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孙炜 中信银行金融市场部总经理,中国外汇市场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银行间市场规范工作组、专家组牵头人
来源 |《中国外汇》2024年第22期
要点
面对中美利差倒挂、远期贴水等新市场现象,监管、银行与企业层面都需要有针对性地细化汇率风险中性工作,有效落实专业化分工,确保市场经营主体能够及时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汇率风险管理的挑战愈发严峻,企业与商业银行都应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落实行业级的专业化分工,推动汇率风险中性工作进一步走深走实。尤其是面对当前中美利差倒挂、远期贴水等新的外汇现象,银企双方要站在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理顺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响应国家高质量发展号召的维度来看待汇率风险管理。企业应聚焦主营业务,正视套期保值成本变化,理解其背后的市场逻辑,构建更加科学、高效的汇率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中稳健前行。商业银行应不断探索与实践新市场环境下的汇率避险服务,提升服务质量,发挥外汇市场行业级经验,从理念宣导、市场沟通、产品服务、系统支持等方面帮助企业提升避险能力,最终协助企业形成目标明确、决策有效、执行有力的汇率风险管理体系。
近期部分出口企业提出困惑:“现在做套期保值很‘贵’,一笔远期结汇的‘套保成本’差不多3%,同时即期汇率又比较稳定,远期交易到期后发现提前锁定的套保汇率还不如即期汇率,套期保值总是在‘亏钱’。”那么,如何看待新市场环境下部分出口企业套期保值的问题与困境呢?
2015年“8·11”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打破单边升值态势,汇率弹性显著增强。经过几轮升贬值周期,双向波动已成为人民币汇率的新常态,汇率走势的不确定性也令企业汇率避险需求日益增加。然而,最近两年,市场环境变化令部分出口企业认为套期保值的“性价比”不高,企业汇率风险中性的管理理念面临挑战。这一变化在最能反映出口企业套保意愿的远期结汇产品上有所体现。可以看到,企业远期结汇签约规模增速近两年来有所放缓(见图1)。尤其是进入2024年,企业月均远期结汇规模较2023年和2022年分别下降26%和42%,企业远期结汇规模在银行对客人民币外汇业务规模中的占比由2021年末的8.5%降至2024年9月末的4.5%。
远期结售汇的定价由即期汇率+远期升贴水(掉期点)构成,而决定升贴水的核心因素是两国利差。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后,美联储连续多次降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5.25%快速降至0.25%的历史低位并维持至2015年。在经历3年的缓步加息后,美联储再次进入降息周期,并维持零利率至2022年初。美国多年的零利率政策使得中美间长期保持正利差,以中美十年期国债利差为例,在2022年4月前的十余年间始终维持在正数区间,利差平均值达到1.3%,最高2.5%,这在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上体现为远期升水(掉期点为正),同时正利差对人民币即期汇率也有支撑作用。对出口企业来说,在正利差的市场周期,落实结汇端的套期保值可以用优于当前即期市场汇率的价格锁定人民币升值的风险,相当于套保是有“汇差收益”的,企业接受意愿比较高。
2022年3月后,为应对通胀压力,美联储开启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快速度的加息周期。我国为应对新冠疫情冲击、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基调。中美两国经济周期的错位与货币政策的分化使中美利差出现倒挂,且倒挂幅度不断突破历史极值,中美十年期国债利差倒挂最深时接近-2.5%,持续多年的远期结汇升水也被打破,美元对人民币一年期掉期一度下探到-3000点水平(见图2),年化成本约4%,人民币即期汇率也相应有所走弱。在新的市场叙事逻辑下,远期结汇价格要低于当前即期市场汇率,所以部分企业会认为结汇套期保值从“汇差收益”变成“汇兑亏损”,套保成本骤然增加。对于很多出口企业,尤其是前期落实高套保率的企业来说,套保策略的执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甚至通过下调套保比例来压降成本,造成较大的风险敞口暴露。
上述问题看似是单纯由市场变化引发的,但透过现象看本质,其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影响因素。
第一,企业财务管理压力不断上升。近两年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减弱,贸易保护主义加剧,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和严峻的市场竞争,涉外企业的经营压力也日益增加。企业为达成利润率目标,对财务成本的管理更加精细化,财务人员的管理压力骤然提升,这也是企业对汇率避险愈加重视和关注的原因。但需要注意的是,汇率风险属于市场风险,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是被动且不可控的,如果不通过搭建汇率风险管理体系进行防范,企业的主营利润更难以保障。
