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晚,我在粉丝群里进行了直播,有的家长没赶上直播,看回放又抽不出完整的时间,这不,文字版的直播问题Q&A已经为大家整理好了!
想进群的朋友可添加助理微信
直播答疑不再错过
01
小朋友近视已经600多度,这种情况能不能戴OK镜+框架镜?
一般来说600多度的近视配OK镜还是挺有难度的,度数越高OK镜的验配难度越大,而且下午孩子的视力也可能不太好,有些孩子还是需要补框架镜。当然,我们把OK镜做足了也行,但这样就需要对安全性有个考量。
02
星趣控配了一个月涨了50度,是不是配得不合适?
我们首先要判断是真涨还是假涨,因为有50度的度数增长也一定会有眼轴的增长。如果同一个机器测定眼轴确实有所增长,那么还是要上一些更强的控制手段。
03
孩子7岁,散瞳后50度,视力0.8,应该怎么控制近视?
7岁的孩子如果散瞳后只有50度的近视,这种情况下我们是暂时不需要给孩子佩戴眼镜的,因为度数太低了。像这种情况,一是增加户外活动,另外50度的近视眼在不佩戴眼镜的情况下也是可以做反转拍训练的,也就是调节功能训练。因为我们发现在近视的过程中,涨度数的孩子调节功能往往会比较弱,包括TA的正相对调节也会偏低一些。
对于50度的小孩,我们一般会让TA加强户外,另外可以考虑使用低浓度阿托品眼药水,同时配合反转拍的训练。反转拍无论是手动的还是自动的,都可以考虑。另外也可以配新乐学、星趣控这类离焦镜,通过离焦+阿托品的联合使用,去控制眼轴的增长。
04
为什么戴OK镜反而比用框架镜近视增长更快?
这种情况我们在极少数的孩子身上是见得到的。孩子近视控制不住,都有相应的一些原因。我来给大家梳理一下:
①近距离用眼强度太大。和之前比,用眼强度发生了改变,户外活动的时间也有了明显的减少。
②佩戴OK镜以后,角膜地形图的离焦环是不是有效进入了瞳孔。过大的离焦治疗区域可能会近视控制是不利的,这是OK镜验配参数的一个考量。
③阿托品的使用方式问题。因为在使用阿托品的小孩中,或者没有使用阿托品的小孩中,有很多存在调节滞后或者调节灵敏度下降的问题。这种孩子的特点是点或不点阿托品,控制效果都不会有什么差别,有的孩子甚至越点阿托品效果越差。
④过矫的问题。有文献报道,塑形镜轻度过矫对于近视控制是有好处的;但如果孩子的调节功能不足,过矫很多的情况下,那么可能会刺激孩子眼轴的增长。
如果用塑形镜后比用框架镜度数增长更快,那么我觉得可以从这几方面去找原因,一般来说都能得到解决。
05
睑板腺缺失能不能戴OK镜?
这个问题关键取决于睑板腺缺失的范围和程度。在我的门诊当中,我甚至见过睑板腺几乎完全缺失的孩子,这种情况肯定是不能配OK镜的。但是在临床当中,这种案例确实也非常少见,可能有些先天的问题。
绝大多数可能是剩2/3的睑板腺,这种情况我觉得影响不大。在我的门诊中,如果睑板腺缺失超过1/2以上,就不推荐配OK镜了,因为我担心孩子后期会耐受不了。
出现睑板腺缺失的情况,我们需要给孩子做热敷,另外找一找有没有免疫或者感染方面的因素,给孩子做干眼的治疗,让TA眼表舒服一些。至于配不配OK镜就需要另外考虑了,如果确实萎缩比较多,那么还是不建议戴。
06
戴OK镜3个月,视力从0.8升到了1.0,是好还是不好?
裸眼视力和控制效果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因为OK镜佩戴完以后,角膜完全是一个多焦点的状态,这种状态才能控制住近视,但也意味着会有一定的视觉干扰,这是离焦的光学特性所决定的。所以并不是说1.2、1.5的视力就一定控制效果好。
我们往往还会见到这样的情况:视力虽然有1.5,但是度数涨得很快。这个跟治疗区大小也有一定的关系,治疗区越大,视觉质量往往会越好,但一般控制效果就会较差一些。
07
使用阿托品畏光,但是防控效果还是很好的,再用一段时间之后,畏光会不会好一些?
