后端用的许多组件也千差万别。
在整个云平台的建设过程中,不仅有中油瑞飞这样的内部单位,也还有大量国内外顶级厂商加入,国内的华为、浪潮,国际上的科技厂商都有参与,再加上项目工期的紧张,因此工作内容和强度上还是很充实的。虽然国企并不提倡加班,但我们团队经常自愿加班到半夜,这个项目的规模与意义如此巨大,大家都很珍惜这一机会。
科创人:对您而言收获最大、吸取养分最多的经历?
孙杰:云平台建设项目,中石油应该是央企中比较早建设大型私有云的并且两地三中心灾备系统同时建设,当年团队伙伴整天都泡在机房里面,大家都希望从这个大型项目中吸取更多的先进技术知识和经验。那段时间我半夜回家还要记录下当天的学习要点,总结后发了很多技术博客,多年后将这些笔记整理、集结成册,写了一本书。
▲孙杰所著的《企业私有云建设指南》,曾被评为京东十大优秀图书
也是在与业务侧的交流、学习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了,数字化转型不单是技术转型,它必须要与战略、组织、流程、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我印象非常深,当时领导用三句话描述数字化转型:从线下到线上,从手工到自动,从单兵到协同,实现整体系统的转型。从那时起我又读了很多企业战略和管理方面的书,希望自己能够从更高的视角去洞见企业整体转型,完整理解资源、人、财、物的流转,思考如何让有限资源精准分配,让组织能够最完美地运转,让决策因数据更精准。他发现大领导们在看技术时,相比技术是否新颖酷炫,他们更关注技术的价值,关心业务用了这个技术到底带来多大的产出。“用价值作为指引,去驱动技术落地”,这段经历帮我更好地理解技术和业务的关系。
03
寻求跨行业学习,加盟鸿雪科技
推广标准助力企业数智平台建设
孙杰:在中石油经历了云平台建设、数字化转型,也迎来了智能化时代的启幕,我希望自己不要掉队,在智能化时代能够用自己的能力服务更多行业的企业。抬头看路,当我下定决心寻找新的方向之前我观察了很久,我个人的结论是:眼下这个百年未有之变局,企业的数智化转型需求迫切而迅速,并且呈现出行业化、分层化的特征,金融、运营商行业相对发展更快,石油可能位列第二梯队。也就是说,尽管数字化的需求趋同,但由于企业发展建设的阶段不同,因此产生的具体需求和场景也各不相同。基于这样的客观形势,我认为有一种需求会随之产生,也就是先进行业的先进经验向下辐射、跨行业赋能的价值传导,传导这种价值的载体可能是咨询,也可能是产品,而我个人倾向于第三种:标准。
加盟鸿雪科技也正是出于这样的考量,鸿雪与国家权威院所在数字化转型、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标准的建设上有非常深度的合作,通过丰富的行业案例沉淀与专业的标准构建,将先进经验体系化、标准化,帮助后续转型企业提升转型成功率,少踩坑。行业标准更是行业创新的基础。一方面,通过推动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行业标准为企业提供了创新的动力;另一方面,行业标准也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创新的平台,使得企业的创新成果能够在行业内得到推广和应用,提升了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科创人:从一线亲历者到第三方服务者,您个人转型过程中有哪些心得和感受?
孙杰:感觉比较顺畅,我们服务的客户主要是央企、大型企业,我之前的工作经验让我与服务对象有很多共同语言。
科创人:我问得再具体一些,《科创人》之前采访的To B企业普遍存在一个现象,创始团队将“曾经”积累的经验,面向“未来”进行输出,但这就容易出现一个问题:经验方法过时,持续创新不力,鸿雪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孙杰:这就是标准的价值,标准本身是持续积累、持续建设的过程,而构建标准的过程又是不断学习、不断汲取的,利用标准进行服务需要相对高的资质门槛,因此我们与国家权威院所达成了深度合作,并且不断迭代业界优秀实践融入形成标准建设体系和相关成果。未来“标准赋能,规范指引,共建共享”这一模式更适合当下千变万化的时代,更适合高速发展期的中国企业。
科创人:在您看来,未来数智化转型将呈现出哪些变化趋势?有哪些事情将会发生?
孙杰:分享下我最近的思考,我认为有三个重要趋势:
第一,未来每一个企业都是智能体。现在的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是人,组织就是努力将人的智慧链接在一起去创造更大的价值。数智技术的突飞猛进,让人与人的智慧协作变得充满各种可能性,可以说是无限的可能性,只要我们能够通过一个相应的智能化平台系统将大家更好的连接在一起,实现更高效的协作和交流。无论是在团队内部还是跨部门、跨行业之间,都可以实现更紧密的合作和联系,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创造更大的价值。
第二,产业互联网将更加成熟,链主在承担更多责任的同时,也要帮助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更健康地生存和发展。随着数智化建设,产业链链主不仅是资源的汇集点,更是产业数据的汇集点,这意味着链主企业需要承担起整合和优化产业链数据的重要责任,以实现数据的互通和共享,帮助产业链更好地适应新的数字化环境,推动全链条的进步与优化,以生态建设实现自身的基业长青。
第三,组织将全面进化为高度协同型组织,数智技术的进步将进一步强化流程管理和高效协作。一个人走得快,团队才能走得更远,基于科学流程管理和强大自动协同的企业会笑到最后。在科学流程管理的辅助下,企业能够实现效率的最大化,并极大地提升抗风险能力。在未来,只有那些抓住机遇、不断创新、强化自身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才能走得更远,并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