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相关消息显示,叶嘉莹教授(1924—2024)于今天下午在天津逝世,享年100岁。
人物介绍
叶嘉莹,1924年出生于北京西城察院胡同,1945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国文系,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中国台湾多所大学任教,1969年迁居加拿大温哥华,任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1979年回国教书,最终定居南开大学。1991年被授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称号,是加拿大皇家学会有史以来唯一的中国古典文学院士。2002年、2015年分别被香港岭南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曾担任南开大学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央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获评“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席慕蓉第一次见到叶嘉莹先生的时候,便直言“她就是诗的灵魂”。
那时的叶嘉莹,满头银发,一身素色衣裙,胸前还别着一朵胸花,那是一朵淡紫色的蝴蝶兰……
岁月从不败美人,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用来形容叶嘉莹,再合适不过了。
她和他们都不一样,一辈子颠沛流离,以诗词为心,以传播中华文化为己任,数十年甘当人梯和灯塔,做后来者的引路人。
她历经磨难,却笑傲人生;她著作等身,却优雅恬静。
她是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也是继杨绛之后称先生的人。
她说,人生最重要的,是保持自己的真心性,而诗词,让我们的心灵不死。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01
她出生优渥,却遭逢乱世
提起叶嘉莹,很多人可能觉得这名字有些陌生,只是因为我们离大师太远。
1924年,叶嘉莹出生在北京一个书香世家,她是满族叶赫那拉氏后裔,民国后,叶赫那拉直接用叶来做姓氏。
这个家族在清代出了两大名人,一个是清代大词人纳兰性德,另一个就是那个清末慈禧太后。
叶嘉莹父母都是知识分子,父亲供职于航空公司,母亲是一名老师。从小她就接受到良好教育,3岁时开始识字背诗,6岁就会背《论语》,成为她的启蒙书籍。
父亲教她英文,伯父教她诗词。叶家藏书丰富,叶嘉莹整日泡在书堆里,除了诗书,她的世界没有其他乐趣。
在叶家,最重要的是学习做人,那是比读书更加重要的。
去年四月叶先生上了《朗读者》,她讲述了像那时女孩子会的游戏,荡秋千、跳绳子,她都不会。她还说到早期诗作,有一首叫《秋蝶》:
几度惊飞欲起难,晚风翻怯舞衣单,
三秋一觉庄生梦,满地新霜月乍寒。
还有一首叫《咏荷》:
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
如来原是幻,何以度苍生。
叶先生后来说:
一个人对社会有多少关怀、有多少爱心和有多少的自私、贪婪之心,是完全不一样的。我要想入世,我要想为人类、为学问做一些事,可以没名,但不能被扰乱,保持住内心的一片清明。
1937年,北平沦陷,战乱四起。
父亲跟随国民政府向南撤退,时隔多年才有了音讯,她百感交集地写下“昨日雁南飞,老父天涯隔”。
人生更大的变故,接踵而至。
母亲带着两个弟弟在沦陷区生活,有一日腹痛难忍,原来是腹中长了一个瘤。她独自辗转到天津租界区做手术,不料血液感染,在回京的火车上不幸逝世。
噩耗传来,叶嘉莹恸哭万分,这一年她17岁,第一次感受到生命的无常。
母亲去世后戴孝的叶嘉莹
她人生最痛苦的一段回忆,是听到钉子一下下敲进母亲棺木的声音。但作为家中长女,她必须强忍泪水,料理母亲后事。
面对国破家亡,叶嘉莹悲从中来,含泪写下了八首《哭母诗》,读来字字泣血,里面都是痛彻心扉的人生味道。
瞻依犹是旧容颜,唤母千回总不还。
凄绝临棺无一语,漫将修短破天悭。
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02
遇到恩师,点亮灵魂
若在和平年代,叶嘉莹本可以过幸福的人生,但乱世却给她带来了前半生的颠沛流离。
从小学习优异,从中学到大学,叶嘉莹都是第一名,绝对是名副其实的学霸。
1941年,她以高分考入北平辅仁大学,在这里她遇到了点亮她灵魂的人,顾随老师。
顾先生学贯中西,是诗词方面的专家,也是现代著名诗人和书法家。一生桃李满天下,除了叶嘉莹之外,红雪泰斗周汝昌等都是他的学生。
顾老每每讲到古典诗词,总是旁征博引,叶嘉莹听得如痴如醉。遇到老师后,她才真正懂得诗词所蕴藏的力量。
看到初秋的迷人景色,叶嘉莹有感而发,作了好几首律诗,有一首叫《摇落》:
高柳鸣蝉怨未休,倏惊摇落动新愁。
云凝墨色仍将雨,树有商声已是秋。
三径草荒元亮宅,十年身寄仲宣楼。
征鸿岁岁无消息,肠断江河日夜流。
她将这几首诗交给老师,顾老竟一字未改,还另外作了和诗,想帮她发表,叶嘉莹于是有了迦陵这个笔名。
顾随老师于叶嘉莹(后排右一)等学生合影
随着对诗词的深入理解,叶嘉莹发现千百年前的哀怨哲思,依然能够激荡人的心灵,便问顾先生:“这是为何?”