畏光是阿托品的副作用所导致的,因为阿托品本身是一个睫状肌麻痹剂,它会把瞳孔轻微散大,有的孩子如果比较敏感,就会有畏光的情况。这种怕光是一种本能,是一种保护性的反应,大家不用刻意去“拦”它。如果大家觉得不舒服,眼睛自然会躲开光线。
一般有点畏光现象的小孩,控制效果往往会比较好一些。这个跟进光量多了之后,视网膜会分泌更多的多巴胺有一定关系。另外阿托品本身就是控制近视的药物,所以轻微的畏光可以接受的话,问题不大;如果畏光严重影响生活,那么建议就不要点了。
08
现在孩子是戴OK镜+早晚各两滴0.01%的阿托品,一年眼轴还是超过了0.3毫米的增长,请问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每个孩子点阿托品后,调节功能受到的影响都是不一样的,有些孩子点0.02%的阿托品早晚用,TA的调节都没有出问题;但有些孩子0.01%的阿托品一天用一次,调节功能就会减弱很多。
有些孩子点阿托品会越点越差的,临床中我们见过很多这种情况的孩子,而且比例还不少,实际就是因为点完以后,因为阿托品对调节的刺激比较大,而孩子拼命近距离用眼,写作业看书,这种情况涨度数就会很快。
所以,如果阿托品点得很足但眼轴还是长得很快,我强烈建议去测一下调节功能,如果孩子还能有调节功能,或者能测出一点调节灵敏性来,这种情况阿托品的方案是不需要改的。而如果孩子的正相对、负相对调节比较差,或调节灵敏度接近零,这种情况阿托品就需要减量;首先第一步,要把阿托品的浓度或次数减少,接着再用反转拍把调节功能练上来,这样控制效果才会比较好。
09
眼压的高低会不会影响孩子使用阿托品?
眼压的高低不是影响阿托品使用的主要问题,因为不同的孩子角膜厚度是不一样的,有很多的小孩角膜厚度超过560甚至以上,这样的厚角膜测出的眼压往往是偏高的。
我们要关注的是用完阿托品以后眼压的变化程度。如果孩子点阿托品之前的眼压是正常的,比如是14,点药以后变成了23,这就需要引起重视了,可能是由于相关解剖结构导致的问题,这种情况就不建议点阿托品了。但是从目前的文献报道来说,真正由阿托品导致眼压升高的比例是非常非常罕见的。
10
斜视多少度可以验配OK镜?
轻微斜视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验配OK镜,如果孩子的斜视比较明显,超过了15个棱镜度,影响到了外观,这种情况首先还是要做斜视手术,然后再去验配OK镜。因为如果本身眼位控制不好的话,OK镜的近视控制效果也会变差。所以斜视的问题还是需要大家重视起来。
11
低浓度阿托品使用快一年了,眼轴增长多少是正常的?
一般来说,眼轴增长≤0.2毫米/年算是近视控制比较好的一个状态,一年增长0.2-0.3毫米也可以接受。
如果眼轴增长是0.4毫米,一般对应着75度的近视度数增长,但也要看多长时间增长了0.4,如果是一年长0.4,那么稍微多一点;但如果一年半长0.4毫米,也就是说半年大概长25度,那么我觉得还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12
8岁的孩子OK镜联合阿托品使用了4个月,眼轴回退了,数据看也有远视储备,是不是需要改变戴镜方案呢?
这实际上是特别普遍的一个问题。有些家长比较着急,在孩子只有100度近视的时候,就希望给孩子佩戴OK镜,这种我们会发现,在佩戴过程中有好多退眼轴的。但退眼轴和长眼轴完全不一样,长1毫米眼轴可能对应长200度的近视,但是退1毫米眼轴,可能往远视偏300度都不止,所以但凡有零点一几眼轴的回退,在近视方面就会减少很多,甚至可能变成平光。有孩子在我们这里配完OK镜以后,TA的度数完全回去了,我就让TA把OK镜停掉了。
所以针对戴OK镜退眼轴的孩子,我建议根据TA过矫的程度,可以停几天再戴几天,不需要每天佩戴。但如果这样操作,视力还是不好,或者不太好把握停掉的天数,那我建议把OK镜降幅的度数降低一些,或者裸眼视力都能达到1.0的话,干脆停戴一段时间,等度数往上涨的时候再戴OK镜。有的小孩真的就是在“拉锯战”,戴上就退,停戴后视力就不好,所以每个孩子情况不一样,大家还是要多留心,定期随访观察。
13
OK镜停戴要换框架镜,停戴期间怎么办?原来戴OK镜前有一副新乐学,现在度数涨了,欠矫的新乐学能戴着过渡吗?
完全可以,换OK镜的时候,经常有家长问我停戴期间需不需要戴一个框架镜,答案是可以戴。戴的框架镜度数要欠矫一些,比如原来有之前配的低度数的,可以先用上,我们换片基本停戴两周左右也差不太多,前提是我们要知道孩子的眼轴、地形图还有眼轴的增长情况等,我们才能进行判断。
14
OK镜联合阿托品使用了半年,阿托品什么时候能停掉?
