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星球用户付费提问,今天分析香港交易所。这公司我很早就了解,是一家具备较强竞争护城河的优秀公司。
可能有人会感叹,交易所本身也能上市交易吗?没错,只要公司有价值,可以获得投资者认同,并为投资者创造回报,“港交所”也可以在港交所交易。
从这张近20年的月K线截图也能看出来,港交所也是一只长牛股,股价随我在图中的下划线,稳步支撑上涨。如果仅从技术分析来看,每当它的价格贴近这条长期支撑线时,都会出现较好的投资买点。
一、年报数据简表
二、企业质量与财报分析
2.1、企业情况与业务简介
港交所上市公司,其实是香港地区的金融交易平台集合,旗下包含4家交易所和5家结算公司,而非狭义的单一港交所。
4家交易所包含香港联交所(负责股票交易)、香港期交所(负责期权和期货交易)、LME(有色金属大宗商品交易所)、QME(涉及大陆的大宗商品交易平台)。
5家结算公司包含香港结算公司(负责H股和沪深港通股票的结算)、香港期货结算公司(负责期货及衍生品的清算和结算)、期权结算所(期权清算结算)、场外结算公司(为场外利率及外汇衍生品提供结算服务)、LME clear(对LME的交易进行清算及结算)。
这里面我挑LME讲一下,LME是伦敦金属交易所的简称,是世界最大的有色金属交易所。港交所于2012年12月,以13.88亿英镑的价格,完成了对LME的收购。
前些年出现了"伦敦妖镍"事件,LME的镍期货主力合约,在短短两天时间内,由不足2.5万美元/吨,暴涨至10万美元/吨,当时中国的青山控股,在LME有高达20万吨的镍期货空头头寸,据说暴涨的价格导致青山集团浮亏高达1000多亿。
后来LME决定暂定了镍期货交易,并取消了当天之前的所有交易,还被告到了法庭,当然最终是胜诉了。所以在港交所控制下的LME,对中国企业还是相当友好的,否则仅这件事,就会让国际资本,把中国镍王青山集团直接吃掉。
由于承担金融交易平台这一特殊职责,因此港交所的管理架构也与一般公司不同。
香港政府对港交所还是有很大管理权限的,香港财政司司长有权利委任港交所董事,而担任主席也需要得到特首的比准。按照股权来看,香港政府是港交所的第一大股东,但也仅持有5.9%的比例。
我看完港交所的年报后,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感觉,就是它很像香港的一个缩影。我们知道香港之所以发达,很大一个原因,是由于它承担着连接中国与世界的功能,
国内对外汇是存在防火墙的,因此导致金融行业无法国际化,这时港交所,就起到了在金融资本市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作用。
港交所自己的战略规划就提出“连接中国与世界”、“连接资本与机遇”、“连接现在与未来”三大战略重点。
从这个角度来看,港交所的重要性,在中短期内都无可替代,特别是国家正在大力推行人民币国际化,就更需要港交所这座桥梁了,因此把它视作我国的核心资产之一,我认为也是没问题的。
目前港交所的市值,在全球主要交易所中排名第四,亚洲第一,并且值得注意,港交所的市值是领先于纳斯达克股份有限公司的,还是非常厉害的。
从竞争的角度来看,拿美国交易所竞争举例,美国市场有16家交易所和49家ATS(另类交易系统,可以撮合股票和ETF交易),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交易所或场外交易系统,买卖股票,因此为了争夺客户,美国交易所的盈利能力相对较低。
而港交所与国内一样,具备垄断地位,因此它的交易和结算清算业务利润率较高,赚钱能力更强。
分业务来看,港交所形成了横跨现货、期货、衍生品、大宗商品及多元化资产的综合性交易所集团。
2023年港交所的营收合计205亿港元,其中交易费及交易系统使用费61亿,占比30%;结算及交收费39亿,占比19%;联交所上市费15亿,占比7%;投资收益净额50亿,占比24%;存管托管代理服务费13亿,占比6%;市场数据费11亿,占比5%;其他收入17亿,占比8%。
分来源来看,交易费和交易系统使用费、结算及交收费和投资收益,是港交所的三大营收来源。分种类来看,现货与金融衍生品贡献了绝大多数营收。
港交所提供的是撮合交易以及结算的功能,因此交易费、交易系统使用费、结算交收费用,是它最基本的利润来源。从占比也能看出,交易费和结算费用占营收比例达到50%,是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而交易及结算分现货收入和金融衍生品收入,衍生品又是依托于现货行情交易的,因此股票现货交易,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的股票买卖,对交易所来说,是最重要的经营指标。
2023年,港交所的股票现货交易日均成交额为932亿港元,跟A股确实没法比,这也是它流动性不如A股,所以导致AH两地上市股票,在港股总有折价的原因之一。
按照机构测算,港交所股票日均成交额每提升100亿,会带动港交所年度营收上涨6%;权证日均成交额每提升50亿,营收增加3亿;衍生品合约日均成交张数每提升10万张,营收增加2亿;LME金属合约日均成交量每提升10万手,营收增加3亿。