顾老答道:
世上都是无常都是灭,而诗是不灭,能与天地造化争一日之短长。万物皆有坏,而诗是不坏的。
这句话就像一束光,驱散了因丧母之痛留下的阴霾。原来诗词,也是可以治病的。
什么意思?
意思是让她自立门户,而不是追随老师的脚步。他觉得叶嘉莹有一天,可以将诗词之美发扬光大,成就远远在自己之上。
03
一世多艰,寸心如水
叶嘉莹在上学期间从没谈过恋爱,毕业后更是一心扑在工作上。人生唯一的婚姻,却和爱情无关,后来还带给她满身痛苦。
1948年,一个不期而遇的人走进了叶嘉莹的生命里,这个人就是赵东荪。
他姐姐是叶嘉莹的中学老师,这么以撮合,叶嘉莹勉强答应下来。在她看来,反正也没有男朋友,那就试试吧。
一年多时间里,赵东荪数次求婚,她都没有答应。后来赵东荪使出无赖手段:
我已在南京谋了个职,你不答应,我就不去。
叶嘉莹真是一个够单纯的人,她不愿他失去工作,觉得他人也还不错,一个“好心”便应承了下来。
叶嘉莹婚纱照
1948年3月,两人在南京结婚,11月随丈夫去了台湾,这时一个巨浪向他们袭来。入台后,叶嘉莹生了女儿,原以为他们的日子会好一点,没想到“白色恐怖”突然降临。
赵钟荪因政治原因入狱,叶嘉莹和女儿也被牵连带去审查。出了警察局,她却丢了工作,收入没了,连住处也没了,成了无家可归的人。
无奈之下,只好投奔丈夫的姐姐家,但寄人篱下的苦味,只有她自己知道。
为了不妨碍姐姐家的正常起居生活,叶嘉莹带着女儿在走廊打地铺;中午时,怕打扰人家休息,她独自一人抱着女儿在树荫下走来走去。
叶嘉莹没有被生活打败,倍感飘零的她写下《转蓬》聊以自慰:
转蓬辞故土,离乱断乡根。
已叹身无托,翻惊祸有门。
覆盆天莫问,落井世谁援。
剩抚怀中女,深宵忍泪吞。
很快,她就在台南光华女中谋得一职位,一边教学,一边照顾女儿。
三年后,丈夫终于归来,只是多年的牢狱生活,让他性情大变,性格暴躁乖张。经常无缘无故大发脾气,有时甚至对她拳打脚踢。
这是叶嘉莹一生中最昏暗的时刻,一家人老小需要她养活,白天为了多挣钱,她同时在几所大学任教。回到家,继续洗衣做饭,照顾孩子,整理家务,丈夫一言不合就摔东西。
身体上的劳累她还能忍,精神上的暴力,与她而言则是万箭穿心。
有那么一刻,她想到了死。
幸而她热爱的诗词,又一次拯救了她。忽一日,读到王安石的诗,《拟寒山拾得二十首》其一(节选):
风吹瓦堕屋,正打破我头。
瓦亦自破碎,岂但我血流。
我终不嗔渠,此瓦不自由。
众生造众恶,亦有一机抽。
渠不知此机,故自认愆尤。
此但可哀怜,劝令真正修。
岂可自迷闷,与渠作冤雠。
她不禁想到:不要怨天尤人,其实丈夫又何尝不是一个受害者呢?淹没于时代洪流里,他也是可怜、可悲。
叶嘉莹全家福
叶嘉莹有种悲天悯人的慈悲情怀,具有佛教普渡众人的胸怀气概,这或许就是诗词心吧。
04
杀不死你的,让你更加强大
叶嘉莹说,当你把你的悲哀、痛苦用诗写下来,可以消解你的悲痛,也可以保存你的纪念,这是非常有价值、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不论现实的生活多么无奈,她总能在精神的世界里找到慰藉,只要一站在讲台上,立刻就神采奕奕起来。
在台湾,很多知名人物都听过叶嘉莹讲的课,比如小说家陈映真,作家白先勇,大学者吴宏一,作家陈若曦,学者林玫仪等。
大作家白先勇后来说,“叶先生是老师中的老师,我是小了叶老师13岁的学生。”
叶嘉莹和白先勇
诗人席慕蓉也曾不止一次听过叶先生的课,老师在哪讲,她就追到哪。席慕蓉说:“我坐在下面听老师讲课,觉得老师是一个发光体。”