关于阿托品停点的时机,一般我们建议在孩子的度数增长减缓的时候,比如说用了两三年了,孩子已经上初中了,那么这种情况可以停点;也有个别孩子用的时间长,比如有用五六年的。但一般情况下,随着孩子使用时间的增加,阿托品的效果也会逐渐减弱;早期可能效果还不错,后期可能会越来越差,这是受体耐受的一种表现。
另外在使用阿托品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调节功能的问题,因为调节功能对于有些孩子来说非常敏感,有的小孩什么手段都用上了,但度数还是在涨,最后发现是调节功能上出了问题。一定要做反转拍的训练,随着调节功能的好转,近视控制效果也会马上变好,这个问题还是要引起大家重视的。
15
OK镜戴了三个月,正常佩戴,但是现在白天出现了视力波动,低的时候视力才0.6,几天后又能恢复到1.0,这种情况反复出现,医生说角膜地形图很好。这是怎么回事?
视力本身是会存在波动的,会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孩子测视力前一晚戴镜时长、OK镜是否偏位等等。戴OK镜出现视力波动要看配适。门诊中我也遇到过这种情况,比较常见的原因就是塑形镜的封闭性可能较差一些,尤其在垂直方向上。我们在临床中发现,散光片相比普通片,无论是定位、控制效果还是佩戴后的视力,都要更好一些,所以这个还是要根据它的动态荧光配适进行具体的分析。
16
地方医院上来就给孩子用了0.05%的阿托品,建议这样做吗?
说句实话,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几乎不会用到0.05%的阿托品。因为0.05%的浓度,我觉得稍微有点高,目前综合治疗的手段,包括离焦框架镜、OK镜,联合0.01%阿托品和一些视觉功能的训练,整体来说控制效果还是不错的。
这三个手段上了之后,调节功能也没有问题,各方面都找不到原因的情况下,再去采取一些更激进的手段,比如高浓度的阿托品,甚至去用哺光仪,这种比例在我的门诊中还是非常少的。
17
调节功能指的是哪些方面?
从专业的角度来说,调节功能主要包括4点:正相对调节、负相对调节、调节灵敏度、调节幅度。这里面我认为最重要的两个指标,一是调节灵敏度,二是正相对调节。
我觉得调节幅度不太重要,对于孩子们来说,调节幅度几乎没有特别有异常的,绝大多数是调节灵敏度不行。但我发现在近视控制中,调节灵敏度可能比其他指标更为重要一些。灵敏度比较好的情况下,控制效果往往也会有一个比较好的表现,甚至还可以给阿托品减量,原来点0.02%阿托品,调节灵敏性好了以后,可以换成0.01%的或者不点也是可以的。
18
孩子戴星趣控,验光度数从175、125降到了100、75度,到第三个月眼轴降了0.08、0.19毫米,到第六个月眼轴又降了0.01毫米,但是医生说眼轴变化不多,不需要换镜片。要听医生的吗?
如果是0.19的眼轴回退,那么度数肯定是降低了,而且还不少,这种情况如果看东西比较晕,还是需要降低镜片度数的。因为像新乐学、星趣控这类的离焦框架镜,镜片周边的离焦量是没办法修改的,所以也就意味着可以灵活改变它中间的度数,如果眼轴退得比较多,建议还是换成低度数。
19
孩子8岁3个月,下眼睑有滤泡,不痛不痒,还能继续戴OK镜吗?
下眼睑滤泡是过敏的表现,我们需要判断过敏的程度。如果是大量滤泡,有铺路石状的外观,有春卡(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的可能性,一般不太建议戴OK镜。但是在临床观察中,OK镜导致的过敏极其少见,大部分都是戴镜之前就存在过敏的情况,家长可以带孩子到皮肤科进行过敏源的筛查。
OK镜引起的过敏最常见的原因是镜片的清洁度,镜片沉淀的蛋白或污染物太多导致过敏。镜片清洁的情况下一般很少会发生严重过敏。
20
调节力指标怎么看?
可以简单判断。一般近视进展比较快的孩子或近视但长期不戴镜的孩子,一般PRA的绝对值低于250,一般是需要达到-2.5D或-3.0D都没有太大问题。但如果说孩子正向的调节是-1.0D或-0.5D就有点偏低。近视的小孩PRA值偏低,说明调节不好,这种孩子往往增速比较快。
21
调节灵敏度和视功能怎么训练?
