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去年写的。
另一个平台撤下了这篇文章,我才终于得以自己发出来。
连读三天,今天刚好读完《我的母亲杨沫》。看了下百度百科,目录竟然只有13章,而实际小说光正文就有35章。我不知道是百度不敢显示,还是网页编辑不负责的缘故所致。
不过百度百科里有两句非常有价值的话,【母亲在接受广东电视台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晚年想写一部卢梭式的回忆录。她说:我很佩服卢梭,很佩卢梭敢讲真话的勇气。所以也打算把自己的一生,尽可能大胆地写出来,以一个真实的面貌出现在读者面前,而不愿意像有些人那样总把自己装扮成完美无缺的人。】
我没读过杨沫剖析自己的文章,也不知道卢梭是如何讲真话的,但是我可以估计,即便她写了也不可能达到老鬼写的这样真实。原因自然有很多,其中不敢正视自己或许是个小困难,不敢正视历史和社会现实,才是大困难。
可以说,虽然我读的书有限,但能把文章和家庭、生活写到这样真实的,老鬼的《我的母亲杨沫》绝对是世界第一。我不相信还有谁比他更大胆,更加敢于这样直面真实的生活。
有的历史人物在回忆和写自己时,一路都是骄傲,对别人则都是污蔑。这种自然是最让人鄙视的。
比这种略微好一点的是,为自己开脱,错大多是别人的。
更好一点的是写部分无关痛痒的事实,重要的部分为尊者讳、为亲者讳。
更更好一点的是,针砭社会,但不涉及自己。
更更更好一点的是,剖析自己。
最厉害的,当然就是老鬼这样的,不为任何人讳。尤其是母亲这种角色,不要说自己不愿意说它不好,就是社会也不欢迎说母亲不好的文章和语言,否则d就不会自称母亲了。
所以总结说来,《我的母亲杨沫》的关键词就是【勇气】,因有勇气而敢于写出【真实】。在这一点上,我读书不多,但就我读过的所有的书来说,这还是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而且我相信,以后也不会有人敢于这样写实和实写了。
黄老师提及老鬼这个人名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个名字我在网上见过,但是具体写了什么书我不清楚。百度一下,发现竟然是杨沫的儿子。杨沫的名字感觉很熟悉,又很模糊,直到查到《青春之歌》才感觉,这是个大人物,因为小说虽然没读过,但是历史课本上提过这个书名。我们这一波农村人学历史的目的就是记人名和书名应付考试,具体的书是没时间也没资源读的。
所以当我看到《我的母亲杨沫》这个书名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应该是一本蹭名人母亲光环的书。所以即便我读到了再版说明里【写名人传记不应回避隐私。隐私是一个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最能反映出这个人的真实灵魂。】【我的写作原则是可以牺牲一切,却不能牺牲真实。】我依然不指望能看到深深刺激到灵魂的内容,我期待出现的不过是一些名人逸闻和八卦。
所以当我读到别人觉得老鬼不该出这么一本书时,我是暂时存疑的;直到我读到他说自己对母亲、小姨和姐姐都有性幻想时,我才知道原因所在:这是一本直击人性的书,甚至把人心底最阴暗的一面都暴露出来了!单就这一点来说,还没有任何一个作家或名人敢于这样写过。我的感觉就是真实的过了头,超出了意料。
之后又说到母亲和秘书的关系暧昧,然后是父亲和女儿关系暧昧,都让我深受刺激。要知道这不是在写黄色小说,也不是普通人的随便作文,这是在写一个母亲,一个名人母亲!
而揭露人的隐私还只是个人和家庭面子上的不好看而已,真正让“觉悟高”的人觉得“不该写”的原因,还在于它直接指出了d才是这些不幸背后的根本原因。自己的亲生母亲要脸,d这个母亲更要脸;亲生母亲要脸可以打儿子,d这个母亲为了要脸,可以灭了儿子。
小说中直接写“我”的部分很少,但是这不多的文字也足以描述清楚“我”是一个渴望爱的小叛逆,而小说的大部分内容都在讲缺爱:这是一个缺爱的家庭,很大程度上继承了上一代的缺爱传统,然后父母把本该给孩子的爱给了外人!
读到后半部分才会发现,原来上一代缺爱的传统只是一个方面,假如没有无孔不入的d的控制塑造出来的习俗和文化,这个家庭不至于这么晚才回归正常。那为什么后来得以回归正常了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社会生活回归了正常。
所以综合来说,原因就是两个方面:家庭的言传身教和d的管教。借用小说原文就是【d性多了,人性就少了。】所以其中d性的作用更强,把母亲改造成了一个马劣老太太。马劣老太太绝不是一个中性词。
所以全文可以梗概为由缺爱回归到有爱。这个过程是d从成功到失败的过程。
如果说“我”是叛逆,则母亲也是叛逆。她的叛逆之路也非常清晰:一,小时候家里没有爱,所以要反抗家庭。二,到了社会上没有工作,因为穷而怕,没有安全感,所以要反抗社会。所谓一身骨头,百分之九十是反骨。
穷则思变,富则求稳。所以母亲才会渴望革命,渴望改变这天下。尽管每个d员嘴里说的都是改造天下,为他人谋福利,但实际上想的还是自己的成功。
这样的人自然不能安心和满足于同张中行在一起。张中行可以自己养活自己,甚至如果社会不变,他还能成为有社会地位的高收入者,可惜他生不逢时。
这样怀揣美好理想和远大抱负的人,在那个环境中,自然也不能和马建民和谐共处,因为社会已经告诉她,她的理想早已破灭,你不止看不到美好,相反,看到的都是丑恶。在这个社会里,你最多只能自保。为了自保,你只能自己努力往上爬,亲属成了拖累。
小说读到百分之九十的时候,心里一直感觉压抑和愤怒。我当时想,如果这个回忆小说就这样结束了,那无疑是一个天大的悲剧,让人心生恨意。好在母亲的最后一段经历了一个比较正常的社会,d的控制降低了,家庭的爱回归了,年轻一代更看透了d。
最后李叔叔的出现如同写喜剧一般。没有他的出现,家庭回归正常也可以算是个比较完满的结局了;但是李叔叔出现了,则结局就成了美好。时光虽短,但不是编造出来的,而是真实存在的美好,那就成了人间喜剧,值得珍惜、回忆和铭记,比能写一本喜剧小说更加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