1966年,美国汉学界想研究中国诗词,42岁的叶嘉莹受邀到美国讲学,后来又接受了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的聘请,在温哥华定居下来。
叶嘉莹带着全家去了美国,只是校方规定:必须用英文授课。用英语讲中国古典诗词,这难度系数不是一般的大。
为了生计,她没有别的选择,晚上两点还在查字典备课,再用蹩脚的英语把诗歌的感动讲出来。
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诗词歌赋信手拈来,叶嘉莹的授课,震惊了整个学界。
研究着喜爱的诗词,有一群喜欢她的学生,这十年是她人生里难得的静谧时光。一首《鹏飞》,记录了她那时的心境:
鹏飞谁与话云程,失所今悲匍地行。
北海南溟俱往事,一枝聊此托余生。
后来,中国和加拿大建交。1974年,叶嘉莹申请回国探亲,兴奋的她一气呵成写下了1870个字的《祖国行》,读来让人泪眼滂沱:
卅年离家几万里,思乡情在无时已。
一朝天外赋归来,眼流涕泪心狂喜。
……
1976年,她的人生再次遭遇重创,结婚不足三年的女儿言言与女婿永廷发生车祸,双双殒命。
这犹如晴天霹雳,白发人送黑发人,从此死生不能相见。叶嘉莹把自己关在小屋里,整整十天,真是欲哭无泪,欲说无言,泪水早已流尽。
她把对女儿的思念化作一行行诗句,伤心欲绝地写下十首《哭女诗》:
其一
结褵犹未经三载,忍见双飞比翼亡。
检点嫁衣随火葬,阿娘空有泪千行。
其二
痛哭吾儿躬自悼,一生劳瘁竟何为。
谁知百劫余生日,更哭明珠掌上珍。
万盼千期一旦空,殷勤抚养付飘风。
回首襁褓怀中日,二十七年一梦中。
叶嘉莹这一生,历经世事无常,各种生离死别好像都尝了一遍。即便如此,她仍将痛苦深藏心中,倔强地面对一切:
惆怅当年风雨,花时横被摧残。
平生幽怨几多般,从来天壤恨,不肯对人言。
岁月不曾饶过她,其实她有何曾饶过岁月。
05
薪火相传,甘为人梯
人生的别离,除了死生不能相见,还有故土不能相还。
在电影《一代宗师》里,宫二说过武学的三重境界,见天地、见自己、见众生。对叶嘉莹而言,已经见过天地和审视自己,接下来将是见众生了。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场命运的修行。而修行的终点,就是如何安放自己的灵魂。落叶归根,叶嘉莹像重新回到了生命的起点。
却话当年感不禁,曾悲万马一时喑。
如今齐向春郊骋,我亦深怀并辔心。
海外空能怀故国,人间何处有知音。
他年若遂还乡愿,骥老犹存万里心。
1979年,叶嘉莹回到北京,这年她55岁。先去了北大,后来南开校长盛情邀请她来到天津。
至今,还有人记得她在南开将课的盛况:300人的教室座无虚席,楼梯上也坐满了学生,甚至连窗户上都趴着人,可谓盛况空前。
叶嘉莹穿着蓝色中式上衣,站在讲台上,诗词歌赋信手拈来,仪态高雅激情四溢,学生们顿时惊为天人。
有人说,她站在那里,就是对中国古典诗词最好的注解。
学生对她也非常喜欢,感动之余叶先生赋诗一首:
白昼谈诗夜讲词,诸生与我共成痴。
临岐一课浑难罢,直到深宵夜角吹。
此后的30多年间,叶嘉莹在加拿大和中国两地奔波,除了南开之外,她还在北师大、复旦、南大、川大、云大、武大等地讲学。
每年她就像“候鸟”一样迁徙,一半时间在中国讲学,另一半时间在加拿大做研究。她的足迹不仅遍布大江南北,还跨越亚欧美三大洲,把中华文化的美学种子,传播到世界各地。