一般训练就是用反转拍,这个训练比较简单。一般我们选择视标卡的时候,选择能看到的最小视标的上一行视标就可以,看清楚就翻面看下一个字母。一般小学阶段的孩子每分钟可以翻8-10个来回就属于正常的情况,如果一分钟低于8个来回就偏低。
我们也发现很多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或联合OK镜的孩子控制不好,测调节力的时候三个0,这种情况需要停用阿托品,锻炼调节力,之后再复点。
22
孩子屈光参差更建议OK镜还是离焦镜?
所有框架镜使用时,都不建议两眼的屈光相差高于2D,否则戴框架镜会使双眼造成不等像。不等像是造成视疲劳的首要原因。我们发现很多屈光参差的孩子度数比较深的眼睛度数一直在涨,而度数比较低的眼睛基本上不涨,差别会越来越大。所以对于屈光参差的孩子,我们首选OK镜或离焦软镜都是可以的,戴框架会比较不适,度数增长也比较快。
但这里面也需要注意,有些孩子一只眼200多度近视,另一只眼不近视或者25度、50度,这种情况佩戴OK镜后,200多度近视的眼睛往往控制的很好,但是不近视或低度近视的眼睛度数会急速加深,这种情况在临床非常常见,所以我们在观察度数高眼睛的同时,也要注意对侧眼,如果对侧眼涨度数的比较快,可以考虑低浓度阿托品的使用、灵敏度的锻炼,必要的时候可以验配一个平光离焦镜。
23
快散慢散相差多少,怎么选?
一般小学阶段的孩子,快散慢散大概平均差50度左右,甚至可能到75度。但是慢散本身麻痹睫状肌的效果比较强,如果慢散验光为50度,经常出现21天或一个月进行小瞳验光时,没有100度的镜子根本看不清。
所以慢散的度数普遍偏低,快散的度数稍微高一点,整体来讲对于最终选择的镜片度数影响并不是很大,因为还要根据调节张力进行一个综合验光的平衡。不管是快散还是慢散,我们注重的是不要出现明显的过矫,尤其对于框架镜而言,过矫后会增长很快。
OK镜的过矫如果调节功能不好也会刺激度数的增长,但是OK镜过矫对于有些孩子可能控制效果会更强,所以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很难提前预测。
24
远视储备不足的孩子要考虑上远视镜吗?
远视储备不足的孩子防止眼轴增长过快我比较推荐的是光学手段,因为还没近视过早的使用药物手段要慎重。对于还没有发生近视的远视储备消耗比较快的孩子可以考虑平光离焦镜或者是+50或+75的小远视度数,在近距离用眼或家里的时候佩戴,对于有些孩子效果可以,对于有些孩子效果一般,我还在观察。
25
6岁以下视功能检查的准确度高不高?
不高。本身来说孩子的年龄比较小,配合度有限。但是6岁以下有问题的孩子比例也不是特别高,如果6岁以下近视度数也比较高,还是要积极上手段。
26
已经500多度近视,现在每天早晚一次阿托品,是否需要考虑加量?
考虑加量的前提是控制效果。如果说控制效果比较好,可以维持现有方案不要变,如果说OK镜也验配了,阿托品每天两次控制效果还是不好,需要确认两个问题:① 调节力是否正常 ② 用眼强度是否过大,户外活动太少。将这两个原因排除后,调节力正常,灵敏性也很好,这种情况可以考虑加量;如果说调节力为0或者特别差的情况,这时加阿托品可能越加越坏。
27
孩子现在已经是OK镜+阿托品联合防控,但是裸眼视力还是在0.5怎么办?
裸眼视力只有0.5的我们在临床中也碰到过,有时设计镜片时,太想给孩子控制好,所以把治疗区光圈缩的比较小,家长不太理解。对于0.5的视力我也不太能接受,但是对于有些孩子缩小治疗区会让他控制效果好一些,这是为了控制效果所做的特殊设计。
对于这类孩子,我们首先要看他的眼轴增长情况,如果控制的还可以,可以停掉阿托品,因为阿托品本身的扩瞳效果会增加瞳孔的像差,会导致视力变差。所以会出现一些孩子OK镜联合阿托品视力不好,但是将阿托品停掉视力就好了。
除以上之外还有很多原因,0.5的视力我们还是要一个原因一个原因排除,这样咨询没有意义,必须要到医院面诊。
28
星趣控验配到1.2还是1.0合适?
这不是1.0/1.2的问题,框架眼镜的验配一定是在综合验光台上达到红绿平衡的结果,红绿平衡的结果可以是1.0也可以是1.2。
29
阿托品已经使用5年,长时间使用会不会有耐药性和依赖性?
阿托品使用时间长了之后,确实会没有开始用的时候效果好,因为任何药物都有一定耐药性。但如果是8岁开始点,5年就快13岁了,这种情况可以考虑停药了,已经进入初中了,涨度数会比较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