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辩手黄执中的一个观点在网上引发热议:“凡是没有受益者的付出,感动的都是自己。”对此,有支持者指出:只有当付出能够真正惠及他人时,它才具有意义,否则只是一种虚荣和自我满足。但也有人认为,这种观点过于功利化,自我感动也是一种自我受益,情感的价值不能用来量化,无受益者的付出也可以被看作是自我成长的过程。
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妈妈觉得你冷,还是学校组织的“给父母洗脚”式的感恩教育,抑或是明星打飞的千里送青团的行为,实际上是心理学中投射效应的体现,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让我们在表达爱意时,容易陷入一种“我觉得这样是为你好”的误区。而当这份关爱从“我觉得怎样”变成“必须怎样”的命令时,它便失去了原有的温度,变成一种无形的控制和枷锁。
笔者认为,每一份付出,都值得被感恩。但与此同时,每一份付出的施予者与承受者也应当出于自愿。在付出与尊重之间找到平衡点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的能力。之前网络上的 “舔狗文化” 盛极一时,众多在感情中单方面过度付出的人成为了这一现象的生动诠释者。他们不顾对方的冷漠态度,持续地送礼物、发信息、表达爱意,将自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倾注在这段可能毫无回应的感情上。他们所感动的也许是在这段感情中的坚持,而在对方眼中,这些付出可能只是一种负担或无意义的骚扰。
企业中也存在着这样的情况,某企业创始人的一则关于员工结婚不许要彩礼的规定从网上引起了热烈讨论。从其个人社交平台发文来看,他是希望通过这一规定破除社会上的不良习俗。不可否认,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他却忽视了员工之间的个体差异,员工是否要彩礼、办多大规模的婚礼,都是他们的个人选择。这种自我感动式的付出也不见得真的起效果,一味的“为你好”并不是“真的好”,企业应该尊重员工的个人权利,考虑他们的感受。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企业与员工双方之间的互利共赢。
真正的关心应该建立在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既要考虑到付出者的善意和努力,也同样需要照顾到受益者的需求和感受。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我觉得是在为你好”的盲目付出和“我觉得你应该感动”的无理期待。
法国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在《越洋情书》中写道:“我渴望能见你一面,但请你记得,唯有你也想见我的时候,我们见面才有意义。”爱的体现不仅仅应该以自我为中心,而应该是一种双向奔赴的情感互动。真正的关爱应该建立在尊重与沟通的基础上。当我们愿意放下“我觉得”“为你好”的执念,用更包容的心态来对待彼此之间的差异时,才能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亲情和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