而她做这一切,全是自费,在国内讲课不收任何报酬。叶老只有一个心愿,要让更多中国人读诗、懂诗:
我跟诗词结了不解之缘,看到李白、杜甫、辛弃疾的诗词,你会感到在这样自私、邪恶,充满战争、污秽的世界之中,也有这样光明俊伟的人格和修养,那是一件多美好的事情。
1993年,叶老在南开成立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并任所长,不少海外华人企业家捐资盖楼。
自1945年起,叶先生在讲台上站了70多年,即便90岁出去演讲,遇到学生搬凳子上来也坚决不坐。她这样说:“我坐了,对不起中国古典诗词。”
又到长空过雁时,云天字字写相思。
荷花凋尽我来迟。
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
千春犹待发华滋。
2015年,91岁的叶嘉莹先生终于飞不动了,最终落脚南开大学,南开也专门为叶先生建了迦陵学舍。
世纪老人,半生漂泊,用母语自由地教授传承中国古典诗词,叶先生说这是她最好的归宿。
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06
我有诗词心,足以慰平生
有人曾问过叶嘉莹:“您讲的诗词很好听,我也很爱听,可这对我们实际生活有什么帮助呢?”
叶先生语重心长的说道:
你听了我的课,当然不能用来评职称,也不会加工资。
可是,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古典诗词中凝聚了古代伟大之诗人的所有心灵、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
诵读古典诗词,可以让你的心灵不死。
多年以前,顾老对叶嘉莹说:“一个人,要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心态过乐观之生活。”
多年以后,叶先生历尽坎坷,辗转海内外,参悟道之所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有学生如叶嘉莹,顾先生应也该笑慰九泉了。
不向人间怨不平,相期浴火凤凰生。
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
生命不息,教学不止。
叶先生把余生都用在教书育人上,也许有一天会如她所说,人的生命会像火柴一样化为灰烬,她愿意生命之光结束在讲台上。
“我个人平生离乱微不足道,我希望年轻人把我所吐的丝织成一片云锦,将中国传统文化美好的种子留下来!”
到了2018年、2019年,因为两次向南开共捐赠3568万元而被更多人熟知。
这,可是她的毕生积蓄啊。
因为"裸捐",叶嘉莹备受舆论关注。但在她看来,大家的关注点有些无聊。“这些人眼睛里只有钱,不懂得学问。我本来就是要跟你讲学问的,看样子,你对于学问没有兴趣。”
教书先生,是叶嘉莹一生最骄傲自豪的身份。她说:“我天生来就是一个教书的。”
整整70年,人生浮浮沉沉,有过名,也有过利。但在她的心里,诗词永远是灵魂深处,最纯粹的东西。
她的最大愿望,就是为年轻人打开一扇门,把美好的吟诵一代又一代的传唱下去。
正如她说的,“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千春尤待发华滋。”哪怕大雁南飞,深秋萧瑟,年华已老。
