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泰国票房黑马《姥姥的外孙》在暑期登陆内地,随即获得了不俗的票房和口碑。“现实主义+东亚家庭”的电影对亚洲观众而言并非什么新鲜题材,而《姥姥的外孙》的成功则证明了家庭故事长久不衰的生命力,也再次说明了“旧题材”在“新叙事”技巧下焕发活力的可能性。
《姥姥的外孙》在剧作上并非十全十美的电影,但它讨喜的地方在于:懂得当下观众的思考方式、审美偏好,以一种亲近观众的姿态,带领他们逐渐走向故事深刻和动人的地方。
此处的“打开方式”有两重含义,其一指故事的切入方式,其二是指宏观角度的故事及人物关系的结构。
《姥姥的外孙》能在这样的电影市场中产生如此强大的票房号召力,首要的原因在于故事的打开方式是“当下的”。电影以男主角清晰强力的行动目标展开:姥姥被查出患有癌症之后,废柴男主为了获得遗产而去照顾她。
于是“他会怎么做”以及“他是否能成功”两个问题抓住了观众,这是典型类型片的做法,它简单、直接、高效。
宏观角度来看,《姥姥》在故事的结构和人物关系的发展上都做得非常标准。从带着目地接近姥姥,到与她交心,然后遇到矛盾(来自整个家庭的),最后和解、升华主题。故事的发展节奏、情节点的设置也恰到好处,但这并不是这部影片的难点或得分点,家庭故事的成败其实并不在主角身上,因为一旦定好了主角的设定,线索的发展会紧紧围绕着主角,在这个过程中,人物形象自然会更加丰富。
其实,最容易被轻视的配角是家庭故事成败的关键。家庭并非只是两三个人的故事,尤其在东亚家庭中,家庭所牵涉的人物和关系非常复杂,面对同一件事,家庭中的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反应和打算,正是这种个体性和集体性组成了东亚家庭矛盾的核心。除群像电影外,一部电影必然有主角和配角之分,但在家庭题材的电影中,配角的缺席或失真,会造成整个家庭关系建立的脆弱,相反,成功塑造家庭题材中的配角,则会让故事更真实,同时也能拓宽故事的思考维度。
配角的设置应该从两个维度来理解:人物形象和人物行动:配角以何种状态、何种行为参与主线的发展。《姥姥》中母亲一开始就以一种典型“贤妻良母”的形象出场,她主动提出照顾住院的姥姥;而后又调换夜班,白天带姥姥运动。在这里,编剧使用了小技巧,把妈妈换夜班的行动放在了所有人都开始表达要好好照顾姥姥之后,再加上男主询问妈妈是否也有自己的“小心思”。于是妈妈“贤妻良母”的形象立刻变得有些朦胧起来。直到最后姥姥将遗产分配完毕(故事主线的结束),而妈妈分文未得的时候,她吐露出来的真心话才真正完成了这个人物的形象刻画,我们感受到妈妈的伟大,同时也为她作为家中被轻视的“女孩”而感到心痛,进而思考家庭中重男轻女的“传统”。这是妈妈形象建立产生的作用。
《姥姥》的剧作并不止步于此,它在形象建立的同时注意到了这些行动所产生的能量,即作用在主角和故事主线上的能量:妈妈的这段话发生在与男主的休息谈心时刻,这是一个非常自然的情景,她的这些话一方面是喃喃自语,一方面是说给男主的,这一行动让男主亲情观念开始转变,也促使了他后来的行动(新的目的的建立)——真心陪伴姥姥走完最后一程(这个目的也是剧本最真实的目的)。
妈妈之外,两个舅舅一开始都以比较扁平的方式出场,阿强舅舅事业有成但没有时间照顾姥姥,索伊舅舅看似和姥姥亲近,实则是个贪财的无赖。伴随着故事的发展,两个舅舅的行动(阿强要让姥姥住养老院;索伊偷走了姥姥的积蓄)分别在给主角的行动制造障碍的同时,推进了主角和姥姥的情感。
