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无论是酒老板,还是酒经理,哪怕是烟酒店和经销商的员工,都发现已经进入怪圈:卷不动了也卷不赢了,躺也躺不平了,平时的鸡血努力就是旺季也无意义了……
一直以来,卖酒本身就是要么把酒卖更贵、要么卖更多酒、要么卖酒给更多人,均围绕着这三个方面来努力,然后有了经销商、专卖店、团购商、开发商、微商,又有了电商、私域,也才有了研究商业模式,玩资金盘等等。
酒厂酒品牌层面,现在依旧欠缺有效的商业模式、有效的宣传语、有效的动销。
酒商层面很多都是当地市场,卷品牌、卷价格、卷套路,在服务上、开瓶上还是找不到突破口。
终端店和地推人员层面,除了围绕陈列,落实政策,也创新无力。
然后就出现了各种盲目现象,比如做小程序、模式套路,市场都动销不了品牌层面竟然还在考虑要不要做酒庄,是不是设计不够好。
在消费降级、理性消费、信息透明、选择过多的当下,最应该考虑的问题是从上到下认同的性价比,活下去才是首要的事。
一个酒商的故事
知道一个酒商,以前为了在酒厂表现,年底打款都是几千万一次,赢得鲜花和掌声,当然也有相当部分的奖励。可是一回自己的区域,就愁眉苦脸了,因为市场就这么大,然后每天把员工骂得狗血淋头。
酒厂卖酒给酒商就让自生自灭的生意模式他应该也明白,特别的这种酱香头部品牌,每年的任务量更是逐年提高。可所有人都忽略了经济的不确定性。
那个时候,所有嫡系产品还直接把价格调高了,可竟然降质了,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产能在那里,销量又几何型翻翻,不降质哪来的那么多酒呢。
现在已经价格倒挂了,终端卖一箱就得亏一瓶。
那时候这位酒商春风得意,毕竟自己是酒二代出生,他父母亲90年代就是开烟酒店起家的,生意场朋友多,他自己赊酒出去就算了,毕竟风险和利润共存,可竟然还授权员工也赊酒出去,这就出问题了嘛,结果是收不回货款。
大环境经济不好了,一些他们的客户关掉生意回老家去了,再说这酒喝也喝了,现在再付钱,还这么贵,怎么可能?无论这些员工是心平气和的打电话,还是以死相逼,甚至是威胁上门讨债,客户这边都没有结果。
他就这样留着员工耗了几年,只开底薪给员工,其他的扣钱来慢慢抵,直到今年8月份也不得不放员工走了。
这种传统模式弊端还是太多,人员流动大,企业风险也大。
一个是传统的生意方式,本身局限性就很大,传统做法适合起步阶段,需要稳扎稳打。都几十年的生意沉淀了,还是老一套方式方法,只能越来越难。
一个是传统合作方式——雇佣制,在酒厂层面可以理解,设置有底薪、提成、奖金、期权等,毕竟以职业经理人为主。到了酒商做本地生意这里,更应该对优秀员工采用“合伙制”。不用员工们出钱,本身体验馆也有吃住的地方,每个月开基本生活工资,把酒的价格设定好不要想着独吞,秉行有钱一起赚的理念,财散人聚赚得更多才是硬道理。
先做好顶层设计,就不怕卷不赢。
有自己的理念,才能说努力就是旺季。
有钱赚有奔头,才不会躺平。
你怎么看呢?
我是老波,记得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