但心中有炙热,有追求,如一颗莲心般,只要播种和守护,莲花有重开之日,诗词也有永流传之时。
这才是我们应该永远追捧的先生。
附:叶嘉莹诗词选
向晚二首 一九七八年春
一
向晚幽林独自寻,枝头落日隐余金。
渐看飞鸟归巢尽,谁与安排去住心。
二
花飞早识春难驻,梦破从无迹可寻。
漫向天涯悲老大,余生何地惜余阴。
近日颇有归国之想,傍晚于林中散步成此二绝。
再吟二绝
一
却话当年感不禁,曾悲万马一时瘖。
如今齐向春郊骋,我亦深怀并辔心。
二
海外空能怀故国,人间何处有知音。
他年若遂还乡愿,骥老犹存万里心。
写成前二诗后不久,偶接国内友人来信,提及今日教育界之情势大好,读之极感振奋,因用前二诗韵再吟二绝。
绝句三首 一九七九年春
一
五年三度赋还乡,依旧归来喜欲狂。
榆叶梅红杨柳绿,今番好是值春光。
二
古城认取旧游痕,花下徘徊感客魂。
风雨流年三十载,树犹如此我何言。
三
登临重上翠微巅,一塔遥天认玉泉。
都是儿时旧游地,人间不返是华年。
赠旧日师友绝句选
曹桓武学长
回首光阴似水东,饮酣犹有气如虹。
当筵一曲秋声赋,潇洒情怀想醉翁。
房凤敏学姊
曲中折柳故园情,喜听歌喉似旧清。
更谱新声翻水调,相思千里月华明。
刘在昭学姊
几回风雨忆联床,卅载思君天一方。
纵改鬓华心未改,平生知己此情长。
纪游绝句九首旅途口占(选四)
一
早岁爱诗如有癖,老游山水兴偏狂。
平生心愿今朝足,来向成都谒草堂。
二
少陵曾与鸬鹚约,一日须来一百回。
若使诗人今尚在,此身愿化鸬鹚来。
三
接天初睹大江流,何幸余年有壮游。
此去为贪三峡美,不辞终日立船头。
四
舟入夔门思杜老,独吟秋兴对江风。
巫山不改青青色,屹立诗魂万古雄。
五律三章奉酬周汝昌先生(选一)
周汝昌先生以新着《恭王府考》见赠。府为昔日在辅仁大学读书时旧游之地,周君来函索诗,因赋五律三章奉酬。
长忆读书处,朱门旧邸存。
天香题小院,多福榜高轩。
慷慨歌燕市,沦亡有泪痕。
平生哀乐事,今日与谁论。
赠俞平伯教授
白发犹能写妙词,曲园家学仰名师。
人间小劫沧桑变,喜见风仪似旧时。
为加拿大邮政罢工作
自叹天涯老,无从解客怀。
每伤知己别,惟冀远书来。
锦鲤沉何处,青禽使竟乖。
祇应明月下,长是立空阶。
昆明旅游绝句选
滇池
鹏飞九万高风远,水击三千绝世姿。
曾读蒙庄劳想象,几疑滇海即天池。
缥缈楼
太华山头缥缈楼,云烟都向望中收。
层檐一角斜阳晚,红绽茶花古寺幽。
石林
人生何短世何长,太古茫茫接大荒。
海水纵枯石未烂,两间留此证沧桑。
旅游有怀诗圣赋五律六章(选四)
游曲阜
曾叹儒冠误,当年杜少陵。
致君空有愿,尧舜竟无凭。
毁誉从翻覆,诗书几废兴。
今朝过曲阜,百感自填膺。
登泰山
髫年吟望岳,久仰岱宗高。
策杖攀千级,乘风上九霄。
众山供远目,万壑听松涛。
绝顶怀诗圣,登临未惮劳。
游济南
历下名亭古,佳联世共传。
因兹怀杜老,到此诵诗篇。
海右多名士,人间重后贤。
词中辛李在,灵秀郁山川。
游巩县杜甫故居
巩洛中州地,诗人故里存。
千年窑洞古,三架土峰尊。
东泗余流水,南瑶有旧村。
山川一何幸,孕此少陵魂。
为茶花作
记得花开好,曾经斗雪霜。
坚贞原自诩,剪伐定堪伤。
雨夕风晨里,苔阶石径旁。
未甘憔悴尽,一朵尚留芳。
挽夏承焘先生二绝
一
词林大业忆强村,开继宗风一代尊。
西子湖边留教泽,永嘉山水与招魂。
二
先生高弟吾知友,每话师恩感旧深。
一夕大星沉不起,沧波隔海最伤心。
友人潘琦君女士亦为永嘉人,曾从先生受学,现为台湾著名散文家,写有怀念夏先生之文字多篇。