更重要的是,通过二人的行动,我们看到了更完整和丰满的人物——阿强更爱他的家庭,但他也的确关心姥姥;索伊如此无赖,因为他确实陷入了人生的困境,而他的内心也一样沉重。妈妈与两位舅舅形象逐渐完整,也使得整个家庭的形象更加丰满了,这不仅影响了整个故事的质感,也在叙事上辅助完成了高潮部分的展现:姥姥将财产留给了索伊舅舅。
在故事的这个重要的部分,剧本并没有花多少篇幅去讲述为什么姥姥要这样做,也没有说明妈妈、阿强舅舅的态度究竟是什么样、是如何变化,而是把银幕的时间留给了姥姥,留给了男主。但观众并不会为此感到困惑,原因就在于在前面故事的发展部分,导演不时用少量笔墨刻画的配角们已经非常生动和具体,我们能思考和理解到姥姥的用心,阿强舅舅的失落以及索伊舅舅的沉重。因此相比于连篇累牍的解释,这部分的留白更有力地发出了声音,让影片在不经意间增加了厚度。
在整体的剧作思路之后,《姥姥的外孙》里还有许多剧作的小技巧值得讨论,这些技巧提升了影片的观赏性和艺术价值。
对于剧本创作而言,“顺拐”是一种经常发生的弊病。什么叫“顺”,简言之就是太过通常的逻辑组合。
比如:悲伤的时候就哭、没钱了就去偷、断绝了关系就不再来往、三好学生就一直在学习……这是四个例子分别针对了四种情况的“顺”:情绪上的、情节上的、故事上的、人物上的。
“顺”并不算什么错误,但会造成无聊。无论是商业电影还是艺术电影,如果不能超越观众的期待和经验,那这样的一部电影必然会让人感到无趣。“顺拐”就会造成这样的效果。
《姥姥》里,梅一开始以一个尽心尽力照顾爷爷的形象出现,但她事实上并不是一个典型的乖乖女,她得到爷爷的遗产后并没有去找一个正经的工作,而是住到了酒店里,通过录制成人视频赚钱。这个人物立刻变得真实起来。
影片处理姥姥病情恶化的段落,并不是通过营造悲伤的氛围或压抑的环境,而是在男主和姥姥玩换脸特效的情节中,通过姥姥不经意间抓下来一缕缕的头发来展现,此刻她一方面和男主玩闹,一方面偷偷把头发藏起来,而这情节的最后落到了男主把姥姥藏起来的头发捡出来的动作上。
这个情节相较于“顺”着描写一个人病情的恶化,有更强烈的感染力和更高的艺术性。它首先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日常,又通过头发的细节,点出故事主线上姥姥病情的恶化,最后通过“藏”和“找”两个人的两个动作,展现出两个人物的内心活动。而明面上写两个人的换脸游戏,在推进二人的人物关系的同时,又增加了悲伤的情绪。这样一个段落非常生动,又非常高效。
在东亚电影,或则说东亚家庭中,表露情绪的方式是相对克制的,我们一般不会“顺”着某种情绪和氛围去表达情感。《姥姥》里,姥姥表达对男主陪伴的感激的方式,在二人一起打牌的情节中展现,此时二人还说着打闹的俏皮话,言语中穿插了几句姥姥的表白,而男主也并未顺着姥姥的话往下说,而是回到了打牌这件事上。姥姥分配完遗产后,男主终于再去养老院见姥姥的时候,二人都有些尴尬,这时候男主的情感通过解开姥姥的一颗扣子展现,而姥姥借此说了一句男主从前说过的俏皮话“秀一下性感”,来回应男主的情感。这个场景的处理完全没有顺着故事发展的方向来进行一系列问答,而是将重心放在最真挚的情感上,通过一个动作和台词的重复来爆发,简洁、有力。
《姥姥》里有许多非常动人的段落,这些段落显得真实自然,因而能触动很多观众。在剧作上,一定程度的煽情是必不可少的,但关键是要怎么“煽”。从“煽”字的结构上看,有两个元素是必要的,一个是火,一个是扇子,“煽”就是要用扇子把火烧起来。从剧作的角度来理解,“火”就是人物之间持续着的情感,扇子就是剧作者的叙事技巧。
