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味这个词很有意思。
陈晓卿导演拍了一部美食纪录片,就叫《风味人间》。这部纪录片进一步延续了《舌尖上的中国》的人文特色,围绕美食做了各种延伸,我很喜欢。
我也喜欢“风味”这个词,因为这个词是对一款美食的高度评价。说一款美食“好吃”,这只是好评;说一款美食有“风味”,则是赋予了这款食物灵魂。
对于尘世中的大众来说,“好吃”基本是美食的全部,并没有必要去给某款食物赋予什么倒头灵魂。
我听朋友说,前不久一个年轻人在南京某公园里持刀劫持了一个女大学生,然后主动要求女学生报警,只是因为没钱吃饭,想着进监狱吃口饱饭。
沦落到这样的境地,谈论风味都是可耻的。
只有在“侍儿扶起娇无力”的情况下,才有条件去追求风味。要不然,耗费了十几只鸡,就是为了做一碗茄子,头都要被打通得了。
所以,我在看到杭州的名厨谈,为了追求菜肴的风味,他们是如何走遍全国去考察食材,并且投入重金去建自己的农业基地。我心里都会哼一声:重要的不是风味,重要的是重金。
我爸妈偶尔来南京住几天,对我的菜单采买很不赞同,尤其是陪我去盒马买菜,菜场的大白菜1块5一斤,盒马的有机大白菜9块9八两;菜场的土豆1块6一斤,盒马的有机土豆8块9。我爸看了直摇头:吃了能成仙吗?这么贵!
作为“黑五类”的后代,他们对于食物的记忆,被匮乏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以至于我打电话回家,我爸偶尔还会叮嘱我一下,不要吃那么好,减减肥。对于十几块钱一斤的大白菜,他仍然耿耿于怀。
不过,这种耿耿于怀正在被改变。我请他吃盐池滩羊和驹俐羊,倒上一杯白酒,他会用筷子敲敲碗沿说:真奇怪,这羊跟我们家里的确实不一样,一点也不膻,好吃。
其实,什么是风味呢?这样的“不一样”,就是风味。
说到底,风味很简单,那就是肉有肉味,菜有菜味,以及到最后人有人味。不过,我们普罗大众想要追求风味并不容易,物质基础和社会认知,仍然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改变。
不过,我们有一个廉价的“风味”感知办法:目前,我们在售的柑橘橙类产品有四种:赣南脐橙,涌泉蜜橘,青皮葡萄柚,果冻橙。在差不多同一个时间段内,把它们都吃一遍,四种柑橘橙类的不同,就是风味。
罗素说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大哲学家就是牛逼,一语道破。
来吧,柑橘橙类佳期就是眼下,欢迎大家来品尝它们的不同,那就是它们各自的风味所在:
赣南脐橙:
果冻橙:
涌泉蜜橘:
青皮葡萄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