《灵溪词说》书成,口占一绝
庄惠濠梁俞氏琴,人间难得是知音。
潺湲一脉灵溪水,要共词心证古今。
樊城秋晚风雨中喜见早梅
天涯木落正凄然,况值寒风冻雨天。
忽见嫣红三四点,喜他梅蕊报春先。
纪梦
峭壁千帆傍水涯,空堂阒寂见群葩。
不须浇灌偏能活,一朵仙人掌上花。
金晖
晚霞秋水碧天长,满眼金晖爱夕阳。
不向西风怨摇落,好花原有四时香。
温哥华花期将届,而我即将远行,颇以为憾。然此去东部亦应正值花开,因占二绝自解
一
居卜樊城是我家,年年远去负芳华。
今春又近花开日,一样行期未许赊。
二
久惯生涯似转蓬,去留得失等飘风。
此行喜有春相伴,一路看花到海东。
南开校园马蹄湖内徧植荷花,素所深爱,深秋摇落,偶经湖畔,口占一绝
萧瑟悲秋今古同,残荷零落向西风。
遥天谁遣羲和驭,来送黄昏一抹红。
七绝三首赠冯其庸先生
一
威州高会记相逢,三绝清才始识公。
妙手丹青蒙绘赠,朱藤数笔见高风。
宽堂冯其庸先生与余初识于一九七八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所主办之国际红楼梦会议中。冯公对红学之研究固早为当世所共仰,而在会议期中冯公更曾以其亲笔所绘之紫藤一幅相惠赠,于是始识其诗书画三绝之妙诣。
二
研红当代仰宗师,早岁艰辛世莫知。
惠我佳篇时展读,秋风一集耐人思。
一九九三年冬又得与冯公在北京再度相晤,冯公复以其大着多种相赠。其中《秋风集*往事回忆》一文,曾备叙其早年生活之艰苦,而冯公能有今日多方面之成就,则其资秉之高、用力之勤,固可想见矣。
三
一编图影取真经,瀚海流沙写性灵。
七上天山奇志伟,定随玄奘史留名。
二○○一年返国与冯公又得相晤,冯公又以其近日在上海展出之《冯其庸发现考实玄奘取经路线暨大西部图影集》一册相示,既叹其七上天山之探奇考古精神之卓伟,更赏其摄影取景之艺术境界之高妙,钦赏之余因写为小诗三首相赠。
妥芬诺Tofino度假纪事绝句十首(选六) 二零零四年五月
一
清晓驱车豁远眸,樊城景色望中收。
天蓝水碧山青翠,积雪如银岭上头。
二
穿林过栈觅长滩,登降千阶力欲殚。
蓦听潮音遥入耳,白沙一片涌微澜。
三
不废三余用力勤,同游乐学更耽文。
论诗于我尤成癖,设帐今宵到海滨。
四
逝水流年四十春,空滩觅贝忆前尘。
依然未脱尘羁在,枉说余生伴海云。
五
赁得幽居近小丘,松林遥隔见沙洲。
坐看明月中宵上,一夜涛声挽客留。
六
灵台妙悟许谁知,色相空花总是痴。
翻喜相机通此意,不教留影但留诗。
随席慕蓉女士至内蒙作原乡之旅口占绝句选
一
余年老去始能狂,一世飘零敢自伤。
已是故家平毁后,却来万里觅原乡。
我家本姓叶赫纳兰,先世原为蒙古土默特族,清初入关,曾祖父在咸、同间曾任佐领,祖父在光绪间任工部员外郎,在西单以西察院胡同原有祖居一所。在二零零二年的一份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的公文中,曾提出要加强保护四合院的工作,我家祖居原在被保护的名单内,但终被拆迁公司所拆毁。
二
松叶青青桦叶黄,满山树色竞秋光。
采来野果红如玉,味杂酸甜细品尝。
三
身腰犹喜未全衰,能到兴安岭上来。
壁刻幽寻嘎仙洞,千年古史几欢哀。
嘎仙洞壁间有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四年(公元四四三年)刻文,记有中书侍郎李敞等人来此探访拓跋鲜卑先祖发祥地石室之事。“嘎仙”之名或传为追溯祖先之意,或传为游牧民保护神之意。