《姥姥》中动人的段落大概有三处,第一处是姥姥在寺庙写下给儿女们的祝福、第二处是男主在养老院看望姥姥的时候忍不住落泪的部分、第三处是最后一家人给姥姥送行的时候,男主不断告诉姥姥路过的地方的部分。
第一处是我们直接感受到姥姥对待儿女们情感的地方,此前故事展现的是儿女们和姥姥之间的关系和互动,但我们很少看到姥姥对儿女们真正的情感展现,我们只能依稀感受到,姥姥对这个家庭的深藏的爱。剧本上有意地保持这种似有似无地情感,直到寺庙部分,通过姥姥留下的祝福,和一个微微侧身的背影,我们直接地了解到她的内心,我们被她的母爱打动,这部分的煽情若是脱离了此前人物关系和情感的铺垫,单纯以祝福的特写呈现,效果可能并不好,甚至给人强行煽情的嫌疑。
第二处也是上文提到的段落,男主为姥姥解下扣子,姥姥说出那句俏皮话之后,男主忍不住潸然泪下。这是影片中我们第一次看到男主的情感崩溃,这一个场景不仅依赖于男主的表演,更依赖于在剧作上的两处设计。第一是在前部分将男主对姥姥的情感藏起来,直到这里,才将他压抑的情绪爆发;第二是上文也提到的“以乐景衬哀情”,将解扣子和俏皮话的行动重复,在语境已经变化的情况下,这种重复提供了更强的悲哀的情绪。
第三处则更直接地展现了“火”与“扇子”之间的关系。男主将灵车的所到之处一一告诉棺材里的姥姥,这一行动需要空间环境的配合来煽情。如果说男主剧本写的那些地方都是此前从未告诉过观众的地方,那这段戏的力量会削弱很多,因为这场戏的重点在于唤起一种“物是人非”的凄凉感,男主提到的那些地方:早餐铺、桥、墓园,都是此前男主和姥姥发生诸多故事的地方,这些空间本身已经经过故事的发展积蓄了力量,而最后随着灵车的路过和男主的提醒又将其积蓄的力量爆发了出来。《姥姥》很会利用重复元素的变奏来推进故事和抒发情感。
上文说到的重复的“元素”或“细节”,是剧作中的最小单位。它们与故事的主线关联可能不强,且容易在剧作中被插入或者挪动。但这些最小的剧作单位,就像是一座雕塑的最细微处一样,远远地看来似乎对整体的影响不大,但仔细观察和品味的时候会发现它对整体的巨大影响。在剧作中,这种影响最集中地体现在重复元素的使用上。
《姥姥》是如何是展现男主逐渐融入姥姥的生活的呢?
在剧作层面,除去二人的互动,和通过情节发展的叠加效应,我们能通过很多重复的元素来感受到这一点。
男主初次到姥姥家的时候是用微波炉来烧水,而到后来,他烧水的方式变成了用水壶和煤炭加热;男主一开始调侃姥姥的鞋子不合脚,到后来带着姥姥去鞋店一双双试穿;男主一开始是在楼下目送姥姥上楼走进房间,到后来他扶着姥姥并走进了那间房间;一开始是男主与姥姥一起玩换脸软件,后来是姥姥一个人用手机玩换脸软件……甚至连姥姥不吃牛肉的一个闲笔,都可以在后续的重复中产生意义……
这些元素的重复(当然是有变化的重复),以最微妙的方式来辅助了故事和人物关系的发展。
这些最小的元素可能并不是在剧本撰写的一开始就有的设计,在剧本创作的过程中,这些应该是在剧本大体确定了之后再进行的工作,就好像雕塑要雕刻完整体,最后再去雕琢小细节一样,这些细节的元素有赖于对生活的观察和灵感的迸发,在影片开机前甚至在拍摄现场也可能随时出现,抓住这些小小的元素,会让整个故事更加灵动和自然。
作者/寒带针叶林
排版/MIF
编辑/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