第二,部分企业套保目标制定未能及时适应市场化定价。套期保值的目的是规避市场风险,是一种市场化行为,其成本应紧随市场变化进行定价,并及时体现在企业整个财务管理链条中,其作用应该被合理看待。从国际先进企业经验来看,套保目标汇率的制定通常采用相对科学的市场化方式,财务部门会将实时测算的套保成本反馈至业务部门,由其前置到订单合同的谈判环节,财务部门只需按照既定流程落实汇率风险管理操作即可。而国内很多出口企业在国际谈判中面临较严峻的订单竞价,议价能力相对较弱,或是企业业务部门尽管掌握定价权,但未能充分考虑套保部分的市场化定价,造成财务人员处于整个定价链条的末端,只能基于一个偏离市场的价格目标进行套期保值,在策略执行时必然捉襟见肘。
在目标成本汇率测算中,如某出口企业于2024年10月30日与进口商签订一笔3年期的出口订单,预计3年后将收到1亿美元货款。订单签署当日的美元对人民币即期结汇汇率为7.12,3年期远期贴水为-4500点,相应美元对人民币远期结汇汇率为6.67。套期保值效果的评估公式为:(锁汇汇率-目标成本汇率)×金额。如果企业将即期汇率作为目标成本汇率,在贴水的市场环境下,远期锁汇汇率必然无法达到企业的目标价格,可能会造成企业持汇观望,或进一步向银行议价。但如果企业将远期汇率作为目标成本汇率,则可于订单签订日与银行签订3年期远期结汇合约,完全锁定汇率风险,达成目标价格。
第三,部分企业未能建立合理的套保效果评价机制。目前仍有不少企业以衍生品到期日的即期汇率来评判套期保值是“亏”还是“赚”,或者单纯以衍生品的单边盈亏来评价汇率风险管理效果,忽视“期现结合”,甚至将不科学的评估结果纳入对财务人员的绩效考核,造成财务人员无法客观、中性地执行套期保值策略,乃至发生投机行为,导致企业难以在汇率波动中保持稳定的财务状况。
套期保值的本质是有效规避市场极端风险,从而确保企业财务表现的稳定性。如果企业只在微观层面看重短期市场变化和成本问题,必然会忽视对未来市场尾部风险的防范和有效管理。
近年来,随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展现出有升有贬、双向波动的特征,其弹性日益增强。从过往几年的市场情况看,人民币经历了数轮快速升值的周期,如2022年11月,人民币在8个交易日内升值4.1%;2023年11月,在18个交易日内升值2.7%;2024年三季度,人民币汇率经历了一轮从7.2775到7.0050的快速升值,2个月内升值幅度达3.6%。预计未来一段时间,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货币政策预期仍会反复调整,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地缘政治风险上升,汇率测不准是常态。
在此背景下,坚持汇率风险中性理念显得尤为重要。它倡导企业将汇率波动视为日常财务决策的考量因素,专注于主营业务发展,通过积极管理来最大程度地减少汇率波动对核心业务及企业财务状况的潜在负面影响。这一理念的实施,有助于提升企业经营的可预测性,并有效管理投资风险,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的主营业务目标。
为确保市场主体能够合理应对汇率风险,避免单边预期积累,国家外汇管理局近年来多措并举,持续引导企业树立汇率风险中性意识,并通过推动金融机构不断优化对企服务,协助企业有效落实汇率风险管理。
一是加强政策宣导与培训。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开展汇率避险宣传,发布包括汇率避险案例、外汇衍生品介绍等宣传材料,帮助企业提升汇率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2022年和2024年先后发布两版《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指引》,从风险认知、机制搭建、产品选择、场景案例等多维度提供实践标准,作为企业落实汇率风险中性的参考指南。
二是推动金融机构加强汇率风险管理服务能力建设。引导银行优化外汇衍生品授信机制,加强人员专业化培训,提升分支机构展业能力;鼓励银行为企业提供线上汇率避险服务,积极参与银企服务平台建设与推广。
三是支持中小微企业汇率避险。引导银行通过减费让利、设立保证金资金池、专项担保、政策性保险等方式降低中小微企业外汇套期保值交易成本。
四是丰富外汇避险产品。建设完善外汇衍生品体系,满足企业多样化避险需求,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水平。
五是加强监管与评估。通过对银行汇率风险管理服务进行评估和监督,提升金融机构的汇率风险管理服务质量和效果,引导资源向实体经济集中。
随着汇率风险中性相关工作的推进,企业对汇率风险认知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套期保值理念的执行。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披露的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企业利用外汇衍生品管理汇率风险的规模超过1.1万亿美元,套保率达到27%,首次办理汇率避险的商户超过3.2万家,均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不同企业由于规模、行业、国际业务占比等因素的不同,对汇率风险管理的认知水平和重视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即便在同一企业内部,不同的部门和员工对汇率风险管理的理解也存在较大偏差。上文提到的部分出口企业面临的困境,很大程度上也是认知差异造成的。因此,当前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的第一要务仍是消除认知偏差,只有思想统一,才能形成下一步举措。针对新的市场形势和部分企业面临的困境,笔者认为,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未来监管政策、银行支持以及企业自身层面都需要进行更加细化、有针对性的安排,有效落实专业化分工,以确保市场经营主体能够及时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监管层面
