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呀,我是星晨~
今天看到一句反直觉的话,来自爱因斯坦“任何一个阅读太多而动脑太少的人,都会养成懒于思考的习惯。”
我们总觉得,读得多知识就会多,思维也会更敏锐。但实际情况是,阅读过多却不行动,反而更容易让大脑进入“被动接收”的懒惰状态。
为了避免自己“被动接收”,我建议,不要急着读书,先建立自己的阅读SOP。
用方法读书,用行动消化,让阅读真正变成助推成长的力量。
今天分享的这套阅读SOP,每一步都能帮你把书“读进脑子里”,并用到实际生活中,带来真正的改变。
🔘
阅读前
📎设定读书目标
是为了获取新知识、提升专业技能、休闲娱乐,还是为了完成某项任务?
明确你想要了解或研究的主题,有助于你筛选和聚焦阅读材料,避免在无关紧要的信息上浪费时间。
📎安排阅读时间
给自己找到适合阅读的时间,无论每天有多繁忙,一定可以找到用于阅读的碎片时间,通勤、午休时间都可以。
📎准备笔记工具
建议使用flomo,记录和调取都很方便,详细使用方法可阅读 推荐一个顶呱呱的阅读搭子,谁用谁点赞。
🔘
阅读时
📎问题导向,带着问题看书
先了解这本书的背景,并梳理出自己的问题清单。
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
—作者是谁?
作者的背景和成果能帮你判断这本书是否值得花时间去读。
—书名和目录传递了什么?
它告诉了你哪些核心内容?
—作者想解决什么问题?
这本书的重点是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会让你的生活更好?
—你希望得到什么?
结合自己的现状,明确阅读目标。比如,我最近阅读《哪有没时间这回事》,就是为了优化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法。
📎熔断不读,遇到触动点就停止
阅读最怕的,就是一口气从头读到尾,合上就忘。
所以,我给自己设定了一个原则:熔断不读书。
这个方法来自成甲老师:一旦在读书时看到对你有启发的内容,就触发熔断点,立刻停止读书。
什么是触动点?可能是某句特别有共鸣的话,一个让你豁然开朗的观点,或者书里的某个案例正好回答了困扰你许久的问题。
比如,我读到了 “人之所以会改变,是因为他得到了反馈” 这句,感觉很受启发,立刻停止读书,开始思考。
制定小目标:任何计划开始时的目标都可以低一点,完成度可以给自己带来极大正反馈,促进行为一次次产生。
读到触动点,主动停下来“嚼一嚼”就很重要。让头脑主动去思考,而不是被动接受,这也是阅读带来改变的第一步。
📎写知识卡片,记录关键点
如果说停下来是为了思考,那记录知识卡片就是为了储存和整理这些思考。
我的知识卡片大体可分为四个部分:
摘抄:抄下让我触动的原文。
转述:用自己的话复述原文意思。
思考:这个点为什么触动了我?能让我联想到哪些生活或工作中的场景?
行动:有什么方法能把这个点落到实处?
举一张知识卡片的例子。
这个过程,其实是让阅读真正服务于我们的现实问题。
📎指导实践,让书中的知识“活”起来
读书最大的意义,不在于获取知识,而是用知识来改变现状。
比如:
—读完时间管理的书,尝试优化自己的时间分配。
—读完认知思维类的书,试着用新的思维方式应对挑战。
—读完健康相关的书,调整自己的作息和饮食习惯。
通过实践,我们能验证哪些知识真的有效,哪些需要调整;更重要的是,我们会真正感受到进步带来的满足感。
每次把书中的方法应用到实际中时,我都觉得:这本书,真的值了。
读书是成长的开始,通过建立自己的阅读SOP,我们能让每一本书都为自己的生活“服务”,真正实现改变。
💡
如果你也想尝试更系统的阅读方法,特别推荐你加入小米7天卡片读写营,这里专门解决你读完书记不住、用不上的问题。
11月25日-12月1日共读书目为《只管去做》,每天共读一个章节,通过写知识卡片,帮助你构建从阅读到思考再到写作的完整闭环。
扫码报名
报名后请添加星晨微信,邀请您进学习群
⭐往期文章: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