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孩子的真实度数,散瞳验光是必须的吗?

文摘   2024-06-01 17:35   北京  

一个8岁的小朋友,在学校视力筛查中发现一百度的近视,到医院散瞳验光检查后发现,竟然还有一百度的远视储备,这种近视度数消失的神奇现象,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假性近视”,又称“调节性近视”


此种现象往往是由于过度近距离用眼,导致睫状肌调节痉挛,而表现出暂时性的视力下降,并没有伴随器质性的改变,只是调节功能出现了问题,所以并不算是近视。


这类例子在临床中其实屡见不鲜,无一不证实散瞳验光对于准确判断孩子屈光状态的重要性。但是很多家长其实对于给孩子散瞳仍心存疑虑——散瞳验光,真的有必要吗?散瞳到底安全吗?


散瞳验光有何用途?


我们所谓的散瞳验光,其实准确的说法应该是睫状肌麻痹验光(睫状肌麻痹剂消除调节的同时会引起瞳孔散大)。该方法是在验光前滴用睫状肌麻痹眼药水,从而放松患者眼调节,然后进行视网膜检影或电脑验光,以便客观地检测眼睛的屈光性质与程度。



如上所述,临床中散瞳验光的一大作用是帮助我们判断孩子的真实屈光状态。如果散瞳前验光为近视,散瞳后验光表现为正视或轻度远视,近视消失,即为“假性近视”;散瞳后屈光状态仍为近视,那就是真性近视了。


此外,对于儿童配镜而言,如果不予以散瞳,可能会因睫状肌不能完全放松而造成额外的调节,对验光的结果产生干扰,导致配镜时给出远视度数过低,或近视度数过高的配镜处方。


比如,一个孩子没有散瞳前验光度数是300度近视,散完瞳以后是200度近视。瞳孔缩小后复验查出来的度数可能是250度近视,而这50度的差别就是所谓的假性近视。如果不散瞳按照300度近视去配镜,实际只有250度近视,那这多给的50度就有可能会让假性的成分变成真性的成分。



因为儿童青少年的调节反应较活跃,若不进行睫状肌麻痹,得到的验光结果会有较大的误差。国内一项研究曾对6825名4至15岁儿童青少年进行了未散瞳电脑验光与散瞳后电脑验光的对比,发现未散瞳的结果平均高出0.63D的近视等效球镜度数。而且年纪越小的孩子,未散瞳的电脑验光越容易高估其近视度数。



所以对于儿童及青少年而言,无论是判断真实屈光状态还是配镜时给予准确的度数,散瞳验光都是非常重要的。即使定期复查时,医生也会观察孩子屈光状态,必要时进行再次散瞳验光。


散瞳验光的药物有哪些?


目前我国临床使用的散瞳药品,主要类型有快速、中效、长效散瞳药三种,分别代表药品为托吡卡胺滴眼液与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如卓比安和美多丽)、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如赛飞杰)、硫酸阿托品滴眼液/眼用凝胶。


快速散瞳药(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

复方托吡卡胺属于短效睫状肌麻痹剂,具有阿托品样的抗胆碱作用,药物吸收后可引起散瞳及调节麻痹。用法:一次1滴,滴于结膜囊内,每次间隔5分钟,点药4-6次,点药结束后20分钟进行验光。散大的瞳孔约6-8小时自然恢复。



中效散瞳药(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

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是人工合成的抗胆碱药,通过阻断虹膜括约肌和睫状肌对胆碱能激动剂的反应,使瞳孔扩大和睫状肌麻痹。用法:一次1滴,滴于结膜内,每次间隔5分钟,点药水3~4次,点药后35分钟左右进行验光。散大的瞳孔约24-48小时自然恢复,作用维持6-24小时,部分患儿瞳孔完全恢复需要3-4天。



长效散瞳药(0.5%-1%阿托品眼用凝胶):

阿托品是非选择性M受体(毒蕈碱受体)拮抗剂,具有松弛平滑肌、解除平滑肌痉挛、扩大瞳孔、麻痹睫状肌等作用。用法:儿童一次1滴,滴于结膜囊内,根据不同屈光状态遵医嘱使用。点药后压迫泪囊区3-5分钟避免药物通过鼻粘膜吸收。散瞳作用维持三周左右恢复正常。



注意!!! 以上所有散瞳药对青光眼、房角狭窄、前房较浅和前列腺肥大的患者禁用。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使用!


散瞳是安全的吗?


除了禁忌人群以外,散瞳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还是非常安全的。散瞳后暂时出现畏光、近距离视物模糊等都是正常现象。畏光是由于瞳孔扩大后更多的光线进入眼内,而近距离视物模糊主要是由于散瞳药对睫状肌的麻痹作用,眼调节功能阻断,近距离看事物时光线不能被汇聚到视网膜上,引起暂时性的阅读书写障碍。这些症状都会随着药效的消失而消失,不需要过度紧张。成人散瞳后应避免开车及近距离工作等活动,儿童建议避光减少户外活动和近距离活动,外出时可戴遮阳帽或墨镜。



若儿童存在散瞳禁忌症,

该如何判断屈光状态?


虽然散瞳验光是诊断屈光不正的金标准,但是,对于存在散瞳禁忌症而无法使用散瞳验光的儿童,现在也有一些方法来尽可能准确的来判断屈光状态。


雾视验光

雾视验光目前是对于不能使用睫状肌麻痹剂的儿童来说,排除假性近视的最佳手段。雾视验光是通过在眼前加一定度数的相对正镜片,使平行光线入射被检眼后,焦点或焦线聚集于视网膜前方,形成近视离焦状态,从而使晶状体调节放松的方法,雾视后需进行去雾视,来找到最高度数的正镜片或最低度数的负镜片所对应的最好矫正视力。对大部分人来说是比较方便、快速验出眼睛屈光不正的方法,几乎适用所有人。



通过孩子的眼部生物信息进行大致的判断

我们在2023年做过一项课题,研究发现4到6岁儿童的眼轴(AL)与角膜曲率半径(CRC)比值,即轴率比(AL/CRC),与远视、正视和近视患者的等效球镜度(SER)显著相关。比如,对于4到6岁的孩子,如果轴率比≥2.975,很可能已经是近视眼的状态。



Axial length to corneal radius of curvature ratio and refractive error in Chinese preschoolers aged 4-6 years: a retrospective cross-sectional study. BMJ Open.2023 Dec30;13(12):e075115.


所以对于无法进行散瞳验光的孩子,可以利用轴率比进行屈光状态的大致判断。眼轴(AL)和角膜曲率半径(CRC)的测量以及AL/CRC比值的计算相对简单,可以由技术人员使用非接触、客观和自动化的仪器进行检测,作为判断屈光不正状态的参考指标。

小结

散瞳验光是眼科临床中准确测定儿童屈光度的金标准,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存在散瞳禁忌证的前提下,可以通过雾视验光,并参考儿童的眼部生物参数,使得验光结果更准确。

往期推荐

1. 活动 | 北大人民眼视光中心近视防控科普义诊活动火热招募中 !点击报名!

2. 近视防控的“黄金季节”,户外运动的同时也要注意防晒!

3. 孩子调节功能差,近视防控可能“事倍功半”!


预约挂号  进家长社群  问答留言

都可以联系小助理

↓↓↓




眼视光专家王凯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主任医师,教授; 北京大学眼科学博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访问学者; 北京眼视光学会副会长,北京医师协会眼视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我是大医生嘉宾主持; 擅长近视防控、角膜塑形镜验配、近视手术、白内障手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