探讨形成企业汇率风险管理评估体系。金融监管部门与企业监管部门可进一步加深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方面的政策合作,探讨制定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案,形成最佳实践标准。加强企业端市场风险敞口的计量和管理,搭建针对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的评估体系,通过评估考核促使企业建立正确认知,将汇率风险管理纳入日常经营的必要环节,从根本上解决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的能力和动力制约问题。
持续推进多层次外汇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外汇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引入更多的市场参与主体,促进人民币在岸、离岸市场形成良性循环,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尤其是完善中长期限产品和复杂产品的价格发现机制,提升金融机构定价能力,进一步降低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成本。
持续进行服务性政策创新。推动政府、银行和企业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协作机制,结合区域客户特点因地制宜地推出属地便利化政策,共同研究解决企业在汇率风险管理方面遇到的问题,降低企业外汇套保成本。
银行层面
进一步提升汇率风险中性宣导的广度和深度。培训对象除企业财务人员以外,还应覆盖企业管理层和前台业务人员;培训内容除了帮助企业了解汇率市场动态和常规避险策略外,也应着重加强避险工具定价逻辑、先进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机制搭建、套期保值效果评估等方面的内容,自上而下提升企业对汇率避险重要性的认识,促进企业建立避险文化。
定制化提供汇率避险全面解决方案。目前我国境内市场已经形成远期、外汇掉期、货币掉期、期权及期权组合等多品种的基础产品体系。未来银行一方面应持续丰富汇率避险产品线,加强产品结构化设计,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另一方面应进一步参与到企业构筑完备的汇率风险管理架构和工作机制的过程中,结合企业的组织架构、管理体系、经营情况和汇率管理经验等综合因素,为企业定制化提供产品、服务、系统三位一体的综合服务方案。
积极探索创新服务模式。推出外汇衍生品风险中性专项授信方案,对于符合标准的企业给予外汇衍生品专项授信额度,缓解企业担保品压力,切实降低客户套保成本。积极参与政银企合作便利政策,与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合作,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汇率避险增信服务。加强与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市场采购平台等外贸新业态平台的合作,由点及面“一站式”地服务更多被代理企业的套期保值需求,为企业降低操作成本。
从技术层面为企业进一步降本增效。目前银行主要为企业提供线上外汇交易平台,满足企业报价、交易、交割清算、市值查询等需求,未来银行可以发挥在金融市场业务领域的行业级经验,将服务延伸至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协助企业搭建基于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层级、可视可控可管的市场风险管理模块。特别是在汇率风险管理方面,银行既可以协助企业实现对确定风险敞口的实时归集和可视化管理,也能够结合企业的业务发展对未来潜在风险敞口进行预估,通过设置风险限额和预警机制,帮助企业及时识别并评估汇率变动对财务状况的影响,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实现对汇率风险的精准把控,做到目标明确、决策有效、执行有力。
企业层面
统一思想,建立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确保管理层和有权决策人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将汇率风险管理纳入日常财务决策链条,建立科学高效的汇率风险管理框架,并通过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约束落实。对财务人员的考核评价体系应重过程、轻结果,关注执行人员是否按照既定流程落实汇率风险管理操作、操作过程是否规范合规等。
提高认知,不断优化套保策略。企业可根据财务管理的目标进一步优化套保策略和套保比例,例如建立常规套保和机动套保机制,利用买入期权等策略防范尾部风险,合理看待期权费财务成本支出,采用套期保值会计记账方法,将期权费用与相关的风险对冲效果相匹配,平滑企业财务表现。
加大培训力度,加强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企业可根据实际需求和长远发展战略,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可与银行协同建立持续、系统的专业培训体系,确保决策人员和执行人员真的懂业务、懂市场、懂产品,全面提升企业汇率风险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