四
右瞻皓月左朝阳,一片秋原入莽苍。
伫立中区还四望,天穹低处尽吾乡。
五
皇天后土本非遥,封禅从来礼数高。
谁似牧民心意朴,金秋时节拜敖包。
蒙古草原地势较高之处多建有所谓敖包者,为当地人祭拜天地之所。其源久远,含有先民最初之信仰,被学者称为“宗教上的活化石”。
六
黑山头上旧王宫,砖础犹存伟业空。
酹酒临风一回首,古今都付野云中。
在额尔古纳地区有一座较高之丘陵,人称之为黑山头,其上有古城遗址,今尚可见其础石遗基及零砖断瓦,为成吉思可汗赐封其弟合撒儿之地。
温哥华岛阿莱休闲区登临偶占
一湾碧水几重山,飞鸟冲波意自闲。
不向余生说劳倦,更来高处一凭栏。
病中答友人问行程
敢问花期与雪期,衰年孤旅剩堪悲。
我生久是无家客,羞说行程归不归。
题纳兰《饮水词》绝句三首(选二)
一
混同江水旧知名,千古苍茫几废兴。
休向平生问哀乐,从来心事总难明。
二
经解曾传通志堂,英年早折讵堪伤。
词心独具无人及,一卷长留万古芳。
水龙吟·秋日感怀
满林霜叶红时,殊乡又值秋光晚。征鸿过尽,暮烟沉处,凭高怀远。半世天涯,死生离别,蓬飘梗断。念燕都台峤,悲欢旧梦,韶华逝,如驰电。一水盈盈清浅。向人间、做成银汉。阋墙兄弟,难缝尺布,古今同叹。血裔千年,亲朋两地,忍教分散。待恩仇泯没,同心共举,把长桥建。
金缕曲·周总理逝世周年作
万众悲难抑。记当年、大星殒落,漫天风雪。伫立街头相送处,忍共斯人长诀。况遗恨、跳梁未灭。多少忧劳匡国意,想临终、滴尽心头血。有江海,为呜咽。而今喜见春风发。扫阴霾、冰凘荡尽,百花红缀。待向忠魂齐献寿,怅望云天寥阔。算只有、姮娥比洁。一世衷怀无私处,仰重霄、万古悬明月。看此际,清光澈。
金缕曲·有怀梅子台湾
难忘临歧际。赋离歌,短诗数首,盈襟别意。世事茫茫从此去,明日参商万里。叹聚散、匆匆容易。自信平生萧瑟惯,甚新来、岁晚怜知己。沉思处,凭谁会。高山流水钟期谊。曾共话、夷齐列传,马迁心事。惆怅胸中家国恨,几度暗伤憔悴。剩迟暮、此心未已。若遂还乡他日愿,约重逢、聚首京华里。然诺在,长相记。
鹊踏枝·寄梅子台湾
记得当年花烂漫。长日驱车,直欲寻春遍。一自别来时序换,人间几处沧桑变。又见东风牵柳线。聚首京华,此约何年践。惆怅花前心莫展,一湾水隔天涯远。
鹧鸪天·再寄梅子
老去相逢更几回,人间别久信堪哀。繁花又向天涯发,明月还从海上来。山断续,水萦回,白云天远动离怀。年年断送韶华尽,谁共伤春酒一杯。
水龙吟·题屈原图像
半生想象灵均,今朝真向图中见。飘然素发,翛然独往,依稀泽畔。呵壁深悲,纫兰心事,昆仑途远。哀高丘无女,众芳芜秽,凭谁问,湘累怨。异代才人相感。写精魂、凛然当面。杖藜孤立,空回白首,愤怀无限。哀乐相关,希文心事,题诗堪念。待重滋九畹,再开百亩,植芳菲遍。
水调歌头·题友人梁恩佐先生绘国殇图
死有泰山重,亦有羽毛轻。开缄对子图画,百感一时并。几笔线条勾勒,绘出英魂毅魄,悲愤透双睛。楚鬼国殇厉,气壮动苍冥。挟秦弓,带长剑,意纵横。枪林弹雨经遍,血染战袍腥。自古无人曾免,偏是江淹留赋,写恨暗吞声。何日再相见,重与话平生。
沁园春·题曹孟德东临碣石图
魏武当年,碣石登临,慷慨作歌。想洪波浩荡,秋风萧瑟,英雄相对,此意如何。凭仗白描,传神妙笔,绘出悲凉万感多。扬鞭指,望天涯尽处,揽辔山河。难禁岁月销磨。奈横槊、豪情两鬓皤。叹神龟虽寿,终年有竟,一朝灰土,枉说腾蛇。老骥虽衰,犹存壮志,千里长途有梦过。须珍惜,趁风华正茂,直上嵯峨。
西江月·阳平关下作
