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中,年轻人与父母之间的代沟常常成为大众热议的话题。一句“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如此幽默而温暖的表达方式不仅说出了两代人之间的价值观差异,还折射出了年轻人对父母关心方式的复杂感受。黄执中的一番“凡是没有受益者的付出,感动的都是自己。”观点近日也在网络上传播,不少人想起了平日里父母发给我们的各种注意和警惕,认为那些无非是父母的“自我感动”,但是当我们用“自我感动”指责父母的一片真心时,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自我感动”?
首先,我们的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没有人生来就会做父母,能做到“持证上岗”。还记得,2015年湖北荆州“电梯吃人”事件,在险情陡生的那一刻,30岁的母亲拼命将身旁的儿子递上高处,自己却被电梯“吞没”;2017年九寨沟地震中,旅游大巴中一对夫妇用自己的身体将女儿护在中间,孩子最终得以存活,但那对夫妇因失血过多离世;2024年“浙江烧伤妈妈”事件中,37岁的母亲在煤气爆炸泄漏爆炸导致她严重烧伤的情况下,仍然忍着剧痛,将孩子抱到安全区域,感动了无数网友……这些父母违背求生本能的举动何尝不是一种特殊的“自以为是”?而正是父母们这样的“自以为是”,铸就了人间最无私的爱。没有谁是与生俱来的父母,但父母们对孩子的爱和关心是天生的,他们在用他们的方式扮演好身为父母的角色。
其次,时代在不断进步,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局限性。父母们认为他们对于我们很好的观点和做法,可能只适用于他们的时代。在信息爆炸、多元价值的今天,年轻人接触到的是与父母截然不同的世界,这也导致了两代人在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上产生了巨大差异。就像是在许多90后小的时候,他们的老师理解不了他们,而他们如今走上职业岗位,当起了老师,现在可能也不理解如今的00后的学生。这样的一代与一代间的不理解也是人间常态,大可不必扣上“自我感动”的帽子。
另外,家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而是一个讲“爱”的地方,对于父母的一片真心,我们应该多一些理解。例如,在父母觉得我们冷,让我们穿秋裤的时候,即使真的不需要穿,我们可以满面笑容地接过秋裤或是先答应下来,没有必要在家庭氛围中过多强调学术性话语,认为父母的行为是“自我感动”,这其实是一种无谓的内耗。《论语·为政》中提到:“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意思是在孝顺父母时,对父母和颜悦色是最难的,也是孝道的最高境界。
在所谓父母“自我感动”的背后,是他们无私的付出和对孩子深沉的爱,我们不能因为时代发展和个人成长对这份爱的价值加以否定。相反,在面对父母的各种注意、各项警惕中,我们应该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妥协,甚至多一些静悄悄的“不理会”。同时,也不妨问问自己,在指责父母“自我感动”式关心的同时,我们有没有跳进另一种形式的“自我感动”陷阱?
(文/崔睿 黑龙江大学 指导老师:张世光)
*文内作品系第五季红星新闻高校评论新秀挑战赛参赛作品,仅用于展示,不代表红星评论观点。除此展示外,不得用于其他途径,违者必究。