如果想投资港交所的朋友,可以去网上查询相关数据,从而推算当年业绩的变化趋势。总是一句话,成交量越高,港交所越赚钱,二者呈线性相关。
港交所每年收取15亿的上市费,波动较小相对稳定。现货市场上市费主要由上市年费和首次及后续发行上市费构成,上市年费由已上市公司按年上缴,相对稳定,首次发行上市费则根据增量情况收取。衍生品上市费一般与成交额挂钩,根据市场情绪而波动。
按统计,新股的平均上市费用约2万港元,上市后,每年的上市年费大约为3万港元。
港交所的投资收益,主要来源于现金及银行存款,因为有大量的客户保证金存在港交所,要保证这部分资金安全。
投资收益率与市场同期银行利率高度吻合,由于过去美联储加息到5%以上,因此2023年港交所的投资收益表现亮眼,达到近50亿港元。
一般银行利率高的时候,股票市场往往表现较差,所以投资收益也可以有效对冲主营经营风险。但2024年开始,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未来港交所的投资收益,也会随之逐渐下降。
2.2、业绩点评与财报分析
从资产端来看,过去三年港股经历了一波历史级别的大熊市,港股估值被打到全世界主要资本市场最低,流动性也不断下降,因此公司总资产和负债共同下滑,但归母净资产还在增长,这也说明港交所的独特竞争力,不会因熊市而使自身价值下滑。
一般来说,牛市期间,港交所的资产增速较高,比如2019和2020年,而熊市期间增速较低。目前从9月末开始,中国资产暴涨,港交所下属股票则是被全世界资本争相购买,如果今年港股完成熊牛切换,那么我看好未来几年港交所的成长空间。
港交所不需要借贷经营,几乎没有有息债务,但账面货币资金充足,主要以客户的保证金为主。2023年市场确实太低迷,导致港交所货币资金减少了600亿,公司的资产和负债端的减少,就来源于此。
所以说港交所的现金,既是资产也是负债,未来随着牛市到来,我相信它的货币资金余额也会重新大幅增长。用这些无偿占用的资金量,港交所存在银行吃利息,获取投资收益,虽然今年美联储开启了降息周期,但我认为24、25年,随着货币资金总额增长,有望对冲利率下滑的不利影响,使得港交所的投资收益,依然维持在高位。
但总归等美联储降息到0利率时,港交所的投资收益也会大幅降低,这一点需要注意。
从利润表来看,很明显牛市期间港交所的营收增速较高,而熊市则相对回落,但也并未大幅回撤,这就说明港交所的生意确实很好,旱涝保收。说句我的感觉,港交所可能比茅台的生意模式还要好。
它几乎没有营业成本,营收几乎等于毛利润,毛利率高达98.4%。费用端只有管理费用比较高,最终2023年获取119.81亿港元的净利润,净利润率高达58.4%,ROE也常年维持在20%以上,确实非常赚钱。
现金流方面,港交所的生意模式就决定了现金流比较好,每股分红也相对稳定,在行情好的时候逐年增长,行情差的时候也不会大幅回撤。
2.3、对未来的看法
首先牛市大概率来了,港交所属于绝对的牛市受益股,成交量的回升,将会带动港交所业绩上涨。
今年港股整体涨势比较好,且由于过去3年把港股估值压得极低,投资性价比较高,因此后续这种涨势很可能持续较长时间。
扩大金融开放是未来趋势,增进南北互联互通是大战略,像沪深港通的交易标的范围扩大、每日交易限额的扩大,都会带来一部分的大陆资金增量。
另一方面随着美联储降息,国际资金流出美国,股市估值中枢抬升,也会使得部分国际资本流入港股。
所以从流动性的视角来看,未来2年内,港交所的业绩上涨是大概率事件。
其次从公司上市选择角度来看,未来由于中美关系的高度不确定性,许多原本选择美股上市的公司,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地缘政治风险,转而选择港股作为海外上市的首选目的地。
并且随着美国资本市场对中概股的持续打压,比如2022年将多家中概股列入“预摘牌名单”,也会促使一定比例的美股中概股,回流香港完成二次上市。在这种背景下,港股就变成了中美之间的资本缓冲地带,进可攻退可守。
所以我个人从今年,也开始把家庭资产往香港搬一部分,为的就是分散风险,至少未来港交所的业绩,也有我贡献的一分力量。
三、股价走势与技术分析
从过去20年的港交所股价走势来看,明显有三波大涨的阶段,分别出现在2007年9月,2015年4月,2021年1月,这三个月份,也是内地A股三次牛市即将见顶的月份。所以从这也能看出,A股与港交所还是有很高的同频共振属性的。
最近港交所股价再一次暴涨 ,很像2020年6月7月的走势,且股价已经快速脱离了底部支撑线。
从我个人的投资准则来看,我认为等待港交所回调至下方长期支撑线时,才是更好的买入时间,至于现在是否要追涨,只能见仁见智了。
四、估值分析
估值部分内容为「知识星球」专享内容。
(完)
结尾推荐一下我的【知识星球】,以后完整的深度公司分析都会发在星球里,包括其他提供的内容及服务如下:
P.S.目前公众号改变了推送规则,如果您觉得文章内容有所收获的话,希望可以点一点“在看”和“赞”,这样我们就不会在茫茫互联网中彼此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