久慕蜀都山水,一朝入蜀成行。中宵坐起待天明,残月一弯秦岭。曙色依稀入眼,车声隐隐初停。阳平关下晓风清,天外两三星影。
减字木兰花
天涯秋老,叶落空阶愁未扫。独下中庭,为看长空月影明。此心好在,纵隔沧溟终不改。夜夜西风,万里乡魂有路通。
蝶恋花
爱向高楼凝望眼。海阔天遥,一片沧波远。仿佛神山如可见,孤帆便拟追寻遍。明月多情来枕畔。九畹滋兰,难忘芳菲愿。消息故园春意晚,花期日日心头算。
浣溪沙
已是苍松惯雪霜,任教风雨葬韶光,卅年回首几沧桑。自诩碧云归碧落,未随红粉斗红妆。余年老去付疏狂。
生查子
飘泊久离居,岁晚欢娱少。连夜北风寒,雪满天涯道。今日喜颜开,乍觉新晴好。为有远人书,来报梅花早。
瑶华
戊辰荷月初吉,赵朴初丈于广济寺以素斋折简邀,此地适为四十余年前嘉莹听讲《妙法莲华经》之地,而此日又适值贱辰初度之日,以兹巧合,枨触前尘,因赋此阕。
当年此刹,妙法初聆,有梦尘仍记。风铃微动,细听取、花落菩提真谛。相招一简,唤辽鹤、归来前地。回首处,红衣凋尽,点检青房余几。因思叶叶生时,有多少田田,绰约临水。犹存翠盖,剩贮得、月夜一盘清泪。西风几度,已换了、微尘人世。忽闻道,九品莲开,顿觉痴魂惊起。
是日座中有一杨姓青年,极具善根,临别为我诵其所作五律一首,有“待到功成日,花开九品莲”之句,故末语及之。
木兰花令
人间谁把东流挽?望断云天都是怨。三春方待好花开,一夕高楼风雨乱。林莺处处惊飞散。满地残红和泪溅。微禽衔木有精魂,会见桑生沧海变。
鹧鸪天
偶阅黛安*艾克曼(Diane Ackerman)女士所写《鲸背月色》(The Moon by Whale Light)一书,谓远古之世海洋未被污染以前蓝鲸可以隔洋传语,因思诗中感发之力,其可以穿越时空之作用盖亦有类乎是,昔杜甫曾有“摇落深知宋玉悲”之言,清人亦有以“沧海遗音”题写词集者,因赋此阕。
广乐钧天世莫知,伶伦吹竹自成痴。郢中白雪无人和,域外蓝鲸有梦思。明月下,夜潮迟,微波迢递送微辞。遗音沧海如能会,便是千秋共此时。
金缕曲
辛巳之春,予应邀至哥伦比亚大学客座讲学。抵达纽约后,东亚系主任王德威教授邀宴相聚,座中得见夏志清教授。予与夏公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曾于百慕大及贞女岛两次中国文学国际会中相晤,此次再度相逢,夏公告我其八旬寿辰甫过,向我索词为祝,因赋此阕。
八十称眉寿。看筵前、夏公未老,童心依旧。三十四年都一瞬,岁月惊心驰骤。记当日、文章诗酒。百慕贞娘双岛会,聚群贤、多少屠龙手。恣笑谑,唯公有。古今说部衡量就。论钱张、围城难并,倾城难偶。一语相褒评说定,举世同瞻马首。更作育、青年才秀。一代学坛师友盛,祝长年、我落他人后。歌金缕,捧金斗。
寄生草
映危栏一片斜阳暮,绕长堤两行垂柳疏,看长江浩浩流难住,对青山点点愁无数。问征鸿字字归何处?俺则待满天涯踏遍少年游,向人间种棵相思树。
庆东原
笑王粲,嗤杜陵,登楼只解伤时命。空辜负良辰美景,空辜负花梢月影,空辜负扇底歌声。悔生前不作及时游,到死后听尽空山磬。
水仙子
春来小院杏初花,雨过墙阴草努芽,看看绿满荼架。叹光阴如过马,说兴亡燕入谁家?粉蝶争春蕊,游蜂闹午衙,子规声老尽年华。
塞鸿秋
功名未理磻溪钓,求仙未起烧丹灶,清风未学苏门啸,扁舟未放潇湘棹。叹红尘总未消,问大梦谁先觉。但只见滚滚的轮蹄儿早碾破了长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