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看到小花生网上分享的一篇北大教育学院刘云杉教授的演讲稿。
刘教授和她的团队每年都要采访30-50位北大本科毕业生,邀请他们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对未来的思考。
果然,这些从小一路被称为“学霸”的同学,很多都有在中小学“超前学”的经历。
刘教授认为:“超前学”有甜头,也有代价。
甜头是:
“超前学”的同学因为一路超前,别人还在战战兢兢学习新课,而ta已经开始复习,于是各科在校成绩往往都表现突出,于是得到正反馈,继续下一轮”超前学”。
代价是:
这些甜头的获取非常依赖培训机构的解题思路,既没有深入理解知识,也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
简言之,就是“超前学”确实让人成绩提高,因为多花了时间,学会了解题套路,会揣摩出题人想要的“答案”是什么等等。
这些孩子在未来的人生中,比较倾向于追求确定的答案。
因为在曾经的学习经历中,他们已经形成这样的观点:
十分重视“标准”和“确定性”
题目总有所谓标准答案,掌握知识不是最重要的,而是尽力让自己写出“标准”答案。
他们比较追求确定性,而“不确定性“就让他们恐慌、焦躁。
在刘教授采访的学生中,有一名这样的同学:周围的同学在大学期间都通过积极的社会实践对社会行业有了一定认知,但她还比较缺乏。她知道的唯一解决办法是学习,于是醉心于各种考证、深造等,但对未来的工作规划、职业计划却比较茫然。
2.善于解决问题,而不善于提出好问题。
学生比较能“回答问题、解决别人已经给出的问题”,却难以提出好问题。因为过去的尚且还算成功的学习经历是他们通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刻意练习而获得,他们习惯了在别人的框架下解决问题,却很少跳出框架去检视这个问题本身到底是否值得?
3.十分在意别人的评价。
评价很重要。
从小到大,各种考试其实都是评价。
各种评价可能影响一个学生的升学乃至未来的人生发展机会。
于是这些学生小心翼翼地应付各种评价。
这会不会让孩子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
4.在意自己的投入产出比。
简言之就是比较急躁。
短期看不到成果,就会很快转换方向。
但无数成功案例告诉我们,成功需要长期的钻研,需要一点大无畏的精神,需要那么一点”不计成本“就是想要把事情做成做好的理想主义。
当学生开始计算自己投入多少时间,就能产出多少绩点的时候,他能真的热爱钻研吗?
刘教授的研究非常深刻,也引起了我深深的共鸣。
虽然我很不才,不是诸如北大这样的名校毕业,但在学校一直是“乖学生”的我似乎在做许多选择时也都在追求所谓最优解,无论工作还是恋爱婚姻。
我也很害怕不确定性,很期望有标准答案,就像考试时那样。
比起提问题,我也更喜欢回答问题——考试时不都是这样吗?
当我对未来茫然,不知道怎么做才对的时候,我就下意识地开始”学习”,就像刘教授采访的那位同学一样——“不知道做什么,但下意识地知道有好成绩总是没错的。”
或许这些思维定势也是过去许多年学校应试教育的副产品。
如今,有了些人生经历,我蓦然发现:
人生,真的不用过于追求所谓正确选择、最优解。
因为情况是会变的。
今天把你吓得不敢动手开始做的困难、劣势,可能明天已经不存在甚至变成优势了。
过于执着SWOT分析,可能贻误战机、耽误人生。
同时,成功的人都很坚定。
当他们经过初步分析,决定要做某件事的时候,就会排除万难坚持到底。中途遇到困难是正常的,但此时他们想的是“如何解决困难”,而不是“这件事到底应不应该做。”
权衡利弊多了,意志就消磨了。
一旦开始做,就只有“如何把它做到最好”这一个选项。
意志坚定,才能所向披靡。
当我悟了,原来人生真的不像考试试卷那样有正确答案,我的人生也轻松起来、少了不少焦虑。
我认为,今天我们教育孩子,也是这样的。
固然我们大多数孩子都还奔波在应试筛选的路上,比起关注孩子考试时是否把题目做正确,得高分;我们更要关注他对具体题目的看法、知识的掌握水平,他的思考方法等等;当然还要告诉他所谓”正确答案“也只是部分老师的看法,至于这个是否正确、标准,那还真不一定。
我认为要弱化孩子对所谓标准答案的迷信,他才能拥有自己独一无二又精彩绝伦的人生体验。
我希望孩子的学习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一段生命体验;而非一台考试机器。
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